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棣怔怔看着他,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来意。

    “这场战役的始末你也听说了,当时的情况太过混乱,我军是被围起来打的,乱军之中哪里还分得出谁是谁?别说分不清遗体了,我们就连逃出来的人都有限。”因为能够理解叶羽的心情,所以朱棣对他说话很心平气和。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叶羽却并没有因为朱棣的心平气和而改变自己的说话态度。

    “那战后为何没有返回战场去寻找?”

    朱棣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叶羽的这个问题太没水平,而且可以说几近于白痴一般,没有人会在战败之后再特意返回战场,只为了寻找一个败军之将的尸体。

    “你说这话也太天真,我军已经战败,怎么可能再返回战场去?这样很危险不说,也会继续劳损我军的军力。”

    朱棣已经足够耐心的在跟叶羽说这件事,但叶羽却似乎对朱棣的解释十分不满。

    “所以就要让大哥曝尸荒野么?”

    朱棣盯着叶羽,说实话,自从徐仪华逝世之后,他就没遇上一件好事,所以脾气也很暴躁,今天能对叶羽这么有耐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朱棣不明白,事情已经够烦的了,叶羽突然在这个时候抽风到底是要干嘛?认识他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一次这样过。

    叶羽炙热的眼神回视着朱棣,缓缓问道:“我不是在以臣子的身份对陛下说话,我是在问二哥你。”

    朱棣终于明白了,叶羽跑来跟自己兴师问罪,并不是以一个臣子的身份,而是以结义兄弟的身份,在质问自己为何没有想办法寻回大哥的遗体。

    朱棣一时间有些语塞,他这时候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之前还能振振有词,只是因为他在刚刚忘记了丘福还是自己结义大哥的事实。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朱棣不说话,叶羽就只是盯着他看。

    最终,还是朱棣无奈的妥协,叹息着站起身,走到叶羽身边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朱棣妥协了,叶羽立刻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他的妥协。

    说实话,身为帝王,朱棣这样的表现已经很难得了,至少叶羽不会再得寸进尺。

    于是,叶羽的语气也立刻和缓了下来,他牢牢看住朱棣,道:“鞑靼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容忍范围,我们必须要痛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这话不用叶羽说,朱棣当然明白,但他现在没有想到合适代替丘福的人,所以才会有些头疼。

    哪知,叶羽却自顾自的说下去,“二哥可有合适的将领?”

    朱棣无奈的摇摇头。

    叶羽却突然笑了,笃定的说:“我来给二哥推荐一个人选吧。”

    “谁?”

    “我!”

    朱棣有些惊讶的看着他,确实没想到他会主动请缨。在朱棣的印象当中,除了靖难那一次之外,叶羽从未有一次主动请缨上过战场,他基本属于能躲就躲那类型的人。

    叶羽看朱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忍不住笑了笑,说道:“我不喜欢战场,但我这次必须去!”

    朱棣当然明白叶羽所执着的地方是什么,他沉默的思考着,权衡着此刻让叶羽去北境战场还是留在京城的利弊。

    叶羽自朱棣登基以来就是他的左右手,一直在帮他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虽然有内阁的七位大学士在帮忙,但有时很多决策性的问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朱棣都会询问叶羽。

    况且战场毕竟凶险,朱棣现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实在也不想让叶羽亲自去打仗。

    叶羽也知道朱棣在犹豫什么,便说道:“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战场,我的第一场战争就是和蒙古人的战争。二哥,你已经找不出别人比我更合适北伐主帅的位置了,对么?况且,这次我去北伐,还肩负着大哥的仇恨!大哥战死在蒙古的战场上,作为他的兄弟,我必须要替他报仇!”

