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老弟呀李老弟,姓洪的是啥人别人不知道我曹操还不知道?不沾泥和神一魁两人是咋死的?你觉得我曹操蠢到把自家的性命交在那个杀人魔王的手上?“曹操笑着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他这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倒把李过弄糊涂了。

    “那你为啥把那两人放走了,还说要投降朝廷?“

    “李老弟,你也太实诚了吧。俺这是使计呀!”曹操笑道:“眼下咱们和那个洪老儿谁也奈何不了谁,咱们占了地利,官兵打不进来;可咱们也打不出去,官兵兵甲好,又指挥统一,咱们野地里打不过。可拖下去的话终究对咱们不利,粮食不够呀!我就寻思想个法子,把官兵诓进来打一次!”

    “原来曹头领您不是想归降朝廷!”李过听到这里不禁又惊又喜,赶忙躬身致歉道:“我方才莽撞无知,冲撞了曹头领,还请恕罪!”

    “哎呀,这有啥好道歉的!“曹操拿起一块鸡腿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我方才听说在山坡上探察营盘的是洪承畴,就寻思他这么大的官儿,居然半夜三更不睡觉冒险跑来探察营盘,可见他已经急了。这打仗不怕别的,就怕那种********你打你的,他打他的,一点嫌隙也找不到,既然姓洪的急了,俺就有法子让他吃个大苦头!”(。)

    ps:  见谅,下午韦伯上传的时候第一下报错,又点了第二下想不到上传了两遍,我又删不掉,明天才能请编辑删掉,大家千万别订阅两遍,那两章是一样的。

第三章 中计() 
当洪承畴回到自己的营盘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山坡上的意外让他身心疲倦,但他却一点也睡不着。喊杀和箭矢从头顶飞过的声音仍在耳边回响,他疲倦的低下头。

    “老爷!“耳边传来书童雨墨的娇柔的声音,两双柔弱无骨的手伸到太阳穴上替洪承畴按摩起来,很快他就觉得紧张的神经渐渐舒缓下来。洪承畴的头依靠在座椅的靠背上,呼吸也变得平缓均匀起来。雨墨看到他这般模样,双手缓慢的滑向洪承畴的颈部、肩膀、****。

    “就这样吧!“洪承畴伸手按住了雨墨的手,低声道:”今天我有点累,你到外边去,没有要紧事不许打扰我!“

    “是,老爷!“雨墨收回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怨尤。与许多明末的士大夫相同,洪承畴也好男色。明太祖朱元璋定下规矩,官员赴任不许携带妻子上任,又禁止官员**,虽然第二条规矩到了后来已经变为一纸空文,但毕竟也会成为政敌攻击的靶子,而且以古代的条件携带女人旅行有许多不方便,于是男色就成为了许多儒士发泄**的选择,久而久之男色也成为了当时社会中上流社会的一种特征。洪承畴也不例外,他与书童雨墨之间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实在是没有心情想这些玩意。

    洪承畴躺上床,很快疲倦就将他淹没了,但他睡得并不安宁、战事的不顺,天子的喜怒无常、政敌的攻击在睡梦中也没有放过他。洪承畴的嘴在不停的张合着,仿佛在为自己辩护着什么。突然,他睁开双眼,这才发现那不过是南柯一梦。洪承畴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发现梦里听到的声音并非是虚幻,而是从外面传进来的。

    “有军情禀告!“

    “大人刚刚睡下。有什么事情让他等等吧!“

    “请通融一下,是紧急军情,谷中有一股流贼派使者来说要归降朝廷!“

    “哼,大人昨夜里辛苦的紧了,才刚刚睡下,一群流贼罢了,让他多等等怕啥?“

    洪承畴霍的一下从榻上跳了下来,光着脚走出门外,厉声喝道:“什么事情?人在哪里?”

    中军官见洪承畴光着脚便走出来,赶忙跪下磕了个头道:“打扰大人休息。小人罪该万死!人就在外边。”

    “罢了,马上带他进来!”

    “大人,您快穿鞋!”雨墨从里面拿了鞋子出来,就要替洪承畴穿上,而洪承畴冷哼了一声,将其一脚踢倒,沉声道:“若是让我再看到下一次,就莫怪我不讲情分了!”

