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森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人森林-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田自己有往年的旧衣服和鞋,易弦可没有。

    夏天的鞋子倒好办。

    何田家,还有这附近的山民们,夏天穿的都是草鞋。

    从池塘边采来香蒲叶,晒干揉软,就能编草鞋了。

    不过,夏天的草鞋和冬天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冬天的草鞋用的是靠近根部的粗茎,每根茎晒干之后有半厘米那么粗,非常硬实。

    夏天的草鞋只用刚生的叶子编,草晒干揉好后,一根只有两三毫米粗,细细密密地编了鞋底,留出六股绳子。

    把鞋底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软,再编鞋面。鞋脚后跟是一块,用留在鞋跟的两股绳子延上草绳,编到脚脖那么高,锁边收紧,从脚尖到脚背是另一块,两块都编好收紧了,六股绳子刚好汇集在脚踝,做成鞋带鞋扣。

    鞋带就直接剪短到合适的长度,鞋扣就做得稍微复杂点,一边续上草,编成一指粗的条,留一个洞眼,另一边编成一个小圆盘,刚好从洞眼中穿出来。

    何田小时候穿的草鞋,扣子是爷爷奶奶用木头削的,有的时候削成一朵小花,有时削成蜜蜂蝴蝶的样子,再涂上颜色,虽然小,可是花俏精致。

    草鞋里还得穿上袜子。虽然也有人不穿,但是何田家的人为了舒服不被虫咬,还是会做袜子的。

    在山路上行走,草鞋要结实,还要非常跟脚,所以何田家的草鞋里面,在大脚指和二脚趾之间的位置,还编了一条竖着的绳子,贯穿鞋底鞋面,穿的时候把绳子夹在脚趾之间,不怕滑。

    穿这样的鞋子,袜子当然也要特制的。

    袜子做着比鞋子简单,用三片布,大的那片是脚底,边上两片是脚背,缝合之后,刚好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有个缝儿,脚穿在里面,脚趾可以活动自如。

    这样的袜子叫鸦头袜,是种很古老的样式。

    易弦看到何田编好的草鞋后,还让她专门给他做了双鞋面只有一个倒v带子的鞋,他一进屋子就提拉着穿,何田试了试他的,觉得确实舒服,就给自己也做了一双。

    其实,这就是草编的人字拖。

    草鞋虽然费点编织的时间,但是几乎没有成本。草鞋湿了也不怕,晾干就行,两双草鞋就可以过一夏天。要是再讲究点,在草鞋底下面安上木片和木屐齿,就能穿上几年。

    秋天的鞋子可就没那么容易做了。

    因为林中多露水,买布又要钱,山民们大多是用自己抓的猎物的皮子做皮鞋。

    皮鞋的样子可就多了。

    最简单的,是把皮子裁成一上一下的两个u型,从两个u型连接的地方一窝,边一缝,就是一个鞋子了,不过,有点像个拖鞋。

    这个何田去年就用兔子皮给易弦做过一双,只是冬天在家穿的,爬上棚板时一踢就掉,从梯子下来时脚往鞋里一拱就穿上了,十分方便。

    兔毛那面留在里面,挨着脚,就算脚上没穿袜子,也软软绒绒的,非常舒服,兔皮那面在外,要是蹭上了炉灰什么的,用布擦擦就行。

    何田自己在家穿的鞋更精致讲究些,是用一对驯鹿蹄子脚踝上的皮毛做的。驯鹿脚上这一块的皮毛,剪下来只要把缝儿缝紧,就是短靴子似的了,同样也是皮面朝外,毛面朝里,又软乎又暖和。何田这鞋就更方便了,可以当袜子一样穿在草鞋里,踩上草鞋就能出门走了。

