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森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人森林-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再次闲谈起大严寒之前的伟大发明时,一致由衷地认为,卫生棉条和月经杯是个好东西。当然,还有杜蕾斯。

    其实,在这个时代,也还是有“卫生棉条”的。在沿海地区居住的女性会收集天然海绵,制作成类似的东西,这个在春季的集市上卖姨妈巾的商铺也有卖的,不过,乏人问津。

    和能够反复使用的姨妈巾一样,卫生棉条的清洗是个问题。而且,天然海绵干燥时,质地是很粗糙的,在使用前要先用水湿润,让它恢复弹性和柔软,然后挤出水分,才能放置进体内,这样一来,舒适感自然下降,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即使是用温水湿润海绵,挤出水分后海绵很快就会变凉,把这么一块凉凉的东西放入体内,当然就非常不舒服了。

    并且,因为是天然的,很难保证每条天然海绵做的卫生棉条质地一致,还曾有人在使用时,绳子断了,或是海绵断了,费了大工夫才取出来。

    不过,天然海绵卫生棉条,基本上是每个成年女性人手一条的必需品。因为,除了吸收大姨妈,它还能放置在体内用来避孕,嘿咻前放进去,嘿咻后拿出来。理论上这个避孕方法是可靠的,但是究竟有多可靠,有多少人把它当做常用的避孕方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何田身体状态恢复,就到了二月底。

    虽然白雪还没有一丝融化的迹象,河流依旧冰封,雪花时时飘落,但日照时间越来越长,气温也逐渐升高。

    不过,春天还要一个月后才会来。

    在春天来临之前,何田和易弦面临着能源危机。

    因为给鸭兔窝棚供暖,他们的木柴储备比之前估计得要消耗得快很多。

    不得已,只能把存放在木材窝棚中的几块木头搬出来砍成木柴,这些木头可都是好木材,可以用来做家具,造房子的。

    除此之外,鸭兔窝棚的供暖也得变成间断性的。只在夜间供暖。而且只能烧一块木头。

    为了给鸭兔保暖,每天晚上,他们会在鸭兔笼子上再盖一层干草帘子。

    竹筒烟囱上也用干草绳子缠了一层,希望这样可以减缓热量释放的速度,让室温恒定在一个不会太暖和可是也不至于让鸭兔们冻着的温度。

    试验用的几块石砖也派上了用场,易弦把几块石砖垒在铁皮炉四周,木屋中的炉灶上也放上两块,晚上搬进来。石砖吸收的热量在夜间就会慢慢释放出来,给鸭鸭兔兔们增加一点宝贵的热度。

    对于其他山民来说,冬季将尽春天未来的这段时间大概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间,只需补好渔网,准备好弹药,再就是收拾好貂皮,等待春季集市开集了,如果不是易弦和何田制定好了夏季盖房子的大计划,他们也会很清闲,但有了这个大计划,这段时间就得善加利用。

    火山灰水泥制作的混凝土石砖经过了低温和高温测试,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开裂、变形,证明这个制作石砖的配方是可行的,于是他们就在温室中慢慢制造石砖。

    因为温室中场地有限,石砖凝固又需要至少十三个小时,所以一天只能制作四五块铺地的石砖。

    他们改良了配方,使用的石子从家附近河滩上挖的混杂各种石头粒换成了在火山脚下精选的玄武岩颗粒,再用竹筛子过滤,选出大小均匀的,再做出的石砖密度更大,乌黑发亮。

    第一次做出他想要的玄武岩石砖后,易弦摸着石砖表面,“唉,这要是能打磨光滑,用来做炉灶台面,或者水槽,浴缸多好啊。”

    何田摸摸粗糙的石砖,“我觉得这种手感也挺好啊。”

    他们家的水槽是用陶烧的一个方盆,不过三十厘米见方,窝棚里还有一个备用的圆陶盆。

    易弦的野心挺大,不仅想做混凝土水槽,还想做混凝土水管。

    从前何田也做过陶管来当水管,但是不是太长,又容易碎,于是还是换成了竹管。有了水管,加上控制水流的阀门,洗手洗菜全都能用不停流动的水,是很方便的。控制水流的简易阀门也很容易做,只需要在竹子水管上方锯出一个倒u型的槽,插入一块竹片或是铁片就行,还可以多插几片,以便控制水流的大小。但要做得精细些,那就费事得多了。

