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旗飘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岳旗飘扬-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议和么,难怪皇帝下这种命令。”,王大头似乎懂了,再一想又懵了:“既然议和,干嘛都统还要北伐呢?”

    “能打才能和啊。”,岳丘喟叹着解释道。

    以战求和,这个策略十分正确,赵构确实不是个饭桶。

    军事需要服从政治,所以战争的规模要有度,从这个方面来理解,赵构的策略不仅正确,而且完全称得上高明。

    可是,为什么自己还是感觉这么憋屈,这么愤怒,这么不甘呢?!

    岳丘暗暗地握紧了拳头。

    “忒娘的,还是在老寨的日子好啊。”,李山粗犷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逍遥自在。”

    可惜的是,即便是皇帝,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逍遥自在。跟随忠护右军跋涉至九江的老百姓更是如此,不禁不逍遥,而且还感觉到了惶恐,因为岳丘准备把他们抛在这里了。

    好在岳丘给他们开了个大会,讲清楚了原委,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才让他们放下心来。

    逃离清江,是因为他们知道岳丘得罪了高员外,得罪了阁皂山,得罪了张俊,担心在忠护右军走后遭受池鱼之殃,而在九江扎根就没有这个隐忧了。

    开完会之后,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呼叫着奔向岳丘,而她的身后,远远缀着个畏畏缩缩的男人。

    “官人,你要走了,也该把俺家的账给结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169 鱼水情() 
岳丘本来以为这位是安排好的群众代表,演出依依不舍的军民鱼水情呢,听到这话顿时哭笑不得。

    此时他已经认出了这个妇人,正是彪悍的丽姐。当初军队和她家达成协议,让她的第二个儿子过继给牺牲的烈士为子,说的是等她的儿子一改姓,就交割烈士的抚恤金。

    现在忠护右军要走了,再不要就没机会了,所以丽姐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给她结账吧。”,岳丘心中暗叹,吩咐翟周全道。

    说罢,他打马当先,向东门外的军营行去。

    接近城门的时候,正遇到一支神武后军的队伍开拔。只见士兵们盔甲齐备,精神抖擞,端得是天下强兵。岳丘远远地看着,满眼都是羡慕:这每一个士兵的行头,都是好多好多钱啊。不知什么时候,自己能给忠护右军也攒齐了。

    “甲比俺们多,不过有什么球用。”,身后传来李山的声音,他仿佛知道岳丘在想什么似的:“一炮下去,全都稀烂。”

    岳丘微微一笑,也不答话,率领众人绕过这只部队,回到了军营。

    第三天一早,轮到忠护右军的士兵出发了,所有人员在校场集合点卯之后,依次开拔。李山打头,胡万胜断后,岳丘自领亲兵,和辎重以及神机营等部队居中。

    天光微亮,隔得稍远便不太能辩得清楚人脸,只看见枪林般的身影,伴着整齐的脚步,在官道上快速移动。

    行不多时,前锋处传来一阵喧哗,部队竟然停了下来。岳丘连忙下令戒备,自己带人前去查探状况。来到队伍的尽头,他不禁呆住了。

    只见官道两侧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衣衫都尚褴褛,手中却全捧着食物。

    李山扯着嗓子喊着:“乡亲们,大伙儿都不容易,这些俺心领了,不能要,不能要啊。”

    这个一向粗豪的汉子,嗓音竟带着几分哽咽。

    一个更高的声音压过了他的吼声:“咋不能要,这是俺连夜煮的鸡蛋,给俺儿子发的,拿着,来拿着。”

    岳丘定睛看去,正是凸着肚子的丽姐,她的身边放着个箩筐,里面堆满了热乎乎的鸡蛋。正端详间就被丽姐发现了,不由分说地往他手上塞了一个:“官人你也拿着,给俺儿子集福呢。”

    普普通通的鸡蛋,上面点了个红点,握在手上暖暖的,一直暖到岳丘的心里。

    “我们对不起他们。”,直到走远之后,岳丘心中仍然感到些许愧疚之情。

    在他原本看来,这些老百姓就像是np一样,偶尔用来刷刷好感度就行。虽然深刻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可是在内心深处,他还是觉得农民么,就像机器人一样每天种田然后按时纳粮,战时提供兵源,平时给领导提供个作秀的舞台,这就是群众的最大作用。

