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车,开始向炉膛内输送新鲜空气。随着水力的推动,巨大的风叶开始从慢到快的旋转起来,将海量的空气送进炉腔之内,发出巨大的嗡嗡声。

    “这是在干什么?“切桑几乎从马扎上跳起来,他原来还以为旁边那个巨大的风叶不过是个装饰品。虽然隔着三十多步远,但强烈的风依然刮得他面皮生疼生疼的。

    “风箱!“刘成笑道:”上师,您那儿炼铁难道没有风箱吗?我这个就是风箱。“

    “风箱?“切桑无法将记忆中的那个十来个人拉动的风箱和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联系起来,恐怕天上的神佛才会用这么大的玩意鼓风吧。他有些惊恐的想道。

    这时,传来一阵尖利的哨音,切桑看到汤慕尧一边用力吹着哨子。一边大声叫喊着:“出灰了,出灰了!都让开些,不然烫着了可别怨人!”当他看到没有人站在炉底的出渣口附近时,才又用力吹了两长一短的哨子,几个拿着钢钎的汉子跑了过去,开始用钢钎用力搅动炉底,随着他们的搅动,猛烈的气流夹带着无数火花喷射而出,在空气中飞舞着。四处乱溅,将切桑吓了一跳。又过了好一会儿,灰烬都排的差不多了,汤慕尧又下令手下将渣口重新封死,鼓风机才又开始全力鼓风。

    随着鼓风机将越来越多的新鲜空气送进炉腔,里面的温度也开始不断提升,其表现就是火焰越来越淡,趋近白色。切桑虽然不懂得炉焰颜色与温度的关系。但他还是能够从越来越强烈的热辐射感觉到炉腔内温度的上升。他看到汤慕尧站在高炉旁,观察着里面的温度。不时下令工人通过传送带向炉内添加一些黑色的物体——切桑并不知道那些是焦炭。在炙热和枯燥的折磨下,切桑有些忍耐不住了,不过用不着他自己开口,他听到敏敏娇嗔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铁呀?”

    “出铁?”刘成笑道:“还早呢,炉内的温度还没到,等到温度到了才开始投矿料。”

    “还要这么久?“敏敏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刘成赶忙笑道:”要不你先回去歇息,用点茶水,等到要出铁我再派人通知你?“

    “也好!“敏敏点了点头。刘成转向切桑,笑道:”上师,不如您也下去歇息会?“

    “无妨!“切桑却摇了摇头。他固然怕热,但更怕漏掉了什么关键环节,强忍住胸中的烦闷,笑道:”贫僧平日里在洞中苦修,便是数日不食不语也是寻常,何况区区酷热?“

    “那也好!”刘成微微一笑,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心意,不过他也不在意,毕竟这高炉炼铁里面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实在是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是鼓风机与热循环这两项就是古代文明数千年积累的结果,要是一个平日里念经诵佛的喇嘛坐在一边看看就能学会,那从古至今多少铁匠干脆找块豆腐把自己撞死算了。

    转眼间已经是傍晚,有人送来饭菜让两人用了,切桑已经有些后悔,正想着是否找个理由回去算了。汤慕尧跑到刘成面前:“大人,温度已经够了,可以投料了!”

    “嗯,那好,就按照预先定下来的,先投少量的料!“

    “是,大人!“汤慕尧应了一声,转身往高炉那边跑去,切桑在一旁看的早已心痒难耐,便厚着脸皮向刘成笑道:”刘大人,我想要走近些看看,不知可否?“

    “这有何妨?“刘成笑着站起身来:”上师若是不怕热,只管走近些!“

    切桑得了刘成应允,赶忙小跑到高炉旁,看到汤慕尧正在命令工人们将推车中的黑色粗砂运上炉口倒入炉腔之内,便有些奇怪的问道:“这些便是矿料吗?怎么与我在藏地见过的不一样?“

    汤慕尧惊讶的转过身来,他看到身后的刘成微微的点了点头,方才答道:“上师,这些矿料都是用碾子碾过,又筛过一遍的,这样出铁多,出铁好!“

    切桑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很快第一批矿料就投放完毕,他与刘成回到原先的地方,时间过得很快,约莫到了亥时第一炉铁水从出铁口奔涌而出,冲入用砂石砌成,内铺黄沙的沟道,流入用生铁铸成的模具中。炙热的铁水与冰冷的空气接触,发出尖锐的嗤嗤声。随着铁水流尽,工人们喊着号子,将出铁口重新封死。然后将焦炭和新的铁料重新加入炉腔之内,开始下一炉铁的生产。

