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王爷”

    “那。”德芳看看两个年轻人“他们是?”

    百里介绍道“他们是哥哥嫂子的儿子小福和儿媳秋儿。”

    “哦”德芳点点头“难怪方才小福叫你姑爹呢,呵呵呵”

    “王爷,您看这。什么都没准备呢”百里说道“秋儿,快去给王爷端茶。”

    “百里,你还没说这后院的事呢,那后面都是什么?”

    “这个。王爷”百里有些为难的说道“可儿家人都是从外县来的,一直都本本分分的耕作,几年前大雨冲山,他们的地没有了,生活很困苦,可儿就给他们在城外搭了一个小房子,但是因为没有地,所以过的不太好,刚好那个时候王爷赐给小的这座大宅子,所以小的就让可儿把家人都带到城里居住。”

    “嗯,那不是挺好嘛,不用再受苦,享享福多好。”

    “是,王爷,小的和可儿也是这样想,不过。爹娘和兄嫂说自己能住进这样的大宅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不能每天好吃懒做的,所以。所以就把后院的地翻开了,种了花生、小麦、玉米什么的,小福和两个长工每天照顾地,爹自己做了些腊肉,娘又自己纺布,嫂子和秋儿还会女工,这些都可以出去卖,一个月可以赚不少银子呢,这些银子足够一家人吃喝,还能给长工发工钱。”

    “发工钱?”德芳说道“孤王让府里给你雇的二十个人,他们的工钱都是由南清宫发的啊,怎么还要你们给?”

    “王爷,爹娘说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用那么多人,本是二十个人都不要的,不过这两个长工说想留下,钱少一点没事,所以平日就一起耕地,还会出城砍柴捕鱼什么的,小的和可儿商量了一下,就同金管库说,不必再雇长工。”

第1290章 走御街入百府4() 
“这么说。可儿的父母兄嫂一直都是在自己做活,不但南清宫没给一两银子,而且也没用你给的一文钱?”

    “是,王爷,娘纺的布和嫂子、秋儿的女工可好了,拿到市集就能卖不少碎银子,这些可以用来买些米面青菜,偶尔也会买些肉蛋,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德芳看看坐在旁边的人“两位老人家,百里和可儿把你们接到城内大宅,还拿来不少银两,就是想你们享享福,记得百里和可儿大婚时,孤王也送来一小箱黄金,这些足够你们过非常好的日子,你们何必再自己种粮、做衣呢?”

    老人有些颤抖的回答“回。回。。王爷。这些。都是百里。可儿他们。的辛苦钱。我们不能。不能用。我和。老婆子身体。硬朗,能。养活自己。银子。都留给浩博吧。”

    德芳看着可儿的家人,心中很是感叹,不禁点了点头“百里和浩博真是好福气,能有可儿和你们这样的家人,两位老人家身体确是十分硬朗,但也不要太过劳累,还是让百里、可儿和小鹏、小福、秋儿他们多孝敬孝敬你们,享享儿孙之福嘛。”

    “是。谢。谢王。王爷。”

    “两位老人家,别紧张,孤王没那么可怕吧?呵呵呵”

    “是。草民。不。不紧张”

    德芳笑笑“浩博,王爷可怕吗?”

    “不可怕,王爷好”浩博抱着德芳,德芳拍拍他说道“浩博,哪天让你爷爷带你到王府去,从溥、从郁、从古都很想你呢,过去找他们玩。”

    “嗯”浩博点点头,德芳问道“百里,浩博在什么学堂课业?”

    “新郑门外的草堂。”

    “新郑门?草堂?那不就出城了吗,草堂是不是城外村子的小学堂啊?”

    “是,王爷”

    “怎么送孩子到城外读书呢?村子的草堂能教什么。”

    “王爷,小孩子嘛,学学写字,读读书就行了”

    “这是什么话,孤王和你说的话都忘了吗?浩博可是孤王救回来的,这事情孤王重新给他安排,这几天他就不要去草堂了,三日后,直接去太学西边的弘学堂去读书。”

    “弘学堂?”百里说道“王爷,那里。那里可都是高官富户子女才能去的。”

    “孤王说行就行,就这么定了,百里啊,孩子读书这个事不能如此随便,弘学堂有很多饱学之人教书,还会有官员去讲义,孤王要浩博学到最多最好的,将来科考中第,那你百家才是光耀门楣呢。”

    “谢谢王爷,小的。小的。”

    “好了好了,又这样”德芳笑着说道“浩博,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参加科考,做个好官,孝顺你爷爷奶奶,好不好?”

