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仪华的话几乎和叶羽的想法一致,这反倒是朱棣一时间没有想到的不过这其实也不是朱棣最关心的一点。

    沉吟片刻,朱棣问道:“仪华,你真的不在意么?”

    徐仪华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她笑着摇摇头,认真的说道:“陛下,事到如今,这原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是江妹妹,臣妾更没有介意的必要了。这四年来我们都在为江妹妹的事难过,如今总算是有了意外之喜,这不是很好?”

    朱棣其实知道,徐仪华从来都是恬静文雅的,所以她绝不会反对,这个答案其实朱棣心里早就有了。

    在跟徐仪华达成默契之后,朱棣的心情显然更加好了,他准备下朝后叫叶羽到东暖阁议事,顺便商量将江月接入宫中的事情。

    进入东暖阁后,叶羽笑嘻嘻的说着:“陛下和皇后娘娘已经商量好了?”

    朱棣点头,道:“是,仪华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原本她一直在计划选秀的事情,现在则是停下这些事,先把册封贵妃的大事准备妥当。”

    “贵妃?”叶羽怔了怔,虽然他早就知道朱棣一定会册封江月,却没想到竟然是直接册封贵妃。

    朱棣自然明白叶羽的疑惑,他平静的解释:“册封典礼之后,仪华还是要着手准备选秀的事,到时候还会有新的妃嫔入宫。朕不希望月儿和那些人一样,也一定要给她独一无二的地位。”

    叶羽有些明白朱棣的意思,对于朱棣来说,徐仪华是结发一生的唯一妻子,是与他相扶一生的伴侣。江月是他此生唯一感受到炙热恋情的女子,是他心中爱的最深的人。至于选秀后的其他女人,对他来说可能只算是任务,是为了巩固朝纲和政治联系的纽带。

    “如果是这样的话,臣倒是有个提议,陛下不妨听听看。”

    对于叶羽来说,江月也是他重要的朋友,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她可以得到安稳的幸福。

    “把江月接到我府上,让她不仅以绮筝郡主的身份出嫁,还以靖国公义姐的身份成为贵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叶羽的话其实是朱棣设想过的,只是他没想到叶羽竟然也跟他想到了一起去。

    两个人沉默的对视片刻,突然默契的一笑。

    不错,作为洪武朝备受宠爱的绮筝郡主,江月当年算是荣耀万丈。可如今不同,经历了建文朝的四年之后,绮筝郡主在天下臣民心中已成为了一个不受宠的宫中女子。她与怜香不同,怜香是尊贵的公主,即便曾经历过建文朝的起伏,但她的血统不容置疑。而江月,不过是一个毫无背景而言的普通女子罢了,将她养在宫中,已经是对太祖皇帝最大的孝道。

    但如果她成为了靖国公叶羽的义姐,那么身份就在一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叶羽是靖难之役最大的功臣,是皇帝的结义兄弟,是怜香长公主的驸马,是太子的老师,这样最贵的身份在永乐朝是无人能及的。所以,他的义姐成为贵妃的话,也算是理所应当。

    这之后,朱棣和叶羽二人就册封的事又做了详细的准备,然后便开始准备行动了。

    五日后,朱棣突下圣旨,册封绮筝郡主为贵妃,自靖国公府出嫁,以靖国公长姐的身份成为协理后宫的众妃之首。

    起初是有文官反对的,但靖国公叶羽亲自站出来为自己的长姐说话,再加上皇后娘娘第二日亲自下了一道懿旨,将后宫中紧挨着坤宁宫后方的甘露宫修缮出来,作为新贵妃入宫后的居所。

    皇帝,皇后,还有靖国公,这三个人同时促成这件事,让朝野内外所有大臣再没有一句反对之声,更何况锦衣卫提督那双冰冷的眼睛扫到了每个人的身上,那冷漠的神情似乎是在警告,谁要是再说反对的话就要想办法关进诏狱一般。

    册封贵妃的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顺利的进行着,江月已经从山谷中搬进了靖国公府,在怜香的陪伴下每日准备着册封典礼的事情。