    朱棣看着叶羽,沉声问道:“你的把握大么……”

    叶羽笑道:“哪个人上战场之前能确定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也已经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所以二哥,无论你犹豫多久,你最后都一定会同意让我去的。”

    叶羽确实了解朱棣,放眼整个朝堂,除了叶羽之外已经没有第二个人合适出征北伐了。

    所以,最后朱棣还是下了一道谕旨,任命靖国公叶羽为北伐主帅,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对鞑靼的第二次北伐。

    于是在靖难之战后第六年,叶羽再次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战刀,准备走上战场去击败他的敌人。与之前的那次战争之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逆贼,这一次他是皇亲,上一次是为了自己,这一次是为了国家。

    朱棣完全继承了朱元璋的人生哲学“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次也不例外。为了给鞑靼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下达了总动员令,命令凡长江以北全部可以调动的士兵,立刻全部向北方集结,于是长江以北无数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始向集结地进发,集结完毕后共五十万,靖国公叶羽任主帅。

    与此同时,朱棣派遣使者向瓦剌传递消息,大致意思是大明马上就要出击鞑靼,希望你们不要多管闲事,如果多事,大可连你们一起收拾。

    而此时的鞑靼却十分没有自知之明,击败丘福之后,本雅史里与阿鲁台十分得意,甚至开始谋划恢复元帝国,重新做皇帝,因而对瓦剌更加傲慢。这两位尚在做美梦的仁兄根本不会想到,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只等砍下去了。

    在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后,叶羽终于率领着他的五十万大军出塞远征,目标直指鞑靼!

    六年未经战阵的叶羽再次回到了战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江南水乡的秀丽和宁静和北方草原的辽阔与豪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叶羽带着朱棣的期待,带着为丘福报仇的决心,来到了北漠之中。

    鞑靼的做法不仅让朱棣愤怒,也让叶羽愤怒。

    像这样不听话的邻居是不需要的,必须要将他们彻底消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呼啸北漠() 
叶羽率领着他的北伐大军不断向北方挺进,当军队经过大伯颜山时,叶羽纵马登上山顶,远望大漠,唯见万里黄沙,极尽萧条。

    十年前,他曾经远征经过此地,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几岁,那时这里还有很多人家,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变成了一片荒漠。

    叶羽感叹良多,对身边的杨澈说道:“当年蒙古元朝兴盛之时,这里都是一片片繁荣的民居之地,如今却已经变得如此荒凉。”

    容不得叶羽的更多感叹,大军于同年五月到达了几个月前丘福全军覆没的克鲁伦河,由于时间不长,四处仍然可见死难明军的尸骨和盔甲武器,很明显,蒙古军队管杀不管埋。

    叶羽一路皱着眉,他命令亲兵散开,沿途仔细寻找,只要发现有高级军官穿着的尸体就一定要立刻告诉他。

    虽然知道已经过了这么久,根本就没有可能找到了,但他依然不放弃可能带回丘福遗体的机会。

    叶羽一面让人留意寻找丘福的遗体,一面让手下的亲兵们去尽量收殓明军的尸骨,并将他们就地埋葬,入土为安。

    结果和叶羽预期的没有不同,能够找到的明军尸骨本身就很少了,丘福的遗体更是根本就找不到。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叶羽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悲伤,他翻身下马,向着明军全军覆没的战场恭敬的跪下,行了个代表为兄长送行的大礼。

    这之后,叶羽打起精神率领大军继续深入北漠。

    过河之后,明军抓到了少数鞑靼士兵,他们供认鞑靼首领本雅失里就在附近,经过仔细分析,叶羽确认了这一情报的真实性,他立刻下令部将王友就驻扎此地,自己则率领精锐骑兵带上二十天口粮继续追击。

    兵贵神速,叶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而种种迹象表明,自己寻找已久的目标就在附近!

    叶羽的判断没有错,本雅失里确实统领着大队鞑靼骑兵驻扎在附近,但他的老搭档阿鲁台却不在身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们吵架了。

    本雅失里是阿鲁台扶植上台的,两人关系一向很好,也甚少争吵,但在得知大明的靖国公叶羽亲率五十万大军前来讨伐时,他们慌张之余,竟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争吵的内容并不是要不要抵抗和怎么抵抗,而是往哪个方向逃跑!

