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回京城来做什么?”夏空相对于江月自然是冷静的那个,“难道不知道京城是个是非之地吗!”

    “嗯,京城确实是是非之地,但她现在很安全。”叶羽认真的看了看夏空和江月,缓缓说道:“她现在住在兰陵侯府。”

    夏空和江月诧异的对视一眼,都十分不解。

    “兰陵侯?锦衣卫提督夜殇?”江月疑惑的问,“墨瑶怎么跟他扯上关系了?”

    叶羽稍稍沉默,但夏空是极聪明的人,她立刻将所有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自心底屡出了头绪。

    语气中带着不确定和惊喜的成分,夏空一字一句的问叶羽:“难道……夜殇他是……?”

    叶羽看着夏空,心知她已经猜了出来,便点点头,道:“是,就是你想的那样。”

    夏空脸上的神情一瞬间转变为巨大的惊喜,这种突如其来的强烈惊喜让她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江月和怜香面面相觑,她们两个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状况。

    “我说你们两个……突然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到底在搞什么啊?我们还没明白呢!”

    叶羽看向发出疑问的江月,认真的说着:“月,你认为墨瑶会再次回到京城的原因是什么呢?”

    江月想了想,依然摇了摇头。

    夏空笑道:“当然是因为她身边有她想要跟随的人啊!”

    “所以墨瑶姐姐想跟随的人就是锦衣提督……”怜香突然间明白了过来,她震惊的看向叶羽,想从他眼底看出事情的真相。

    叶羽郑重的点点头,道:“不错!就是因为夜殇。因为夜殇她……就是石头!”

    江月一瞬间愣在当场,这个答案让她太过震惊。自洪武二十六年至今,已经过了十年之久,这十年来他们无数次的挣扎,无数次的寻找,总是失望而归。

    现如今,他们甚至已经绝望了的时候,叶羽却带来了这样的消息。

    “是真的么?”

    叶羽点点头,道:“是!我已经在北境和她本人确定过了。”

    “所以……所以说……石头还活着!”江月很难得露出严肃认真又有些伤感的神情。

    叶羽再次认真的点点头,道:“是!她还活着!这些年来,一直都活着!我们寻找她的同时,她也在努力的走着每一步路。”

    四个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起来,一时间各自都有着一些想法。

    “石头她……再次走回朝堂来,是要做什么?”最为敏感的夏空首先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问题。

    叶羽看看她们,虽然屋内都是自己人,但皇宫之中总不能算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所以,他提出:“我们明日一早一起去一趟提督府吧。你们也有很多话想跟墨瑶说吧?”

    三个女子互相看了看,都默认了叶羽的这个提议。

    很多话在宫内是不能说的,但到了宫外,靖国公府或者提督府的话,却比宫里要安全太多。

    尤其是提督府,夜殇既然放心让墨瑶住在里面,就证明那里面高手环绕,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六章 梦想() 
叶羽被朱棣传唤到了宫中,自从他休假以来,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朱棣信守承诺尽可能的不去打扰正在放假的叶羽。

    所以这一次突然派人来传他入宫,叶羽便没有犹豫的立刻进宫了。

    东暖阁内,朱棣将自己埋在书案上厚厚的一摞书中,似乎正在翻找着什么。叶羽走进去之后就看到了这样狼狈的一幕,皇帝陛下被一堆书和资料埋了起来,他本人穿着玄色的龙袍正焦头烂额的翻找着资料。

    叶羽看了看眼前的情景,十分不客气的笑出了声。

    “我说皇帝陛下,您这是干嘛呢?”叶羽随意坐在殿内的椅子上,一脸看好戏的样子。

    朱棣抬头看了眼他,又埋头继续找,“有看热闹的功夫不如来帮我一起找。”

    “找?找什么?”叶羽并不理会朱棣,他随手拿起旁边桌子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难道皇帝陛下偷偷藏起来的情书找不到了?”

    朱棣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当然不是!我在找正经东西。”

    叶羽喝了几口茶,这才站起身走到朱棣身边,问道:“所以到底是找什么?还有啊,您不会就是找我过来一起翻翻找找吧。”

    朱棣摇摇头,他随意坐在地上,抬头看着叶羽,道:“不,有件事儿想问问你的意见。朕最近考虑了很多,综合了目前的形势分析之后下了个决定。朕决定组织一支舰队,一支队伍规模都空前强大的舰队,代表大明帝国出海,巡防沿海各国!”

    叶羽怔怔看着朱棣认真的眼神,又看看对方唇角挂着的自信飞扬的笑容,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了。

    这件事对于已经几乎遗忘了全部历史的叶羽来说,也算是极少数还有印象的事件了。

    七下西洋!

    朱棣看到叶羽呆愣的看着自己,以为他是被自己异想天开的决定给惊到了,便自顾自说着:“强汉之时有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盛唐之时更是四方臣服、万国来朝!”

    朱棣站起身走到悬挂在东暖阁一侧的地图旁,他看着眼前的地图,声音中充满向往和憧憬:“威服四海,胸怀远人!中国强盛,万国敬仰!这是朕的梦想!强汉盛唐之时,我们便是让世界上所有国家敬仰向往的天朝盛国,虽然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变动,但如今,朕有自信,我大明可以成为继强汉盛唐之后又一立足于顶点的最强大国!”

    叶羽怔怔听着朱棣的话,身体不自觉的燃烧了起来。这种从心底沸腾起来的豪情是怎么回事?

    中国强盛,万国敬仰!

    这并不是朱棣的梦想,也不仅仅是历代帝王的梦想,而是属于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梦想!