    贵妃的喜服是册封典礼前三天送来的,而来送礼服的人,竟然是太子朱高炽本人。

    江月是即将入宫的贵妃,这些天都不宜见客,招待太子的自然是叶羽。

    “见过太子殿下。”君臣有别,自然是叶羽先行行礼。

    朱高炽受过叶羽的礼后,才向叶羽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亚父多礼了。”这个称呼是朱棣要求朱高炽叫的,将叶羽比作了义父。叶羽起初抱着反对的心态,但奈何朱棣太过固执,实在拗不过他也就默认了。

    太子的一句亚父,证明朱棣对叶羽的绝对重视,也无形中昭示着,叶羽是太子班底最骨干的力量。

第三百零六章 特别的婚礼() 
太子亲自登门送礼服,一方面彰显了朱棣对江月的绝对重视,另一方面,朱高炽也是借这个时机与叶羽商量一件事。

    “亚父,父皇准备编纂永乐大典,这件事好像是由您来主理的吧?”朱高炽并没有打算跟叶羽兜圈子,他是准备直奔主题。

    叶羽很干脆的点点头,道:“是,陛下确实下旨由我来负责进行永乐大典编纂的筹备事宜。怎么,太子殿下有什么想法?”

    朱高炽点点头,道:“我想问问亚父,总编纂的人选确定了么?”

    叶羽稍稍沉吟,朱高炽在这个时候问自己这个问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应该已经有了想要推荐上位的人选。

    “总编纂事关重大,臣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殿下可以说说您心里的人选,臣也好作为参考。”

    朱高炽想了想,说道:“翰林侍读,解缙。”

    叶羽微微有些惊讶,他其实没想到朱高炽会突然说出解缙的名字,在他的印象当中,解缙与朱高炽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接触,在朝堂中,解缙除了负责替朱棣草拟奏折之外,并没有太多的锋芒和建树。

    然而,叶羽不知道的是,在朱棣入京之前,解缙曾经是发誓效忠于朱允炆的。而之所以在后来改变主意替朱棣草拟继位诏书,是因为在那之前他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高炽。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朱高煦能征善战,性情又与朱棣十分相像,但朱棣就是不肯废掉朱高炽改立朱高煦为太子。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朱高炽足够聪明。

    朱棣入京之前,在李景隆投诚并打开城门后,曾派出一个游说小分队进城去游说文武大臣,这个小分队的带头人,就是朱高炽。

    朱高炽利用他燕王世子的身份,形单影只孤身前往当时依然效忠建文帝的朝臣府上,巧舌如簧,一番利弊分析之后,终于让大部分朝臣的风向倒向了朱棣。

    解缙,正是这些人之中的一员,而他也在那个时候,与朱高炽达成了一种默契,成为了日后的太子班底。

    沉默了片刻,叶羽说道:“不瞒殿下,总编纂的人选臣确实还没有想到,但是主编的人选臣心中已经确定下来,殿下可想知道?”

    总编纂和主编,这两个听上去好像差不多的职位,但却有着实际的不同。不过对于编纂一部书籍来说,总编纂就是规划全局之人,而主编则是那个实际操刀执行,又要细细分工给编辑的人。

    “亚父选中的主编,是什么人?”

    叶羽露出坦然的笑,道:“好巧,正是翰林侍读,解缙。”

    朱高炽微微一怔,他似乎没想到叶羽会选中解缙,因为解缙在朝中确实没有什么太过显眼的作为。

    似乎看出了朱高炽的疑问,叶羽道:“解缙虽然在朝政中表现并不冒尖,但他确实有经世之才的人。大明第一才子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当年在太祖皇帝举办的琼林之宴上,解缙以一己之力文斗朝鲜吏部尚书,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深得太祖皇帝器重。在主修永乐大典这件事上解缙的才华和学问是尽够的,只是经过了建文一朝之后,解缙在朝堂中的地位显然不够,无法在此时担任起统领天下学者总编永乐大典的大任,所以臣并没有考虑过让他做总编纂。”

    说实话,朱高炽这次过来确实没有完全的把握。毕竟就像叶羽所说,解缙虽然在洪武年间受到过重用,但在建文朝的四年时间里,几乎是沉寂了起来,以他如今在朝堂的名望地位,都无法胜任总编纂。朱高炽只不过想借此机会让解缙参与编修去露个脸,日后也好有更多的机会晋升,哪知叶羽竟然准备给他主编的职位,这可算是意外收获。

    叶羽选人从来不看什么背景派系,他只要把人用到位就可以了。解缙是大明第一才子,才思敏捷,由他主编永乐大典简直是无可挑剔。

    叶羽虽然已经不记得这些历史,但他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最正确的人选。

    “那么亚父心中的总编纂人选,是谁呢?”

