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安心里暗道不好,正准备加速组织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更加强烈的狂风席卷而来,南军没有丝毫的防备,只听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军中有几杆旗杆被吹断,大旗落地。

    这一下,平安和李景隆彻底傻眼了,他们实在没想到,刚刚还局是一片大好,只在一瞬间就转变的这样彻底。

    这件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风早不刮晚不刮,单单这个时候刮起来,还偏偏把帅旗刮倒了。

    南军蒙了,这个时候的人基本都是封建迷信的信徒,此时帅旗帅旗被吹断,就如同做生意被砸了招牌一样,士兵们惶恐不安之际哪里还有心思打仗?

    南军乱了,北军却是大喜过望,朱棣和叶羽瞬间恢复斗志,他们知道盛夏的预测再一次实现了。

    来不及感叹盛夏的神棍实力,朱棣和叶羽是能够抓住战机的人,他们趁着南军惊恐不安之际,下令全军反扑。

    由于之前北军已经通过后撤集结到了一起,此时借着北风狂做之机,向南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

    此时,已经绕到南军后面的岚琴也发动了进攻,南军惊慌失措之余突然后军遭到突袭,根本无力抵抗,全军溃败。

    瞿能的先锋部队已经深入敌营深处,他此时也知道战场上风云变幻,自己已经没了之前的优势,便打算命令部队后撤。

    然而,瞿能回眼望去,却在一瞬间大惊失色。

    原来,狂风刮起来之后,早已做好准备的丘福就率兵在河堤处将瞿能部队的退路封死,然后冲着南军大本营的方向放了一把大火。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送佛送上天,借着如今疯狂的北风放了这把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在漫天大火中,北军发动了总攻。

    瞿能望着大本营方向陷入一片火海,心里不禁升起了绝望之情。露出一丝苦笑,战场之上果然是随时都有变故,刚刚自己还信心满满,可如今局势扭转,自己已经退无可退。

    败局已定,大势已去,而自己的部队已经突入敌阵被重重包围住,想要冲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自己的士兵们慌乱之中四散奔逃,北军骑兵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只要是南军的将士就根本逃不过这场厄运。

    瞿能看了看身边的儿子,苦笑道:“看来燕贼一直散播的谣言也不算太假,天助燕贼,他今日是命不该绝啊!看来,今天便是你我父子为国捐躯之日了。”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重新冲入敌阵拼杀,拼尽最后一口力气,最终被北军斩落马下,死于乱军之中。

    南军在一瞬间失去了优势,反胜为败,瞿能战死,连最勇猛的平安都扛不住了,抵挡不住北军的攻势,率军败走。而素来最会逃跑的李景隆更是二话不说,率领大军向南方逃窜。武定侯郭英见中军和先锋平安都已放弃抵抗,自己也就不再恋战,独自率领部队向西逃去。

    白河沟一战,南军损失十余万人,其余全部逃散,所谓兵败如山倒。

    朱棣和叶羽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他们立刻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趁着这个机会要将南军六十万大军斩落马下。

    其实,按照此时的形势来看,这个目标不是不能达到,然而,似乎南军也在此刻命不该绝。

    朱棣恢复了他猛将的风采,与岚琴和丘福会师之后向南军猛攻,不巧的是,追到一半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突然杀了过来,拦住了他们追击的去路。

    朱棣看清率领这支军队的主将后,不禁在心里遗憾的叹了口气,看来今日是无法将南军彻底击败了。

    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徐辉祖。

    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朱棣还是很了解他的,此时看见他的部队赶来,便知道以自己军队如今的情况来看,已经不足以打败徐辉祖再继续追击南军主力了。

    于是,朱棣果断选择了后撤。

    徐辉祖的突然出现为南军赢得了撤退的时间,也为下一次的作战保下了关键的实力。

    白沟河战役结束了,此战中北军战胜了强大的南军,虽然有些侥幸,但运气一向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自此,北军初步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而此次的胜利也让朱棣和叶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获得胜利的朱棣带着满身的伤痛和疲惫回到了大营,但这一仗从根本上奠定了朱棣的自信。

    自己率领二十万军队打赢了南军的六十万大军,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自此,朱棣再次坚信,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是自己的对手,就连最可怕的平安都输给了自己,还有什么人能够打败自己呢?

