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月出天山-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队不成问题,小王手上就有!”周仁远答道。

    “王爷是说你从衡州带来的两千亲卫?”吴襄问道。

    “还有我从福建带来的两千水师。”周仁远回道。

    “水师有和用处?那宣大没有河流,水师又进不去。”吴襄奇道。

    “水师宣大是进不去,但可以去打鞑子占领的觉华岛嘛!”周仁远笑道。

    吴襄眼睛越来越亮,佩服道“王爷眼光果然不凡,老臣佩服。不过听王爷的意思,就算老臣愿意带兵出征,王爷您也是要非去不可的喽!不过,出征总的要朝廷同意的吧。”

    “放心,只要吴老军门愿意出征,事情由小王来办,不过还得劳烦老军门到时准备在皇上面前的说辞。”周仁远胸有成竹的说道。

    “那老臣就等王爷的好消息,为了大明,老臣这把老骨头就再出征一次。”吴襄激动道。

    “对了,老军门,我那义妹可曾回家?”周仁远问道。

    “什么?王爷的义妹?不知是哪位郡主?什么回家?老臣糊涂了。”吴襄三人听的摸不着头脑。

    周仁远歉意地说道“都怪小王没说明白,我那妹妹就是吴三桂总兵的如夫人陈圆圆。”

    “啊?小儿的如夫人陈氏是王爷的义妹?”吴襄三人嘴巴张的可以吞下鸡蛋。“快,快请陈氏出来。”吴襄对门外的婢女喊道。

    陈圆圆正在后院房里绣花,听的自己公公有请,心里奇怪。便整理整理衣裳来到前厅,一看到周仁远熟悉的脸庞,顿时惊喜道“兄长,你怎么来了?几时到京城的?”

    周仁远笑道“妹子,我昨日才到的京城。这不今日里找吴老军门有些事情,顺便来看看你。”

    吴襄三人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翻江倒海,这陈氏极受二儿子吴三桂的宠爱,所以平日里大家也不把她当做偏方对待,今日又是永明王的义妹,身份又高上一筹,这往后还不得把她供起来?

    吴襄知趣道“王爷,你们兄妹多日未见,想必有话要谈,老臣等退下了!”

    周仁远点点头,“多承老军门美意!”

    陈圆圆脸倒是一红,有些羞色。

    “兄长,你此次在京城能住几日?”陈圆圆开口问道。

    周仁远叹口气道“恐怕住不了几日,就要走了!”

    “什么?住不了几日?”陈圆圆急道,“听说皇上不是很信任你吗?你不请求皇上在这京城多呆些日子,妹子也好时常见见你。”

    “国事艰难,人生不如意十之**,我是闲不下来的喽。”周仁远无奈道。

    “听兄长的话和我那夫婿一个腔调,总说大丈夫当以国为先,这不都有俩仨年没回过家了!”陈圆圆埋怨道。

    “哦?你是说吴总兵也经常这么说?看来我和他有很多共同之处嘛!”周仁远笑道。

    “你们那……”陈圆圆叹口气,“对了,今日中午兄长就在这里用膳吧,小妹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不啦………”周仁远摇摇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说不定随时皇上便会找我,我得在驿馆随时候命。”

    陈圆圆满脸失望之色,幽幽说道“那兄长还能来看我吗?”

    “一定会的,我离京之前会再来看你。”周仁远有些不忍道“妹子,你要保重!”

    “兄长,你也要保重!”陈圆圆突然上前握住了周仁远的手,相对无言,唯有泪两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二章 出征() 
乾清宫内,崇祯一脸悲伤地坐在龙椅上,双目失神地盯着宫门外,而站在两旁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兵部侍郎吕大器则默默地眼睛盯着地面,也无言语。

    刚刚从sx传来消息,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已经病故了。这对崇祯的打击非常大,杨嗣昌是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为了大明劳心劳力,对自己的意图常常一听就明白,自己心里早就把他当做老师一样看待。所以襄阳城破,襄王被杀,自己也没打算训斥他,可如今他真的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

    崇祯心头一酸,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陈新甲和吕大器连忙叩头劝道“杨大学士既已身故,还望皇上节哀啊!”

    崇祯收拾好情绪,吐口气道“现在宣大那里战局如何?高起潜到了哪里?可与卢象升会合?”

    陈新甲略一迟疑回禀道“启禀皇上,刚刚到达兵部的消息说卢总督已到了大名府,高监军在他身后一百里。应该无妨。”

    崇祯点点头,问道“一百里地?是不是远了些?卢象升如遇鞑子军队,高起潜能半日就能行军百里支援他?”

