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将赶紧走出牢门,宋偓问道“怎么回事?”

    守将说道“王爷全身发热,病得不轻,末将马上去通报陛下”

    宋偓急得在牢中来回走着,曹彬见此劝道“国公,切勿着急,相信王爷不会有事”

    宋偓扶着牢门对曹彬说道“德芳不像你我一般从军征战,他久居京城,在这阴冷之地待了快半个月,身体怎么受得了”

    “国公,现在着急也不能减轻王爷的病情,还请稍安勿躁”

    宋偓摇摇头,坐在石□□,不发一语。

    旁边德芳处,两个天牢狱卒忙着拿水给德芳额头放上冷的手巾。

    守将此时跑到内宫大门处通报“快通报陛下,贤王重病,目前昏迷不醒”

    宫门守将不敢耽误,立刻通传至内侍总管处,内侍总管张文喜来到太宗崇政殿禀报,太宗一惊,问道“目前情况如何?”

    张文喜回道“回陛下,天牢守将不敢私自做主使人医治,所以特来通报”

    太宗眉头稍蹙,转身道“传御医随朕前往天牢”

    “遵旨”张文喜赶快使人去喧御医

    太宗带着御医来到天牢内,曹彬宋偓赶紧跪拜,太宗径直来到德芳前看着他,发现他呼吸粗短,面色通红,伸手摸了一下额头,对御医说“快!”

    御医赶快走过来,先把脉,用耳在德芳鼻前听了听,太宗走到牢门前想着什么,宋偓在旁边说道“陛下,请陛下宽恕德芳,这一切都是老臣的错”

    太宗看看宋偓“国公,这是皇侄自愿为你与曹彬作保,大殿之上群臣见证,如若朕免去皇侄的惩处,何以向众臣交代?”

    “陛下”曹彬跪下说道“王爷仁厚,对臣等深信不疑,如今臣等之错却连累王爷,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降恩,免去王爷之刑。”

    太宗看着曹彬“曹将军,你现在都自身难保,哪还有资格来求朕”

    宋偓扶着牢门“陛下,臣等死不足惜,还请陛下饶过贤王,他才二十四岁,什么都不知道”

254。第十章 第三节 贤王入牢染重疾 冤案大白斩狂徒〔5〕() 
太宗看看宋偓“要不是你二人,皇侄今日何以如此境遇”太宗走到宋偓前“皇侄金殿之上,在先帝御赐金锏下用性命为你二人作保,如今,你二人罪证确凿,皇侄恐难保全自己。”

    “陛下!”宋偓跪下“臣求陛下赦免贤王”

    “不必再言!”太宗转过身,走进德芳的牢中,这时,太宗看到御医忽然拿起德芳的手看看,又看了看德芳的眼睛,这让太宗很奇怪,问道“怎么回事?”

    御医转身说道“陛下,王爷有中毒症状”

    “中毒?”太宗走过去看看德芳“不是风寒症吗?”

    “回陛下,确有风寒,但也确有中毒之症”御医说道

    “这天牢重地,谁胆敢下毒?”太宗问道

    “回陛下,臣需要看一下王爷饮用过的食物及茶水。”御医走到桌前,检查了饭菜和茶水,转身对太宗说“陛下,这茶水中确有下毒,不过分量很轻,不足以伤及性命,但却可使人萎靡不振,体质虚寒。”

    太宗转过身怒视着守将“何人负责送茶水进来?”

    守将赶紧跪下“陛下,茶水一直是由天牢杂役负责端送”

    “将此人立刻抓来!”太宗命令道

    守将跑出去,一会便将杂役绑来,杂役哆哆嗦嗦的跪着,太宗问道“这茶水之中可是你下的毒?”

    “小的。。。小的。。。。不知道”

    “大胆!在朕面前竟然扯谎,你是不想活了”太宗训斥道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不是小人做的,茶水是有人让小的转送的”

    太宗一惊“何人要你转送?”

    “小人不认识,他给了小的银两,说是给王爷特制的茶,怕不让送进去,于是要小人转送。”

    “你可认得此人的长相?”

