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哪吒之商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身哪吒之商周纪事-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尚眯缝着眼睛盯着姬发,半晌才开口:“西伯与老夫虽无婚约,不过却有另一约定。请世子回复西伯,草民姜尚在渭水之滨的磻溪等待西伯。”

    姬发听了,似懂非懂。点头答应。“姬发这就回禀父君。”

    送走姬发后,姜尚看看依然跪在地上的邑姜。“起来吧!你的情郎已经走啦!”

    我再也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姜尚夫妇像是突然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观众。姜尚问道:“哪吒,很好笑吗?”

    时间过去了大半个月。我一直寄居在姜尚家中。姜尚每日照样早出晚归,不知道都干些什么。周侯府的太医来过两次为邑姜诊治。姬发本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其间,姬昌两次把我召入府中。想要赏赐我一座与我海合公主身份相称的府第。我以不会长住为由没有接受,但也没有提出马上离开。

    姜尚家的条件虽然不怎么好,但日子过得悠闲散漫,正合我的口味。另外,我总想看看后面还有什么好戏。

    这天晚上,姜尚突然来找我。“哪吒,明天陪师叔去钓鱼怎么样?”

    我当即答应,“好呀!好呀!”随后,我又问道:“师叔,您天天都去钓鱼?”

    他看了我一眼,“我哪有时间天天去钓鱼?这是两年前与西伯大人的约定。”

    “哦!”看来真的是让我去见证一个经典时刻了。

    第二天早上,我专门换了一套新衣,跟着姜尚穿越一片树林,来到渭水之滨的磻溪。同行的还有姜尚的弟子武吉。

    路上,我偷偷地问武吉:“武师弟(虽然他年龄比我大),你是怎么认识的师叔啊?”

    他看看我,“我是被师叔钓鱼钓来的。”

    “怎么是钓来的呢?”我问。

    他回答:“我本是打柴的樵夫。那日看到师傅在水边钓鱼。鱼钩却是直的,还离水面三尺远。鱼篓里却装了好多鱼。我感到十分好奇,就请教师傅如何做的。他说这叫愿者上钩。”

    “于是我便留下来跟师傅学习法术。现在我也可以用直钩钓鱼了。”

    嗯?还真有这回事?不过转念又一想,师叔精通法术,弄上来几条鱼又不是什么难事。

    “那你跟师叔钓鱼钓了几次啊?”

    “算今天四次。”

    “才四次啊?”

    说话之间,我们已到磻溪。姜尚装模作样支起钓竿。武吉忙前忙后一阵之后,就离开了。

    “武吉师弟去哪啦?”我问。

    “他去给西伯引路去了。”姜尚回答。

    “师叔,那我干什么?”我又问。

    姜尚笑道:“你虽为我师侄,但在此处,却是堂堂大商海合公主,怎么能为师叔这一介草民服务呢?你坐在旁边看着就行了。”然后又低声加上一句,“师叔有很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忙呢!起码为师叔抬抬身价。”

    我哑然失笑。

    姜尚架起钓竿之后,便没再管它,而是问我:“哪吒,你能探测到西伯的行踪么?”

    “师叔,弟子能够探测到二十里内的所有灵力光影。西伯的灵力不强,百丈之外我不易认出。不过,如果西伯带了大队人马,那我就很容易测到。等等,我测到了!”

    灵识之中,有一支足有百人的车队正向磻溪而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师叔,他们离我们不到十五里了!”

    “那还远着呢!”姜尚说道,“前面还有两场渔夫和樵夫的表演呢!我们先来下盘棋怎么样?”

    “师叔,我的棋艺可不怎么样。”

    “那我们就谈一谈兵法好了!”

第136章 拜相() 
我本来以为,姜尚所说的兵法,是指排兵布阵之类,或者是像《孙子》的谋攻篇那样讲一些用兵原则。

    没想到他却给我讲了好几个上古帝王和圣贤,像轩辕皇帝、禹王、汤王、皋陶、伊尹他们耍阴谋诡计的故事。这几个故事我前世可是闻所未闻。而且这些圣贤简直让姜尚说得非常不堪。

    “这都是书上写的?”我问。

    姜尚看着我狐疑的目光,眼中略带笑意。“怎么,你不信?”

