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衅肚睿坏靡汛恿嗽簦笕嗽卩~州所俘。幸好遇到叔父,便一直在这里做事!“

    “原来如此!”刘成点了点头,他此时已经有七八成把握确定眼前这人便是历史上那位大顺的第一号大将汝侯了,若不是遇到自己,按照历史上的轨迹。他应该跟随李自成历经坎坷,屡建战功,成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最后在十余年后攻进北京城,将崇祯皇帝逼上煤山那颗著名的歪脖子槐树,然后又因为拷掠过重,激得吴三桂献关降清,在一片石惨败于关宁军与清军的联手,此后一路溃败,自己也死于清军之手。可以说大顺兴也是他,亡也是他!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关于大顺的历史典籍流传到现代社会已经很少了,就算少数流传的也被清政府和明末的知识分子涂改的面目全非,其中的历史人物更是贬之为恶魔,举之为天神,也不知道去除掉后世人们给他涂上的那一层层厚重的油彩,下面露出的是什么样一张面孔。

    “大人,大人?”旁边的汤慕尧看到刘成呆呆的站在那里,倒像是走神了,小心的伸手捅了捅刘成的胳膊,将刘成从思绪中惊醒了过来。刘成这才反应过来,赶忙笑道:“好,好,过去的事情便都过去吧。你现在这么好的手艺,想来平日里也花了不少心思,让你继续在厂里待着也委屈你了,这样吧,待会你向工头交代下,以后便跟着这位托马斯先生,听他吩咐吧!”

    刘宗敏看了看高鼻深目的托马斯,不禁有几分胆怯,刘成看他这幅模样笑道:“这位托马斯先生也不过鼻子高点,眼睛深些,毛发多点,其他与常人无异,他是本官从泰西聘请来的匠师,你跟着他也能多学几手!”

    “还不快多谢大人抬举!”刘祖德赶忙拉着刘宗敏向刘成磕了两个头,又向托马斯拜了拜,方才退了下去,喜滋滋的说道:“宗敏,大人抬举你去那位泰西匠师身边去学手艺,哎,到了九泉之下,我也有脸见你的爹娘了!”

    刘宗敏没有说话,他此时的心情颇为矛盾,即愤恨刘成打败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还打伤了自己的右腿,让他变成了个跛子;但在朝邑的所见所闻:奔腾的铁流、热火的工厂、繁荣的市场、辛勤忙碌的人们也让他不得不承认正是刘成的非凡才能创造了这一切。此时的刘宗敏还没有推翻明王朝,并取而代之的野心,驱使他拿起武器参加农民军的原因不过是求生的本能和对压迫者朴素的仇恨。换句话说,刘宗敏他虽然对明末那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愤恨不已,但却拿不出一个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帝国垂死的痉挛罢了;其实不要说刘宗敏自己,就连当时的高官显宦、士大夫名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即使明军能够一次又一次将一股股农民军打败,但却无法让这些无路可走的人们能够重新自食其力,结果无论是屠杀还是赦免,结果都不过是坚定了幸存者反叛的决心罢了。但在刘成这里就不同了,他打败了农民军之后一没有屠杀,二没有将其释放。使其成为破坏性极大的流民,而是将其重新组织起来投入生产之中,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刘成仿佛有一根金手指,能够将这些“多余的废物”点石成金,成为能够创造财富的有用之人。刘宗敏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也让他对刘成又是钦佩又是感激。

    “你过来!”刘成的声音将刘宗敏从思绪中惊醒了过来,他惊讶的发现对方并没有离开这个粗陋、遍布尘土油污的厂房,而是将自己的对手叫到了面前,问道:“知道今日你做错了什么吗?”

    那粗壮汉子见刘成脸色不善,早已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小人知罪,小人知罪,还请大人宽恕!“

    刘成皱了皱眉头。示意亲兵将其拉了起来,随手拿出一个零件对众人道:“诸位,这个铁件是用来连接两块部件的,可能用在船上、也可能用在马车上,也有可能用来制造窗户,甚至可能用在铁犁上。若是按照规矩来,细心打制,就会十分牢固。可若是粗心大意,就会这样!”说到这里。刘成双手用力一扭,那没有经过锻打淬火的铁件即变了形,他又用力扭动了两下,那铁件就折成两段了。刘成举起手中的两截零件让所有工人看了看,接着说了下去:“这样船就会沉没、马车就会散架、船上的人会淹死、车上的人纵然不死,也会摔伤。你说这是谁的责任?”