    “好”浩博点点头

    德芳在百府坐了半个多时辰,带着百里返回了南清宫,狄妃正领着从古要出正堂“夫人,要去花园吗?”

    “王爷,您这是去哪里了?臣妾一起身就没看到您,广祥说您出府了。”

    …

第1291章 走御街入百府5() 
“中午睡不着嘛,所以就带着百里出去走走,夫人,我去了百里的宅子,见到了可儿的爹娘、兄嫂,还有他们的侄子和侄媳呢。”

    “王爷,您就这样去,还不把他们都吓坏了。”

    “有点吧,呵呵呵,夫人啊,你知不知道他们在宅子里做什么呢?”

    “做什么?王爷不是给他们雇了二十个长工吗?百里可儿又拿去了那么多银两,一定是享福喽。”

    德芳摇摇头,把百府内的事情告诉了狄妃“夫人,果真如你所说一般,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百姓,人都很厚道。”

    “是啊,只是臣妾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呢,说起来百里和浩博也真是好福气呢。”

    “可不是嘛,呵呵”德芳说道“夫人,浩博在城外草堂课业,又远又简陋,听说有几次还自己一个人走回来的,那么小的孩子走那么远的路,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呢,所以我打算明天让人就去弘学堂给他登录,让浩博去那里读书。”

    “嗯,弘学堂好,京城的高官富户都把孩子送去那里读书呢。”

    “是啊,而且沿着御街走就到了,虽说在外城,但毕竟放心嘛”德芳抱起从古“爷爷闻闻,嗯,今天没去药房找国手?”

    “孙儿去了,国手说今天不看药。”

    “那看什么了?”

    “什么也没看,国手就给孙儿讲了一句话。”

    “什么话?”

    “国手说《黄帝内经》上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哦?”德芳看看从古“那国手有没有给你讲这是何意啊?”

    “有”从古点点头“真正高明的医者不是治愈病痛,而是要人不生病;圣贤的君主不是要治理乱世,而是让天下无纷争;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如果已经生病再去吃药,乱世已成再去治理,那就好像渴的时候才去凿井,要打仗的时候才铸兵器一般,如此,不是太晚了吗。”

    “哎呦,我的好孙儿啊”德芳亲亲从古“从古啊,明天爷爷就去和国手说,正式收你这个小徒弟,把他的医术都教给你。”

    “王爷”狄妃说道“那您也要问问国手愿不愿啊,再说,金国手可是家传医术,哪能外传呢。”

    “夫人”德芳说道“我想国手一定会愿意的,不然他能这么用心教从古嘛,呵呵,放心,他一定会收从古做小徒弟,是不是啊从古,要不要金国手做师父?”

    “要!”从古很是高兴,德芳拍拍他说道“夫人,去明芳亭坐坐吧?”

    “好”狄妃点点头,两人抱着从古向湖边走去“王爷,最近您有没有听说张丞相的事情?”

    “夫人所指何事?”

    “听说张丞相打算迎娶薛家丧夫的柴氏,而薛家的两子却一状告到了开封府,现在百姓都在谈论此事呢。”

    “嗯,有点耳闻,只是状告丞相绝非小事,恐怕陛下那里也已经接到消息了,这个张相啊,那么多女人不娶,怎么就非要迎娶个寡妇呢,如今闹出这种事端,朝中对立之人还不趁此诋毁,怕是不好善后啊。”……4446+727131……》

第1292章 走御街入百府6() 
“那张相会如何?”

    “往好了说呢,最多被陛下斥责几句,往坏了说。这个。就真的不好说了。”

    “这个柴氏有那么好?竟让张相看中。”

    “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这个柴氏是薛惟吉的后妻,年纪不过二十一二,而且颇有姿色,他的夫君薛惟吉就是已故薛居正丞相的养子,六年前薛惟吉还是左领卫大将军,后被封延州知州,只是还没上任就病卒了,薛家自薛丞相到惟吉,积累了不少家财,惟吉去世不久,薛家就因为柴氏与惟吉两子不和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年前才刚刚平息一点,没想到现在又闹了起来。”

    “王爷,以前听说这个薛惟吉颇为顽劣,后来突然改变,又开始乐善好施,那薛家还能有什么家财吗?”

