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德芳说道“番部习俗特殊,与中原汉民大有不同,管制上也颇为困难,所以朝廷都是以不扰及安抚为主,数十年来成效显着,番部多有归顺朝廷,番汉同处,也无争执排斥,此时又有多部归顺,相信边镇番民还会有更多来归的。”

    “定会如此”真宗很是高兴“朕已拟好诏书,授王、狸、延三族首领官职;另废高州,赐赏指挥使田文鄯金银玉带。对了,河西蕃部四十五族派来使节朝贡,朕打算命三司使寇准内城相迎,哦,对了,说道寇准朕倒是想起他之前的奏折,说是河东转运副使郑文宝熟两边事,可任用。”

    “郑文宝”德芳点点头“臣倒是知道此人,也曾有过数面之缘。”

    “哦?皇兄见过他?”

    “是,陛下,郑文宝字仲贤,乃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南唐时郑文宝父荫补官校书郎,拜当时的吏部尚书徐铉为师;南唐归顺我朝后,郑文宝于太平兴国八年中了进士,任修武主薄;淳化二年调任殿中丞,并奉命出使川、陕负责赋税之事,当年逢夔州广武驻军叛乱,郑文宝亲率大军乘船夜行数百里,一举歼灭叛军。咸平年间,李继迁袭扰边镇,郑文宝授命以工部员外郎兼随军转运使之职负责平乱,冒雪率兵轻装奔袭清远,一举击败李继迁,解困灵武之危。郑文宝不但为官有能,且善篆书,师从太常丞崔遵度大人习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与弟徐铉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唐时吏部员外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德芳说道“当年他与其父自南唐金陵一同入京,臣曾负责整理他们的官籍之事,听闻他善诗词,所以有见几次,听说他正在编写南唐之事的《江表志》和《南唐近事》等,颇有才学。”

    “原来如此,这一次寇准上奏的事朕也认为他立了大功。”真宗说道“戍守环庆的孟龙军兵士七年未有换防,因战事常常不能按月领到军饷,思乡之情加之不满之情渐增,已有乱象之迹,郑文宝发觉后十分体恤官兵,决定借州府库银先发军饷安定军心,后来他上奏三司,说是支取的所有库银都由他来偿还,不会因此加重百姓的负担,

第1366章 番部多归顺 真宗宠美人5() 
寇爱卿点算后进言,支取的库银数并不十分之多,且郑文宝是为了稳定军心,朝廷当维护这样为国为民的官员,因此上奏朕,祈请重用。”

    “陛下乃圣明之君,我大宋连年征战,军心不稳乃是大忌,郑文宝借库银安定军心,功比胜战”德芳拱手“如今寇大人再次推举,想必陛下已有圣裁,仍会对其委以重任。”

    “这是当然”真宗点点头“丞相,下诏免除郑文宝所借的库银,不必偿还,另下圣旨,褒奖郑文宝,升任陕西转运使,增秩五品,赐予金鱼袋和紫朝袍。”

    “是,陛下,陛下圣明”李沆拱手

    “皇兄,丞相,河北诸镇久经战乱,百姓贫苦,青壮多有死伤,朝廷在地征兵也不在少数,现辽国又在增兵,战事一触即发,但诸州来报,新募强壮或有逃亡,朕曾对此事问过枢密院王继英,河北之民,岂得无故追扰,继英奏曰:近磁州奏强壮有逃亡者,不及额,故再点集。”

    德芳说道“的确如此,往年亦有此种状况,逃亡者张榜抓捕,再从本家或宗族补额。”

    “百姓已这般困苦,朕不忍他们再为子孙悲痛,皇兄,丞相,朕要下诏河北诸州,所募强壮可出自愿,自今若有逃亡不足数者,不需增补,着将领定要爱护下属兵士,在部兵作战上多加用心。再有。”真宗想了想说道“北关戍卒最为辛劳,着三司赐钱给峡路诸州军戍卒,给假十日。”

    “是陛下。”

    真宗看看李沆说道“丞相,你。先去把方才几件事拟旨吧,朕与皇兄还有些事情说。”

    “是,陛下,臣告退。”李沆拱手退出长春殿,德芳问道“陛下,还有何事同臣商议?”