    “不是不信啊?”我说,“师叔今年不超过八十岁,对吧?而您讲的故事发生时间肯定超过八十年。如果不是书上讲的,那便是您道听途说来的,要么就是您自己编的。反正不可能是您亲眼所见。”

    姜尚一听,丝毫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敢于质疑尊长。虽说这是好事。不过这样的话以后可不能见谁都随便说啊!”

    “这个弟子知道。”我说,“在寿王那里,我还没说过这样的话呢,就把命都丢了。还被打断双腿、开膛破肚、大卸八块……”

    姜尚看着我,露出十分怜悯的表情。“这些咱就不提了吧!不过我讲的这些故事是否真实,很重要吗?”

    “不重要啊!”我说,“重要的应该是师叔要通过这些故事来讲一些道理。”

    姜尚摇摇头,“重要的并不是我要讲什么道理,而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他望向河面,“来,哪吒,我们接着钓鱼。他们马上过就来了!”

    果然,灵识之中,车队已经停在树林以外。十多个人正徒步穿越树林,向这边而来。

    我看着空空的鱼篓,“师叔,要不要弟子帮您弄几条鱼上来啊?”

    姜尚笑了,“那是专门给像武吉那样的莽夫看的。今天师叔钓的可是王侯,不需要鱼的。”

    不多时,就见武吉跑来,“师傅,西伯大人到了!”

    随后,只见姬昌带着散宜生、南宫适、太颠、闳夭(文王四友)和随从人等鱼贯而来。

    姜尚急忙起身拱手,“草民不知西伯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姬昌和四友纷纷还礼。姬昌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两年前,先生去羑里看望姬昌。今日姬昌是特来赴两年前之约的。听散宜生大夫说,姬昌此次能够摆脱囹圄之灾,平安离开羑里,全赖先生之功呢!”

    姜尚笑道:“此皆散宜生、太颠、闳夭几位大人精心设计,周密实施的结果。姜尚不过插了几句嘴,又岂敢贪功?”

    这时散宜生说道:“先生实不必过谦,若不是先生谋划划,以我等之力,哪能顺利将君侯营救出狱。只是我等知道,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必不屑于此。”

    “先生初来西岐,即多出奇谋。然世子多次延请,先生却执意不肯出山。想必只有西伯亲自延请才肯入朝了。”

    嗯?这话听着怎么有点酸哪?

    “诶!”姬昌说道,“先生本为修仙之人,不愿为世间俗务所扰。我儿姬发虽有求贤之心,又岂能改变先生的本心?然天意既在周,欲烦劳先生助我父子一臂之力。况太公亦望先生久矣,先生终归不好推辞。”

    姜尚再次拱手,“西伯既然这样说,姜尚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姬昌命侍卫看座,众人坐下言欢。姜尚当即提出自己的计划。今年打哪,明年打哪,后年打哪。我一边在旁边扳着手指头数着,伐犬戎、伐密须、伐崇、伐黎……

    “三年之内,君侯可以平定西方,南面称王。五年之内,三分天下,君侯将有其二。八年之内,君侯将取九鼎,坐拥天下。”

    我屈指一算,现在是公元前1054年,八年后是公元前1046年。这是牧野之战的时间。他说得好准哦!

    在座的众人一个个脸上的表情虽充满怀疑之色,却都两眼放光。显然姜尚给他们描写的愿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姬昌突然看向了我,“大商的海合公主可是坐在这里的。先生与姬昌在此谈论的可是谋逆之事啊!”

    我尴尬一笑,“我的这个公主之名,不过是为让小女死得风光些罢了。寿王两度置我于死地。我与他早已恩断义绝。”

    “若天命归周,哪吒又怎可能逆天而行呢?必欲助西伯大人与师叔一臂之力。”

    “太好了!”姬昌与众人鼓掌大笑。

    之后,姬昌邀姜尚同乘一辆马车返回侯府。我则返回姜尚家里。

    申姜母女都在家里焦急地等待。“怎么样,哪吒姑娘?”

    “放心吧!”我说,“师叔已与西伯大人同车回府。等着搬家吧!”

    “可是,”申姜问道,“西伯没有说封你师叔为什么官么?”

    我颇感无奈,“夫人,师叔与西伯大人纵论天下,聊得兴起,还没谈到封官的事呢!”

    邑姜一听,马上说道:“娘,西伯既然肯亲到磻溪拜会父亲,肯定不会亏待他的!”

