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宋末-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才宋使见得耶律大石进退失据,心下已是大喜,想来耶律大石期盼此攻已久。又听得耶律大石吩咐亲卫,击鼓聚将,大军克日出发,宋使心中大喜之余,又不由得叹道:“宣帅果然没看错人!这耶律大人诚意满满,对皇宋忠心耿耿!”

    23

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为赌() 
见得林牙心神大乱,仓促间便决定欲要大军尽数北上。旁边的耶律成自是忧心不已,赶紧凑近前来压低声音开口道:“林牙,既有危急之事,何不请王军师前来相商。”

    耶律大石听得此话,这下才反应过来,定了定神,转头对宋使开口道:“兹事体大,且容本官细细思量一晚,明日一早再请贵使前来商议。”

    方才见到耶律大石想也不想便要顷军北上,宋使对这种态度很满意,这耶律大石果然诚意降宋无疑。不管是出不出兵,还是该如何出兵,总得让对方细细思量一番。

    宋使便开口道:“理当如此!下官这便告退,明日一早再来叨扰。”

    耶律大石自是点头答应,便欲要命耶律成火速请来王叶相商。

    童贯此次能招降得郭药师,且欲要借机偷袭析津府,此计策全奈耶律大石身边高人所设,王叶待此人传书禀告。故此临行之时,童贯又给了宋使大批财物,命之携来辽军,托王叶转赠于此高人,以为设计之酬。

    一则欲要借机结交得此人,日后若有缓急,也好留个话头;二来大军此次偷袭析津府,事关自己王爵,着实紧要,虽说赵良嗣已经做足了准备,童贯犹恐有失。正要高人看在自己诚意满满的份上,提点一二。

    故此临出门之前,宋使又回头开口道:“敢问大人,不知贵军王大人所在何处?下官正欲要前往求见,有宋国故友托下官带来些许礼物。”

    听得此话,耶律成心中暗暗发笑。原本支开宋使,便是欲要同王军师一同商议,谁料得宋使也正要去见王军师。

    耶律大石犹豫了一下,便开口道:“王大人外出公干,眼下未在军中,只得明日方回。”

    宋使也是犹豫了一下,接着开口道:“既是如此,倘若王大人回转,还请大人命下人前来知会下官一声。”

    耶律大石点头应下。

    宋使这才放心的往自己的营帐而回。

    待到宋使去远,二人正才放下心来。耶律大石转头稍一示意,耶律成赶紧偷偷摸摸往王叶营帐而去。

    盏茶功夫后,耶律成已经引得王叶进帐。

    二人见礼已毕,为防生分,王叶便假装拿捏一下,开口道:“久未见得林牙,未知今日召唤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见得王军师称呼耶律大石为“林牙”而不称呼“大人”,语气亦与平时相比亦颇为生疏。耶律成不由得心下大急,可是因为林牙未曾让王军师掌得兵权,引得二人离心?

    耶律大石听得此话,心下大喜。凡事就怕藏着掖着,但凡能摊开来说的事情,往往大不到哪里去。若是王贤弟装作没事人一般,闭口不提此事,反倒事情大条了。

    王贤弟虽为自己所倚重,到底身为宋人。辽军兵权之事,自不便与其分润。此乃公事,不涉私情。

    于是耶律大石赶紧回应道:“近日来为兄忙于整理军务,冷落了贤弟。此乃为兄不是,还请贤弟见谅。”

    一个假装拿捏,一个真心赔礼。二人心下皆是会意,同时大笑了一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倒是把旁边的耶律成看得糊里糊涂。

    于是王叶便开口道:“大人相召,可有大事?”

    宋人此次计策狠毒无比,却正是王贤弟的风格,耶律大石狐疑地看了一眼王叶,便开口道:“正是如此。今日有宋使到来,催促为兄提兵北上拖住萧干大军!”

    王叶佯为吃惊,开口道:“只不知这数日来,大军可曾整顿完毕?”

    耶律大石苦笑了数声,开口道:“贤弟何苦出言相戏!贤弟既然精通军事,自知欲将大军整顿完毕,实非数日之功,少说也得一二月方可。”

    王叶便开口道:“既是如此,何不以借口拖延之。若果大人仓促之间未得合适借口,学生倒是愿意效劳。”

    旁边耶律成便插嘴道:“此次再有借口也无用,大军不得不北上。”

    王叶装傻道:“可是宋使相迫?”

