《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进攻的好时候吗?”

    “这么大的雪,恐怕马匹吃不住吧?”刘成看了看外面的漫天大雪:“而且路只怕也认不清了!”

    “无妨!可以在马匹上蒙上牛皮便好了,这一带并无险阻,即便雪天也不用担心道路,如今大雪弥漫,视线不过百步,虏人必不提防,正是长生天赐给我们的好机会,不如精选千人敢死将士,夜袭敌营,必能一鼓而破!”

    “不错,我也正有此意!”杜国英颔首道:“不想与额尔吉将军不谋而合了!”

    “嗯!”刘成的目光扫过众将,每个人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神情,最后刘成的目光停留在额尔吉的脸上:“额尔吉将军,这次便请你领兵破贼吧!”

    “是,济农大人!“

    “来人,取酒来!”刘成从亲兵手中接过酒袋,给额尔吉倒满酒杯:“这一杯酒为将军壮行,出发前每人赐呢绒一匹,银币两枚,凯旋之后另有重赏!”

    “多谢大人!”

    厚赏之下,额尔吉与将士们士气大振,冒着大雪连夜出发。将士们驱使着战马在淹没小腿的雪地里行进着,落下的雪花打在人的脸上,生疼生疼的。将士们不得不用布帛皮革蒙住脸,只露出一双眼睛来。不过出去几里地,人马已经从头到脚都是一片白色,分不清眉毛胡子。千余人马前行,却听不到人马的声音,只能听见雪花顺着北风,簌簌的落下,将一切都掩盖在雪地里。

    到了四更时分,额尔吉在向导的引领下终于来到了山坡上,虽然只有月光,但在白茫茫的视野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下的谷地里,虏人的帐篷和牛羊还是很显眼,更是一清二楚,看到这些,他终于松了口气,幸好没有迷路,不然这一趟可就白跑了。他赶忙将向导叫了过来,问道:“下去的道路在哪儿?”

    那向导摇了摇头:“将军,这山谷唯一的入口就在北边,不过虏人已经用栅栏和石垒守住了,没有其他道路进谷了!”

    额尔吉跳下战马,小心的探出身子看了看山坡,又看了看风向,只见山坡铺着厚厚的雪,露出星星点点的黑色岩石,心中暗想:“这片山坡应该不会太过陡峭,否则怎么会既有岩石凸出,又有那么多雪堆积呢?”想到这里,他让部下牵了几匹副马过来,挑了一匹褐色的母马,让人将这母马身上的马鞍、辔头、马镫等马具都去了,然后将那匹母马往山坡下赶去,那母马无法回头,只能沿着那层层叠叠的岩石,小心的向谷地走去,不一会儿便到了谷底。

    额尔吉见状大喜,他转过身对部下说道:“列位,生死自有天命,我辈武人与战阵之间,于万死之中求一生,所为无非富贵恩赏。现在敌军就在山谷之下,与我等只有这一段陡坡。马可以下去,我们自然也能下去。你们是愿意随我下去杀虏立功,还是愿意留在山坡上受军法处置呢?”

    众人连连点头,齐声道:“愿随将军下谷杀虏!”

    于是众人给马蹄套上牛皮,又用麻绳捆上几道,以免在岩石上滑动,然后将多余的武器甲胄都脱下来,只留下皮衣、弓袋、胡禄,将砍刀从腰间解下,捆在马鞍后面。待到收拾停当后,方才一个个的沿着方才那匹母马的路线下了山谷。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上来,一个个人在陡坡上看的十分清楚。额尔吉在山上还不觉得,可下山的时候,人与马在半空之中,随着马蹄在岩石间的每一次跳跃,心都仿佛从万丈高空落了下来,落入深渊。他下意识的低头往下望去,顿时头晕目眩,冷汗迭出,赶忙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心中颂念着佛号,祈求菩萨护佑自己能够平安抵达谷底。

    由于下坡的速度很慢,最先抵达谷底的一批人都静静的躲在岩石后面,马匹也马料袋套住套住了口,以免发出嘶鸣声引起营地里的虏人注意。到了五更时分,已经到谷底的已经有差不多一半人马了,拥挤在岩石后面的狭小空间里,密密麻麻的。人们又是希冀又是恐惧,希冀的是赶快冲杀过去立功领赏,恐惧的是万一被虏人先发现了,围攻过来这数百骑连个腾挪的地方都没有,只有束手待死的份,不少人低声嘟囔着:“快杀过去吧,天已经快亮了!”

