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德芳贤王之路-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其又有皇权的象征。”

    “不错”德芳说道“南宫说的都对,此二物均是太祖皇帝之物。”

    狄妃走过来“王爷,太祖皇帝为何会把这么重要的书册交给您?”

    德芳摇摇头“本王也不甚了解,也许,太祖皇帝是希望本王能够同这些官员多为国家做些事吧。”

    “王爷,太祖皇帝是什么情况下交给您这本书册的?”南宫文问道

    德芳看看屋中的三个人说道“事情已经这么多年了,本王很多事情的确没有想明白,今日夫人和南宫都在,说说也好,都坐吧。”

    南宫开门看了看左右无人,关上门与狄妃落座,百里也坐了个椅子边。

    德芳饮了口茶,手扶着书册思绪回到开宝年间。。。

    

    开宝八年975年,崇政殿内,太祖皇帝坐在椅子上饮着茶,看着站在御案前的德芳,此时的德芳年十六岁,刚刚与狄妃大婚不久。

    德芳聚精会神的看着御案上的一份书纸,太祖问道“如何?”

    德芳抬起头拱手道“回父王,孩儿觉得可行,目前朝廷主力军集中在南唐附近,若是再从京师调军路途上会拖延很久,疲惫之师到达战地也不利于战事,如今从南唐周边城镇征戎伍入编,从调动时日或者财力上都十分节省,而且兵员补充的地带刚好又可弥补较长战线薄弱之处,相信此次必可一举攻破南唐。”

    太祖点点头“嗯,德芳所言正是父皇所想,很好,那依你看,曹彬可攻破南唐吗?”

    “回父皇,曹将军御军有术,有勇有谋,破城之战从不滥杀掠夺,为攻南唐的不二人选。”

    “嗯,朕也是如此想法,才让曹彬作为主帅进攻南唐,父皇还想让德芳你随曹彬大军去学习一下。”太祖起身,指指御案边的盒子说道“打开”

    德芳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方形白玉章,上为交龙纽,太祖道“盖在书纸之上,让枢密院和兵部去办此事。”

    “是”德芳拿起玉章刚要盖,这时门外内侍总管道“启禀陛下,晋王到”

    “进来吧”太祖说道

    晋王赵光义走进,看到德芳愣了一下,然后拱手道“臣弟参见皇兄”

    太祖拍拍光义“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坐”

    “谢座”光义行礼。。。。。

420。第十六章 第一节 名册赐皇子 玉宝归贤王〔3〕() 
德芳见到光义也行礼道“德芳参见王叔”

    “德芳免礼”光义点点头,眼睛看了一下御案上的纸,和德芳手中的玉章,有些不自然的神情,然后落座。

    太祖说道“光义有事找为兄吗?”

    “回皇兄,臣弟使人找来了一坛好酒,想与皇兄共饮一杯。”

    “哦?好酒?好啊,朕这几日为了南唐之事都已经好久没有碰过酒杯了,今晚你我兄弟就好好对饮一番,”太祖笑道,然后忽然想起什么“光义,你等一下,朕有点事要去交代一下”

    “是,皇兄”光义拜道

    太祖起身对德芳道“德芳,盖好章,交给承旨去办吧”

    “是,父皇”

    太祖走出门,光义转头看看德芳问道“皇侄,这是什么?”

    “回王叔,是父皇征兵的手令”德芳回答

    “哦?”光义走近看了看内容“原来如此,是件好事”

    “是,王叔”德芳慢慢将玉印盖了上去,按了按,拿起放回盒子盖好,书纸之上正是【皇帝信宝】四个红色的字

    光义看了看德芳说道“皇侄对南唐战事有何看法吗?”

    “回王叔,小侄还未参政,不敢妄言”德芳道

    光义笑笑问道“皇侄常会来崇政殿吗?”

    “是,父皇有时会召小侄来此”

    “哦?”光义眼神有些异样“那都做些什么呢?”

    “只是看看奏折,父皇会问问小侄对大臣们的上奏有什么看法”德芳回答道

    “那皇侄一定是颇有见解喽”光义试探道

    “小侄不敢,小侄才疏学浅,阅历不足,还要多多学习”德芳卷起书纸说道“王叔,小侄要将书纸交给承旨,先行告退”德芳拱手道

    “好,好,去吧”光义说道

    德芳拜过光义,走出崇政殿,光义看着御案上的信宝,想着方才德芳回答的话,心中有些不安,神情变得有些冷漠异样,这时太祖走了进来叫道“光义”

    “皇兄”光义赶紧收起异样的眼神,转身拜道

    太祖看了看“德芳已经走了吗?”

