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还不和狄姑娘问好”

    德芳转过身对明志施礼道“狄姑娘,德芳有礼了”

    明志也下意识的一施礼“小女给殿下请安”

    两人都觉对方说话声音很耳熟,于是抬头去看,结果四目相对,都惊讶不已。

    德芳明志同时说道“是你”

    见此情景,太祖和狄继勋都很意外,太祖说“德芳,你与狄姑娘认识?”

    于是德芳就把当日情景描述了一遍,太祖大笑道“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狄姑娘就是让德芳日思夜想的牡丹啊”

    德芳闻言满脸通红

    狄继勋也说道“原来殿下就是小女想得每天傻笑的【尚恩】,怪不得上次见到殿下的侍卫尚恩问个不停”

    明志赶紧拉拉父亲的袖子,不好意思的躲在身后。

    太祖很是高兴“甚好,甚好,所谓无巧不成书,这是他二人的缘分,看来天意如此,继勋啊,咱们这个事情就定了吧”

    “是,陛下”狄继勋也很高兴

    “德芳啊,我与你狄叔叔为你和明志定了亲事,你可愿意?”太祖说

    德芳睁大了眼睛,看看明志,明志也很意外,不知所措,德芳低下头说“儿臣。。。听父皇的安排”

    “唉,怎么是听父皇的安排,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要是不愿意,父皇可要给明志另觅佳婿了”太祖想逗逗德芳

305。第十二章 第二节 内院回想初识 楚王元佐被贬(7)() 
德芳赶快说“儿臣。。。儿臣愿意。。。只是不知道狄姑娘。。。是否也愿意。。。”

    太祖笑笑“原来是担心这个,明志啊,你愿意吗?”

    明志走上前,只说了三个字“谢陛下”

    太祖大笑“哈哈哈,甚好,继勋,这门亲事就此定下,朕会命人择良辰吉日,待七月德芳满十六岁之际,让他二人完婚”太祖转头对德芳说“今日起,德芳可要常去狄府走动走动,带明志随时来皇宫游玩游玩”

    “谢父皇”德芳道

    “谢陛下”狄继勋和明志拜谢

    德芳与狄妃的思绪回到当前,狄妃靠着德芳说“日子过得真快,一转10年了”

    德芳拍拍狄妃的手“是啊,就好像昨天的事情一样,能娶得夫人,是我的福气”德芳看着狄妃。

    狄妃笑着,然后用手指戳戳德芳“傻乎乎的,臣妾是看王爷你可怜才嫁给你的”

    “哦,多谢夫人的慈悲心”德芳握住狄妃的手笑道

    百里站在回廊,看着德芳和狄妃,心中也是一片温暖,倚靠着柱子,一个人傻笑着。就在这时,远远地听到有吵吵嚷嚷的喊声,铜锣声也越来越多,德芳站起身仔细的听着,这时家俊跑过来禀报“殿下,娘娘,楚王府失火”

    “什么?楚王府?”德芳一下想到元佐

    “是王爷;望火楼和御街军巡铺的兵将都赶过去了。”

    【史料记载:宋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城市消防队”从组织形式和本质都与今日的消防队十分相似,宋朝的“城市消防队”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开封,完善于南宋时的都城临安,一直到淳佑十二年(1252年)临安城中已有防火军二十隅、七队,总计五千一百人,并有望火楼十座。宋朝都城内每坊三百步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维护京城治安,防火也是治安中的一项。】

    “立刻备马!”

    百里赶快跑去准备,德芳和狄妃说道“夫人快回屋吧,我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要小心”狄妃担心的说

    “夫人不要担心”德芳转身出了大门,和家俊纵身上马,策马来到楚王府,此时王府中一片浓烟笼罩,士卒保护着楚王站在门口,德芳下马跑到元佐面前“元佐!你有没有事?”

    元佐看看德芳,又看看府中升起的浓烟,突然大笑道“哈哈哈哈,我要把这些都烧了!全都烧了!”

    “元佐!你这是怎么了?”德芳抓着元佐的肩膀,晃着他

    元佐一把推开德芳,竟要跑回府里去,德芳险些摔倒,幸好家俊反应快,扶住了他,德芳一看元佐要跑进去,也冲了上去,一下子抱住元佐,并对他喊道“元佐,你醒醒!你这是怎么了!”