    易弦和何田一商量,其实做混凝土水管也不难,只需要两根直径不同的竹子,较粗的那根内部打磨光滑,较细的那根外皮打磨光滑,细竹子放进粗竹子中,将混好的泥浆倒入细竹子的外径和粗竹子内径之间空隙,脱模之后,就是混凝土水管了。

    但是,这么做出的水管会不会漏水?里面有残水时,在冬季会不会冻裂?那就需要试验了。

    他们先做了几根试验,因为温室的高度有限,当然不能做得很长,最长那根不过六十厘米,为了试验是否透水,还做了底,做好之后,何田认为,不管水管能不能做成,至少这个混凝土花瓶看着挺不错的。

    她有了想法,又用烧陶器的方法重新做模子,做成了有竹节的混凝土花瓶。

    易弦一看,连连点头,摸摸何田后脑勺,“我媳妇儿就是聪明。”

    何田挺得意,“我都想好了,等天气暖和了,我多做几个这样的花瓶,放在滚筒搅拌机里,加上水和小石子,让大米推着转几个小时,表面就能打磨得光滑了。那时候一定更漂亮。”

    易弦若有所思,“能这么打磨石砖么”

    “我们再想想办法。”

    尚未打磨的混凝土花瓶是浅黑色,因为含有用玄武岩颗粒和细小的火山玻璃,粗糙的表面在灯光下反射出细小光点,古朴美丽。

    何田在瓶中插了几支棉桃裂开的棉花,站远了看看。

    等春天来了,在瓶子里插上一大束颜色缤纷的野花,或者,等莲藕种出来,插上几朵荷花,应该都不错啊。

    她微笑着想。

豆腐() 
95

    春天来临前;何田再次整理了今年收获的貂皮。

    所有貂皮都翻出毛面;用小木锥把四肢尾巴都戳平了;再用鬃毛刷子刷一遍;务必要让皮毛油光水滑;毛被摸起来格外厚实。

    有损坏和划痕的;太小的;颜色不匀的貂皮也取出来,这些就留着自己用了。

    剩下的貂皮分类之后,每种取出几条;用一只布袋装好,重新放进樟木箱子里,这些;是为明年屯着的。

    七年多七年少;万一明年貂鼠少了,这些屯起来的貂皮就比今年更值钱了。

    貂皮收好;何田拿出几张兔皮松鼠皮;做了几付干粗活用的手套。这次的手套就做得比较粗糙了;指缝间还有手掌心的部分是用再利用的旧布头做的。盖房子、搬砖头、打地基、锯木头都是费力的活儿;察普家两兄弟要是能好好帮他们干活儿;她也不会亏待他们;该有的劳动者福利都有,要是他们蹭着碰着,受伤了;不是会影响她的工程进度?但是要让她花心思做那也不可能啦。尺寸差不多就行;美观程度更不会有人在意。

    除了劳动手套,何田还用蒲草秆和细芦苇杆做了几顶安全帽。

    不过,她给易弦和她自己做的安全帽,那叫一个细致,编出的帽子纹路细密,结实又有点弹性,里面还用藏蓝色的棉布做了内衬和系带,多做出的那几顶,就没这么细致了,没有内衬,只有系带。

    她还用细藤条编了鞋子。夯土,搬木头石砖,做这些的时候谁能保证不会滑手呢,万一重物砸到脚上那可不是小事。

    编鞋子的时候何田提醒易弦,“察普家那两兄弟又蠢又坏,咱们可得提防着他们使坏,到时候,凡是站到高处的活计,全得我们两个站在上面,让他们站在下面。”

    易弦点头,“又蠢又坏总比又聪明又坏容易应付。”

    何田编好他们俩的鞋子,让易弦穿上试试,再小心修改,务必让他穿着舒服,至于准备送人的劳动者福利,虽不至于糊弄,编的速度就立刻快了。

    察普家的人也不是讲究人,何田知道他们夏天穿的连草鞋都不是,一块木板钻个洞,穿上绳子,再在木板底部钉两个小木条,对他们来说就很不错了。

    何田还是个小小孩儿的时候,有一年,察普大妈图省事,直接切了两块竹板,钻个洞,穿上从去年的木鞋上拆下的绳子,就让察普两兄弟当鞋穿了,因为竹子外皮光滑,不像木头,还得打磨。她只觉得小孩子的鞋子一年一换,夏天又不冻脚,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才不管孩子们穿得舒不舒服。还是何田奶奶看不过眼,送给他们兄弟一人一双草鞋。这察普大妈也真是个人才,后来居然每年夏天就跑来问何田奶奶讨两个儿子的鞋子。