    “小人认识”

    太宗命守将把杂役关押起来,并不对外提及此事,使人秘密调查送茶之人。

    宋偓此时很焦急,说道“陛下,有人想要加害贤王,此事一定还有内情。”

    太宗没有说话,想了很久,转身看着躺在石□□的德芳,对守将说道“马上把贤王送回南清宫,御医立刻跟随诊治”

    守将不敢耽搁,几个人拿来担架,将德芳抬起,送回南清宫中,此时家俊见到德芳被送了回来,马上通知了狄妃,他们赶忙将德芳扶到□□,因府中国手金尚德返乡未归,所以都是御医诊治熬药,但德芳一直没有清醒的迹象。

    狄妃守着德芳一夜未眠,握着他的手,满眼都是泪水,看着德芳如此虚弱的躺着,心中很是悲伤。

    第二日,早朝上,太宗未提及德芳中毒一事,只说贤王得了重病,恩准回府中治疗。

    而此时弭德超却上奏道“启禀陛下,臣接获密报,邢国公旧部意图拥立其为王,并在之前发过一封书信”

    “哦?书信何在?”太宗问道

    “在南清宫内”

    “南清宫?”太宗疑惑“怎会在南清宫?”

    “回陛下,邢国公是贤王的外公,曾将书信交由王爷保管,藏于王府书房之内”

255。第十章 第三节 贤王入牢染重疾 冤案大白斩狂徒〔6〕() 
太宗想了想“你是如何得知?”

    “南清宫内有一名内侍,听闻邢国公旧部有谋反之举,想到一日,邢国公将一封书信交给了贤王,而王爷又将房之中。”

    “他有看过内容吗?”

    “回陛下,这名内侍确曾看过内容,臣请命,搜查南清宫,找出书信”

    太宗想了想“好,请金锏一同前往”

    弭德超十分得意,四个侍卫抬起金锏,随弭德超前往了南清宫。

    弭德超前脚才走,宫廷侍卫就跑来大殿通报“启禀皇上,巡查官狄守节殿外求见”

    太宗一听,站了起来“你说何人求见?”

    侍卫又说道“回陛下,是巡查官狄守节”

    大殿中的群臣相互看着,不知道怎么回事,太宗马上道“喧!”

    一会,狄守节和南清宫府将公良世官进了大殿“末将参见陛下”

    太宗起身看着狄守节“你还活着?”

    狄守节捂着受过伤的胸口回答“是,陛下,末将还活着”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为何边关通报你已经被杀?”

    狄守节说道“末将奉旨巡查边关,一切并非传言中所说,曹将军原住地军官并无流言,反而都因为老将军年迈,希望其回京任职,守关副将还曾要末将将一封书信转交老将军”狄守节掏出书信“末将还未看过内容,但末将相信,此信定能证明老将军清白”

    太宗打开书信,看到内容,信中都是希望曹彬在京中好好休养,无须担心边关情况,守将兵士均会以性命守卫大宋疆土等等,太宗看过信,心中五味杂陈。

    狄守节又说道“臣本要返回京城复命,岂料当晚被人行刺,多亏南清宫府将公良世官相救,末将才得以活着回到京城,但却听说陛下现要整兵□□,末将知道此事必有误会,所以赶来见驾”

    太宗看着公良世官问道“你怎会在边关?”

    公良世官回答“回陛下,末将奉王爷之命前往边关调查,却见巡查官被人行刺,于是前去营救,并抓获主谋兵将8名,但他们招供,已偷取狄大人玉佩,并传书信进京,通报狄大人被杀,边关将士谋反,末将就与狄大人连夜赶回京城。”

    太宗很是惊讶“这么说,边关并未发生兵变?”

    “回陛下,是的,边关一切正常”狄守节回答

    太宗有些发蒙,缓了好一会“你二人所言确实?”

    “末将岂敢欺君”狄守节回答

    公良世官也呈上截获的弥德超书信。

    太宗坐在龙椅上,想着这件事情的经过,此时宫廷侍卫又跑来“启禀陛下,孙将军殿外求见”

    “哪位孙将军?”赵普赶快问道

    “孙农孙将军”

    赵普此时也是身为惊讶,两个已经通报死了的人,居然都活着回来了。

    孙农此时也走上金殿“末将参见陛下”

    太宗又是惊讶的看着孙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没有死”

    “回陛下,末将的确险些丧命,但被边防副将所救”

    原来孙农私下得到了诸多证据,正准备返京向赵普复命,岂料也同狄守节一样,受到刺杀,孙农双拳难敌四手,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时宋偓的旧部,边防副将前来相助,抓住了刺客六人,并寻线抓获同党14人,此时已在被押送回京的路上,孙农得知自己被杀的书信已经传到京城,于是也快马加鞭的赶回京师。