    叶羽稍稍沉吟,他神秘一笑,缓缓说了一个名字。

    “这……这个人确实是不错的人选……”朱高炽似乎不太理解叶羽的这个选择,“只不过……父皇会同意么?”

    叶羽露出一贯狡猾的笑意,道:“殿下放心,我过两天去跟陛下说,他一定会同意的!”

    朱高炽只是稍作思考便明白了叶羽的意思,这一瞬间,他立刻便了解到,叶羽确实是一个思维缜密又狡猾的人,自己要跟他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大婚当日,朱棣亲自出宫到靖国公府迎亲,他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穿大红色喜服,后面跟着抬着八抬大轿的队伍。

    皇帝亲自到民间娶亲,这种千百年难遇的精彩一幕让靖国公府街道两侧瞬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最开始,叶羽听说朱棣这个大胆的设想之后,也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然而朱棣竟然请来了一个辩论队的人来说服自己。

    最让叶羽无语的是,这个辩论队的中坚力量,竟然是皇后娘娘本人。

    靖国公叶羽被皇后、怜香长公主和杨夏空一起围攻,他基本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只得同意了皇帝这个看似荒唐的做法。

    “朕曾经说过,要八抬大轿将她迎娶过门,要让她的所有亲人朋友做这个见证,所以朕决定这么做,朕不是在册封她做妃子,而是真心实意要娶他过门。”

    朱棣都已经这么说了,叶羽还能再说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皇帝像普通百姓家的新郎官一般,骑着高头大马来迎娶他的贵妃。

    靖国公府前,身为新贵妃娘家人的叶羽和怜香也穿着一身喜气的红色团龙衮服,他们等待着朱棣到来,将新娘交到他手中。

    朱棣在靖国公府遇到了个难题,以怜香和夏空为首的若干女孩子组成的所谓“伴娘团”,将朱棣挡在了门外。

    她们要求朱棣找到新娘子被藏起的鞋子和花绳,然后亲手帮新娘穿上鞋子,才能将新娘带走。

    朱棣求助般的看向了叶羽,叶羽却苦笑着对他耸了耸肩,表示他也被怜香这几个女子排挤在外,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

    朱棣这下有些无语了,他只得命令跟他一起来迎亲的夜殇、丘福和朱能分头去找,一定要尽快找到!

    丘福和朱能干劲儿十足,夜殇却有点儿郁闷,说到底自己也应该算是江月的娘家人吧……怎么反倒成了朱棣的“伴郎团”之一,还要当苦力帮他找鞋子?没找他收红包就不错了!

    虽然夜殇心里一直在吐槽,但她还是帮朱棣找到了被藏起来的鞋子,这种藏东西的方法,一看就是江月这家伙自己藏得!

    朱棣满头大汗的帮江月穿好鞋子,将花绳交到对方手中,这才终于算是能把人娶走了。

    迎新的队伍开始向皇城前进,叶羽等人作为新娘娘家人,自然也跟随迎亲队伍入宫。

    这个婚礼的热闹程度极大,丝毫不像是简单的扩充后宫,足以看出朱棣对江月的重视。

    江月并没有像普通的新娘一样,盖着大红的盖头独自等在寝宫中,等着皇帝应酬完了再来洞房花烛。

    她反倒自己在甘露宫里摆起了小宴席,出席这个宴席的人,有叶羽、夏空、怜香还有徐仪华。

    皇后娘娘为什么也在这里,这让人很费解,但江月就是有这种本事,做到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酒过三巡,大家的面色都带着喜气的红晕,就连徐仪华都露出了微醺的样子。

    “月,这么多年了,终于把你嫁出去了!我总算是放心了!”叶羽一只手支着脑袋,半眯着狐狸眼对江月说着。

    江月似乎喝的挺多,她趴在桌上,痴痴笑着:“傻子!说起来我还算是你姐姐,你这种终于把女儿嫁出去了一样的发言是怎么回事啦!”

    叶羽伸出一只手,轻轻揉了揉江月的头发,道:“这四年,让你受苦了,月。”

    江月因为酒精作用而变得混浊的双眼染上了一层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