    真宗屏退左右,起身走到德芳身边轻声道“私事”

    德芳很是惊讶的看着真宗“私。事”

    真宗从袖中拿出一道圣旨按到德芳手中,然后附耳说了几句,德芳很是诧异“陛下,为何让臣。”

    “皇兄,上次的事你都知道了,朕不能让李相知道,皇兄你直接送去礼部,再告知宗正寺卿,马上准备,就绪之后朕就昭告百官,这样就行了。”

    “陛下,这不妥吧,臣听闻刘氏。”

    “传闻不足信耳”真宗说道“当年秦国夫人(真宗乳母)性情严整,十分不喜欢她,定要朕逐她出府,连先帝都知此事,朕为了她已经做了很多,时至今日二十载了,如今朕为天子,难道连一个女人都要不得吗?”

    “陛下,臣知道当年之事,也知陛下为她做了许多,可是关于她的事京中已有传言,陛下不可不顾忌,这是皇家颜面的大事。”

    “皇兄都说这是传言了,定是有人中伤于她。”真宗说道“为了她的事情,朕也是煞费苦心,朕上个月才说服秦国夫人,郭皇后也已首肯,所以朕下了这道圣旨,可是。李相他相阻,朕十分为难。”

    “陛下。这事臣去办。不合适吧。”

    “皇兄,不过一个后宫美人,虽说这事小,但却是朕的心病,朕为她做了这么多,如今就差这最后一步了,你就帮帮朕。”

第1367章 番部多归顺 真宗宠美人6() 
“可是。万一李相知道了。”

    “所以皇兄你就快去吧。”

    德芳很是为难“陛下,那。传言之事。”

    “这件事皇兄帮朕去查。”

    “啊?臣去查?”德芳摇摇头“臣不是推官,这事臣不知道怎么查。”

    “皇兄你行的,派亲信打听打听,一定可以知道谁传出的这般谣言。”真宗轻声说道“朕不能派人去查这个,不然就真的尽人皆知了,但朕信得过皇兄,定要帮朕查到,遏制谣言。”

    “只怕是。不易查到。”

    “此事慢慢查”真宗握了握德芳的手腕“这件事才是首要的,皇兄,朕派身边人去李相很快就会知道,而且各部都会依照往例通报于他,但他不会想到皇兄去,皇兄这一趟,就帮朕完成多年的心愿了。”

    德芳看看真宗,心想:陛下,孤王可是堂堂八贤王,三朝元老,你怎么让孤王做些偷偷摸摸的事情呢,国事也就罢了,连你这封个美人都要孤王亲自出马,还避着丞相,这叫什么事情啊,传出去不笑死人才怪。

    真宗看德芳一脸不情愿的神情,于是说道“皇兄,就算朕欠你一个人情,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朕都帮你,只要皇兄开口,朕一定准奏。”

    德芳心想:陛下您还真大方,不过每次都是你要孤王帮忙,孤王求过你什么,不过你都这样说了,以后还真没准可以帮上谁,就比如那个没事惹事的寇准,想到这里德芳拱手“臣不敢,臣这就去办,祈望可以为陛下分忧。”

    “太好了”真宗很是高兴“皇兄,丞相一时半会儿还过不来,你快去,朕拖住他,你一定要在礼部督办他们把事情准备好。”

    “是,陛下”德芳拱手,心想:好家伙,堂堂天子为了一个美人借口拖住丞相,再让王爷督着礼部办事,事办的够大,皇帝用心到这个地步,念了快二十年,这个刘氏真不是一般人啊。

    德芳拿着圣旨退出长春殿,百里接过金锏“王爷,陛下又有旨意给您?”

    德芳把圣旨放入袖中“不是孤王,另有贵人。”

    “贵人?谁啊?”

    “嘘”德芳左右看了看“一会说,走,先去礼部。”

    德芳带着百里到了礼部,严令之下才无人通报李沆,看着他们将安排的事务写好,带着去了宗正寺卿处,然后交回真宗,真宗立刻命知制诰写好封诏,以后宫刘氏为美人、杨氏为才人,真宗这才踏实了下来。

    一切妥当之后,德芳带着百里向宫外走去,百里问道“王爷,怎么陛下封后宫都要躲着丞相啊?皇后娘娘不都已经同意了吗?”

    “同意是同意了,不过。”德芳前后左右看看“上个月出了件大事,可是把陛下吓到了。”

    “王爷,什么大事?”

    “陛下上个月就曾下过诏,那时候是要封刘氏为贵妃。”

    “啊?贵妃!”

    “嘘!”德芳捂住百里的嘴“小点声”

    百里点点头“王爷,贵妃很大呢,就比皇后娘娘低一级。”

第1368章 番部多归顺 真宗宠美人7() 
“是啊,想那刘氏本无名号,却要一下封为贵妃。”

    “那。方才陛下的诏书怎么封她是美人?”