    而此时,李景隆率领南军逃回了德州,然而他却惊讶的发现,德州城上空飘着的已经是北军的旗帜了!

    李景隆震惊不已,他和平安都不知道北军何时占领了德州,但他们来不及细想,只得率军继续南下,进驻济南。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敌人() 
德州的守将是被夜殇杀死的。

    自白沟河一战开始后,夜殇就带着她的陌石山庄开始残食山东境内的一些城镇,德州、登州、莱州以及威海均已在陌石山庄的行动下成功易帜,成为了燕王的底盘。

    万般无奈之下的李景隆,只得逃进了济南城里。

    说来也算滑稽,陌石山庄的总舵就设在济南附近的九如山上,山东最大的富商何家也在济南城内,明明势力应该是最强大的地方,夜殇却苦于无法成功拿下济南。

    因为两个人,一个叫铁铉,一个叫盛庸。

    铁铉是个不懂打仗的知识分子,目前最高的职位是山东参政,在这次的战争中担任为李景隆运送粮草的工作。铁铉很尽责,南军的粮草从来不缺,但他的辛勤工作并不能挽救战争的失败。李景隆溃败逃跑的时候,他正在济南城中,得知消息后,他镇定的带着一小队士兵出城,向李景隆逃回来的方向迎过去,目的是收编这一路上掉队的士兵。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举动,很多被他收编的士兵都不能理解他的行为,纷纷向他发问。

    “大人,您要带我们去哪儿?山东境内已经有大部分城镇都归降了!”

    铁铉闻言只是镇定的回答:“去济南!我们去守卫济南。”

    “可是……”士兵们面面相觑,十分不信任的问:“可是主帅已经跑了,大人您能守得住么?”

    “先皇任命我为山东参政,那么守卫山东境内的济南城,就是我的职责。”

    士兵们被这个一本正经的小官震撼了,他们决定跟着他去济南城,无论如何,先守一下试试吧。

    铁铉将能收编的伤兵全都带回济南,叫来最好的大夫为他们疗伤,将自己管辖的粮草分给他们,让他们安心疗伤,衣食无忧。

    在铁铉坚定的信念和细心照料的影响下,伤兵们很快恢复了体力和斗志,纷纷拿起武器踏上了守卫济南城的岗位。

    当然,如果光靠铁铉,夜殇并非没有办法搞定,毕竟他只是一介书生,太好处理了。

    但是,麻烦在于,铁铉还有个朋友,就是盛庸。

    盛庸是李景隆左军都督府中的一个卫指挥使,他的名字里虽然有个庸字,但他本人却绝对不庸。相反,他是个极有才华的将领,不过在李景隆的手下,再有才华也很难发挥。

    而且,这个盛庸不仅会打仗,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先皇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锦衣卫之一。

    盛庸是锦衣卫出身,这件事除了朱允炆之外没有人知道,不过如今夜殇知道了,因为他惨败在了盛庸的手上。

    倒也不是夜殇本人,是盛凌。

    盛凌是夜殇手下武功最高的人,大概除了杨清没有人能打赢他,上次对战潘军波的时候,盛凌明显轻敌了才会受伤,但这一次执行暗杀盛庸的命令,盛凌可是一点儿没有大意。

    因为在他去之前,夜殇已经分别派暮挽词和黑无去过了。

    由于暮挽词和黑无相继败给盛庸,夜殇才无奈之下动用了盛凌,让他亲自去解决盛庸这个麻烦。

    然而,让夜殇没有想到的是,盛庸还真的是个大麻烦。

    盛凌的暗杀失败之后,夜殇终于知道,这个守卫济南的指挥使,原来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个杀招。

    于是,因为铁铉和盛庸的关系,夜殇迟迟没能拿下济南城。

    就这样,一个书生和一个将领,共同肩负起了守卫国家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李景隆已经丢下几十万大军独自一人南逃了。不过,甩开李景隆这个拖油瓶,铁铉和盛庸才更好发挥他们的本领。