    然而,今天这些平凡普通的老百姓,用朴实的感情打动了岳丘。

    “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李山郑重地说道,旁边的人闻言,纷纷郑重地点头。当然,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这句话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就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样,实现的机会渺茫。

    军令上的内容,除了迁移之外,还要求忠护右军扫荡沿途匪寇。

    这句话,一度让岳丘产生了误会,以为湖北地界到处都是山贼水盗,还准备顺带练兵呢。

    结果进到湖北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根本就是多余,因为一直到了武昌之后,他连半个匪寇也没有遭遇到。

    原因不是湖北百姓富足治安良好,而是因为,一路行来,他们几乎没有见到多少种田的群众。

    土地荒芜,无人无烟,残垣断壁之间,疯狂生长着野草和藤蔓,满目所见,几乎就是一片死寂之地。

    没有百姓,没有产出,自然也就没有强盗。

    这样的场景,对士兵的士气会带来极大地影响,好处是会让战士们产生求战求胜的**,坏处是如果这股劲一直憋着,没处发泄,反而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各级领导故技重施,很快高昂的歌声就在队伍中响了起来。

    文宣是短板,需要尽快补上,岳丘听着雄壮浑厚的大合唱,心中仍在考虑着今后的发展方向。

    值得考虑的,还有件迫在眉睫的危机:军中快要缺粮了。

    自从进入湖北之后,忠护右军就断了后勤补给,全靠军队携带的粮草支撑,然而存货有限,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岳丘的当务之急,就是在断炊之前找到新的补给点。

    其实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那就是目的地,武昌。

    于是忠护右军提高了行军速度,同时降低了伙食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饭里面被掺进了野草和糠皮。

    “尚不至于如此。”,翟周全盘算良久,最后汇报道:“我军还有十日之粮,而距武昌只有五日的行程。”

    “武昌那么大的城市,总不会连俺们这一点点人马也养不起吧。”,李山也赞同翟周全的观点。

    其实伙食的标准虽然降低了,但是分量却没减少,菜蔬腌肉也没取消。但是李山担心会影响士气,所以忧心忡忡地劝诫岳丘。

    “疾风知劲草啊。”,岳丘摇摇头道:“我的士兵,自当同甘共苦,上下齐心。”

    这种大道理没人反对,然而李山和翟周全的眼里满满的都是拒绝。

    “神武后军跟我们一样有后勤问题,他们人多,武昌城的粮食够不够他们用的都难说。”,大道理没人听,岳丘就开始讲小心思:“我们人少,又不是嫡系,少分点粮食也没人给我们出头。”

    这是实话,李山点头不迭。

    “再说,过了武昌还要往北走,看这样子估计一直都会缺粮,所以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统制说的是。”,翟周全赞叹过后,把目光再次投向账簿,估计又要开始算账了。

    “不管武昌城里的粮食够不够多,咱们过的苦一点,张口要粮的时候就能大声一点。”,岳丘狡黠地一笑:“是不是这个理儿?”

170 思想建设() 
“高,实在是高。”,李山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表面粗犷的中原汉子,其实肚子里满是朴实的机灵劲儿,所以对于岳丘所说的这种贪便宜的小手段,最合他的口味,所以满嘴的赞同。

    反而是翟周全替他们重提士气问题:“话虽如此,就怕军士们会有怨言啊!”