    元佐叫喊着“为何不让我进宫同庆!为何!”挣扎了几下,就晕了过去,府中的火已经熄灭,还好没有很大的损伤,下人赶快把元佐扶到一间屋子,叫来医官诊治,此时皇宫中早已收到消息,太宗立即前来,询问了情况,顿时大怒,愤而回宫。

306。第十二章 第二节 内院回想初识 楚王元佐被贬(8)() 
第二日早朝,太宗阴沉着脸,群臣不发一语,德芳坐在一旁也没有说话,此时赵普上前“陛下,昨日。。。”

    太宗没等赵普说完话,站起身说“不要说了,赵普大殿拟旨!”

    赵普抬头看了一下太宗“臣遵旨”马上命人上小桌,圣旨铺好

    太宗看着群臣宣旨道“即日起,废楚王赵元佐为庶人,搬离王府,送至均州,奉饷尽除!”

    群臣都很惊讶,相互看看,一个都不敢出声,德芳内心非常焦急,于是上前说道“陛下,请陛下。。。”

    太宗一抬手,示意不要说了,命人取来玉玺,加盖于圣旨之上,他看着赵普说“马上就去宣旨”

    “臣遵旨”赵普拿了圣旨而去,太宗随即退朝,赵普来到楚王府宣旨完毕,一群兵士正跑到各个屋中搬物件,府中一片混乱,下人都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不敢作声,兵士看护着楚王一家行至黄山,德芳与众臣再三叩请,太宗才召回元佐安置在京城,派使者监看,不许他与任何人见面,此时元佐二十五岁。

    回到京城的驿站,赵普拿着圣旨,兵士将大大小小的箱子随意扔抬着,元佐则拿着酒壶,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的喝着酒,德芳下朝,得知元佐回京,立刻乘轿赶到驿站,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长凳上的元佐“元佐!元佐!”

    元佐抬起头看看德芳,傻傻的笑着“王兄。。。来。。。喝酒。。。”

    “元佐!你到底这是为什么啊!”德芳非常痛苦,虽然元佐不是自己的亲兄弟,但是与元佐,元佑,元休情谊匪浅,看到弟弟因为王叔廷美之事,落到如今这番境况,不禁悲从中来。

    元佑和元休也赶了过来,蹲在元佐旁边眼含泪水,德芳站起身,看看周围,走到赵普面前“丞相”

    赵普看着德芳“王爷何事?”

    “丞相,不管怎么说,元佐也是陛下皇子,犯下如此大错,实属不该,但如今已成这番境况,还请丞相可宽限几个时辰,让府中人来收拾物件”

    赵普看看圣旨“王爷仁厚,本相怎会不通人情,陛下并未言及今日几时搬入看管之所,那就一切请托王爷,本相回去复命了”

    “多谢丞相”德芳和赵普相互拱手,赵普坐上轿子回了皇宫。

    德芳看着来回跑动的兵士,他们把元佐和家人的摆设物件随意拖拉丢弃,不禁十分生气,于是大喊道“全部站住!”所有兵士都停住了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军将何在?”

    “属下在”一名带队军官来到德芳面前

    “元佐再怎么说也是皇子,不可如此无礼,方才丞相之话你也听到,这里交由本王处理,你且带队门外守候”德芳说

    “是,王爷,属下遵命”军官带队守在楚王府外。

    元佑和元休跑过来“王兄,这要如何是好?”

    “。。。事已至此,无可挽回。。。皇命在即,不能违抗,元佑元休,你们安排府中人收拾物件,带元佐的家眷上轿”

    “是,王兄”元佑和元休满脸愁容,也无可奈何

    (据闻,太宗担心元佐病情,所以使人告诉他要好好休养,可是在太宗召见几个皇子和宫中宴会的布置都妥当以后,元佑又去了元佐府中,元佑出府之后,元佐突然发狂,元佑到底和元佐说了什么已难猜测,但有人认为这是元佑故意挑拨。)

    德芳处理好元佐的事情,送他到了被贬的一处小宅,门口时刻都有兵士看守,家眷等均不可随意进出。一切妥当以后,德芳返回南清宫。

    狄妃焦急的在宫门口等待,一看到轿队进入空场,就跑了过去,轿队赶快停下跪拜,德芳下轿上前“夫人,你怎么一脸焦急?出什么事了吗?”