    不过,秋天的鞋子得做的复杂些,毕竟是要在林子里走来走去的,可不能这么凑合。

    皮子刚一硝制好,何田就开始做鞋子了。

    她把家里关于做鞋子的书找出来,那上面讲了各种鞋子的做法,皮子裁成什么形状,怎么缝合,怎么打孔,皮鞋底要怎么做

    她让易弦选,他就选了两个样子,一个是系带的,另一个是踝靴。

    做皮鞋的工具让易弦很开眼界,他从前的鞋子都是直接放在眼前让他挑的,从来不知道做一双鞋子有这么多工序,要用锥子、圆规似的定位工具,剪刀,钳子,顶针等等。

    做系带那双鞋,光是鞋面就要裁出七片皮子,何田在鞋尖那片用的是一块獐子皮,带毛的,说这样更防水。

    易弦觉得这么拼色更好看了。

    鞋面还算好做,鞋底看着是一片,其实是很多层皮子一层摞一层,用鱼胶黏合,再捶打,风干几道工序才做成,又硬又沉的一大块。

    何田家有这么一块多年前做好的鞋底皮子,是用五张大小相仿的厚实鹿皮黏合做好的,快有手指那么厚了,沉得不得了。

    割鞋底缝鞋底全是很费力的活。

    易弦和何田把这块皮子从窝棚里搬出来,放在阴凉处吹了半天,用炭条在上面画出形状,再用刀口锋利刀身很厚的刀子割下来,钻孔,和鞋面缝合,再上一层鱼胶,风干,加上木鞋撑,和鞋跟,再用小木槌敲敲打打一番,总算成了。

    这两双鞋从夏天一直做到秋天才做完。

    两双鞋做完,还要做些秋天穿的衣服。

    山民们的衣服都比较中性化,老太太的衣服颜色也不鲜艳,可何田觉得,总不能让易弦一直穿奶奶的旧衣服改的衣服。

    她把今年春天买的布都拿出来,又翻出做男式衣服的书让他挑选样子。

    衣服也得做两件,总得有个替换的呀。

    于是,何田给他用厚实的布做了两件外套,两条裤子。毛皮大衣倒是暂时不用再做了,也没有合适的皮子,就暂时穿奶奶旧衣改的吧。要是今年冬天能打到大猎物,最好是鹿,明年再给他做。

    外套一件做成短款,长到胯骨,是藏青色的厚棉布,另一件深驼色油布的做成长款,长到膝盖之上。这件长的,还有个风帽。

    两件外套都做的略大一点,稍冷的时候可以在里面穿上毛皮马甲。

    衣服做好,何田又用细棉布做了个内胆,可以拆卸的。她自己的秋季衣服也有内胆,稍冷的时候加在衣服里,内胆边缘缝上扣子,和外套里留的小布圈一扣,这衣服就能穿得更久一点,清洗也方便。

    内胆没有领子,比外套略小些,两层棉布之间絮上一层薄薄的加上绒草和鸭绒的棉絮,再缝成网格,这样,棉絮鸭绒就不会乱跑了。

    做完外套,还剩下一些布头,何田想起春天时在集市看到三三家做的拼色外套,易弦当时看着好像还挺喜欢,就给他做了顶拼色的报童帽。

    这个帽子他非常喜欢,新衣服还没穿,就整天戴着帽子了。

    衣服鞋子都很及时地完成了,刚一做好,又下了一场雨。

    这场雨倒不大,但绵绵地下了一天,一整天的天色都昏昏的。

    这场雨之后,林中的落叶颜色就黄色更多,绿色更少了。

番茄鸡蛋捞面条() 
番茄和腌黄瓜罐头做好了;衣服鞋子也有了;何田数了数熏肉小屋里的鸡鸭鱼肉;取下几排架子;摘掉上面挂的肉;每样一些;分装在五个袋子里。这些;是她准备拿到五个狩猎小屋的。

    趁着还没下雪,林中的路更好走,赶快把食物、干柴、御寒衣物还有些日常用具送到每个狩猎小屋;再检查检查春天时做的那些松木拱门陷阱,再看看屋子需不需要修补,为冬天的狩猎做好准备。

    去年;她一直到深秋才能准备好了食物送去小屋;而且,也准备得不多。

    这其实是很冒险的。如果狩猎时突然下了大暴雪;她有可能被困在小屋一周以上;保不准就冻死饿死在那儿了。

    除了腌肉和罐头;何田还准备带些干面条;干菜和干果过去。这些“奢侈”的食物;去年在小屋狩猎的时候;只能一边吃腌萝卜干一边回忆想象,今年可以放心吃了。

    家这侧的小屋还好,河对面的小屋还要再带些今年新做的陶杯陶碗。干草也要运过去一些。还要再送过去几条被子;把那里的被褥拿回来翻新。那边四间小屋;只有一间里有两套不错的被褥。去年何田和易弦在小屋间往返时还要背上被子,十分悲惨。

    准备好了食物,带上新缝制好的被子,何田和易弦又带着大米小麦出门了。

    他们先到家附近的小屋。

    没下雪时,从家里走到这片林地,只要两个个小时不到。

    因为离家最近,这个小屋经常维修。

    远远看到小屋门窗都完好无损,门前的树上挂着的储物箱也没被小动物破坏的痕迹,何田先放下一半心。

    等走近了,她就苦笑。

    钉着储物箱的树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包裹着一层一米高的白桦树树皮,树皮上涂着油脂,这样,滑溜的树就让松鼠老鼠之类的动物没法爬上去,钻进储物箱里搞破坏。