256。第十一章 第一节 太祖厚望寄贤王(1)() 
德芳25岁 王妃26岁长子8岁 次子6岁 幼子4岁 女儿2岁

    ……

    北宋时代淮河的漕运十分繁忙,然淮河西流三十里处的山阳湾,水流湍急,漕船大多被水淹没。右补阙乔维岳授皇命出任淮南转运使,其到任后,乔维岳亲自勘察地形,开河道四十余里,分泄淮河之水。并下令在西河上覆夏屋,设悬门畜水,潮平后放水,在岸上建横桥,自此漕船往来无阻。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宋开国功臣之一的卫国公石守信病卒,时年五十七岁。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德芳的姐姐许国公主于开宝五年973年下嫁其次子左武卫将军石保吉。)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太祖太宗之弟,被太宗贬为涪陵县公的赵廷美在房州郁郁而终,年三十八岁,太宗追封其为涪陵王。此时太宗竟对重臣说廷美是乳母耿氏所生,非宣族嫡子。

    南清宫中,德芳和狄妃在书房教长子惟叙和次子惟宪读书,惟叙十分认真,坐的端端正正,而惟宪则是较为喜武,总是坐不住,德芳见此一拍桌子训斥道“身为王族子弟,不知读经阅书,整日只知耍刀弄剑,与市井之徒何异?!”

    惟宪被吓到,愣在那里,狄妃赶紧抱着惟宪说道“王爷您是怎么了?宪儿还小,慢慢教就好。”

    “慢慢教?本王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以后去教他,万一哪天本王不在了,谁来教他!”德芳说道

    “王爷!”狄妃拉住德芳“王爷!您怎么了!”

    德芳看着狄妃,急促的喘着气,狄妃扶着德芳坐下,让两个孩子先出去玩,德芳扶着额头,紧闭双眼,狄妃关上门,倒了一杯茶给德芳“王爷,喝杯茶吧。”

    “夫人”德芳轻声说道“我该怎么办?今后会怎么样?”

    狄妃握着德芳的手“王爷,不会有事的。”

    “不会?先帝驾崩至今不过八年,兄长自杀,丞相被贬,王叔被迁房州郁郁而终,母后幽禁西宫无人问津,现在,就剩下我一人了。”德芳说道“我很怕。。。很怕哪一天上朝就。。。就回不来了。。。”

    “王爷,您想太多了,不会有事的,还有臣妾在,臣妾会一直陪着您。”

    “夫人”德芳抱着狄妃“我不想离开夫人,不想离开孩子们,现在只要上朝之时我都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夫人,我觉得心中很累。”

    狄妃拍着德芳的背“不会的,不会离开的,王爷,您现在需要休息一下。”

    德芳摇着头“要是我走了,夫人和孩子们怎么办?”

    “王爷,别说这种话,臣妾还要陪您一辈子呢”

    狄妃陪着德芳好一会,德芳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狄妃说道“王爷,别想太多,该来的总会来,再想也是徒增困扰,现在王爷在朝中立足,并无过失疏漏,也无言及其他之语,相信不会有人再做文章,陷社稷于不安的。”

257。第十一章 第一节 太祖厚望寄贤王(2)() 
“但愿如此”德芳叹了口气,这时有人敲门道“王爷,小人南宫文,可否进屋?”

    狄妃打开门“原来是南宫,你来得正好,快进吧”

    南宫文进门看到脸色不是很好的德芳,心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说道“王爷,忧事扰心,想也无益,不妨用手中之权尽王爷应做之事,上对得起家国社稷之重,下对得起黎明百姓之望。”

    德芳抬头看看南宫文问道“应做之事?”

    “职责所在,勿忧它事,全心辅政,自得收获。”南宫文道

    德芳想着,点点头“对,即便是明日不在,也应做好今日之事,更况,本王又岂能预知明日呢。”

    “王爷请宽心,这府中上下全要倚赖王爷呢”南宫文

    “嗯,谢谢南宫宽慰本王。”德芳饮了口茶对狄妃说道“夫人,让叙儿和宪儿进来吧。”

    “王爷,今日就暂且别教了,您还是休息一天吧”狄妃道

    南宫文也点点头“娘娘说的是,两位王子若是见到王爷这般,也无心读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