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符将军!”狄妃也赶紧起身“您千万不要如此,从能儿出生那一刻始,我就已视他为自己的骨肉,爱护照料都是应该的。”

    “是啊”德芳起身扶符昭愿坐下“岳父大人,咱们是一家人,怎提大恩二字,如此不就生分了嘛,难不成,岳父大人把娘娘当成外人吗?”

    “不不不”符昭愿赶紧说道“娘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我都明白”狄妃笑着点点头“符将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先父与符老将军您都曾一起为大宋征战,是同袍好友,如今我们小辈共沐皇恩,为皇室添子,孩子们又都个个壮实安康,晓迪虽然不在了,但您还有能儿这个外孙,您看看他,又乖又懂事,也当欣慰了。”

    “娘娘说的是,说的是”符昭愿拿起酒杯“老臣真是话多了,让王爷娘娘见笑,借酒赔罪。”

    “岳父大人,您是长辈,本王和娘娘可不敢当,要说赔罪,那当是本王向您赔罪才是。”

    “不不,王爷,万不可如此,这杯酒。。。不赔罪就是。。。”

    “那就是了”德芳笑笑,和狄妃也拿起酒杯“这杯酒我们敬您。”

    “谢王爷娘娘”

    围桌的四个孩子自己吃着,惟宪夹了一筷子菜伸着手臂放到符昭愿盘子里“外公,这个好吃,您尝尝。”

    “宪儿”德芳说道“你用过的筷子怎么给外公夹菜呢,没礼貌。”

    “父王您也常给母后夹菜,还喂母后吃呢。”

    “你这孩子,吃饭都堵不住嘴”德芳皱皱眉,有些尴尬的看看符昭愿“岳父大人,别听宪儿说的,您多用些。”

    “是,是”符昭愿笑着点点头

    德芳看看惟宪“宪儿,长辈给晚辈夹菜是爱护,但你是晚辈,应该起身用新筷子夹菜给外公才是。”

    “是,孩儿记住了,父王,那哥哥可以给我夹菜吗?”

    “可以,哥哥是兄长,要照顾弟弟嘛。”

    惟宪听此又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惟能盘子里“弟弟多吃长身体。”

    德芳见此笑道“你这个小家伙啊,顽皮的没个样子,自己吃自己的。”

    几个人正用着饭,门将带着一个人走到门前“王爷,这位公公说陛下有手谕给您。”

    德芳放下筷子起身走到门前“陛下有手谕给本王?”

    “是,王爷”内侍呈上托盘,德芳向天拱手,拿起书折看了看,然后轻轻放回托盘“有劳公公,请公公代本王回话,就说:臣会尽力办好此事。”

    “是,那小的告退”

    “公公请,百里,送公公。”德芳回到椅子坐下,狄妃问道“王爷,陛下有何事交办?”

    “是交州的黎桓派遣使节来我朝进贡,五日后到京,陛下因现忙于遏制李继迁之事,无暇接见使节,所以命我代为招待。”

    “辽国使节、党项使节来京之时,王爷就曾奉命陪同,这一次也会很忙吧?”

    “交州使节不同于辽国和党项,他们一般也就在京三天,我呢陪他们喝喝酒,再命人陪他们在城中转转,待叩拜陛下得到赏赐之后,他们就会返回了,所以不会很忙。”

270。第十二章 第一节 以字教子端言行 内殿献策改弊制(7)() 
“那就好,只是酒也要少喝些。”

    “嗯,夫人放心。”德芳笑着点点头,符昭愿说道“王爷,有什么需要我帮您的吗?”

    “岳父大人,这些都是小事,不劳您费心,您下个月中就要出京上任了,多陪陪岳母和儿孙才是”德芳看看惟能“能儿,到外公府上要听话,不要乱跑。”

    “是,父王,孩儿记住了。”

    “乖”德芳夹了一块肉给惟能“来,能儿多吃点,长得壮壮的。”又夹了一块香菇放到惟铃的盘子里“铃儿,小口吃慢慢嚼。”

    惟宪看看惟能和惟铃,自己端起盘子“父王,孩儿也要。”

    “你这个小家伙怎么这么爱和弟弟妹妹争宠呢”德芳笑笑,给他夹了两块肉“吃吧吃吧,肚子别吃破了,呵呵呵”

    几天后,德芳抱着惟铃在花厅看花“铃儿,花好不好看?”

