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冒险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际冒险游记-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十八章拍卖会(中)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也就是拍卖会开始前一个小时,一位日本富豪在黄玉堂带领下走进我住的酒店房间。

    “你好,独孤先生,我是日本三井会社的三井龟太郎,听黄董说您手中有货要出手,不知是否有机会与您合作?”

    “合作,当然有机会!不知太郎先生有何要求?”

    “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生意很难做,只有黄金钻石这些硬通货还有升值空间,在日本的本土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还需独孤先生大力帮忙。”

    “需要多少货?”

    “一百亿美元的黄金钻石,现钞交易。”

    “好,一星期后在日本东部太平洋公海交易,时间地点到时通知。”

    合作意向谈成功后,三井龟太郎满脸兴奋地向总部社长报告。

    ······

    上午十点,拍卖会现场,各家媒体已经早早占据有利位置,全球新闻直播的电视台也严阵以待,受邀嘉宾都热烈期盼······

    “各位女士,先生们,上午好,欢迎你们来参加今天的拍卖会,今天参拍的物品全部来自我国古老隐世家族,经我国着名权威机构十余位专家鉴定,这些稀世珍宝具有相当高的观赏价值和保值功能。好,拍卖会现在开始,有请嬴宝堂首席拍卖师朗宁先生。”

    “大家好,首先拍卖的是一组十粒翡翠,每粒重六十克拉,起拍价三亿人民币。”

    “三亿一千万。”

    “三亿二千万。”

    “三亿五千万。”

    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的富豪首先开价竞拍,带动现场气氛。

    “三亿六千万第一次,······成交!”

    接下来蓝宝石,绿宝石二组出场,都圆满成交。这时,一组每粒重一百克拉的红宝石出场,把现场推向一个小高潮,因为红宝石价格直逼钻石,有的甚至比钻石更贵,这重达一克拉的红宝石也非常少见,立即被那些富豪疯狂竞拍。短短半个小时,我已经有百亿进帐。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串珍珠项链,它由二十颗直径二十毫米和十九颗十五毫米的天然海水珍珠组成,起拍价三亿人民币。”

    这么大粒的天然珍珠已经非常少见,而且每一粒都一样大小,现场那些贵妇人和公主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个个发出狼一样的目光。

    “五亿。”“六亿。”“六亿八千万。”

    当人们还未从刚才的竞拍中回过神来,又有一条价值更大的珍珠项链出现了,经过一番激烈拼斗,南美某大鳄成功获得。

    接下来是五分钟休息时间,这期间是两颗巨钻展示时间,供大家欣赏,随后是几组规格在十克拉至五十克拉重钻石拍卖,缓解一下现场紧张气氛。

    “现在,我展示的是今天二号压轴拍卖物品,一颗重达二百八十八点八克拉的钻石原石,起拍价十亿人民币。”

    “十二亿。”“十五亿。”“十八亿。”······

    “二十亿。”欧洲利朗公司最终获得。

    拍卖会快要进入尾声了,现场所有人都呼吸急促,紧张起来······

    “各位来宾,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从今天起,世界上岂今为止最大的钻石将出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有请重达五千一百零八克拉的钻石门出场。”

    本来这颗钻石只展示不拍卖,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深思熟虑后,而且我今后手中钻石会越来越多,对我来说只是一块好看点的石头而已,所以还是让它体现一回价值吧。

    “现在我宣布,钻石的起拍价为一块钱,开始。”

    “哈哈哈!我出二块钱。”现场有人幽默了一回,引起众人一阵欢笑。

    很快,价格冲上一百亿,接着美国某富豪开价二百亿,不过马上被日本某财团的二百八十亿追过,欧洲人选择了沉默,中东某阿拉伯王子加到三百五十亿,······

    “四百亿。”

    “四百五十亿。”