    “是,皇兄,刚刚才走”

    “嗯”太祖点点头笑笑“这孩子都16岁了,总算把他的大婚之事定了下来,可算是了却了朕的一桩心事”

    “皇兄,德芳大婚已经算是很晚了,不过现在总算是定了,真是恭喜皇兄了”

    太祖笑道“是啊,这孩子内敛,但很是聪明,而且待人宽厚,光义啊,以后你可要多多指点帮助德芳才是”

    光义听此心中惊了一下,回答道“是,皇兄,臣弟一定会的”

    “光义,这大宋兵权皆是你我兄弟所掌,朕决不允许有人伤到你,不管发生什么,朕都会保你万全,你一定要帮助朕一统江山。”

    “臣弟愿为皇兄效犬马之劳”光义拜道

    “不”太祖扶着光义的手“你我是君臣,更是亲生兄弟,母后归天之时,曾让朕好好照顾你和光美,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朕守护赵氏江山,将来还要辅佐后代君王”

    光义此时心中极为混乱,但仍说道“臣弟定不负皇兄所望”

    “那朕就放心了”太祖拍拍光义“来,陪朕到花园走走,晚上我们兄弟好好喝上一杯”

    “是,皇兄”

421。第十六章 第一节 名册赐皇子 玉宝归贤王〔4〕() 
开宝九年九月晚间,太祖在崇政殿召见德芳“德芳,出宫以后生活可还习惯?”

    “谢父皇关心,儿臣一切都好”德芳拜道

    “那就好”太祖笑道“你在宫中居住最久,朕还怕你会有不适应的地方呢”

    “儿臣每日都可进宫拜见父皇母后,所以并不会不适应”

    太祖笑道“原来你是因为每天可以看到父皇母后,才会觉得心里舒服呢”

    德芳有些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是。。。。”

    “德芳真是仁厚至孝”太祖拍拍德芳“不过,以后你可要有所改变才行,所谓智者不惑,勇者无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父皇知道你待人宽厚,但有些时候该严厉还是要严厉才行,这样下面的人才不敢欺主。”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嗯”太祖转身拿过一本书册说道“把此书册收好”

    德芳接过上没有名字,书角只有一个香字,于是问道“父皇,这是何书?”

    “拿回去看看吧,有一天你会有用的”太祖笑着点点头“这个香字,是父皇的小名香孩儿,以后看到此书,你就要想到,父皇时刻都在你身边。”

    “谢父皇,儿臣一定会好好研读此书,不负父皇厚望”德芳拜道

    德芳回到府中,打开书册,发现上面全是朝廷官员的名字,记载了其官职、功勋、特点及不足,德芳觉得十分奇怪,等他把书册全部看完之后还是不甚了解太祖赠书的意思何在,但又没有去问,只是将书册收放了起来。

    

    太平兴国二年,也就是太祖皇帝驾崩第三个月,太宗(光义,改名赵炅)将德芳招到崇政殿。

    “皇侄,近来身体可曾好些?”太宗问道

    “回陛下,臣一切都好”德芳有些虚弱的说道

    太宗起身走近德芳“看样子,还需要多多休养一阵子才是”

    “谢陛下关心,臣无碍”

    太宗叹了口气“哎,皇兄归天,朕内心极为悲痛,相信皇侄此时亦是如此。”

    德芳低着头,心中十分难过,强忍着眼泪。

    太宗拍拍德芳的后背“皇侄,皇兄以前最为疼爱你,也曾叮嘱过朕要好好照顾你,朕一定会信守对皇兄的承诺,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

    “谢陛下厚爱”德芳答道

    太宗转身取出一个盒子打开说道“此玉章相信皇侄还记得吧?”