    “好看”

    “那。。。花好看还是母后好看?”

    “母后好看”

    “真乖”德芳亲亲惟铃“走,咱们去看母后午睡醒了没。”

    “醒了”狄妃笑着走进花厅“王爷,您怎么总是教孩子这些。”

    “这可不是我教的,是铃儿自己说的,再说,本来就是嘛。”

    “又贫嘴”狄妃抱过惟铃“王爷,明日交州使节就入京了,今天您也不好好休息休息。”

    “陪夫人和孩子们就是最好的休息了,呵呵呵”德芳扶狄妃坐下“夫人,那个。。。”

    “王爷有事?”

    “不是我有事,是。。。能儿还没回来呢,平日也就两三天,这都五天了。”

    狄妃笑笑“符将军很快就要出京了,想和外孙多待待也是常情嘛。”

    “能儿还要课业嘛,回来再补会很累的。”

    “五天而已,耽误不了什么的。”狄妃拍拍惟铃“铃儿,给父王母后背百家姓吧。”

    “对,背给我们听听。”

    惟铃点点头“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

    “王爷”门将来报“宫里来人,陛下宣您入宫。”

    德芳点点头,起身走到狄妃前,摸摸惟铃的脸“铃儿,父王入宫去见皇帝爷爷,回来再听小公主背百家姓。”

    “嗯,父王早回。”

    “乖,早回,夫人,我很快就回来。”德芳乘轿入宫,内侍带德芳来到崇政殿,此时丞相宋琪和枢密使胡文涵、兵部尚书卓益都在,德芳上前行礼“臣参见陛下。”

    “德芳来了,免礼。”

    “谢陛下”德芳退到一旁

    “几位爱卿”太宗说道“进奏院一事今日必要有所决断,否则久拖下去恐成祸国弊病。”

    “陛下”枢密使胡文涵说道“进奏院于唐中始制,本是各州设置于京中的处所,给入京的官员提供食宿,但到了唐后期,各地藩镇势力强大,如有不利之事,京中邸吏便从中斡旋,拖延朝廷之令,更有甚者借势要挟朝廷,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最大的利益,我大宋立国后,承此制已有二十五年,虽还未现弊端,但这也是早晚的事情。”

271。第十二章 第一节 以字教子端言行 内殿献策改弊制(8)() 
“嗯,朕也是如此认为,朕登基第二年就下旨罢节度使领支郡的旧制,使诸州府皆置邸京师,按制应是以本州人为进奏官,掌呈送本州公文,并将朕的诏令和朝廷的公文发至本州,但这些年,州府的将吏并不愿自己久住京中,而是让自己的亲信或招募京城人士充任,而这些人根本不熟公务,接到朝廷制敕及诸司符牒后,传递稽缓,多有泄露之事发生,此弊端已有隐现。”

    “陛下”兵部尚书奏道“臣以为,应立刻裁撤所有本州进奏院的官吏,自朝中选能官任职较为妥当。”

    “全部裁撤?”太宗想了想“丞相,你认为呢?”

    宋琪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如此,目前京中邸吏大多为本州将吏亲信,大幅裁撤恐招致州府不满,更有甚者,怕会忧心朝廷是针对他们,到时万一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恐将生变。”

    太宗一听生变就紧皱眉头“如今北有辽寇,西有党项蛮夷,我大宋立国也不过二十五年,经不起内外忧患并存,但。。。近年战事不断,州府各县也都等朝廷的新政惠及百姓,稍有延迟,小则政令稽缓百姓未得所益,大则贻误战机祸及家国。总之,进奏院之事不及早变革,早晚会重蹈唐末乱象,几位爱卿,当下如何是好?”

    几个人想着办法,太宗看看一旁的德芳“皇侄,近前来。”

    “是,陛下”德芳走到御案前,太宗说道“明日交州使节就要到京,朕要皇侄你全权负责此事,明日将他们带到朝堂叩拜,之后就由皇侄安排,圣旨和赐赏都已准备好,皇侄按往例即可。”

    “是,陛下,臣会办好此事,待陛下传达圣恩。”

    太宗拿起一本书折“这是使者先行送入京中的礼单,你看看。”

    “是”德芳拿起看了看,礼单上有交州不少土产、香料,除了金铸的九鼎,其他倒也不是很新鲜,于是德芳道“陛下,今年交州进贡的九鼎倒是很有不同。”

    “是啊,没想到交州也知中原九鼎之典故。”太宗点点头“他们倒是很有心啊。”

    “是,陛下,古时禹受命治水,就曾铸九鼎以镇天下,后其子启果然承天命创夏为帝,而今我大宋立国中原九州之地,交州献上此九鼎,足见黎恒对我大宋的忠心。”

    “嗯,交州一直与我大宋友善,朕万分欣慰,所以此次赐赏也很丰厚。”太宗指指书折“这上面画了圈的皇侄可看清?”

