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羽是和怜香一起起来的,他只是安静的坐在府中,静静数着时间。

    奉天殿内,朱棣向每日一样听政,丝毫没有感受到有任何异样,知道快要宣布散朝时,看到了从大殿门外缓步走进来的洛盈和怜香。

    “姐姐,你怕么?”

    洛盈听着怜香在自己耳边的低语,紧了紧彼此握住的手,这似乎是她们姐妹平生第一次如此亲近。

    “已经来了,就不会再怕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微微凝眉,吃惊的问:“洛盈,怜香,你们怎么会来这里?难不成也有什么重要的政事要找朕?”

    朱棣目光落在怜香身上,以为是叶羽有什么话想说,但碍于如今尴尬,所以才让怜香进宫。

    只是奉天殿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允许两个长公主在早朝时随意出入?

    洛盈走到台阶之下,缓缓跪下向朱棣行礼,眸中露出决绝之意,深吸一口气,扬起下巴,朗声道:“启禀陛下,臣妹今日前来,是要向陛下和众位亲贵大臣面前,揭发原曹国公李景隆欺君罔上、陷杀忠良的大逆之罪。擅自于早朝时进入奉天殿,臣妹自知有罪,但李景隆所犯之罪实在霍霍滔天,人神共愤,臣妹既然知晓,便不敢相瞒陛下,还请陛下圣明,容臣妹详禀!”

    “洛盈,你在说什么?”朱棣不悦的说道,“李景隆都已经被褫夺了爵位关入诏狱之中,他的家朕也已经抄了,该杀的人也都杀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非要在早朝上来这样一出!”

    面对朱棣阴沉沉的目光,洛盈心中突突乱跳,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嗓音清亮的说着:“洪武二十六年,李景隆与蒋瓛勾结,陷害凉国公蓝玉谋反,瞒骗君主,做下滔天大案,请陛下圣裁!”

    就这样一句话,整个奉天殿如同开水一般沸腾了,朱棣脸色依旧阴沉,但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李景隆命人假传太祖皇帝圣旨,诱骗蓝家军副将定远侯王弼带兵入京,在中途以擅自发兵之罪将王弼所部就地歼灭,并欺骗太祖皇帝说蓝家军有谋逆之举。蒋瓛则暗中捉拿与凉国公往来密切的官员,将他们带入诏狱严刑逼供,伪造笔录控诉凉国公诸多不法行为,冠以欺君犯上之罪。”

    朱棣目光阴沉,双拳微微握紧。

    见朱棣没有什么反应,洛盈鼓着勇气,继续说道:“凉国公下狱之后,李景隆和蒋瓛到凉州散布谣言,诱骗凉国公世子蓝磬率兵入玉珠峰。太祖皇帝命令李景隆到凉州将蓝磬带回京城,李景隆率兵行至玉珠峰,不曾宣旨,将蓝磬所部所有人马尽数杀尽,事后谎称凉国公世子兵发京城,坐实蓝家谋逆之罪。桩桩件件皆有李景隆亲笔供述,罄竹难书,还望陛下明晰冤情,顺应天道,下旨重审蓝玉案!”

    洛盈展袖拜倒,以额触地。这一记缓缓磕下的头,如同一记重锤,落入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朱棣,等待着他的决定。

    见洛盈说完,朱棣这才缓缓开口:“这些内幕,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洛盈身子忍不住一怔,然后下定决心抬起头,说道:“回陛下,臣妹有罪,当年李景隆曾主动找上臣妹,希望得到皇族和云南王的支持,臣妹自知此事关系重大,当时便拒绝了。只是……为明哲保身知情不报,也是间接酿成大祸的罪人,今番不求陛下原谅,只求看在首告之功,请陛下莫要牵连臣妹家人!”

    “李景隆的手书,你又是从何而来?”

    “兰陵侯夜殇审讯中得来,侯爷怕如此重要的手书放在身边不安全,便拖怜儿妹妹将它交给臣妹保管。”

    朱棣眯着眼睛,不置可否,洛盈说的这些说辞他一句也不信,不过都是叶羽在背后掌控罢了。

    于是,朱棣缓缓说着:“蒋瓛已死,李景隆也以获罪受罚,如今重提旧案已无意义……纪纲,先扶长公主出去。”

    纪纲闻言立刻向洛盈走去,他始终等着朱棣的命令,是因为他觉得洛盈说的这些控诉李景隆的话完全威胁不到自己,所以袖手旁观罢了。

    那位擅长翻云覆雨的靖国公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纪纲倒是真的想看看。

    哪知,纪纲还没碰到洛盈,一直沉默不语的怜香却突然跪了下来,向龙椅上的朱棣扬声说道。

    “皇兄圣明!臣妹今日来奉天殿,也有冤情要呈,请皇兄圣听。”

    朱棣从小就对这个妹妹宠爱非常,此时见她直直的向自己跪下,不由自主的抬手道:“纪纲等等!”

