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后,多亏父王的金丝软甲相护,儿臣丝毫无损。”惟能说道

    德芳上前拍拍惟能的肩膀“好,能儿平乱凯旋而归,父王很是欣慰。”

    惟叙、惟宪和惟铃也围了上来“三弟真是厉害,大哥佩服!”惟叙说道

    惟宪捶了一下惟能说道“三弟变得壮实不少嘛,赶明儿和二哥我过两招”

    “别闹别闹”惟铃挡开惟叙和惟宪“二哥你就会欺负小哥”惟铃转过身说道“小哥,快给我讲讲,叛军很凶吧?”

    惟宪一下子跳到惟铃前,挥着双手说道“很凶!你要是去,就把你抓走!”

    “讨厌!”惟铃追打着惟宪。

    “夫人,孩子们都已能为国建功,真乃我皇室之幸。”德芳说道

    狄妃点点头,握着德芳的手看着四个已成年的孩子幸福的笑着。

    咸平三年1000年十二月,朝廷下令征召河北强壮,强壮为河北区域乡兵的番号,凡一户有壮丁二至三人者,征召一人;有四至五人者,征召两人;有六至七人者,征召三人;有八人以上者,征召四人。登册编制定为:五百壮丁为一指挥,设指挥使;百人为一都,设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军士四人。并择选善射者递补校尉官,其中能者可免户役。

    蜀寇王均始平,朝廷以王钦若为西川安抚使,其所至问系囚,自死罪以下第降之,凡列便宜,多所施行。后还京,授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以郊祀恩,加给事中。

    (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又派官员到河北等地征召强壮,并给武器、粮食,进行训练,战时守城,平时务农。到仁宗中期,因战事不再,朝廷内外邦交稳定,各州府就很少再组织操练这支乡兵队伍,其原籍的丁兵多亡,且旧给塘泊河淤之田,也难以维持耕种,一直到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才取消了河北强壮。)

第1218章 置祖额龙图阁1() 
德芳42岁王妃43岁长子惟叙25岁次子惟宪23岁幼子惟能21岁

    惟铃19岁真宗(赵恒)33岁

    ……

    咸平四年正月,崇政殿中真宗与八贤王德芳、丞相李洼、参知政事寇准议事,真宗拿出一本奏折说道“户部上奏,近两年民间收割谷物与上缴的时日较往年有些不当,派员查实之后,认为是朝廷编的历书出现了错误所致,所以户部希望重新审定历书。榄冢坛匝。。#26705;#33310;#23567;#35828;#32593;”

    本年,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此时书院学生正式登录在册六十余人。

    “陛下”李洼奏道“今日之历书,乃是先帝时司天监所编的《乾元历》,施行已有多年,不宜妄作更改。”

    “丞相所言差亦”寇准说道“历书为百姓农牧所依的重要书凭,如有疏失之处,理应及时更改。”

    “寇大人”李洼辩道“此历书是经先帝视阅下旨编,岂能因为稍有出入就随意奏请变更呢?此举会令先帝所颁旨意受到质疑的。”

    寇准摇摇头“丞相此言不当,先帝下旨编历书,也是为了百姓生计,希望农牧均有按历收作之时,如今查实确有失误之处,就应及时更改,以免影响农耕。”

    真宗听着说道“好了,两位不要争吵,皇兄,不知你有何看法?朕是应当继续遵循先帝之令,还是要做更正呢?”

    德芳拱手道“回陛下,汉武帝时,曾命司马迁等人改秦「颛顼历」,另订「太初历」,仍以夏历的孟春之月为岁首,并将廿四节气列入历法,虽历代算法略有不同,也曾因此出现过偏差,但都及时做了更改,历书编为历朝历代之大事,且只有朝廷雕版印册放,所以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我大宋太祖太宗设立司天监,就是为了观天象、推算历法,保障民生农牧按序进行,今日户部已派员查实历书所载确与时节、朔日有所偏差,理当及时更改,不应因是先帝所颁就怯步,若再因此使得全国上下农牧收播及史实记载出现差错,岂不是有负太祖太宗为民为国之愿,于我大宋和陛下及天下百姓均为憾事。”

    真宗点点头“皇兄所言甚是,祖宗之愿在于国计民生,如有偏差理当及时调整,这样才不负祖宗托付社稷江山。”

    “陛下英明”寇准道

    李洼道“陛下,如此岂不是会让人认为先帝。。”

    “丞相!”德芳喝道“历法推算乃司天监官员之责,陛下所愿在于是否有利于民生,如先帝知晓历书并未与时节相符,也必会做出更正,现百姓皆因历法之错而影响了农牧,更因此拖延了税赋的缴纳,你身为一朝丞相,非但不思更正历法,却一再将此事与先帝政令相提,到底是何居心!”