    “五百亿!”日本某财团最终获得胜利。

    拍卖会落幕。

第二十九章 拍卖会(下)() 
第二十九章拍卖会(下

    利朗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珠宝公司,在欧盟各国均有分公司,旗下还有十家拍卖行,年营业额超千亿欧元。拍卖会结束后,在黄玉堂的牵线下,我与利朗公司代表见了面,很快就黄金钻石生意达成初步意向,一个月后去欧洲利朗公司总部洽谈合作细节。

    那个最终获得巨钻的日本财团代表也与我见了面,原来它是日本三大财团之一,与目前执政的鸠山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是山口组暗中扶持的财团。这次的资金来源半黑半白,由于山口组每年的黑钱都达到百亿美元之多,特别希望有一个渠道来洗黑钱。我通过主脑和二级服务器早已入侵该财团核心,获得不少秘密,所以也半推半就与他们达成合作意向。

    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珠宝商人也与我进行了面谈,中东阿拉伯的几位富豪也和我见了面,他们都希望有机会与我合作。

    这次拍卖会如此大的成交量让现场的新闻媒体大呼过瘾,那些记者如吃了兴奋剂,用大篇幅的文章和电视黄金时间报道这次拍卖盛会,间接给佳美和宝辉公司作了免费广告,提升了他们的品牌,店铺内零售额节节攀升,定单如雪片般飞来。

    赢宝堂的李山也在家族获得一定话语权,地位上升不少。

    我则在第二天的凌晨回到海底旗舰内,美美地睡上一觉后补充了大量的食物,精神和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与主脑聊天:“萍儿,最近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大哥,旗舰已经修复完毕,随时可以飞离海沟,请定夺。”

    “我看等月球基地建造结束后再说吧,现在海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旗舰就暂当作我们的海底大本营吧。那山洞情况如何?”

    “海底山洞已完成封闭工作,目前正在排水,等排完水后我会通知大哥的。”

    “几台二级服务器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各帐面资金均上涨五成左右,总额达到千亿美元。”

    “萍儿,制造三辆普通型加长越野车,材料比市场上的略强二成左右,使用氢动力。”

    “为什么使用氢动力啊?大哥。”

    “现在地球上各国研制出来的氢动力汽车成本是燃油汽车的百倍,普通电池汽车也有很多局限性,使用新能源是各国研究的方向,中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再过几十年,地球上表层的石油将开采一尽,深层石油还没有相关技术支撑,煤炭储量也日趋减少,可能会引发能源世界大战。中国南海石油资源目前是美欧等国重点关注地区,一旦西方国家石油资源耗尽,中国南海将成为军事冲突中心。如果氢动力电池面世,整个世界将为之侧目,而这三辆氢动力越野车将投石问路,上海军区是我的突破口。”

    这世界上很多科学新技术,军方永远是第一试验田。

    三辆看似普通的汽车正在制造中,而我也在思索着怎么与政府合作,把这项技术从军方慢慢转变为民用。是自己办厂?还是卖给国家?或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生产等等问题一个个闪过我的脑海:“氢动力汽车的核心是电池能量盒,然后才是发动机和驱动系统,我可以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技术卖给国家,那么我就要一个地方来生产电池······”

    这时,张威的电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兄弟,你在哪里?有一件事要麻烦你,省委一位领导想和你见个面,你定时间,同时,我们的货也不多了。”

    “货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见面时间就定在明天下午吧,还有,你帮我在山区买一幢别墅,面积要大,地方偏僻一点。”我说道。

    “好,那就明天见。”张威挂了电话。

    随即我又拔通林书记电话:“林书记,我给您和许司令带了点特殊的礼物,您帮我约一下许司令,我们明天上午八点在军区见。”

    “好,我和许司令在军区恭候财神爷大驾,上午八点。”林书记哈哈一笑。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带着黄雅萍一行共六辆越野车准时到达军区驻地。我刚下车,许司令就冲了过来,身后是林书记和罗政委一帮干部,一阵寒喧后,我指了指后面三辆没有车牌的越野车:“林书记,许司令,罗政委,这是我给你们带来的礼物,一辆给上海市政府,一辆给军区,还有一辆你们自己安排。”

    我话音刚落,猴急的许司令已经打开其中一辆车门,坐上就开始试驾起来,一分钟后,车在我们身旁停住,许司令下车后摸摸这里,又摸摸那里,嘴里还在念叨着:“不对,不对,不可能啊?”