    怜香见纪纲停下动作,立刻向朱棣朗声道:“皇兄,臣妹今日要禀报的事与曹国公一案无关,是关于贵妃娘娘薨逝之事。”

    此言一出,无疑又是一个惊雷落入众人耳中。

    朱棣双手紧紧握住椅子上的扶手,眼神瞬间变的犀利,沉声说:“贵妃娘娘是难产而亡,这有什么问题?”

    怜香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臣妹要说的,是贵妃娘娘为何会难产!”

    朱棣脸色大变,虽然表面上镇定,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经忍不住开始颤抖,“说!你知道什么?”

    怜香瞥眼看了看纪纲,见他一贯淡定阴沉的脸上也开始出现一丝慌乱,忍不住在心中略感快意。

    “贵妃娘娘胎相一向平和,为何会突然难产血崩,臣妹一直觉得此事很蹊跷,这才暗中探查。”

    “长公主殿下这话说的,贵妃娘娘是因为在东暖阁受到了惊吓,才导致难产的,难道殿下忘了?”纪纲忍不住开口反驳起来。

    怜香斜眼看着纪纲,冷笑道:“本宫还不至于如此健忘,本宫想要告诉皇兄的并非这么肤浅,而是贵妃娘娘好端端的,为何会突然出现在东暖阁内!纪大人,你还是先好好听着吧,待会儿有你说话的时间。”

    纪纲被怜香一顿抢白,竟然怔住说不出话来。

    怜香重新看向朱棣,一字一句说道:“臣妹问过甘露宫所有人,当日只有御膳房为贵妃娘娘端来过一碗安胎汤药,由于每天送药的都是同一个人,所以贵妃娘娘并没有多想就喝了下去。后来,有一队锦衣卫路过甘露宫,行色匆匆的向东暖阁而去,这些锦衣卫在交谈中透露了皇兄要捉拿兰陵侯的消息……锦衣卫在宫中的行为受谁的控制,想必皇兄比臣妹要清楚多了。”

    朱棣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他下意识的喝道:“好了!”

    朱棣冰冷的目光落到纪纲身上,那眼神已经透露出了无边的怒火,像是可以把纪纲生生吞没。

    纪纲立刻屈膝跪下,道:“陛下!臣冤枉!”

    怜香冷哼道:“皇兄还什么都没说,纪大人未免跳出来的太快了些。”

    纪纲跪在地上,额上渐渐渗出冷汗,刚才自己主动跳出来喊冤,倒真的像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棣按捺的胸中的怒火,他环视了殿内所有人的表情,最后说道:“洛盈怜香,你们先起来。”

    两位长公主起身后站到了大殿一侧,朱棣又问:“对于刚刚洛盈长公主所奏之事,众位卿家怎么看?”

    怜香不动声色看了看站在文官之首的内阁首辅杨士奇,杨士奇立刻会意,快步站出列,道:“陛下,长公主所言惊骇无疑,又有李景隆手书为证,并非狂迷虚言,若不彻查,不足以安朝局民心。请陛下准其所奏,指派公允之臣,自即日起重审当年蓝玉一案,查清真相,以彰陛下的贤明盛德!”

    杨士奇话音刚落,同为内阁大学士的杨荣等人便纷纷出列,均表示赞同杨士奇所言,希望朱棣重审蓝玉案。

    朱棣垂了垂眼帘,他现在心中依然是犹豫,如果答应重审,将会造成怎样史无前例的事情,他是清楚的。

    “儿臣附议!”

    太子朱高炽缓缓站出来,站到了群臣之首,跪下向朱棣深深叩拜,道:“儿臣赞同诸位大人所奏,请父皇重审蓝玉案,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以慰亡灵!”