    陈新甲道“高监军麾下有三千关宁铁骑,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吕大器正待开口说话,被陈新甲眼睛一瞪。崇祯注意到了这一幕,问道“吕侍郎似乎有话要说?”

    吕大器奏道“皇上,据情报得知这次鞑子兵分两路,兵力达四万,一路出密云,一路出青山关,如果两路鞑子合在一起,卢总督怕是应付不来的啊!”

    陈新甲怒道“密云和青山关相距数百里,那鞑子那能这么轻易汇合,再说,高监军一直在监视青山关的多尔衮,怎会这么容易让他们汇合?吕侍郎不要在这里杞人忧天!”

    崇祯见兵部两位主管意见不同,也大为头疼,不知如何决断。这时,王承恩进来禀报说“皇上,锦衣卫刚刚递上来的折子。”

    崇祯接过折子,越看越怒,脸色也越来越黑,看完后“啪”地把折子摔给陈新甲,“你看看!你看看这狗奴才高起潜,竟然只给卢象升五千老弱病残,自己却带着三万精兵跟在身后。他这是要干什么?”崇祯大吼道。

    陈新甲哆哆嗦嗦拿起折子,上面写道“锦衣卫大名府指挥使郑少乔泣血禀告我皇,宣大总督卢象升大人已到大名府,麾下只五千疲惫老弱之兵,缺粮少饷。大名府百姓感卢公恩德,望其留在大名,募兵练军,伺机与敌再战。卢公曰,大敌西冲,援师东隔,事由中制,食尽力穷,旦夕死矣,无徒累尔父老为也。臣少乔为大名府指挥使不忍卢公知其死路而身陷敌阵,恳请皇上派兵援助卢公,以免我朝再失一肱骨之臣!”

    陈新甲看完已经瘫倒在地,他与高起潜合谋削减卢象升的兵力只是为阻止卢象升进兵,没想到高起潜胆子这么大,做的这么过火,竟然只给卢象升五千疲惫老弱之兵。心理一阵胆寒又是后悔。

    吕大器夺过陈新甲手里的折子,看了大叫道“高起潜误国啊!皇上!事态紧急,还请皇上一面立即严令高起潜进兵,一面派出援军前去支援卢总督啊!”

    崇祯叹道“此次又是朕用人不当,这京师哪里还有兵可派?还有谁能挂帅出征?”

    王承恩低声说道“皇上,不是还有永明王么?他不是从衡州带来两千桂王府的亲卫,那都是精锐的骑兵啊!”

    崇祯眼睛一亮,但随即摇头道“藩王挂帅出征,我朝自成祖后没有先例,此事不妥!”

    吕大器听到王承恩说的的话,连忙道“王公公,您是说永明王在京有两千精骑?”

    “回吕大人的话,是!”王承恩低眉答道。

    “皇上,事急从权!臣知衡州军战力不俗,还请皇上下旨衡州军出征!”吕大器急道。

    崇祯也颇有些心动,为难道“可是我那四弟年少,善于计谋,但带兵打仗,可不是儿戏!再说有违祖制,不大妥当吧!满朝文武难免鸹躁!”

    吕大器急的脸红脖子粗,“皇上!这都什么时候了?时不待我,还是先请永明王前来商议吧!”

    崇祯迟疑一下,点点头吩咐王承恩去召周仁远进宫。

    崇祯转身对着陈新甲喝到“削去陈新甲兵部尚书之职,归家待罪。若是那卢象升有个三长两短,朕必定斩了尔的头颅!还不快滚!”

    陈新甲哆嗦着爬起身来,神似枯槁,踉踉跄跄地出了宫门。

    周仁远急匆匆地被王承恩领来,他一见王承恩就知道北边的事情不太妙了。

    崇祯一见到他,有些难堪地说道“四弟,宣大的局势不幸被你言中了。现在卢象升身陷险境,兵部的意思是想派你带来的衡州亲卫前去支援。”

    “下官兵部侍郎吕大器见过王爷。”吕大器对着周仁远施礼道。“不知王爷的两千精骑能否解此危难,为国出征。”

    周仁远朗声道“吕大人哪里的话?我衡州军也是大明的军队,赴国难,打鞑子义不容辞!”