    耶律大石摇头道:“并非宋使相迫,实则析津府危在旦夕,为兄不得不北上以作拼死一搏。”

    当初老子好不容易帮你壮大了起来,欲要辅助你西迁自立,你竟然不识好歹。如此就别怪老子下釜底抽薪之策,献计宋人夺了你的南京道。

    此事即便耶律大石能猜到,只要自己不承认,耶律大石也拿自己无可奈何。

    故此王叶便继续装傻道:“敢问大人,析津府又有何事?”

    耶律大石看了王叶一眼,便开口道:“郭药师已经占据得涿州,且投了宋人。如今童贯正要藉由涿州偷袭析津府,唯有析津府空虚无比,实非宋人对手,只恐必为宋人一鼓而下之。为兄欲要急欲领兵北上相救,又有萧干大军横于军前为阻碍。此次请得贤弟前来,只不知贤弟有何妙策,可不需大军出动,便能退得宋人?”

    王叶听得此言,便站起身来,来回踱了数步,装作细细思量了一番,这才回头对着耶律大石开口道:“此策无解。”

    耶律大石赶紧行礼道:“先生曾言,世上唯有不得破解之策。且先生国士无双,又岂是此等计谋所能难住,还请先生再细细思量一番。”

    王叶摇头道:“虽说天生一物降一物,凡事皆有破解之策,奈何此事太过仓促!其实若破此策并非为难,只需派去信使前往郭药师、童贯二处一番离间便可。然则二地距离新城甚远,信使来回奔走得一番,诱得双方中计,是非十数日之攻。有此时日,只怕宣帅已据析津府久矣!故此学生便言此策无解。”

    耶律大石低头想了想,确实如此。若要用计,总得同双方各有接触才行。二地甚远,时间上怎么说也来不及了。

    当下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此事既然无解,为兄这便亲提大军北上,与萧干一决生死,不破此贼,誓不生还。”

    耶律大石虽于谋略一道不甚精通,然则于御人之道则十分擅长。原本便怀疑宋人此计乃王贤弟所献,如今见得王贤弟不肯出手,便只能将其拖将进来。待到其为了自保之时,献不献策便由不得他了。

    若是大军于新城坐视,王贤弟肯定袖手。

    唯有将自己放上赌台,亲领大军北上与萧干交锋,以性命为赌。

    王贤弟既有扶持自己之意,必然不肯让自己为萧干所败,丢掉性命,如此必会献上良策。

    若果自己能于数日内破得萧干,则析津府犹有一线生机。

    23

第180章 旧计重施(一)() 
一听得耶律大石口出“不破此贼,誓不生还”之语,王叶便已经明白了其心思,这货准备开始耍无赖,将自己的性命捆绑于析津府得失之上。

    若是同萧干交锋之时,这货不管输赢生死,只领将大军冲将过去,到时候反倒轮到自己操心了。

    此事正譬如深渊之上一座独木桥,桥这头为耶律大石,另一头为萧干。可恨这耶律大石已经自己将自己眼睛蒙上,不管不顾只往桥上走去

    王叶若要保全耶律大石性命,便只能设下妙策先将萧干坑下桥去。

    然则此次宋人举动,原本便是王叶献策,又如何肯自己破了自己妙策?

    析津府,不丢也得让其丢掉。王叶正要借萧干阻挡耶律大石援兵,自不肯于此时将萧干坑下桥去。

    既然耶律大石已经蒙上了眼睛,王叶便只能另设良策,再架设出一座独木桥来。

    稍一思索,王叶便开口道:“以我军之力,欲要颇得萧干,以驰援析津府,此实非数日之功。”

    耶律大石便加码道:“凡事皆有万一,为兄只领大军冲将过去。若果辽祚犹存,天意不灭,则必定能一战而破得此贼。若果辽运已消,为兄以身殉国,亦无怨言。”

    旁边耶律成等亲卫听得此话,人人皆是动容。

    若要不想为耶律大石所要挟,王叶便只能避开去。若果王叶不在身边,少了这个依靠,想来耶律大石亦必不肯以性命相赌,于是王叶赶紧开口道:“事情尚且未到绝地,大人又何如如此?”

    耶律大石闻言大喜,赶紧开口道:“莫非先生已得妙策?”