    焦好运的跪在地上,额头紧贴地面。他还是第一次正是觐见像洪承畴这样的高级文官,紧张让他的身体不自觉的轻微颤抖,他竭力想要表现的镇定点,但适得其反。不但身体颤抖,连牙齿也不由自主的打起架来。

    “你便是焦好运吗,抬起头来!”

    听到这个威严的声音,焦好运赶忙抬起头来。看到一个身着月白色短衫的中年男子正威严的看着自己,他赶忙又磕了个头道:“小人,小人正是焦好运!“

    洪承畴上下打量了下跪在地上的焦好运。他能够模糊的回忆起对方是不久前自己哨探的一员,他低声咳嗽了一下,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温和一些:“焦把总,你将在贼营中的事情重新叙述一遍,要仔细!”

    “是,大人!”焦好运稍微停顿了下,好酝酿一下语言,然后他就将自己断后被俘,押到帐篷里受审,曹操给自己酒肉吃,流露出想要归降的意思,自己出言劝说,曹操表示愿意投降,并让自己与洪承畴联络这一系列事情一一说明,到了最后,他从怀中拿出那块血印的破布,递了上去。洪承畴接过随意的看了看,放到一旁,询问了几句曹操的外貌与打扮,最后问道:“那贼首帐内陈设如何?”

    “禀告大人,贼首帐内以兽皮铺地,器皿精美,还有几个美貌女子侍候,他还说要是大人愿意接受他的归降,保住他的家私,必定会送上一份厚礼。”

    “厚礼!“洪承畴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他若是愿意归降朝廷,自然既往不咎,又有哪个会动他的家私!“说到这里,洪承畴站起身来,在帐内来回踱了几圈,突然问道:“那厮说今天晚上东边谷口是他的人当值?”

    “正是!他还与小人约定了以火把和乌鸦叫为号!“

    “嗯,那好,那你今晚就回去告诉那贼首,本官已经答应他了,不过只凭一块破布是不够的,他得做件事情做为凭证。“

    “是,大人!“焦好运磕了个头:”不过是什么事情呢?“

    “纵火烧了粮仓!“洪承畴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又冷又硬,就好像焦好运怀里那半块杂面饼:“然后里应外合,一同破贼,我便保举他做宁夏镇右营参将!”

    “是,大人!”

    夜已经深了,明月高悬,照在东边谷口的草地上,焦好运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几个火光,那是流贼在谷口的哨卡以及两侧山坡上的望楼。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蒙在灯笼上的羊皮取了下来,将其高高举起转了三圈,又学着乌鸦叫了三声,可是对面却没有半点动静。焦好运不禁有些焦急,他正准备再照样做一次,左侧高处传来三声乌鸦叫声,随即火光也转了三圈。

    “太好了!”焦好运兴奋的放下灯笼,快步朝谷口跑去,走到相距大约还有三十余步远的地方,便看到有四五个打着火把的汉子跑了过来,压低声音喊道:“来的可是焦大人?”

    “是我!”焦好运应道。

    “太好了!”确认是焦好运后,来人的语气立刻就变得亲热起来:“总算等到您了,快随我来,这便有壕沟和陷阱,可别伤着您了!”说话间,那人领着焦好运绕过了几个陷阱,来到一个壕沟旁,他打了个唿哨。对面的军士将一具竹梯放在壕沟上,焦好运小心翼翼的过了壕沟,随即竹梯便被收了起来。他们又用这竹梯上的土垒。焦好运笑道:“你们这里戒备的倒是森严的很。”

    “您老见笑了!”那汉子笑嘻嘻的用火把替焦好运照亮脚前的路:“不瞒您说,俺以前便是宁夏镇守烽燧的边兵,整日里与套虏打交道,这些玩意都是做惯了的,无非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守烽燧的边兵?“焦好运闻言一愣,这烽燧便是烽火台,在明军的边防体系中,烽燧是第一线的防御据点。与临近帝都北京的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这几个军镇不同的是。地处西北边陲的宁夏镇所能得到的资源要少得多,在第一线的烽燧与烽燧之间无法形成连绵的城墙。守卫烽燧的士卒实际上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其艰苦耐战在军中都是数得着的。

    “那你为何要从贼呢?“焦好运话刚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汉子却不以为忤,笑道:“还能有啥,上官克扣粮饷,实在是熬不下去了,要么从贼要么饿死。”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要是洪大人能宽恕我等罪过那是最好了。”

    听到对方的回答。焦好运保持了沉默,一行人便在沉默中走了一会,那汉子停住脚步,指着不远处那个有亮光的帐篷道:“请吧。大头领就在里面!”