    额尔吉看了看天边,已经现出一片鱼肚白色,他咬了咬牙,跳上战马,喝道:“杀过去,不要放过了虏首!”

    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前面的人跳上战马,纵马冲向敌人的营帐,后面的人也一拥而上,只见谷地里立即传出一片喊杀声,而还在山上和山坡上的人们虽然听到喊杀声,知道下面已经打了起来,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小心翼翼的顺着山坡下去,到了谷底赶忙跳上战马,冲向虏人的营地,唯恐落在后面,抢不到战功

    战斗结束的很快,不过是半顿饭功夫,厮杀便平息了,绝大部分虏人都还在睡梦之中,完全没有预料到祸从天降。依照草原上战争的惯例,有反抗能力的青壮年都被斩杀,只留下妇女、老弱和不超过车轮高度的孩子。一个精悍的武士将十几枚血淋淋的首级献到额尔吉的面前,躬身道:“将军,这些都是首领和他的兄弟,随从的,我杀进去的时候,他们还刚刚从梦中惊醒,连鞋子都没来的及穿上,便一个个被我砍倒了!”

    “好,做得好,不愧是我们准格尔人的鹰!”额尔吉笑道:“首领的财产一半是属于你们几个的!妻女也属于你们!此外,回师后济农大人还会重赏你们!”

    “多谢将军!多谢济农大人!”那个武士喜出望外,这个部落虽然不大,可也有两三千人口,牲畜两万多头,加之现在才刚刚进入冬天,正是牲口最肥壮的时候,这种规模的部落首领家至少也有三四千头大小牲畜,仅仅这一项他就发财了,更不要说后面还有刘成的赏赐。

    “你去把首领的家小抓来,我要问问他们是那个部落的?”

    “是,将军!”那武士退了下去,不一会儿便扯着头发抓了一个光着脚的女人过来,往地上一掼。额尔吉看到这个女子栗色卷发,绿色的眸子,高鼻深目,皮肤白皙的如同马奶一般,只有十六七岁,生的娇美无伦,笑道:“原来是阿苏特部的,这个女子是首领的什么人?”

    那武士笑道:“是首领的女儿,尚未出嫁,应该还是个处女,将军您若是喜欢便拿去,给您闲暇时取乐!”

    额尔吉笑道:“这个女人我是要,不过不是给我自己的,是要送给济农大人的!我也不白拿你的,回去后你在我的马圈里面挑三匹好马,只当这女人的身价了!”

    “给济农大人?”那武士闻言一愣:“可是济农大人不是娶了咱们大汗的女儿做妻子吗?您为何要送女人给他?”(。)

第七章 雇佣军() 
“你这就不明白了吧?”额尔吉笑道:“好的公马不会只有一匹母马,英雄好汉又怎么只会有一个女人呢?现在敏敏别吉已经为济农大人生下了两个儿子,大人的继承人已经确定了,这个时候即便有别的女人,也不会对别吉的地位造成影响。济农大人这次东征,路上至少要一两个月时间,敏敏别吉不能同去,大人身边不能没有女人,与其有其他的女人,不如把这个女人送过去。”说到这里,额尔吉叫来两个亲兵,吩咐道:“给这个女人找几件厚衣服,给她穿上,可别给冻坏了!”

    集宁海子,刘成老营。

    济农大帐里,十几只儿臂粗细的牛油蜡烛将帐内照得通明,刘成跪坐在地毯上,面前铺着一副地图。他聚精会神的看着地图,仿佛面前的地图上会开出花来,这时外间传来郝摇旗的声音:“大人,额尔吉将军的信使回来了!”

    “什么消息?”刘成头也不抬的问道。

    “我军夜袭虏营,打破敌军,虏首已经被斩杀,得牲畜数万,丁口一千七百余人。是阿苏特部的余部!”

    “阿苏特部?”刘成皱起了眉头,阿苏特人是伊朗人的一支,原本在里海边缘放牧,十二世纪蒙古西征时将其带回东亚,其生活习惯早已蒙古化了,只是其部众时常有绿眼褐发,是以有绿眼回回的绰号,元武宗时期成为侍卫亲军的一支,被称为阿速军,因谐音又被成为阿苏特人,其后成为喀喇沁万户的一部分,林丹汗西征后,其部溃散,一部分投靠了女真人,还一部分向西逃逸,这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切桑上师!”刘成转过身来,向盘腿坐在一旁的切桑问道:“你怎么看?”