    当然了,从何田爷爷去世那一年,他们家立刻就变脸,何田奶奶就没再管他们是穿竹板鞋还是打赤脚了。

    何田想到这儿哼一声,手里的藤条编的更快了。

    能做的准备工作尽量做好,时间还是有很多。

    那也就不用多说了。

    一连几天,两人赖在棚板上的时间比在楼下的时间还多。小麦这条单身狗但凡敢哼唧几声表示不满,易弦就会从棚板上探出头,“等天气暖和了就把你的狗窝重新挪到门廊上去。”

    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时,何田一度怀疑是不是尺寸不匹配,本该有的愉快程度打了折扣。易弦自从何田委婉地表示过对他技术层面的意见后,就日以继夜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勤加练习。

    易弦的性子她是见识过的,这是个为了挖池塘能磨出两手血泡的人啊看到他这个积极的样子,她两腿都要打颤了,没想到多练习了几次之后突然间易弦就领悟奥义了!

    大概聪明人研究什么都能快速成为高手吧。

    何田想,看来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这种事本来就应该更愉快才对嘛。

    何田接触书籍的机会远不如易弦多,在她家里有限的藏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还都是医学科普类。易弦可不一样,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就和所以年轻好奇的男孩子一样,偷偷看了不少呢,理论知识远比何田丰富得多。现在,他就像一个只听说过游乐场的孩子,有天真的见到游乐场了,趴在游乐场墙头就差流口水了,终于,有朝一日进了游乐场,当然恨不得把所有能玩的都变着花样玩一遍。

    于是,何田跟着易弦整日厮混,两个人好得蜜里调油,有一次竟然忘了炉子上还煮着粥呢,等何田迷迷糊糊闻到糊味,赶紧推易弦,“坏了!锅要烧坏了!”易弦按住她不放,“这时候谁还顾得了那个呀!”

    锅没烧坏,可事后他被何田好一番埋怨。

    发现了这样的人生乐趣,寒冷的冬日就变得温馨无比,即使吃的是有糊味的粥,两个人眼角眉梢也带着笑意。

    闲暇中的另一乐趣就是捣鼓各种吃食。

    木柴资源紧张,但是他们的食物储备却很充足。

    单是黄豆,就还有好几袋。

    有了小米、玉米,还有大米面粉,杂豆杂粮,黄豆在食谱中的地位更是落到底儿了。

    做了几次豆浆之后,何田有了经验,会在泡发豆子之后剥掉豆皮,磨出的豆浆味道更好,她又加了红豆,红枣,做了味道不同的豆浆。之后,她就想到要做豆腐。

    豆腐这种食物,易弦是不太熟悉的。豆腐是穷人补充蛋白质的食物,很难做得精细,易弦吃过的不过是油豆皮做的包子、响铃,鱼肉烩豆腐羹之类的精致食物,他不知道从豆浆到豆腐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跟何田讲过怎么用白醋做羊奶奶酪之后,何田得到启发,会不会,豆腐就是把白醋倒进豆浆里做的呢?豆浆和羊奶,豆腐和奶酪,很像呀,对不对?

    反正家里有的是黄豆,易弦就跟何田一起折腾。

    他们泡好豆子,磨成豆浆,过滤出的豆渣先放在一边,豆浆煮沸,放一会儿,加入白醋,搅一搅,没有什么变化,就再加一点,果然,没一会儿,就像羊奶里乳蛋白凝固和水分离一样,乳白色的豆浆也分离成了絮状和浅黄色的液体。

    何田大喜,继续折腾,在一个陶盆里放上一块大纱布,用竹笊篱捞出絮状物倒进去,兜紧纱布,轻轻拧出水分。

    易弦没见过豆腐的制作过程,不过是见过豆腐块的,他也知道乳酪是怎么做的,所以,他做了一个长方形的竹盒子当压制豆腐的模具。

    他让何田把纱布兜着的“豆腐”放进盒子里,再盖上刚好和盒子内缘大小一致的木板,上面压上一块石头。竹盒子底部钻了几排小洞,“豆腐”里的水分渐渐就流出来,压了一夜之后,质地也从松散变得结实了。

    剩下的乳清一样的液体何田也没扔,倒进了一个竹筒里密封放在阴凉处。

    按照她的理解,既然做甜酒剩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