    如果说之前朱棣还在犹豫不决,但朱高炽的明确表态,便已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江月去世的真相所带给朱棣的冲击,让他坚守的冰冷内心再次崩塌。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朱棣却不得不承认,叶羽又赢了。

    叹了口气,朱棣下达命令:“宣靖国公叶羽入宫面圣,将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关入天牢候审,由刑部严密看守,宫中布防由靖国公所部京都警卫负责,不得有误!”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公道() 
叶羽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进宫了,此时他步伐平稳的迈进东暖阁中,身着玄色蟒袍,乌发玉冠。

    朱棣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随意靠在两侧椅子上,静静看着叶羽。

    叶羽默默下拜行礼,身形略顿后见朱棣没有任何回应,便自己站了起来。

    朱棣面色不改,这已经是他们一贯的相处模式了,他并不会因为叶羽的不敬而发怒。

    “月儿的事,朕刚刚已经在宫中彻查过了,确实如怜儿所说。”

    叶羽略一思忖,道:“陛下怎么想呢?”

    朱棣的神情十分疲惫悲伤,“朕……信错了人。朕当时……”

    “陛下当时,一心想着如何一鼓作气拘捕兰陵侯,会盲目相信纪纲也是情理之中。”

    朱棣面上短暂露出惭愧的神情,他如何听不出叶羽话语中的讽刺,只是江月的死确实是自己间接造成,只要想起这一点,他就什么气焰都没有了。

    叶羽见他沉默,便先说道:“李景隆的供词,陛下看过了么?”

    “还没有。”

    叶羽静静说道:“天下人企盼着陛下的圣明公道,陛下还是先看看吧。”

    朱棣轻声一笑,道:“天下人?天下人又懂的什么?只是三弟你在企盼着吧。其实,你是炽儿的亚父,何不等到炽儿登基之后,再论翻案的事?他一定会听你的。”

    “陛下,那是不一样的。”

    “为何?”

    叶羽直视着朱棣的双眼,道:“那对蓝磬来说不一样。从洪武末年开始,蓝磬便跟随在陛下身边,她虽然意欲平反,但对陛下也是真心的敬佩,心甘情愿的追随,她对陛下的敬仰,绝对不会比臣差。所以,如果是陛下帮助蓝家翻案,那对于她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朱棣低了低眼眸,片刻后说道:“李景隆的供词,朕不用看,里面的内容大概也知道。只不过,洛盈今日在朝堂上说的话,也是半真半假。”

    叶羽不置可否,确实,洛盈在朝堂上说的话是自己事前编好让她记熟的,当年蓝玉案的爆发,多半都是朱元璋的在操控,幕后真正的黑手也是朱元璋本人,李景隆和蒋瓛不过是替他去办罢了。但这话不能当众说出来,如今来说,翻案就是结局,太祖皇帝已死,再怎样去编排他的是非也无济于事。

    “当年,凉国公临死之前,曾跪拜皇城,向太祖皇帝遥呼冤屈,那是怎样的心灰意冷,陛下能否体会?”

    朱棣沉吟,道:“朕不想评论父皇当年的作为,只是身为人子,却要去推翻父亲的定论……无论父皇做了什么,他都有身为一国之君而为天下考虑的心。不可否认的是,蓝玉当年确实拥兵自重,屡屡与父皇意见相悖,这让父皇如何不起疑心?”

    叶羽凛然道:“将士浴血沙场,若处处受皇帝掣肘,要如何妥善在行军中应变?这种情况,常年征战沙场的陛下,应该比谁都明白吧?”

    朱棣默然不语,无法反驳。

    “在父皇眼中,恐怕巍巍皇权要更胜于一切。”叶羽语气恳切的说着:“陛下,如今,改正上一辈错误的机会就摆在眼前,难道您还要让这个错误延续下去么?就算是为了凉国公当年宁死不反的一片心,为了蓝磬多年来忠心耿耿的追随,陛下真心实意查证一下蓝家的清白,就真的那么难?真的做不到吗?”

    朱棣终于垂下了眼帘,叶羽知道,他妥协了。

    “朕会下旨,命令太子主审,三司协理,正式重审当年的蓝玉案。”

    叶羽舒了口气,郑重向朱棣行礼,道:“多谢陛下。”

    离开东暖阁前,叶羽深沉的眼眸望向朱棣,缓缓低声说道:“陛下,当年凉州所传的两条消息,其中一条假的,究竟是谁散布的,您应该十分清楚吧?还有……当年臣被建文帝关入宗人府中,葛诚又为什么会对他说臣协助陛下谋反?陛下心中,应该都知道吧?”

    叶羽的最后这句话,仿佛带着霹雳与闪电的力量,落地有声,瞬间惊得朱棣从座椅上弹了起来。

    “你说什么?你知道什么?”

    叶羽没有再回答,只是沉默的离开东暖阁。

    朱棣愣愣的站在原地,眼中的神情渐渐由震惊化为浓浓的愤怒和杀意。这些事,除了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