    此时,朱棣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北军在此攻占了济南,那就意味着他们将彻底占领山东的水路要冲,退可保卫北平,进可攻击京城。若真的如此,可就再也没有回天的可能了。

    铁铉和盛庸组成了南军的防御阵营,自觉的肩负起了与北军对抗的职责。

    铁铉不是科班出身的将领,但他是一个极有悟性的人,他在严酷的战争中锻炼了自己,了解了战争的规律。而武功高强又熟知兵法战略的盛庸,则成为他最好的搭档。

    北军大营内,朱棣和叶羽正在商量对策。

    他们已经从夜殇那里得到了铁铉和盛庸的资料,仔细分析着对策。

    其实,夜殇得到的消息也不多,只有铁铉的出身和履历,以及盛庸其实是朱元璋留下的锦衣卫,更多的资料也没有。不是夜殇办事不利,而是因为这俩人真的没什么可以调查的了。

    朱棣此时正沉浸在打败南军主力的喜悦里,他对于拿下眼前的济南城十分的自信,因为连夜殇都查不到铁铉和盛庸的过多资料,证明这两个人实在是不足为虑。

    于是,做好强攻准备的朱棣派遣军队向济南城发动了猛攻。

    只不过,让信心满满的朱棣十分郁闷的是,北军日夜强攻济南城却没有丝毫的进展。原本朱棣认为脆弱不堪的守军竟然气势十分高昂,连续打退北军多次。北军在城下徘徊数日,始终不得门道,每天除了抬回无数尸体之外再没有任何进展。

    朱棣这下就郁闷了,他原本想的好好的,一鼓作气把济南城拿下,朱允炆就会失去东面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可是如今,在他久攻不下之后,他终于开始急躁了。

    叶羽觉得如今的情形不适合再强攻,于是他向朱棣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先休整一段时间,再考虑良策进攻济南。

    但朱棣却与叶羽做出了开战来第一次相反的决定,他决定加强进攻,势必要尽快攻下济南。

    急功近利的朱棣决定使用最后的秘密武器,他果断抬出了大炮。

    此时,大炮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不过朱棣一直很少用,因为北军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再加上朱棣和叶羽总是凑在一起搞一些突袭之类的阴招,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强攻城市的情况还是很少。

    但既然现在是在攻城,那么大炮之类的也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朱棣命人在济南城下摆好了大炮,准备好弹药,准备炮轰攻城。

    然而,正当朱棣看着济南城得意的幻想着它被火炮强攻时的景象时,一幕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

    朱棣目瞪口呆的看着济南城墙上的情景,愣了片刻后,他立刻下令全军不许开炮!

    北军的所有将士全都停下手中的动作,愣愣的看着朱棣,他们当然也看到了济南城墙上的景象,所以他们自然明白朱棣为何要下命令停止开炮。

    因为当朱棣看到城头上高挂着的那些东西后,他就知道,打不打得下济南城都是小事了,要是开炮把这东西打坏,那才是大麻烦。

    铁铉手里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朱棣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样投鼠忌器。

    但是铁铉挂出的这个东西,虽然不值钱,却是掐住了朱棣的脖子。

    济南城墙上整整齐齐的挂着十几个大牌子,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这几个大字,挂在了城墙的四周。

    这些木牌子可算是比防弹衣都管用了,朱棣气的浑身发抖,但就是不敢动真格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朱棣不敢干的,他敢瞧不起皇帝,敢公然起兵造反,但他就是不敢炮轰这些牌子。

    虽然朱棣确实是反贼,即便他有再漂亮的理由,在北方的拥戴呼声再高,他也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次靖难战争,唯一支持他的理由就是太祖皇帝的遗训,所谓扫除奸臣。

    朱棣就算现在是反贼,但他反的只是朱允炆罢了,他老爹朱元璋可是大明朝的创始人,就算朱棣对老爹再怎么不满,他也不会公然表现出来。

    所以,如今铁铉挂出太祖皇帝的神牌来,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