    德芳抬头看看玉章,那正是当初盖在征兵书纸上的【皇帝信宝】,德芳点点头“臣记得”

    “朕把它赐给你,这样皇侄可以时时想到皇兄,希望能让皇侄的心情好一些,身体早日康复,帮助朕一同守护赵氏江山。”

    德芳看着太宗,慢慢跪下,双手接过玉章“臣,谢陛下恩赐”

    “快起来”太宗扶着德芳“皇侄,朕会守护你,不必担心”

    “是,臣谢陛下恩典”

    德芳回府之后,仔细擦拭了玉章,将它藏放于玉器房中,很多年都不曾再看过,德芳只要想到这些都会心痛,所以从不去看玉章和书册。

422。第十六章 第一节 名册赐皇子 玉宝归贤王〔5〕() 
当德芳讲述完这些时,狄妃、南宫文和百里都沉默不语,德芳饮了口茶说道“怎么都不说话?不信本王所讲吗?”

    南宫文看了看狄妃,然后回道“不敢,王爷所讲小人都听得明明白白,如此看来,王爷还是将此二物收好,千万不可再被其他人知晓。”

    “是的,王爷”狄妃也说道“南宫说的不错,尤其是这书册,最好永远不要再拿出来”

    “为何?”德芳倒是有些不解“这个上面又没有写什么内容,再说,玉章乃陛下所赐,会有什么不妥?”

    “王爷,早听闻太祖皇帝有此书册,用人为官均亲笔记录,被官员视为胆颤之物,但是”南宫文轻声说道“现今如果被人知道当年太祖皇帝赐予王爷此物,那可是会出大事的。”

    “大事?”德芳眼睛睁得大大的

    南宫文凑近些说道“当年赵丞相极力反对太祖重用当今陛下,但太祖念及兄弟至亲,竟将赵丞相贬职,然陛下即位后,赵丞相又突然说出金匮之盟的事情,确立皇位正统,这本书册也必是陛下想要之物,但随着先帝驾崩,此书册竟无人得知所在何处,但如果此时有人得知书册在王爷手中,那。。。。”南宫看看狄妃

    狄妃扶着德芳的手也轻声说道“万一有人认为先帝传位之意不在当今陛下。。。”

    德芳这时才恍然大悟,他看看狄妃和南宫说道“那。。。要毁掉这书册吗?”

    “不”南宫说道“现在,除了陛下,就是这屋中之人知道此事了,王爷还是将此书册藏好,有生之年,不要再使此物现世,至于以后,那就不是咱们所能预料的了,但,这书册是先帝的心血,王爷也希望此物能够流传后世子孙吧。”

    德芳想了想,点点头,包好书册交给南宫说道“本王信你,请你帮本王保管。”

    “是,王爷”南宫将书册放进衣服内。

    “那。。。”德芳看看玉章“这玉章呢?”

    “此玉章除帝王,他人不应有之,陛下赐予王爷这皇帝宝印但是有因由的,小人认为。。。”

    “是什么?”

    “此玉印,乃刀之两刃。”

    “两刃?”德芳不解“何意?”

    “陛下赐近臣先帝之物自是无可厚非,但此玉章怎会下赐?依王爷所说,此玉章乃陛下单独所赐,若拿出被人所知,外人怎会想到是陛下赐赠,只会认为这是先帝给予王爷的,如此一来。。。”

    “什么。。。”德芳明白了一些“如此一来,谣言再起,那本王。。。陛下他就有借口。。。”

    南宫文点点头“若王爷不显露,本本分分也当无事,但。。。若日后有丝毫差错,被人搜出此玉章,小人就不知那时陛下是否会说此乃赐赠之物了。”

    德芳想了想,不禁有些背后发冷“你的意思是。。。会有人认为本王私刻。。。”

    “王爷,不管如何,玉章、本册都要收放妥当,只要王爷无事,此玉章便可为后世子孙带来福荫。”

    “说得对。。。本王一定要言行谨慎,否则这些都会成为夺命之物了。”

    一旁的百里听着这些都愣住了,德芳捅了捅他说道“怎么回事?发什么愣!方才说的话可不能走漏一个字。”

    “是!小的明白,死也不会说一个字”百里说道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王爷、娘娘,是否在屋中?属下是宋家俊”

    德芳看了看狄妃和南宫,两人起身,南宫收好玉章和本册拿着走到书架处,狄妃来到书案前,百里则是起身去开门,家俊见到书房内竟有四个人,愣了一下,然后说道“王爷、娘娘,午膳准备好了,下人找不到王爷和娘娘,属下就过来了。”

    “你刚刚才到吗?”德芳问道

    “是,王爷”家俊低头拱手说道

    德芳注视着毫无表情的宋家俊,心中总是有些疑问,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去问,于是不自觉的摇了摇头说道“嗯,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