    “大人,我以为左翼各部应该离这里至少有两百里了!”

    “哦,为何这么说?”

    “集宁海子水草丰茂,若是周围有强大的部落,这支阿苏特人应该是不敢在距离海子这么近的地方过冬的!”

    刘成点了点头,正如切桑所说的,林丹汗死后,草原上已经是**裸的丛林法则。在非洲大草原上,对于弱小的草食动物来说,离水源越近越危险,只有像狮子、大象、犀牛这些强悍的霸主才能够施施然的来到水源痛饮。阿苏特部的主要力量早已溃散,又没有强有力的庇护者,若不是其他更强的部落已经东去,又怎么敢在距离集宁海子这么近的地方过冬呢?

    “那你觉得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大军出塞,不可无功而返,依我之见,大人应该立刻冒雪向东出发,以轻骑为先导,追赶东去的各部,将其击破,以宣示四方,扬大人之兵威!”

    刘成没有说话,静默不语。切桑挪了两下,贴近刘成低声道:“大人,现在您麾下大军来源庞杂,不可久待呀!”

    “嗯!”刘成点了点头,切桑这句话倒是戳中了他的痛处。正如切桑所说的刘成现在手上这支军队可谓是一个大杂烩:职业化程度最高的是步队——一共有四个营,除去一个营留守朝邑以外,其余三个营都在这里,总数大约有九千人;其次就是刘成自己的亲卫骑兵,敏敏与大汗阿布奈的翰鲁朵,加起来约有四千骑兵,刘成手中的王牌两千铁甲骑兵也包含在其中;察哈尔部、土默特部以及其他右翼各部一共有大约四万帐,刘成将其按照牧区划分为85个札萨克,在85个札萨克中有23个的首领原本就是刘成的部下,他们的部众也是刘成赐予的,忠诚度也最高。依照两帐抽一丁的比例,本来可以动员大概两万骑兵,但由于自从林丹汗西征以来,无论是察哈尔部还是蒙古右翼各部基本就没停歇过,所以刘成并没有按照最大的限度动员,改为只征调从20岁到30岁之间的壮丁,这部分一共有大约七千骑兵;还有几个盟友派来的援兵,一共有大约四千骑;最后这部分是通过通往中亚地区的商站招募而来的雇佣兵,其总数大概有七千人,这部分的成分最为庞杂。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直到十七世纪末的中亚地区都是军事冒险家的乐园,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建立莫卧儿帝国的巴布尔大帝。当时只要你肯出钱,甚至只要提出足够富裕的征服(抢劫)目标,就有成群结队的自带家伙的雇佣兵愿意为你卖命。听说东方那个出产茶砖、丝绸、瓷器,神话般富有的桃花石(古代中亚地区对中国的称呼)大皇帝要招募雇佣兵征讨野蛮人,成群结队的波斯人、乌兹别克人、阿富汗人、普什图人、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民族好战分子,都跑到了洪阳号在当地的商站,表示愿意为尊贵的大皇帝陛下效力。就连那位俄罗斯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也派来了四百名哥萨克骑兵——一半火绳枪射手,一半轻骑兵,用其一年的服务来抵扣六千俄磅茶叶和一批生丝的货款。

    最后这部分军队的情况最为复杂,从单兵能力来看,这支军队的士兵可能是刘成麾下各军中最强的。与大明不同,中亚地区在最近的两百年里几乎都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度过的。这些雇佣兵们和他们的父辈、祖父辈、甚至曾祖父辈的一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连绵不断的战争是战术和战争科技最好的催化剂,无论是波斯人、阿富汗人、还是莫卧儿人,都能够出色的将火绳枪、大炮、骑兵和战象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些彪悍的武士们都能熟练的使用火绳枪、弓箭、长矛、弯刀、锤矛、战棍,在马背上和徒步都能使用冷热兵器作战,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许多人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在军队生活了,能够忍受战争中的饥渴、疲倦和各种痛苦。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雇佣军也是最糟糕的军队,他们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强盗,他们就像饥饿的猎豹,如果没有猎物的血肉来填饱他们无餍的胃口,就会反噬自己的主人。

    “你说得对,不管天气如何,明天我们就出发!”刘成看了一眼切桑,笑道:“上师,这次又要劳烦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