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几个首领们围坐在火盆旁,虽然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披着厚厚的皮袄,但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依然从门缝、烟囱等一切不严实的地方钻进来,寒冷好像一条无形的蠕虫,从地上沿着脚上爬上来,让人的手脚僵硬。

    “该死的,再拿两壶酒来!”不沾泥将空了的酒壶往桌子上一顿,大声喊道。

    “别喝了,神一魁喊咱们来定然是有要事要商量,你喝这么多酒还怎么说事?“旁边的一人劝阻道。

    “娘的,这屋子就和冰窖一样,不喝口酒暖暖身子怎么说事?”不沾泥反驳道,他将酒壶递给进来的卫兵,指着已经空了一半的火盆道:“再添点炭,都快烧完了!”

    “不沾泥,你现在身上皮的两三层还要酒喝,真不知道当年冬天你怎么过的。”另外一人调笑道。

    “说的好像你身上穿的比老子少一样!娘的,咱们把脑袋拴在腰带上拼命可不就是为了天天好酒好肉好婆姨吗?“

    不沾泥的反驳声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声,屋里的人们相互轻松的说笑着,而刘驴儿有些尴尬的坐在角落里,沉默不语。如同所有的人类组织一样,流寇也是有上下等级之分的,按照流贼之中的潜规则,刚刚取代两面光位置的他在众人中处于最低的一个等级,是没有资格参与这种轻松的谈话的。

    不沾泥和众人说笑了几句,正好看到角落的刘驴儿,眼珠一转便随口笑道:“也不知是怎么的,好半天酒也没送来,刘驴儿,你出去催催,看看那个短命鬼跑哪儿去了!”

    刘驴儿站起身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不沾泥,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应该拒绝还是应允,但最后他还是转头向屋外走去,他刚走出门,就听见屋内爆发出一阵哄笑声。他狠狠的一顿足,低声骂道:“喝喝喝,让你们个个都烂肚肠!”

    “大当家的,不在里面烤火,出来作甚?“

    刘驴儿转过头来,只见刘成正靠在墙角,身后或蹲或站着七八个汉子,都是随着一起来的护卫。他赶忙走了过去,将屋内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恨声道:“这些家伙将我看做奴仆一般,好生可恶!“

    “大当家的莫怒!“刘成笑嘻嘻的答道:”其实这是好事,他们越是看不起你,到时候您行事就越是方便。他们现在不过是占点嘴上便宜罢了,您又何必和这些要死的人一般见识?“

    刘驴儿听了刘成的话,心中的怒气消去了些,他点了点头:“你说的对,到时候再给他们好看!“

    正说话间,院子外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就传来神一魁到了的通传声。刘驴儿的脸上立即露出惊慌的神色,他紧张的一把抓住刘成的胳膊:“神一魁来了,怎么办?“

    “别乱说话,若是问到你就说其他几个人为了争夺首领之位自相残杀而死了,大头领在伤重而亡前把位子传给了你!“

    “把位子传给了我!“刘驴儿将刘成的话重复了一遍,刘成见他神色惊惶,便从腰间摸出一个东西:”俺这是从庙里求来的神药,吃下去便能凝神定气。”

    “还不给我!”刘驴儿一把抢过刘成手里的东西,看也不看就一把塞入嘴里,整个吞了进去,片刻后神色镇定了少许,才回屋去了。

    “大人,您这是从哪儿求来的神药,也给我吃点吧。”一旁的杜固看得眼馋,忝着脸问道。

    “就是这玩意,你要吃吗?”刘成冷笑着张开手掌,掌心却是一把喂马的黑豆。

    神一魁快步冲进屋内,目光微转,眉头就皱了起来,屋内的每一个人都在一边说笑一边猜拳,不少人脸上都泛着红光,显然他们都喝得不少了。

    “掌盘子的回来了!”不沾泥看到神一魁,站起身来,他喝得已经三四分醉了,虽然脑子还明白,但脚下已经有些踉跄,他笑嘻嘻的迎了上来:“您回来了,想必李过那小儿已经被生擒了,小弟这儿先道个喜了!”他一边说话一边摇摇晃晃的做了个揖。

    神一魁的两颊现出一片愤怒的红晕,不过他还是强忍了下去,沉声道:“没有,杨鹤那老儿已经领兵朝这边来了,我顾不得李过,先召请各家兄弟过来商量应对之策,是打,还是跑?“