    “唉!”申姜叹息一声,“哪吒,你说你师叔是不是傻?”

    我噗嗤一笑,“如果师叔傻,那天下就没有聪明人了!”随后在申姜夫人的错愕中进了自己的房间。

    邑姜追了进来,“哪吒,今天世子他……”

    “今天世子没有来。”我回答。

    “那西伯大人……”

    我止住她,“西伯大人和师叔没有谈姐姐与世子的婚事。姐姐,功到自然成。你着什么急?小妹今天累了,要先睡觉了!”我看看四周,“也不知道这里还能住几天?”

    这天姜尚回来的时候,我早已入睡。第二天就见他家人都开始收拾行李!果然西伯已拜姜尚为相,并在西岐城中辟出一处宅院做为相府。

    “师叔,”我问,“您在相府中给我留房间了吗?”

    “师叔给你留了。”他说,“不过恐怕你不能去住。”

    “为什么?”我问。

    姜尚笑着说:“因为君侯已下令,拨给你一处与海合公主身份相当的府邸居住。还让你在世子大婚之日准备一套与大商公主身份相称的衣服。”

    “世子大婚?”我惊奇问道,“与邑姜姐姐么?”

第137章 武王迎娶邑姜() 
“当然是你邑姜姐姐。”姜尚反问:“难道你希望是别人么?”

    三天之后,姜尚全家搬进了相府。其实这座相府也并不气派到哪去,相较比干姥爷的少师府还要小不少。

    不过申姜夫人还是相当满意的。虽没有姜尚吹嘘的一百名奴隶,但也有二十名奴仆随从,伺候他们一家八口绰绰有余。至少不用申姜夫人自己做饭吃。不过申姜夫人常常抱怨西岐的奴仆不会做饭,完全不合她的胃口。

    我的院子离相府很近,也给我配了两名女奴和两名侍卫。院子不大,但只住了我们五个人,显得空空荡荡。

    对于申姜夫人的抱怨,我也深有同感。那两名女奴做饭真是太难吃了。我不由得怀念起在陈塘关的日子。我一直在说要回去看看,却始终没有兑现。

    姬发的大婚之日定在十月。我不仅要出席,而且要充当世子妃的伴娘(当然不是叫伴娘,反正是这个意思)。究竟该选什么样的衣服,一时间把我仇得够呛。

    我逛遍整个西岐城,看遍所有的商行(包括渭水龙族开的商行),也没有挑到一套可心的服装。关键是西岐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贫瘠、偏远、封闭了。不说比朝歌,就是比起崇城,也差得太远。

    幸好没过几天,太乙老师听说我已在西岐安家,立刻派金霞童子把我原来的大部分衣服全被打包送来。才算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从中挑出在碧游宫出席玉虚首座来访的那套白色礼服。这套总可以和我的大商公主身份相称吧!

    不过,我穿得漂亮,会不会压世子妃的风头啊?

    等邑姜穿上侯府为她准备的大红深衣裙袍礼服,我的一切疑虑打消。她的衣服风格与我完全不同。何况她高我半头的模特身材,穿起衣服来。我自认为的完美仙体,还要自愧不如。

    迎亲当日,世子姬发骑马在前,我陪着邑姜乘车在后,姬发的几个兄弟姬旦、姬振铎和姬高带着长长的迎亲队伍,在西岐的主要街道上绕了一大圈。

    几乎全西岐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传到我的耳朵里面(谁叫我的耳力好呢)。有感叹世子玉树临风的,有夸赞世子妃美若天仙的。

    不过也有不少人在问:“和世子妃坐在一起的人是谁啊?”

    “她的衣服好特别哦!”我的衣服特别吗?

    “据说她是大商的公主呢!”

    “朝歌现在都穿这样的衣服吗?”

    真的都在注意我的衣服。怎么就没有人说我长得漂亮的呢?

    在初冬的阳光中转悠了一个多时辰,我们终于到达了侯府。我见到了比迎接西伯入城时那天更为庞大的姬姓宗族。不仅有姬昌的十六个儿子,从三十七岁的姬发到十多岁的姬虞仲。还有他的第三代,其中最年长的是姬旦十四岁的儿子伯禽,还有姬鲜、姬度、姬振铎、姬处的儿子。

    而姬发自己,虽已有三个偏妃,却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