    这二位仁兄虽然壮志凌云,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听说叶羽亲率五十万人来攻击自己后,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次明朝政府是来玩命的,无论怎么扳指头算,自己手下的这点兵力也绝对不够五十万人打的,向瓦剌求援又没有回音,那就只有跑了。

    叶羽打仗的本事在蒙古还是很有名的,毕竟这家伙总是不动声色的就能把敌人打的落荒而逃,这次又带了五十万人之众,正常人都不会想要跟他较劲。

    跑是一定要跑的,可是往那边跑呢?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本雅失里说:“往西跑,西边安全。”

    阿鲁台却说:“西边是瓦剌的地盘,我们刚和人家打完仗,哪好意思去投奔,不如往东跑,东边安全。”

    本雅失里反对,他说:“东边的朵颜三卫是明朝的从属国,绝对不会收留自己这个元朝宗室,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两人僵持不下,越吵越激烈,后来他们决定停止争吵,毕竟再不停明军就要来了,最后他们决定分兵突围。

    就这样,本雅失里一路向西狂跑,可还没有赶到瓦剌就撞到了叶羽的大军,不能不说是运气不好。

    本雅失里发现了明朝大军的动向,他立刻命令部队加速前进。

    与此同时,率领精锐骑兵的叶羽也快马加鞭向本雅失里不断靠近。

    这是一场战场上的赛跑,最终叶羽占据了优势,因为他明智地把辎重和后勤留在了克鲁伦河畔,只带上口粮日夜追击,而本雅失里却舍不得他抢来的那些东西,带着一大堆家当逃跑,自然跑不快。

    叶羽终于追上了本雅失里,并立刻向他发动了攻击,本雅失里万万没有想到,叶羽来得这么快,毫无招架之功,被叶羽一顿猛打,丢下了所有辎重,只带了七个人逃了出去。

    战后,叶羽不打收条就全部收走了本雅失里辛辛苦苦带过来,一直舍不得丢的那些金银财宝,而可怜的本雅失里就这样无偿地为叶羽干了一趟搬运工。

    无论如何,本雅失里总算是捡了一条命,继续着他的逃亡之路,但他却未必知道,他的这次战败不但是他的耻辱,也会让他的祖先蒙羞。

    或许是宿命的安排吧,叶羽追上并击溃这位成吉思汗子孙的地方,就是斡难河。

    叶羽正在马上俯视着这片刚刚经过大战的土地,大风吹拂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斡难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出迷人的光彩,刚发生的那场恶战似乎与这片美丽的土地毫无关系。

    胜利喜悦已经消退的叶羽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沉思了一会,对身边的杨澈感叹道:“这里是斡难河,是成吉思汗兴起的地方,他当初叱咤天下烈烈风云的时候,怎么会想到后世子孙竟会败的这样彻底。”

    是的,两百年前,就在斡难河畔,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部落,成为了伟大的成吉思汗。术赤、窝阔台、拖雷、哲别等后来威震欧亚大陆的名将们环绕在他的周围,宣誓向他效忠。之后他们各自出征,将自己的宝剑指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最终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

    转眼之间,两百年过去了,草原上的大风仍旧呼啸,斡难河水依然流淌,但那雄伟的帝国早已不见了踪影,而就在不久之前,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在这里被打得落荒而逃。

    一切都过去了,只有那辽阔的草原和奔流的河水似乎在向后人叙说着这里当年的盛况。

    百年宏图霸业,最终竟然全都是过眼云烟。

    本雅失里逃走了,他如愿逃到了瓦剌,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虽然以往与瓦剌的战争都是太师阿鲁台指挥,本雅失里并未参与过,可是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充分发挥了一视同仁的精神,不但没有给他什么优厚待遇,反而从他这里拿走了一样东西——他的脑袋,报旧仇之余,还顺便去向明朝要两个赏钱。

    叶羽击败了本雅失里,但办事向来十分周到的他并未忘记阿鲁台,他随即命令大军转向攻击阿鲁台。

    此时的阿鲁台情况比本雅失里好不了多少,他其实根本就不敢去朵颜三卫的领地,毕竟朵颜的岚琴郡主一门心思跟着明朝混,现在去了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