    “老许,你发什么神经啊!”罗政委大声喝道。

    “我没发神经,小子,你告诉我这是什么车?”许司令已经顾不上称呼。

    “你们总不可能要我在马路边上说吧。”我笑着道。

    “走走走,去办公室。”

    数分钟后,我们四人在办公室入座,听我解说:

    “这三辆车是氢动力汽车,不用汽油,最低限度能跑一万公里,如果可以的话,部队的装甲车,坦克也可以使用氢动力发动机,而且马力强劲。这样的动力成本并不比汽油车贵多少,随着技术发展,可能会越来越便宜。我希望与政府合作,在不久的将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让中国更加强大。”

    我简单叙说完毕后也不多久留,留下那三辆车就告辞了。事实摆在面前,只需要他们花时间去论证。

    围绕着三辆车的故事正在发生中······

第三十章 浙江很穷() 
第三十章浙江很穷

    浙江,以一条江的形状而命名,历史上浙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其真正富有的只有杭嘉湖地区。其它地区山峦叠嶂,交通不变,出门靠得是两条腿或独轮车,可就是这样的环境,浙商在历史洪流中脱盈而出,温州商会,宁波商会等遍布全球。

    但是,浙江的城市规划建设让人摇头,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到处是房子,耕地越来越少,变成城乡一体。无节制的房产开发,工业区的厂房建设,家庭工厂,污染企业到处都是。电经常不够用,淡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当人类以破坏环境的代价而获得财富,最终大自然会加倍报复人类。

    浙江舟山群岛,中国最大的渔场,可现在能捕到多少鱼?浙江沿海有几处能看到蓝蓝的海水?黄泥汤似的海水富营养化,海已经不是海!

    何时能改变?事在人为!

    下午二点半,张威和浙江省省委某领导如约而至,在张威的介绍下得知来人是省常务副省长钟斌,双方相互介绍认识后以拉家常方式开始了友好会谈。

    张威首先说道:“钟斌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加朋友,这次主要来认识一下。”

    “我就开门见山说吧,这次拍卖会的影响非常之大,要不是张威提起,我们作为老乡还不认识。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海水淡化厂,如果张威不说,等到上海人喝上水,我们还蒙在鼓里,那工厂的投资人竞然是老乡。”钟斌说道。

    “钟副省长,此事不能急,上海二个工厂还在建设中,需要近二年时间才能投产,至于结果怎么样,现在还不知。不过,我想了解一下浙江目前的水电状况。”

    “浙江商业很发达,这点大家都了解,每年一到用电高峰,让政府头疼不已,虽然浙江山多水多,但是人平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金属矿产资源更不用说了,太少了,如果以后石油没了,那就更不用说了。”钟斌说道,“现在浙江发电厂大大小小几十家,大部分为燃煤机组,而且很多机组已步入老龄化。淡水资源更不用说了,过度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还有一些污染企业在偷偷排水,真是一言难尽啊!”

    “嗯,问题很严重。这么说吧,工厂的事可能你们不是很了解,我就大致说一下,首先需要一个沿海的土地,陆地面积需十平方公里以上,滩涂也可以,还要加上至少长十公里以上海域,面积会超过一百平方公里,同时,工厂周围将驱逐居住的人和一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目前上海二个厂一旦投入使用,上海市的水电供应将会有剩余。据我所知,浙江海岸线是全国最长的,但要找到建厂的地方还是有点困难的,希望钟副省长回去研究一下。如果有合适的地方,我会第一时间考虑。”

    钟副省长听了有点晕,两个厂就可以满足上海二千多万人口的水电用量,那么浙江沿海只要建五个厂就可以满足整个省水电消耗量,这当然是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