    “上个月中,陛下亲书手诏,派内侍带着去了礼部,走到半路碰到了李相,李相就问陛下有何圣意,内侍照实相告,你猜李相做了什么?”

    “做什么?”百里摸摸后脑勺“跟着一起去?”

    “去哪儿啊,笨家伙”

    “王爷,小的猜不到嘛”

    “李相他”德芳有压低了声音“他拿过诏书,用烛火给烧了。”

    百里听后张着嘴,结结巴巴的说道“烧。烧了。诏书。”

    “嗯”德芳点点头“烧完之后还写了一道奏折让内侍拿回给陛下,上面只写了六个字:臣沆以为不可。结果陛下看完就不再提此事了”

    “这这这。李相怎么连陛下封后宫都管呢?”

    德芳笑笑“我大宋的朝官重臣可算是最不同的,记得陛下登基之初,着令三司上报府库所有钱粮之数过目,但三司使陈恕大人却迟迟未有上报,陛下催促了多次,陈大人还是没有呈报,于是陛下就命吕端丞相去责问陈大人,陈大人告诉吕相:天子不满而立,国政不熟,百事待办,而此时府库钱粮确是充盈,各地富足,但若是陛下得知这些,恐会心生懈怠,渐有奢靡,如此一来,对家国对陛下是最大的伤害。吕相得知原委后,就在陛下面前维护了陈大人,还请旨督办此事,陛下这才没有追问下去。”

    “吕相和陈大人也挺厉害的。”

    “相比之下李相更厉害,连诏书都烧了,呵呵呵”德芳说道“其实陛下和刘氏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为了她陛下没少下功夫,吕相在时陛下就曾私下问过封刘氏之事是否妥当,但吕相并不赞同,而且那时秦国夫人也不同意,陛下没有办法,只得作罢,李相上位后,陛下也问过,李相更是反对,认为刘氏之事会对陛下的威德有碍,如此不妥。”

    “王爷,刘氏她。不对。现在是。刘美人她到底怎么了?为何秦国夫人和两位丞相都不同意呢?”

    “不仅是他们,还有先帝也知此事,你忘了,当年陛下曾口谕给还是王爷的陛下,要他逐刘氏出王府。”

    百里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当年潘姑娘。章怀皇后还在,为了这事还病了呢。”

    “是啊,当年知道这件事的人本不多,但陛下被册封为太子后,刘氏的事情就传了出去,秦国夫人和两位丞相亦是担心刘氏会影响陛下威德。”

    “王爷,陛下既然有意要刘美人做贵妃,那也是早晚的事情吧?”

    “是啊,即便当年先帝不悦,秦国夫人不快,陛下还是维护她,现在陛下是一朝天子,后宫嫔妃众多,但仍对刘氏念念不忘。”

    “陛下对刘美人真是挚情啊,不过刘美人是什么人啊?哪位大人的千金?”

    德芳看了看前面的宫门“百里,回去说,这阵子还有件关于她的事情要办呢。”

第1369章 番部多归顺 真宗宠美人8() 
德芳回到府内,请了狄妃,叫上宋家俊、南宫文、百里和可儿来到书房,狄妃问道“王爷,何事要我们都来书房?”

    “陛下交待了一件要事,这件事只能是咱们几个人知道。”

    “王爷,究竟何事?”

    德芳将真宗要查传言一事告诉了几个人,狄妃说道“陛下要王爷查谣言,可是怎么查呢?”

    “夫人,你不是常常同官员的夫人品茗嘛,从她们口中探一探。”

    狄妃点点头“这倒是,她们对这种事的消息总是十分灵通,臣妾知道工部员外郎的夫人卢氏和刘美人是同乡,之前就听她说起过曾入宫与刘美人赏花,臣妾倒可从她口中探一探,过几日陛下一宣布昭告,臣妾也入宫去见见她,说不准能听出些什么。”

    “那就有劳夫人了”德芳说道“百里可儿,你们同府里的内侍、陛下、长工等人都很熟,他们有人常出府办事,现在陛下已封刘氏为美人,坊间对她的事情必有议论,你们两个注意一下,有什么传言就马上告诉孤王。”

    “是,王爷”

    “家俊,你注意禁卫军,看他们是否会谈论此事。”

    “是”

    “南宫,刘美人有位兄长叫刘美,你去查查他的底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