    李洼听此十分惊恐“王爷,臣并无它意,陛下,臣。臣没有其他用意,还请陛下明察!”说着就下跪叩头

第1219章 置祖额龙图阁2() 
真宗看看李洼道“丞相,历法之编乃家国要事,万不可有差,朕明白丞相对先帝之忠心,然先帝也是将天下百姓之事放置首位,更况如今历法确有偏差,理当做出更正,使百姓等应天时农牧,这才是先帝所愿啊。…”

    “是,陛下,陛下所言甚是,臣知错,还请陛下恕罪。”李洼叩拜

    真宗点点头“丞相请起吧,朕无意责怪丞相。”

    “谢陛下!”李洼起身,擦擦额头渗出的汗

    “寇爱卿”真宗说道“此事就由你来督办,让司天监官员重新推算编定历书,及时雕版印册发放各地。”

    “臣遵旨!”寇准拜道

    三人退出崇政殿,李洼来到德芳身旁“王爷,方才臣并无他意。”

    “丞相”德芳笑笑“孤王明白丞相所想,但方才若不制止丞相,恐怕陛下很难下决心更正历书,孤王若有言语伤及丞相之处,还请见谅。”

    “臣岂敢,王爷忠君为国之心,臣自愧不如,惭愧,惭愧。”

    寇准走过来“丞相,不必如此,同朝为官难免有些争执,但都是为了社稷,并无‘私’人恩怨,丞相不要想太多。”

    德芳点点头“寇大人所言极是,孤王并非针对丞相,还请宽心。”

    “谢谢王爷”李洼拱手道

    李洼走后寇准说道“王爷,还是您说话管用,陛下马上就下命更正历书了。”

    “别老是奉承,陛下本就打算对历书加以更正,只是碍于是先帝之令,有些顾忌罢了,所以才会在下朝之后崇政殿中召见我等三人,其实不管是谁,只要坚定陛下之意即可。”

    “不,不,方才王爷您一席话,把丞相吓成那个样子,陛下的态度也是一下子就变了,更正之令也是即刻就下达了,还是王爷您说话有分量。”

    “行了行了,奉承孤王可没什么好处,孤王不吃这套。”

    “寇某只是照实说罢了”寇准笑笑

    “别笑了,这么多话,你现在可是皇命在身,还不赶紧去办。”

    “是,是,寇某先走一步”寇准拱手道

    司天监史序等接到皇令,立刻在旧历法的基础上,重新编定新历,同年三月,新历书编成,真宗特赐名《仪天历》,并命翰林学士朱昂为新历作序,颁行全国。

    同月,朝廷为了便于节制边远的西南川蜀地区,下令分西川路为益州、利州二路,分峡路为梓州、夔州二路,分别建置官署。四月,又命知益州、右谏议大夫宋太初兼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协调该地区运输,以免州郡各自为阵,有失均济。

    四月,杨嗣、杨延朗任沿边巡检,二人对辽之战英勇无比,身先士卒,捷报频传,两人在军中的声威更是不相上下,被边关的百姓誉为“二杨”,真宗为褒奖二人的功绩,下旨封保州刺使杨嗣、莫州刺使杨延朗各为本州团练使。

    31556+dsuaahhh+25921571……》

第1220章 置祖额龙图阁3() 
同年,根据边关守将呈书建议,朝廷决意在军事要地定州城内建开元寺塔,该塔为砖筑,高近三十丈,八角十一层,各层东、南、西、北皆设‘门’,内有游廊环绕,塔中心八角形柱内设砖阶可达各层眺望,为防御辽军,借塔瞭望军情,此塔“扼贼冲,为国‘门’户”,登之可瞭望契丹,以料敌情,故又称瞭敌塔。…(开元寺塔一直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才正式完工。)

    五月,党项首领李继迁派牙将到宋贡马,但同时也常常劫持侵扰边境城镇,致使大宋北方的运饷道路难以通畅,为此,真宗派遣兵部尚书张齐贤等人专程前去泾、原、清远诸州军安抚兵将。

    早朝之上,真宗显得有些不快,群臣也都不敢说话,大殿沉静了好一会,真宗说道“今日无本吗?无本就退朝吧”

    内‘侍’总管周怀政听此马上照宣“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寇准左右看了看上前道“陛下,臣无本”

    群臣听此面面相觑,真宗愣了一下,然后脸‘色’沉了下来,德芳见此赶紧说道“寇准!金殿之上不得放肆!”