    可现在,树上包裹的白桦树皮上粘着一只松鼠,尸体已经干了,只剩下皮毛和骨骼,散发臭味。看起来死了至少两个月了。很可能就是在春天何田设下新陷阱之后,白桦树皮上涂的油被晒软了,它就爬来了。这一爬,就被沾着下不来了。

    何田让易弦打开屋子门窗。先给小屋透透气,自己用铁铲把这只死相凄惨的松鼠处理掉。

    移走了松鼠,易弦提着水桶去屋后的小溪打水,何田把木梯架在树边,取出木箱里的被褥,在两棵树之间栓上绳子,揭掉被套,把被子芯和鹿毛褥子挂上拍打晾晒。

    这时是正中午,太阳正烈,被子很快就晒得蓬松,鹿毛褥子上的毛也晒得根根发亮。

    何田先把带来的一袋干菜打开,抓出一些装进长方形的陶盒里,再把四卷宽面条也放在一个长陶盒里,两条腌鱼,两块腊肉,四个鸭腿分部放在两个四方形陶盒里。所有陶罐陶盒都先用绳子捆紧盖子,再整整齐齐摞好,取一根长绳子穿过储物箱上的洞孔,在摞好的陶盒上打个结,牢牢地和储物箱绑好。

    她又从大米背来的篓子里取出一罐番茄酱和一罐腌黄瓜。这两个陶罐早就用干草编的绳子扎了个套子装着,还留有提绳,方便搬动。

    何田把它们放进小屋地板中间的下陷式储物箱里。这个箱子就像一个天然冰箱。温度和地窖差不多。因为它们都含有大量水分,是不能放在室外的,怕冻上,也怕冻成冰后把罐子撑裂。

    这时易弦提了水回来,他们烧开一壶热水,随便吃了点带来的干粮,继续工作。

    今天春天来做松木拱门陷阱时何田砍倒了一棵小屋附近的树,再跟易弦把树木切成一截一截的,堆在屋子南墙外的柴棚里。现在木头都干了,就可以劈成柴摞起来,再劈一些细木片做引火柴。木柴和引火柴都得拿一些就放在铁皮炉子旁边,再放一些干草,这样,只要一进屋子,就能快速生起火暖和起来了。

    易弦劈好柴,何田检查了一遍春天放好的陷阱,被褥也晒得蓬松干燥。

    他帮着何田给被子套上带来的干净被罩,折好放进储物箱里,再从屋后的窝棚里找出一罐油脂和刷子,重新给树干刷了一层油。

    何田无奈,“到了冬天就好了,到时可以在树上浇点水,冻成了一层冰皮,松鼠就再难爬上去了。”

    他们熄灭炉火,栓好门窗,带着小麦大米折返去藤桥,赶往河对岸的狩猎小屋。

    过了河,他们在林中走上三四个小时,终于在太阳下山前赶到了小屋。

    在密林中,阳光消失得更早,他们赶到时,四下凉飕飕的,林子里阴沉沉的,不知有没有藏在什么猎食动物。

    易弦去打水,何田让他领着小麦,还嘱咐他,“一定要小心。”

    他打了两桶水回来,就不让何田继续爬梯子了,叫她去升火烧水,“外面冷,你在屋子里待着。放东西而已,又不是什么精细活儿,我会!”说着把她推进门。

    然后,他踩着梯子,先把储物箱里积了几个月的浮灰落叶扫掉,再把被褥挂在树上晾一晾,这时没有太阳了,但是让山风吹一吹,去去潮气也好。

    接着,他一样一样把带来的食物放进去。

    等他又劈了会儿柴,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小屋也飘出食物的香味。

    何田煮了一锅面条,捞出来盛在碗里,再浇上番茄炒蛋。

    太阳下山后,林子快速变冷了,这时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全身都变暖和了。

    临睡前,易弦把大米拉进屋子,拍拍它的头,“你可不要拉很多便便啊。”

    小麦看到何田抱了些干草放在屋角,还以为是给自己的,正兴奋地趴在草堆上玩,这时看到易弦领着大家伙走进来了,立刻汪汪叫起来。

    何田指指桌子下放的一个竹篮,“小麦,来这里,你今晚睡在这儿。”

    篮子是新编的,按照它的体型做好,里面还铺了两张兔毛,篮子外面放着一大一小两个竹筒,一个是水一个是小麦专属窝窝头,此外,易弦还给它带了一个它藏在狗窝里的最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