    “好!好!王爷能体恤朝廷,实为朝廷之福。皇上,您还犹豫什么?”吕大器催促崇祯道。

    崇祯对吕大器的无礼有些恼怒,周仁远一看连忙说道“想必皇上碍于臣弟的郡王身份,朝廷大臣说三道四。臣弟有一策可堵朝廷大臣悠悠之口。”

    “哦?”崇祯眼睛一亮,急忙道“四弟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臣弟建议吴襄吴老军门为此次出征统帅,臣弟愿当个监军。”周仁远说道。

    吕大器赞道“王爷妙计!吴老军门德高望重,颇知军事,让他领兵朝臣绝无异议,出征将士又是衡州亲卫,王爷为监军,合情合理。”

    崇祯点点头,问道“沙场凶险,四弟当真要随军出征?”他心里还是很担心周仁远的安危的。

    周仁远决然道“为国尽忠,也是臣弟的职责!”

    “既然你决意如此,朕就不再阻拦了!”崇祯缓缓说道,随即叫王承恩前去吴府宣旨。

    “皇上,臣弟还有和建议。”周仁远说道,“臣弟请皇上下旨叫郑成功率领水师去攻打觉华岛,同时下旨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骑兵五千向宣府集结,锦州的祖大寿出兵攻打附近被鞑子占领的州县。”

    “为何?”崇祯问道。“难道四弟这次要和鞑子决战?”

    “非也。”周仁远说道,“我兵力不足,不足以和鞑子决战。臣弟的意思是山海关骑兵南下,造成我欲合围真定府鞑子的事态,鞑子必定要派兵救援,我水师进攻觉华岛,对鞑子造成我欲重新占领鞑子腹地觉华岛的假象,而锦州同时出兵,这鞑子必定分身乏术。必定叫真定府的鞑子自保退回关外。”

    “你是说这些出兵都是幌子,使鞑子造成我四处出击的假象?”崇祯问道。

    “正是!毕竟让鞑子退兵才是目前最紧急的事情!”周仁远叹道。

    吕大器佩服道“听闻王爷眼界独特,思虑高远!如今下官听王爷之策,果然如此。没想到王爷在军事上也颇有谋略,下官佩服!”

    崇祯见吕大器也赞成,便点头道“好吧!就按四弟的意思办。四弟,你快去安排此处出征事宜,粮草的事你找吕大人商量。”

    周仁远领旨出去,立马去了京郊的衡州军营。

    周仁远走后,吕大器却没走,对着崇祯说道“皇上,臣以为永明王虽年少,但颇有谋略,不知皇上能否下道密旨给吴襄老军门,让他多听听永明王的意见?”

    崇祯哂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我这四弟既然能说动朕和你,还说动不了吴襄?想必吴襄早就等着这个消息了。”

    “啊?”吕大器一阵惊讶,但看到崇祯不再言语,只好不解地离开皇宫前去安排粮草了。

    等吕大器离开后,崇祯默默地抽出一份锦衣卫的报告,上面写着周仁远今天上午去了吴府。

    四弟啊?你是真的忠心为朝廷还是别有心思,朕真的不明白!

第四十三章 四面出击() 
京师郊外,一列列的盔甲鲜明的骑兵一人双马飞奔在官道上。领头的正是一身金甲的周仁远和老将吴襄。周仁远这身金甲还是崇祯送给他的。

    想起自己到宫里辞行,宫里的大小嫔妃都担心的很,连卧病在床的田贵妃都在榻上嘱咐他。尤其周皇后心有不忍,红着眼睛嘱咐他万事小心,还埋怨崇祯不该把年纪轻轻的四弟派去战场。

    崇祯是有苦说不出,都是这四弟非要出征,哪里是自己逼着他去的?为表心意,从武库中取出自己的那套金甲送与周仁远,还特意取出一套金丝软甲套在里面。

    周仁远是喜不自胜,毕竟是上战场。多层保护就多份安全,当即谢恩。而太子朱慈烺则拉着他的手万分不舍,一再叮嘱道“四叔,你可要安全归来啊!”

    周仁远离开皇宫时,长平公主则在慈安皇后张嫣的佛堂内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佛祖保佑,长平诚心祈祷,愿四叔早日平安归来!”

    吴襄的话打断了周仁远的思绪,“王爷,末将知道你心急如焚,但是骑兵这般速度,不出三天,战马都非得趴下不可。骑兵保持一定的速度行驶最是节省脚力,而且不耽误行程。”

    周仁远点点头“是我疏忽了,多谢吴将军提醒。吩咐下去,骑兵减速,保持匀速前进!”

    周仁远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