    当焦好运走进帐篷的时候,曹操正搂着两个女子,饮酒取乐,而李过坐在一旁。脸上还带着些许不习惯的尴尬。看到焦好运进来,曹操推开一个少女,笑道:“过去。陪焦老哥喝一杯!”

    那女子扭扭捏捏的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个酒杯,此时的焦好运哪里有心思饮酒取乐,他压低声音道:“大头领,酒待会再喝,我这里有要紧事!”

    曹操被焦好运的话弄得有点兴趣索然,他拍了两下身边女子的屁股:“出去,都给老子滚出去!”帐篷里只剩下曹操、李过、焦好运三人,他低咳了一声,问道:“焦老弟,我的话你带给洪大人了吗?“

    “嗯!“焦好运点了点头:”洪大人已经应允了你们,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曹操的双眼露出一道凶光:”是要我杀人吗?没问题,除了我这兄弟,谷里谁的脑袋我都能给洪大人取来!“

    “不是,是烧掉粮仓!洪大人要你烧掉谷里的粮仓作投名状!“

    “烧掉粮仓?“曹操与李过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都看到了对方的恐惧,洪承畴的要求可谓是抓住了农民军的要害,为了哄骗官军上当,曹操不会介意拿某个小头目的脑袋作为诱饵,但粮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崇祯五年的西北,粮食就是命,不,粮食比命还重要。

    “请你回去禀告洪大人一声,烧粮仓不是不可以,但须得里应外合,官军也得出把力!“曹操的语速很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向外吐:”不然大伙儿没有粮食,肯定要和我拼命,大人也不想和一万多无路可走的流贼拼命吧?“

    “那是自然!“焦好运沉声道:”举火为号,里应外合!“

    “好,那就一言为定!“曹操将手中的酒杯往地上狠狠一掷,酒杯落在地上厚厚的兽皮上,滚动了两下就停住了。

    洪承畴竭力睁大眼睛,观察着远处谷口的敌军壁垒。虽然他是文官出身,但几年来的经历已经让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军事经验,他并没有将约定的时间放在夜里,一来可以避免夜里行动带来的各种意外,二来也可以将流贼一网打尽。时间距离约定的时刻越来越近,可是浓烟却没有升起,只有乌鸦在谷口壁垒前的空地盘旋、沙哑的聒噪,这些战场上的食客你争我夺,互相嘶喊追逐,为七八天前的那次战斗留下的尸体争斗者。在洪承畴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战争中唯一的胜利者便是这群不吉的鸟儿吧?“

    正当洪承畴已经失去最后一份耐心的时候,谷口的壁垒望楼上突然升起一面红旗,几乎是同时,谷内也升起一股浓烟,洪承畴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升腾的火焰,他猛地转过身,沉声道:“贺大人,出兵!”

    “是,大人!”延绥镇副总兵贺虎臣躬身领命,在洪承畴取代杨鹤成为大明在西北的最高军事长官之后,立即将最得杨鹤信任的杜文焕调去了宁夏,西北诸镇武将也纷纷注意到了这个诱人的位置,而贺虎臣就是距离这个位置最近的人之一。

    贺虎臣的所带领的人手并不多,大约有五百人,相对于一个副总兵有点少。原因很简单,洪承畴并不太相信那个乞降的流贼首领,实际上他谁也不相信。他交给贺虎臣的任务也很简单:控制谷口,掩护后继的大军,其他的事情交给那些叛徒去干就好了,反正叛徒的血不值钱。

    当贺虎臣赶到谷口的时候,用十几根原木绑成的大门已经被推开了,从围墙的内侧传来一阵阵喊杀声,李过全身披甲在门口迎接。贺虎臣警惕的打量了下城门内的流贼们:虽然只有少数人身上有盔甲,但是第一排的每一个人都有足以保护全身的圆盾牌,盾牌是用柳条编成,外面蒙有干燥的牛皮,后面的人装备着长矛和斧头,在左右两翼则是穿着皮衣的弓箭手,与其说是乞降,不如说是准备厮杀。

    “老子是延绥镇副总兵贺虎臣,你是谁,还不让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