    “臣的意思是,臣虽无本,但有话说。”

    德芳看看真宗‘阴’沉的脸,转头对寇准说道“到底何事上奏陛下,快说。”

    寇准道“启禀陛下,我大宋建国以来,各级州府官员不断增多,然闲散之官员为数难以计算,国家财政为此负担过甚,臣认为,应汰换冗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用以军费和民生。”

    真宗听此脸‘色’稍稍好转,道“寇爱卿所言之冗吏,本是为各级储备之员,若是汰换,恐有不妥吧”

    “回陛下,冗吏人数早已超过储备之员,编制繁‘乱’,国库每年为此耗资巨大,臣认为十分不妥。”

    “那爱卿有何解决之法?”真宗问道

    “回陛下,朝廷可派使者到各州郡查实闲杂冗吏,再行奏报吏部裁撤汰换。”

    真宗看了看群臣问道“众卿有何看法?”

    “启奏陛下”御史中丞赵宗廷说道“臣赞同寇大人所请,冗吏人数已经十分巨大,且无执掌,于国于民皆非幸事。”

    “皇兄对此有何高见?”

    “回陛下,臣也觉两位大人所言在理,我大宋冗吏甚多,每年耗费国库银两巨大,闲杂之官并无实掌,每月只拿俸禄,若是可以裁撤汰换冗吏,亦可节省国库银两,将其用于国计民生更有助益。”

    “嗯,那就这么办吧”真宗点点头“此事就‘交’由吏部去处理,御史中丞代朕督办,尽快将此事回报。”

    “臣遵旨!”吏部尚书和赵宗廷拜道

    下朝之后,寇准跑到德芳身边“王爷,陛下为何今日龙颜不悦呢?”

    德芳看了看寇准“你知道龙颜不悦,还敢在大殿之上放肆,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命活的太长了,还是认为你的命比铁器还硬。”

    “寇某只是照实说,真的没本。”

    德芳抬起金锏“你找打是不是?还和孤王贫!”

    ………31556+dsuaahhh+25939954……》

第1221章 置祖额龙图阁4() 
“王爷”赵宗廷走了过来“请息怒,寇大人‘性’情直率,难免有些无礼。。 更新好快。”

    “他?直率?”德芳瞟了一眼寇准“宗廷,你别给他说情,这个寇准根本就是一根筋,真以为陛下缺了他寇准不行呢”

    寇准摇摇头“不会不会,少了寇准,还有王爷嘛”

    “孤王怎么就这么稀罕你呢?每次都听你说一堆废话,赶紧在孤王眼前消失!”

    寇准刚转身要走,被赵宗廷叫住“寇大人留步,赵某还有事请教。”

    “不敢不敢”寇准转头看看德芳“王爷,这可是赵大人叫我别走的。”

    “你不走是吧?孤王走”德芳还没迈出一步也被赵宗廷叫住“王爷也请留步,赵某是找两位有些事情,不如到府中详谈。”

    德芳想了想“宗廷,你不想看看小信康吗?不如到王府中详谈吧。”

    “是,王爷”赵宗廷笑着拜道

    三人一同回到王府,惟铃正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长子信康在府中走着,见到德芳三人进府赶紧走了过去“参见父王、见过舅父。”

    “公主”赵宗廷也拱手还礼

    寇准上前“参见公主”

    “寇大人免礼”惟铃笑笑看着德芳“父王,今日怎么三位一起回府?”

    “你舅父大人有些事情商谈,父王想既然是谈事情,不如直接来王府,顺道也看看小信康。”

    惟铃点点头“信康今天醒的很早呢,一直都没再睡,看来他是知道舅爷爷要来吧。”

    “应该是吧”德芳笑笑“宗廷,先到书房把正事谈完,然后留下用膳,好好看看信康,晚上等惟熙回来咱们再喝一杯。”

    “好,好”宗廷点点头

    “那下官呢?”寇准问道

    德芳看看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