    我们是天朝盛国,万物丰富,锋芒自有必现之时。

    自盛唐之后,如今的中国又一次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恢复,但经过朱元璋堪称劳模的辛勤耕耘,此时的大明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粮银充足,强盛如大明一般的光会说无法掩盖的,当它的强大和先进文明被世界所公认之时,威服四海的时刻自然就到来了。

    叶羽悄悄握紧拳头,抑制着自己激动的情绪,那种打从心底升起的豪情是不会骗人的。虽然一直自信自己面对权力可以淡泊洒脱,但如今在面对整个国家的荣耀时,他竟然真的克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了。

    盛世大明,万国来朝。

    在真切的参与了这么多事件之后,叶羽发现这竟然也成为自己根深蒂固在心底的梦想。

    喉结滚动,叶羽迫使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认真的对朱棣说道:“陛下可是认真的?”

    朱棣露出自信且充满豪情的笑,“当然!”朱棣看着之画着一部分大陆的地图,向往的说着:“西洋……是我们从未望过边际的大海。海的那一边有什么,我们从未真正弄清楚。说实话,朕曾经可不敢想象这些,但当我真实的看到杨画师的时候,才终于敢于去想象这些。杨画师是从海的另一边回来的吧?不列颠王朝也不是第一次派使团来朝贡,那么就证明,大海并非是无法征服的!”

    叶羽确定了朱棣坚定的心意,朱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他在历史上的英明神武绝非是因为他多么仁慈和善,而是因为他总会决定去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而且他总能成功!

    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历史上第一个决定修缮囊括所有内容的百科全书的帝王,第一个缔造了内阁制度的帝王,第一个决定征服大海的帝王。

    朱棣的一生伴有太多的第一次,所以他注定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

    “所以陛下这是在找什么?”

    朱棣笑了笑,道:“父皇留下来的记载造船技术的文案!当年与陈友谅作战时,父皇曾多次在水战上吃亏,所以自那以后,他便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自大明建国以来,造船的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我现在找的就是那些造船技术的全部记载。把它们挑出来整理好,然后根据这些记录命人造出朕想要的一支船队!”

    叶羽终于蹲下身子认真的帮助朱棣去寻找他想要的文献,“嗯,既然是征服大海的目标,在造船上自然不能马虎,真要实现的话也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不过,这支船队的领导者,陛下可有选好人选?”

    朱棣点点头,自信的笑道:“有了初步的人选!这个人跟随朕很多年,而且,他懂得航海的技术,十一岁即从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朕最看好他的一点,是他出色的外交能力!当年建文帝的人围攻燕王府时,就是他出面谈判将危局转变成我们的优势的。”

    叶羽立刻明白,朱棣的选择正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

    “郑和!”

    朱棣道:“他是朕的近侍,如今内官中品级仅低于首领太监李兴。这也是没办法的,李兴是靖难之战中功勋卓著的内官,朕自然不会亏待于他。”

    “既然陛下觉得郑和合适,那么他一定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臣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选,可以作为郑和的副手和军师随同出海,希望陛下可以听听看,考虑一下。”

第三百二十七章 郑和() 
郑和是洪武四年出生的,他的原名叫马和,是云南回族人。

    洪武十四年时,傅友德和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当时的明军势如破竹,仅仅只用了半年就搞定了云南这个战乱多发的地方。这之后,沐英被留在云南镇守,并发明了火器的作战方法,当然这就和郑和没什么关系了。

    不过这场战争却是郑和人生的转折。

    那场战争结束后,云南的很多儿童被俘虏,一般情况下战俘只会被拉去干苦力,干到一定资历后有可能升职。

    但那一次不一样,对待少数民族的男童战俘,明军采用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处罚方式——阉割。

    而这个阉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再繁衍出后代来反抗政府。

    朱元璋没有选择屠杀战俘,而是选择让这些战俘再也没有机会生下后代。当年年仅十一岁的马和就是这些不幸的孩子中的一员。

    当年的马和一定十分痛苦,因为他的人生似乎从十一岁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然而,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悲剧往往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反而是荣耀的开端。

    十一岁的马和咬牙活了下来,他成为了明军中的一员,更随明军征战四方。风雪飘摇的北方,黄沙漫天的大漠,明军铁蹄所到之处也留下了他的足迹,马和彻底变成了战争的一员,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

    冰冷的盔甲和沉重的兵刃成了十几岁的马和唯一的伙伴,常年征战中,没有人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而马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点的磨练了出来。

    直到他遇到朱棣。

    马和十五岁那年,他遇到了燕王朱棣,这是影响他一生的人。

    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近身护卫,从此马和就和朱能一样跟随在朱棣左右,成为了朱棣的亲信。

    靖难爆发之前,燕王府被谢贵和张昺死死围住,当时就是马和孤身出府去送信,以一己之力舌战谢贵和张昺,最终成功将他们骗到了府中。

    那个事件之后,朱棣再次刷新了对自己身边这个亲信护卫的印象,事实也证明是金子迟早要发光,马和是个注定会成就大事的人。

    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后,立刻晋封马和为内官监总领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首领太监李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朱棣又给予马和更大的殊荣,赐姓“郑”,更名为郑和。

    要知道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赐姓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足以见得郑和在朱棣心中的信任和地位。

    上天要你受苦,往往会回报更多给你,这也是屡见不鲜的,郑和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了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朱棣的臣子,他已经得到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想来当年的郑和应该也知足了。

    但郑和的心中也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出海,到麦加朝圣。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教信徒,而所有的***教信徒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圣城麦加。

    在郑和眼中,居住在麦加的信徒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时刻仰望圣地,但对于郑和来说,这是件不易的事情。但郑和的家境其实还不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麦加,于是郑和从小就听到父亲讲述的朝圣途中乘风破浪的精彩故事,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