    “没有,我是担心你,我听说元佐被废,下朝后你又这么久没回来,连通报的人都没有。。。”狄妃担心的说

    德芳扶着狄妃“真是对不起夫人,我因为担心元佐的情况,所以一下朝就赶了过去,也忘记让人回府通报了,让夫人担心,是我的不好”

    狄妃和德芳并排走着,稍稍放了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元佐他。。。”

    “哎。。。”德芳摇摇头不再说话

    十二月,丞相宋琪、枢密副使柴禹锡被罢。

307。第十三章 第一节 令图进奏谏北征 惟宪年幼有勇心(1)() 
德芳27岁 王妃28岁长子10岁 次子8岁 幼子6岁

    雍熙三年正月,已故涪陵县公廷美次子右武卫大将军长宁侯赵德隆去世,三子十九岁的赵德彝承袭侯爵,任沂州知州。

    本月,朝廷开始讨论北征燕云之地策略。

    南清宫书房中,南宫文给德芳三子教授着课业,惟叙惟能一如往日般认真,惟宪手里抓着书虽然也在读着,但坐在椅子上不停的晃悠着双腿,南宫文走到内间去找书册,惟叙转头看看惟宪说道“惟宪,别动了,书桌都在晃,我都没办法写字了。”

    “哥哥,我累了,咱们出去玩吧。”

    “课业还没完,我还有一章要写呢。”惟叙拿着毛笔蘸蘸墨认真写着,惟宪伸头看看惟能“惟能,你要不要尿尿?哥哥带你去。”

    惟能摇摇头“哥哥我不尿尿。”

    “那你想吃点心吗?”

    “想吃。”

    “哥哥给你去拿”惟宪跳下椅子要出门,惟叙一看也跳下椅子跑到惟宪前“你又要出去玩,快回去坐着。”

    “我去拿点心,很快就回来。”

    “不用你去拿,你要听哥哥的话”惟叙拉着惟宪回到椅子,推着他坐了上去“你再不好好读书,我就告诉父王,以后每天给你多加课业。”

    “我现在都读不完了。。。哥哥,让南宫先生下午再讲吧。”

    “下午还有吴大人的课业呢,咱们快些写完就能去找母后和妹妹玩了,我让人给你和小弟拿些茶点过来。”惟叙走到门口,伺候的内侍躬身问道“大殿下,您有何吩咐?”

    “伯忠伯邦他们呢?”

    “回大殿下,伯忠、伯邦和田诚、崇盟、靖武、靖同在侍卫院课业呢。”

    “你一会去侍卫房告诉他们,下午课业后让田诚和伯忠伯邦陪我射箭,崇盟、靖武靖同跟惟宪惟能练拳,现在去拿些茶点过来。”

    “是,大殿下。”

    惟叙坐回椅子写着字,南宫文拿了书本走过来看了看三人面前的纸“三位小殿下写的很好,大殿下,上午您的课业就到这里吧,晚上您还要和王爷娘娘入宫,下午吴大人课业后您就多休息一下。”

    “谢谢南宫先生,我写完这章再休息”惟叙拿毛笔一笔一划的写着,惟宪则是皱着眉头说道“南宫先生,我也累了,能不能休息?”

    “二殿下,那就写完这章吧,写完就休息一下。”

    “这章好几页呢”惟宪吭叽了几声“我都会背了,能不能不写啊”惟宪伸出双手张握了几下“写的手都累了,下午还要打拳呢。”

    “那我就考二殿下三句,我来念几个字,二殿下要是能把后面的写出来还会解释,那就不用再写了。”

    “好!南宫先生你念吧。”惟宪很是高兴,握着笔听南宫文念,南宫文拿着书本翻了翻念道“君子以仁存心,二殿下请写吧。”

    “嗯!”惟宪很快就写完了,然后念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08。第十三章 第一节 令图进奏谏北征 惟宪年幼有勇心(2)() 
“二殿下,此句何意?”

    “君子心存仁善和礼数,以仁善待人,以礼数敬人。仁善对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仁善的对他,礼让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南宫点点头“老子曾说仁者无敌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相处犹如铜镜互照,有时我们所看到的,或许就是自己的所言所行,因此唐太宗曾言: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南宫先生,那我对着你笑,你也会对着我笑吗?”

    南宫笑笑“当然会。”

    “那我知道了,我父王每天都对着母后笑,所以母后也每天都对着父王笑。”

    南宫听此笑着说道“是,但不仅仅是王爷和娘娘,每个人都是如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