    “忒娘的谁敢!”,李山瞪大了眼睛,回头看向长长的队列,看他的神情,就像是在期待着突然冒出个刺头来,好让他杀鸡儆猴。

    翟周全没有说话,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岳丘对两人的看法均持赞同意见,李山说的对,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之下,这只队伍已经被牢牢地掌握在管理层的手中,所以闹事甚至兵变之类的事情,他倒不是太过担心。

    当然,翟周全说得更有道理,一天两天还好,长期缺乏补给的话,再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凝聚军心。

    希望情况没那么糟糕,不至于落到最坏的地步吧。

    岳丘思忖着,开始做出安排。

    士气问题,归根结底是个思想问题,所以要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以后每晚上课的时候,多讲讲艰苦奋斗先苦后甜的故事。”

    这个任务是交给范余的,这位书生在每天白天的行路之余,晚上还要坚持给忠护右军的将士们洗脑上课,堪称劳模。不过辛苦归辛苦,他的精神头却非常好,丝毫看不出疲惫之色来。

    “明白,晚课的时候讲几个故事,正好给大伙儿解乏。”,范余略作思索,就提出了方案:“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卧薪尝胆,倒都还应景。”

    “闻鸡起舞……”,岳丘咂了咂嘴巴,摇了摇头,却又改口道:“可以用,不过每个故事最后都要有个好结局才行,升官发财娶千金小姐……”

    说着他看向范余,范余连忙行了个礼:“统制大才,晚生明白了。”

    这是个聪明的家伙,岳丘对他很放心,点头道:“很好,那就去办吧。”

    安排完范余的工作,岳丘转头看向李山。

    “李大哥。”,他笑道:“从明天起,咱们各人都找一个小队,跟弟兄们一起吃饭吧。”

    “中!”,李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爽快地答应道:“俺回头就跟老胡他们讲。”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将帅和士兵同起居共饮食,是消除隔阂提声士气的最**门之一。

    “统制。”,李山特意放低了声音:“俺们吃点苦,倒是无所谓,习惯了的,可是……”,他搓了搓手:“她们……”,李山偷偷指向驴车那边,嘿嘿一笑,又搓了搓手。

    “放心吧李大哥。”,岳丘正气凛然地说道:“不到万不得已,怎么也不会让妇孺儿童吃苦的。”,一边把徇私舞弊徇情枉法的事情说得理直气壮,岳丘一边打起了家属营的主意。

    他以前看老片子战争电影的时候,发现人民子弟兵在行军赶路的时候,路边经常会站立些打着快板唱着歌给他们鼓劲加油的文宣队。现在忠护右军正是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所以他琢磨着把这一套也搬过来。

    晚上的时候,他和一妻一妾商量这件事情,原本岳丘的想法是让那些小护士改行做文宣:她们大多读书识字,有做文宣的基础条件;后来曾经屈身为山贼的压寨夫人,有做文宣的基础条件;长得还都不丑,有做文宣的基础条件。

    没想到听了他的筹划之后,小九娘很认真地问道:“唱些什么曲子呢?”

    大宋自有军歌,不过岳丘压根没想过采用,因为他知道,要在这只军队中深深刻下自己的痕迹,就不能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

    于是选了三首歌,让岳丘名传天下的《破阵子》必不可少,经典改编曲《打靶归来》也被选上,这两首刚硬的歌由女子来进行群唱,虽然别有风味,但确实有些尴尬,于是岳丘又选了首《十送红军》,胜在曲调优美而简单,易学易唱,只要配上应景的歌词就行。

    两个美丽的女子,四只乌黑的眸子,情意绵绵地盯着那个高大的男人,听他唱着软绵的歌儿。

    “一送(那个)雄兵,(来着个)离了乡……”

    一曲既罢,盈袖兴奋地拍着小手叫好,而小九娘咬了咬嘴唇,忽然说道:“我带上梅兰竹菊她们,一起唱。”

    “哈,好啊。”,岳丘笑吟吟地看着心爱的女人,随口应道。

    “夫人,不成!”,与此同时,盈袖惶急地提出了反对。

    “有何不可!”,竟然开了头,小九娘就不再犹豫了,像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梁家姐姐能在阵前擂鼓助威,我为何不能路边……文宣?”,她不确定地看了岳丘一样,见他点头,才继续说下去:“为将士们打气?”

    “可是,姐姐你身份贵重,怎么能抛头露面!”,盈袖急得都快哭出来了:“要去也该是奴家去才对,奴家本就出身贱籍……”

    说到这儿,她收声不语,两行眼泪默默地顺着脸庞流了下来。

    原来是为这事,岳丘不禁有些失笑。盈袖担忧以及小九娘犹豫的原因,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理所当然,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可是对于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