    “打,当然是打!“不沾泥大声喊道:”咱们这边有六七万人,官兵那边撑死一万出头,咱们六七个打他一个还怕打不过?“

    不沾泥的喊声在众人中引起了一片附和声,也许是酒精的缘故,他们的赞同声特别大,几乎要把房顶都掀飞了。

    神一魁微微侧过脸,以避免不沾泥口中浓重的酒臭直接冲到自己的脸上,其实他平时也很喜欢和同伴们喝酒作乐,但不知道为什么,此时他对其他人的行为分外的厌恶。

    “掌盘子的!“一个有些颤抖的声音从众人身后传出来:”打也好,不打也罢,得先议定个列阵先后吧!“

    “不错!“神一魁精神一振,他很高兴的发现还有一个人没有被酒精弄糊涂,只是声音有些陌生。他有些疑惑的看着从人群后面挤出来的刘驴儿,问道:”这家兄弟请见谅,俺怎么觉得你眼生的很。“

    “在下刘驴儿,原先在刘大威手下做事,我家头领前两天受了重伤,已经去世了。“

    “刘大威?“神一魁好一会儿才将这个名字和”两面光“这个绰号对应起来,他用欣赏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下刘驴儿,决定试探一下这个新人有什么本事。

    “刘兄弟,你说说应当怎么列阵呢?“

    “这么多家首领都在,哪里有小人说话的份!“刘驴儿赶忙答道。

    “哎,既然你接了刘家兄弟的盘子,便与我等是一般齐了,怎的没有说话的份?“

    “那在下就托大了!“刘驴儿低咳了一声,便按照事先刘成逼他背下来的说道:”虽说官兵人少,咱们人多,可用兵打仗和乡里殴斗不同,得讲个先后秩序,否则人多的一边自相冲突,动起手来自相践踏也是寻常事。以在下所见,大家都把骑队和歩队分开,分为前阵与后阵,骑队为前阵,步队为后阵,前后之间保留个一两里距离。“

    不沾泥听到这儿,再也忍耐不住的,打断了刘驴儿的发言:“驴儿你又在胡扯淡,哪有前阵与后阵拉的这么开的,再说歩队和骑队分的这么开,各家头领怎么指挥?你要是胆小便掌盘子的位子让出来,换个有胆气的汉子,莫要在这儿瞎拉呱。“

    不沾泥的话语在人群中激起了一阵哄笑声,刘驴儿的脸色立即变得苍白了起来,他的嘴唇轻轻的颤抖着,却又不敢反驳。倒是神一魁听出了点味道,喝道:“是对是错先听完了刘头领的话再说。“说罢他转过头对刘驴儿低声道:”他们都灌饱了黄汤,瞎胡咧咧,别理会他们。“

    刘驴儿感激的点了点头,低声道:“咱们人多,官兵人少,说句直白的话,只要咱们能和官兵打成混战,就赢定了。就怕交起手来,各队心不齐,前队一败,后队就跑,自相践踏,就是人再多也没用。这般列阵有两个好处,手下前后两阵拉的距离开,即使前阵被击败,也有足够的空间重整队形再战;其次,各家的老本钱都在前阵,绝不至于后阵看到前阵不利,就掉头就跑的局面。不沾泥头领说的不好指挥,可以让二头领指挥自己的歩队,大头领指挥骑队即可。““不错!“神一魁点了点头,他心思灵敏,已经听出了刘驴儿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和绝大多数古代军队一样,农民军中的精锐是骑队,绝大多数歩队不过是乌合之众和辎重兵的代名词。

第三十二章 交锋()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歩队摆在前面,骑队摆在阵后和两翼,结果就是稍有不利,骑队就会丢下歩队逃走,歩队的战斗意志也会特别薄弱,因为他们清楚背后的骑队只会担任督战队的任务,而不会增援他们。分属十多个头领的农民军更加剧了这种现象,因为只要任何一家的逃跑,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战局的败坏,这也是杜文焕敢于以一万多人的兵力主动进攻六倍于自己的农民军的真正原因。但按照刘驴儿的建议列阵就不同了,骑队放在前阵,首先不容易被官兵击败(都是精锐),其次各方也不太可能出现独自逃跑的现象(会导致己方精锐的大量损失),后阵的歩队看到己方的首领在第一线,战斗意志也会强许多