    王叶摇了摇头,开口道:“如今事急,只恐析津府必然不免战火。大人家眷悉数居于析津府,只恐必为战火所波及。学生愿领得数百人马偷偷前去,一则为盗取大人家眷归来,二则若是觑得宋人破绽,亦能信手破之,使得宋人折戟于析津府外。”

    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自己为萧干大军阻挡在此地,一时过去不得。大军去不得,几百人要偷偷前去还是容易得。一来也为了取回自己家眷,二来正如王叶所言,看看是否能觑得宋人破绽,三来,耶律大石另有计较。

    于是耶律大石便点头道:“如此倒好!只贤弟前去,为兄实在放心不下。且幼娘亦同嫂嫂分别得数月,正想念得紧。贤弟若要前去,不妨带上幼娘同行。”

    想了一想,耶律大石便开口道:“只不知贤弟欲领多少兵马前去?”

    王叶便开口道:“有得三五百足矣,若再多只恐为萧干所察觉,难以通行。”

    唯有自己未曾分得兵权与彼,此次王贤弟骤然领兵,只恐底下士卒不肯尽听王贤弟号命,故此耶律大石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便劳动贤弟领杨可世一部前去如何?”

    杨可世如今已经倾心归附于王叶,断无不听号令之虞;底下士卒又皆为西军,若是碰到宋人西军偷袭析津府,有得杨可世麾下西军在,自能保得王贤弟不为宋人所攻杀。且二者同为西军,必要时候尚且能鱼目混珠,正好方便王贤弟行事。

    杨可世乃自己的心腹,领其部卒前去,王叶自是愿意,闻言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停得一停,王叶便开口道:“学生既然去得析津府,大人同萧干对阵之时,自当以小心为上。若能破得萧干,自当信手破之。即便未能,亦当以自保为上。”

    王叶既然领兵前去析津府,耶律大石心中早有盘算,但下便开口道:“贤弟只管前去,休要担忧为兄。对阵之事,为兄理会得,自不会鲁莽行事。”

    王叶点了点头,便转身告辞前去收拾行装,且聚拢杨可世等人。

    待到王叶既去,耶律成便开口道:“林牙,若未得王军师献策,我军又如何破得萧干?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林牙又岂可任其前去析津府?”

    耶律大石呵呵笑了数声,这才开口道:“休要忧心!此事本官自有盘算!且前去速速将幼娘唤来!”

    什么盘算?还是前面那一套!

    前面耶律大石欲要以自己性命为赌注,好要挟得王叶献策,数日间破得萧干。

    既然王叶不肯答应,来了一个脚底抹油,欲要以偷取自己家眷为名,避去析津府,耶律大石自是故技重施,使幼娘同去。

    王贤弟同幼娘相处已久,想来在其心目之中,只怕自己的重要性尚且比不上幼娘。到时候只要幼娘如此如此,便不怕王贤弟不下死力,献策守住析津府。

    析津府虽然守军才得三百余人,然则各种权贵颇多,若是将其府中亲兵尽数收拢起来,亦有一二千人之数。且正如辽国的老传统,姓耶律的皇帝帝虽说愚弱,姓萧的皇后没一个吃素的。

    到时候外有萧后为主,出面召集城中亲兵青壮守城;一旁又有王贤弟妙策为辅,如此一来,守住析津府尚且有几分胜算。

    盏茶时间之后,耶律成已经请得幼娘前来。

    待到幼娘既至,耶律大石便吩咐帐内亲卫出得营帐,于外守候,以防他人窃听,只留下耶律成一人于帐内。

    众亲卫自是听命行事。

    魔理沙见着大兄如此慎重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好奇。

    待到营帐一空,耶律大石这才将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之事告知魔理沙。

    魔理沙闻听此言,便开口道:“此等大事,大兄召幼娘前来何益?当于王郎相商才是。”

    耶律大石苦笑了数声,这才压低声音开口道:“为兄只恐宋人此策,便是王贤弟所献。”

    旁边耶律成也开口补刀道:“回小娘子,方才林牙已经同王军师细细商议过,奈何王军师未曾献策!”

    魔理沙自是不信,开口道:“大兄曾言,王郎一意辅佐大兄复辽。既然如此,王郎又如何肯献策于宋人,使之轻取我析津府?”

    耶律大石继续苦笑了数声,继续压低声音开口道:“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