    “夫人,薛丞相在世时对惟吉十分宠溺,所以他年轻之时的确顽劣,常与京中青年打斗玩闹,整天饮酒,听奏古乐,带伶人游玩,但因为薛丞相十分繁忙,对他的事情全然不知,况且丞相俸禄丰厚,惟吉那点花销根本不算什么。”德芳说道“薛丞相去世后,先帝亲临灵堂,看到当时很不争气的薛惟吉说:不肖子安在,颇改行否?恐不能负荷先业,奈何!”

    “那薛惟吉还不吓死了。”

    “差不多了,薛惟吉跪在灵柩旁,听到先帝的话,羞愧的满脸通红,吓得都不敢起身,从那天以后,惟吉尽革故态,谢绝所有游者,居丧有礼,既而多接贤士大夫,颇涉猎书史。先帝知其已然悔改,于是让他知澶州、扬州,迁左千牛卫大将军。不久,其母过世,惟吉上表恳求终制(丁忧三年,期间不再任官),但朝廷未准,又下诏让其知河南府、凤翔府,惟吉在任内做了不少好事,得到朝廷颇多的赏赐,然御家无法,后妻与亲子竟为了房屋钱财闹成这般,薛丞相在天有灵,若知如此,也会伤心不已的。”

    “真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解决。”

    “夫人是担心张相会被责罚?”

    “嗯,陛下十分注重颜面,张相是一国丞相,闹出这般丑事,陛下岂会轻责。”

    “夫人说的在理。张相可是曾被太祖皇帝看重的才干,为官数载政绩颇佳,拜相之后更是为社稷不遗余力,若真因此事被重责,那可就。哎。”

    “王爷,此事尚未定论,臣妾只是在乱猜。”

    “夫人才不是乱猜呢,夫人说的确是这般道理,哎,看来张相这一次真是遇到比朝政还棘手的难题了。”

    “王爷,别说这些了,臣妾还想同您说说话呢。”

    “夫人不是一直都在和我说话嘛,听不够啊?呵呵呵”

    “王爷一直都在说别人的事情,不好听。”

    “夫人啊,明明是你说起张相的,我只是。”德芳看看狄妃“好好好,是我不该接着说,呵呵呵”

    “王爷,最近朝廷还有他事烦心吗?”

    “他事?”

    “臣妾总是觉得您心中有什么事,一个人的时候就发愣。”……4446+736388……》

第1293章 走御街入百府7() 
“发愣?没有的事。哦,对了,可能是因为最近归义军的事情烦心吧。”

    “难道又有敌寇发难?”

    “不是外敌,而是归义军的节度使曹延禄被他的亲族曹宗寿所杀,曹宗寿还派了使节向朝廷进贡。”

    “那他是何意?”

    “曹宗寿是要朝廷封他做节度使,统领归义军。”

    “臣妾没记错的话,归义军也是党项一族。”

    “对,早年也属党项一族,后来归降朝廷,这次曹宗寿进贡上表,陛下和大臣们的意思还是遵循旧例,以羁縻对待,一面令归义军周边的驻军戒备,朝廷这一边也会下旨正式封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只要曹宗寿不闹事,每年朝贡,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边关城镇总是如此不宁,可是苦了百姓。”

    “是啊”德芳摇摇头“四十年了,真希望不战的那一天早些到来。”

    “会的”狄妃笑笑“王爷,陛下登基已有五载,治国有方,勤政爱民,为何不接受百官上尊号?”

    “五载并不久,想我大宋太祖太宗在位之时,也少有接受尊号之举,陛下也是想再稳固社稷江山,使万民更加富足之后才会接受吧。”

    “陛下所担的重任可不比先帝少呢。”

    “是啊,守住江山社稷不易,当有大臣称陛下为明君时,陛下常会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今所做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自己真正做到守护社稷造福万民,那时才能被称明君。”

    “陛下能说出此言,足见陛下确是明君。”

    “嗯”德芳看看狄妃“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