    “这铁料如何?“刘成走到汤慕尧身旁,他真兴奋的用小铁锤敲击着一块还没有完全冷却的生铁锭,随着温度迅速的降低,铁锭由暗红色变为青黑色。汤慕尧侧耳听着铁锭的声音,最后兴奋的抬起头。翘起大拇指道:“上等的精铁,一定能打出好军器来。”

    “那这一炉出了多少铁?”刘成问道。

    汤慕尧目光扫过周围的铁锭,粗略估计了下:“十石总是有的!“

    “好,我就先回去了,这里就指着你照看了,每四个时辰换一班人,每一个时辰出一次铁。还有,我让人杀了五只羊,就在外边。饿了就去吃!只是你要辛苦些,刚开始要多盯着点,早些带出两个能干的,你也早一天轻松些!还有,你叫两个人把这锭铁送到军器车间去,我要看看这炉铁到底如何。”

    “多谢大人!”汤慕尧赶忙躬身称谢。刘成点了点头,便拉着切桑转身离去,很快从两人的身后传来众人的欢呼声。对比起刘成的踌躇满志。切桑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显然方才奔流而出的铁水给了他相当大的打击。一炉就有十石生铁。每一个时辰就是一炉,那一天下来岂不是有一百二十石生铁?纵然没法连轴转,七八十石生铁也是有的。若不是亲眼目睹,切桑简直不敢相信就是眼前这一个被叫做高炉的铁塔,就能够生产出超过全藏地出产的铁来。

    就这样,切桑几乎像僵尸一样跟着刘成走到了另外一个巨大的屋子门前。如果他不是处于一种失魂落魄的特别状态,就一定会发现这个屋子的特异之处——房间内部的跨度足有五丈,除了两侧的墙壁外却没有一根起支撑作用的柱子,这种在现代建筑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古代却是极为罕见的——古代的建筑常用的两种材料木材和石头的抗拉强度不够,因此除非是教堂、神殿、皇宫这类不计成本的建筑外。通常的建筑是很少能见到这种大跨度、没有支柱的样式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两侧用红砖墙,房顶上使用铁架作为支撑,然后铺上轻质的木片和油纸——现代工字钢加石棉瓦的古代简陋版。刘成采取这种样式的原因很简单——厂房里面有大量的机械,材料,还有供搬运材料车辆使用的轨道,这些都需要足够的场地,如果不是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冬季,刘成几乎打算就搭个茅棚露天作业算了。

    铛铛铛!

    钢铁撞击的声音将切桑从那种状态中惊醒了过来,他本能的伸手捂住自己的耳朵,随即他看到刘成的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容,便下意识的将手又放了下来。

    “上师,这工坊是个邋遢的地方,比不得您的僧房,还请见谅!”为了让对方听见自己的声音,刘成抬高了自己的嗓门,他伸出右手,做了一个延请的手势。切桑有些茫然的随着刘成走进厂房的大门。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乌黑的钢铁机械,空气中满是巨大的轰鸣声与金属的撞击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浓烈气味。

    切桑迟疑了一下,他很怀疑自己走进的地方是佛经中所描绘的地域,宗教徒的迷信和政治家的贪婪与好奇心在他的身上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他跟上了刘成的脚步。在道路的两侧,切桑看到工人们正在利用不知名的机械工作着,在巨大的铁锤的敲击下,坚硬的钢铁就好像面团一样变成想要的形状,通红的零件被被放入黑色的不知名液体里淬火,到处都是噪音和火花,所有的工人们都穿着严严实实的,脸上蒙着毛巾,只露出两只眼睛来。一时间切桑几乎以为这些不是人,而是佛经里面描绘的罗刹。

    切桑几乎是以逃跑的姿态离开车间的,刚刚出了门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的耳膜过了好一会儿还在嗡嗡作响,鼻端依旧残留着刺鼻的气味,内衣已经被汗水浸透。他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喘息了过来。

    “上师,这里是锻造车间,要看的火器还在后面,你是要继续看下去还是先休息一会?”刘成从杜固的手中接过一杯水,递给切桑,相比起切桑,他的模样要好得多。毕竟在钢铁厂长大、工地谋生的他对于这些要熟悉、也习惯的多。

    切桑喝了两口水,摇了摇头。刘成笑道:“这里也太吵了点,要不明天再来看吧。“

    “不!“切桑摇了摇头:”刘大人,我不想看了。“

    “那是为何?“刘成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毕竟这个切桑喇嘛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临头却又不看了,莫不是方才出了什么差池?