    “是,陛下,臣看清了,敢问陛下,这些是要单独拿出呈交陛下过目吗?”

    太宗摇摇头“你看看这些,果干、香料、药参。”

    “是,陛下,那臣要把这些拿去哪里?”

    “拿出一半到南清宫”

    “南。。。。。。。陛下。。。。。。。”

    “嗯,就是给皇侄。。。。。不。。。。。应该说是给。。。。。侄妃和孩子们的。”

    “臣。。。。谢。。。。陛下。。。。。”

272。第十二章 第一节 以字教子端言行 内殿献策改弊制(9)() 
太宗摇摇头“你看看这些,果干、香料、药参。”

    “是,陛下,那臣要把这些拿去哪里?”

    “拿出一半到南清宫”

    “南。。。陛下。。。”

    “嗯,就是给皇侄。。。不。。。应该说是给。。。侄妃和孩子们的。”

    “臣。。。谢。。。陛下。。。”

    ““呵呵呵,怎么话都不会说了。”太宗笑笑“朕记得早年交州也送过果干,皇侄还为叙儿带回过一些,这次,朕把一半都赐给你,拿回去让孩子们慢慢吃,药参呢拿回去给金国手,让他吩咐膳房炖些汤,给侄妃也补补身体。””

    ““谢陛下隆恩。””

    ““德芳,进奏院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丞相和几位大人都在,臣后生晚辈没有什么看法。””

    ““德芳啊,你现在可是八贤王,朝堂重臣,现在就当为朕分忧才是。””

    ““是。。。。。。陛下。。。。。。只是臣。。。。。。怕拙见不足。。。。。。””

    ““说说看。””

    ““是,陛下”德芳说道“臣认为丞相和胡大人说得都有道理,不如合二为一,取益去弊。””

    ““取益去弊?那当如何呢?””

    德芳看看枢密使胡文涵““胡大人,不知目前京中进奏官有多少人?””

    ““回王爷,自太平兴国八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优者为进奏官至今一年有余,就目前书录所登的进奏官计二百五十七人。””

    【凡诸军、监、场、务、转运司之掌进奏事者,称知后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诏废知后官,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

    德芳转身拱手““陛下,臣以为,朝廷可裁减进奏官,就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能吏,再以朝廷诏令钦封其为进奏官,不再隶属各州府。””

    ““不再隶属。。。。。。””太宗想了想““对,如此一来,这些进奏官就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正式京官了,即便是本州人,也不会再听命州府私令,一旦得此要职高俸,必会忠心朝廷,而他们若是犯事,朝廷也可按律惩处,他们的任命罢免都要由朝廷掌控。””

    ““陛下说的是,如此,朝廷的制敕必能尽快下达地方。””

    ““德芳,那若是甄选人数不足呢?””

    ““回陛下,臣以为,若每人掌大州二地或小州三地的军监事,则从这二百五十七人中甄选百余人足以。””

    ““好!哈哈哈,皇侄果是朕的股肱之臣,丞相。””

    ““臣在””

    ““进奏院之事就交由八贤王和丞相一同负责。””

    ““陛下”德芳说道“臣还要接待使节,恐。。。。。。””

    ““使节之事不过三日而已,忙完之后就和丞相着手进奏官甄选吧。””

    ““是,陛下。””

    【雍熙二年985年,宋朝廷改革唐制进奏官弊端,设新都进奏院,从原各州府进奏官二百余人中,选李楚等一百五十人,由朝廷直接任命为进奏官,每人掌二州或三州军监事,加强了朝廷对各地军政的控制。】

273。第十二章 第二节 德芳因子训岳父 狄妃爱子抚伤痛(1)() 
太宗看看枢密使和兵部尚书问道“胡爱卿、卓爱卿,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