    那汉子额头上早已满是汗珠,连声道:“都是小人的错,和不该方才小人求胜心切,才会如此,还请大人责罚!”

    刘成点了点头。对众人道:“我等虽然职分不同,但在老天爷看来都是一般,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不过上天安排的命运不同,生在农家便耕田织布、生在兵家便舞刀弄棒,杀贼立功,这些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有没有用心做事却是大有不同,你们的汤坊主他本来是个寻常铁匠,但是他手艺过人,做事又勤谨小心,本官就抬举他做了官,管理这十几家工坊;这位刘师傅虽然曾经从贼,但他来了工坊后做事认真,又用心钻研手艺,所以本官也抬举他跟托马斯师傅做事,长他的薪水,他若是做得好,本官还要抬举他,给他一个官身。“

    刘成这一席话说的屋里众人静默无声,都在细细体味方才那番话,他转过身来对那告罪汉子道:“本官虽为一军将帅,若是不钻研兵法,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岂不是要打败仗,受朝廷责罚?你是做工匠的,若是做事不认真,多出废品,害了别人,也不是好工匠?汤慕尧与刘宗敏做的好了,本官奖赏了他们,你做的不好,我也要责罚你,你可服气?”

    “服气,服气!”那汉子此时早已心悦诚服,连连点头道:“小人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合该受罚!”

    “好!”刘成转过身对众人道:“他多出废品,却并未伤人,若是用鞭子抽打他,便是过分了;若是罚扣薪饷,他家中的妻儿便短了衣食,他虽然犯了错,家中妻儿却是无辜,这也不对;这样吧,我便罚你今日的班做完后,加班做十四个好的铁件下来,补齐相应的废品,你可服气?”

    “服气,服气!”那汉子闻言大喜,他本以为至少要吃一顿鞭子,这个月的薪饷也估计泡了汤,却不想只是被罚加班补齐便罢了,他既然敢于出来与刘宗敏挑头,手艺在众人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这十四个补齐的零件对他来说也就是多干几刻钟的事情。

    “汤慕尧!”刘成突然厉声道,一旁的汤慕尧下意识的跪下应道:“卑职在!”

    “我有几桩事情要你办,你且记下了!”

    “是,大人!”

    “第一桩,厂房里的工人乃是良民,若非犯了重罪,不得施以鞭杖之刑,也不得随意克扣薪饷,致其妻儿短少了衣食!若有私设刑罚、克扣薪饷之人,军法从事!”

    “是,大人!”

    “第二桩,将厂房里的工匠按照手艺熟练好坏分为五等,各自薪饷衣食不同,每年春秋两季,予以考核,手艺精进者晋升,手艺退步者左迁!“

    “是,大人!”

    “工匠子弟过十岁者,便可将其送到场中,跟随父兄学习手艺,衣食由公中供给!”

    “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呀!“

    刘成话音刚落,厂房里顿时跪了一地,工匠们纷纷磕头谢恩,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从刘成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尽早的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为自己所用,而在这些工匠们看来这无异是一大德政,减轻了负担,至少省下了衣食钱,还多学了一门手艺。

    “都起来吧!”刘成做了个虚托的手势,沉声道:“如今正逢乱世,多少人颠沛流离,衣食无着。我刘成起兵不光是为了外讨鞑虏,内平流贼,还希望能够还世道一个清平,让勤快人都有一碗安生饭吃。你们来这里之前都是吃过苦的,知道外边是什么样,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也不为过。要做到这一点,光凭我刘成一人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农夫好好种地、铁匠专心打铁,将士拼命杀敌,大家一起出力才能把这个世道变好!大伙愿意助我刘成一臂之力吗?“说到这里,刘成双手抱拳,向众人做了一个长揖。