    切桑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不瞒刘大人,贫僧先前要求参观工坊,是想看看那鸟铳是如何打制出来的,是否也能够仿制一二。可看了这些。贫僧已经知道决计是我等做不到的,那又何必再看呢?“说到这里,切桑向刘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沉声道:”不过贫僧还是有一件事情相求,还请刘大人应允。“

    “有一事相求?不知是何事呢?”

    “清允许贫僧如同巴图尔汗一般,可以从您这儿购买火器。”

    “且慢,你不是巴图尔汗的部属吗?为何又向我要求购买火器!”刘成听到这里已经有些糊涂了,在他看来切桑喇嘛不过是巴图尔汗的臣子,自己既然已经应允巴图尔汗出售火器,他又为何提出相同的要求?难道这厮是想造反?可自己与敏敏的亲密关系他也看到了,向未来女婿购买火器去造岳父的反,这个做法也未免太蠢了吧?

    切桑见状,赶忙将自己的出身、藏地佛教中格鲁派系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格鲁派与藏巴汗的矛盾,以及草原上各部的信仰矛盾一一道明,刘成最后才弄明白原来这些势力之间的复杂矛盾。他犹豫了一会:“这件事情干系重大,我须得仔细斟酌一番。“(。)

第七章 赴援() 
“那是自然!“刘成的反应倒也在切桑的意料之中,毕竟火器不像普通的羊毛、茶叶,是属于极为敏感的商品,刘成无论是作为巴图尔汗的盟友还是大明的高级武官,身份都颇为敏感,不可能随便应允,不过对方没有马上拒绝就说明事情还有可为。他站起身来,肃容向刘成合十拜了一拜:“我格鲁派自罗桑札巴宗喀巴创立以来,严守戒律,创新废旧,教法包容显密二宗,强调先显后密,循序渐进,学不躐等。藏巴汗依仗噶当派之势力,倒行逆施,灭亡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大人若是顺天而行,定有福报,绵延子孙,以及百代,自己也能证得菩萨果。是非利弊,还请三思!“说罢,切桑便转身离去。

    “菩萨果?定有福报?“刘成看着切桑离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感情这位仁波切想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啊?老子可不是前世那些混演艺圈的。“

    回到住处,刘成立即让杜固把赵文德请来。赵文德来了后,刘成将切桑方才提出的要求一一道明,问道:“建生,你觉得我是当应允还是拒绝呢?“

    赵文德没有立即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答道:“大人,以在下所知,这个切桑喇嘛并非一般人,无论是答应还是拒绝都必须慎重行事,以免遗留祸患。“

    “祸患?“刘成看到赵文德的神色凝重,赶忙问道:”虽说藏人崇信僧侣,可他的教派在当地都受藏巴汗打压,而且藏地兵力弱小,纵然我拒绝他又有何妨?“

    “大人您有所不知!”赵文德见刘成所知甚少,赶忙解释起来。原来藏传佛教的五大支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当中,格鲁派是最新的一个支派,其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乃是十五世纪初人氏。当时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仪式复杂,僧人生活糜烂奢侈,不受戒律束缚,教派内部矛盾重重。作为一个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师严肃了戒律,要求僧人独身不娶,加强了寺院内部的组织和管理。在僧人独身不娶这一点上,格鲁派对其他支派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因为不管宗教经卷中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归根结底教派的发展壮大要依赖于寺院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格鲁派的僧人持独身不娶戒律便不会有后代,其上层僧侣可能会贪图享受。但不会出现寺院的固定资产被高级僧侣“私有化”的局面。这样一来,不同教派寺院的竞争中,格鲁派寺院的财产积累速度肯定会超过其他支派,在竞争中必然会逐渐占据优势。更要紧的是,为了在与其他支派的斗争中赢得胜利,格鲁派积极与蒙古诸部结成同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