    。神一魁有些感慨的重新打量了下貌不惊人的刘驴儿,暗自感叹道:”想不到两面光那个老滑头手下竟然藏了这样一个人物。“

    “大伙儿都觉得驴儿兄弟这法子如何?“神一魁的目光扫过众人,他不待有人表示反对就大声道:”我觉得这法子不错,军情紧急大伙就各自回营准备一下吧,官兵最迟明天就到了,到时候我们就给杨鹤一点颜色看看!“

    刘成斜倚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上,屋内不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显然农民军首领们——用官方的称谓是“贼酋“们正在为是否接受刘驴儿,确切的说是刘成的建议而争吵着。不过刘成对于自己的建议是否会被接受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样布阵不但有利于击败官兵(假如没有刘驴儿这个内贼的话),而且有利于神一魁加强对其他农民军的控制,若是自己处在神一魁的位置也会采纳这个建议的,但尽管如此,当看到刘驴儿从屋子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刘成的心脏还是不争气的剧烈跳动起来。

    “头领!“最先迎上去的是杜固:”事情如何了?“

    刘驴儿摇了摇头,刘成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几乎要停下来了,难道事情有了什么变故?

    “哎,刘兄弟,这等事下次还是莫要再让我去做了!”刘驴儿的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当着几十人说着瞎话,俺这颗心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那神一魁是答应了?”刘成的心总算回到了嗓子眼,他紧盯着刘驴儿的脸问道。

    “答应了。”刘驴儿的脑袋总算不再继续摇摆了:“他还答应让我的骑队紧挨着他。”

    得到期盼已久的答案,刘成闭上了眼睛,他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背心已经全是冷汗,被冷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颤,身旁的几个随从早已大声欢呼起来,从屋子里鱼贯而出的几个农民军首领脸上露出了厌恶的神色,加快了离开的脚步。

    明军的到来比神一魁预想的要晚一些,实际上明军抵达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了,杜文焕有意的放慢了行军的速度,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他手下的士兵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可以给迂回的骑兵部队有更充裕的时间。当第三天的第一缕晨光投射在黄土高原的干燥土地上时,杜文焕的军队就如同一朵慢慢展开的花朵一样,呈现在神一魁等人面前。

    西川河将明军与农民军分隔开来,如同绝大多数西北地区的河流一样,在冬季的枯水期里绝大部分河床都裸露了出来,只有河床中央大约两三丈宽的一段还有河水,几个小时后,这片多石的河床上将被尸体填满,冰面将被踏破,河水将被鲜血染红。

    在河的对岸,农民军的骑兵正在忙乱的列阵,位于中央的是神一魁的骑兵,约有三千余骑,在神一魁的右侧便是刘驴儿,左侧是不沾泥,其他的头领的骑队一字排开,在骑队的后面大约一里远则是如同蚂蚁一般众多的歩队,神一魁有些焦急的看着后方的歩队,他希望那些乌合之众能够加快列阵的速度。

    “掌盘子的,杨鹤来了!”一个小头目指着河对岸的明军中军,只见一片华丽的旗帜正缓慢的向河岸移动过来,作为一个前边军士兵,神一魁可以辨认出这些旗帜中代表着兵部侍郎,总督三边军事的杨鹤,提督延绥、宁夏、甘肃三镇总兵军务的杜文焕以及六七个总兵级别的大将,虽然他早已举起了反旗,但多年的士兵生活带来的积威依然让他的内心深处产生出一股悸动——这可是堂堂的封疆大吏,朝廷二品大员呀!

    在华丽的大纛下,杜文焕正静静的观看着自己的军队列阵,明军从左到右被分成三个部分,最前面的是火器手和弓弩手,在他们的身后是用长枪、大棒武装起来的步兵,这些步兵被排成棋盘形的小方阵,方阵之间保留有几条狭长的通道,一旦双方相持不下,官军的骑队将通过这些通道发起冲击。看到己方的阵型都已经列的差不多了,杜文焕转过头对坐在大纛下的杨鹤请示道:“制台大人,都准备好了!”

    “嗯,都仰仗将军了!”杨鹤点了点头。

    “传令下去,击鼓吹号!“杜文焕厉声喝道,几个中军的传令官大声重复着他的命令,他们宏亮的嗓音拖得很长,回荡在明军大阵的上空,鼓手们开始用力敲击比自己身高还要高的大鼓,紧绷的牛皮鼓面将猛烈的敲击转化为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