    刘成这番话十分浅显,场中就算是最愚昧无知的在身旁同伴的帮助下也能懂个七八分来,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肃穆起来,庄重的跪下回礼。数千年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他们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能够有一碗安生饭吃,为了这个简单到有些卑微的愿望,他们愿意付出汗水、心血乃至生命;如果最后连这个愿望也达不到,那这些平日里看上去淳朴善良到像一群无害绵羊的人们就会变得无比的残忍和凶暴,将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切都摔得粉碎。对于这种现象,杰出的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李世民先生用八个字来形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任何一个想要解决古代中国问题的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反过来说,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的人在古代中国也没啥解决不了的了。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六十四章 踢皮球() 
“大人,大人!”杜国英的声音从外间传了进来,刘成转过身,正好看到对方的脸上惶急,刘成向汤慕尧点了点头,示意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他处置,转身随着杜国英走出厂房。

    “国英,出了什么事情?”

    “大人,平阳府被流贼攻陷了,河东巡盐御史李东阳李大人正在府里!”

    “河东巡盐御史?李东阳?“刘成摸了摸脑袋:”他来咱们这儿干嘛?平阳府不是归山西布政司管吗?就算是讨援兵也轮不到咱们吧?“

    “大人,你有所不知,那个李东阳难缠的很,他说平阳府之所以那么快失陷是因为一营换防的陕西营兵闹饷哗变,与流贼里应外合才让城失陷的,那营兵原本是隶属于延绥镇的,既然是咱们拉出的屎,不然他就要上书朝廷,弹劾俺叔!”

    “弹劾?你和我不是都去了宁夏镇了吗?“

    “大人,您现在是宁夏镇总兵没错,可这朝邑可是还在延绥镇范围内呢!“

    经杜国英这一提醒,刘成才反应过来自己升任了宁夏镇总兵不假,可留下来守朝邑老巢的杜如虎可没来得及调走,还在延绥镇的范围内,可杜如虎此时不过是延绥镇的诸多军官中的一个,纵然有那支延绥镇的军队哗变闹饷,那也是现在的延绥镇总兵治军不严,怎么也怪不到杜如虎头上呀。那个巡盐御史也太霸道了吧,想到这里,刘成挥了挥手:“带路,先去看个究竟再说!”

    杜国英一路引着刘成回府,也没来得及换上官袍,便径直往后堂来了。只见右边交椅上坐着一个四十出头的官员,身着绯色宽袖长袍,腰挂玉带,头戴展脚硬幞头,脚上的皂色皮靴上星星点点都是泥点,倒像是长途跋涉而来的。只见这官员神色傲慢。正指着一旁的杜如虎说些什么,杜如虎微微躬着身子,正小心的分说着什么,他眼角的余光看到刘成站在台阶上,赶忙向那官员告了声罪,便快步向堂口小跑了过去,向刘成跪下磕了个头,道:“卑职参见大人!”

    李东国看到杜如虎这幅模样,也将注意力也转到来人身上来了。可刘成身上并未着官袍,年纪最多也不过三十出头,怎么看也不像是延绥镇总兵的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当如何应对,索性坐在椅子上,冷冷的看着刘成上得堂来。

    “大人,这位便是河东巡盐御史李东国李大人!”杜如虎看到刘成来了,颇有如蒙大赦的感觉,赶忙一边向刘成介绍对方。一边低声解释道:“便是他说平阳府被流贼占了,要我等出兵援救!“

    “见过李大人!”刘成向李东国拱了拱手。便当行过礼,也不看对方的反应,便自顾在当中那把椅子坐下,杜如虎便叉手站在一旁,倒像是个侍卫一般。李东国看刘成这般托大,越发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也不好发作,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向杜如虎问道:“杜守备,来者何人呀?“

    “哎呀,忙乱之下竟然忘了向大人介绍。死罪死罪!”杜如虎向李东国告了声罪,便替刘成解释道:“这位便是卑职的老上司,前任延绥镇副总兵刘成刘大人,眼下刚刚升任宁夏镇总兵,正准备去京师公务,途经此地正好碰到了!”

    “刘成?刚刚升任宁夏镇总兵?”李东国也不是个酒囊饭袋,听到这个名字立即就反应过来,脸色立即变了:“莫不是不久前大破套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