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皇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皇师-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编纂了《逆臣录》罗列了蓝玉案所有主谋及同党的名字。无论是否伏诛的。全都在这《逆臣录》之中。

    然后。他又将屠刀举到了颖国公傅友德头上。给他扣上了附逆的帽子。以逆犯的身份斩首。

    就这样。朱元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他的屠刀。也越举越高。

    朱元璋在屠戮功臣的同时。又不停的将燕王朱棣的地位一直提升。不仅扩大封地。扩充护卫。让他不停的在北境建立功勋。而召他进京的次数也越來越多。

    燕王朱棣表面十分平静。兢兢业业的完成所有的任务。谦虚谨慎。从洠в兴亢恋恼叛铩

    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更加欢喜。对这个儿子也更加器重和信赖。

    而另外一个人。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多出的只是更多的不安和怨恨。

    这个人。就是皇太孙朱允炆。

    自从朱允炆继任储君之位后。他就深深的活在了朱元璋的阴影之下。与他的父亲坐储君时不同。朱元璋从未给过他任何一件政务。每日只是不停的督促他的学业和功课。让他学习为君之道。却从未有过实践。

    而朱棣。几乎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储君。他总有做不完的任务。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倚重。明显超过了自己。

    好像。他朱棣才是真真正正的储君。而自己不过是个笑话。

    “殿下不必太忧心。无论陛下如何器重燕王殿下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在陛下心里您依然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这是黄子澄在了解朱允炆的心事后给出的结论。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朱元璋心中。朱允炆一直都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即便他器重朱棣。却从未想过易储。

    朱允炆暂时放心了。然而朱棣却不是这样想。在朱棣心里。朱元璋怎么认为现在都不重要。朱棣只想让天下人看到。自己才是真正有资格成为储君的人。事实上。日后的事情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第二百零五章 最后的朋友() 
洪武二十九年。燕王朱棣再次北伐回京。这次北伐。他又用惊人的表现让朱元璋对他更加的器重。

    朱棣的这一仗打的既迅速又漂亮。斩杀了北元大将军索林帖木儿。又将本以逃跑的北元部队追到的兀良哈秃城。痛痛快快的斩杀数名北元大将之后。这才威风凛凛的回了北平。

    朱元璋十分欣慰。因为这一次。他洠в懈扉θ魏蔚男畔ⅰH局扉Ω鋈说木霾吆团卸稀H欢扉Φ谝淮谓ケ憔嫉恼业搅吮痹牟慷印H弥煸岸云涞恼觳楹褪占楸ǖ哪芰σ彩枪文肯嗫础

    十分高兴的朱元璋再次将朱棣召入京城。并加赐他双王旒。赐三锡。这已经是大明建国以來所有亲王中最高的殊荣。

    朱棣平平静静的谢过恩。洠в卸灾煸暗恼獯紊痛捅硐殖龉嗟南苍谩K涫敌睦锸呛苡裘频摹W约涸谥煸靶睦镉涝毒褪歉霭焓露耐跻樟恕N蘼圩约憾嗝从判恪T谥煸靶睦锞谷欢紱'有丝毫转正的可能。

    朱元璋对朱棣的这个反应。也十分的满意。在他看來。国家又多了一个优秀的统帅。优秀的亲王。朱允炆又多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朱棣不这样认为。因为他的全部隐忍都是在为将來做准备。他从未真正打算在朱允炆那个小毛孩子脚下臣服。

    朱允炆当然也不这样认为。当他听说朱棣被加赐双王旒时。郁闷的在东宫喝闷酒。

    只是。黄子澄却告诉朱允炆:“殿下实在不必如此。就算燕王加封九锡亲王又如何。他还不是照样要在您脚下臣服。”

    不得不说。书生就是书生。想法也太过天真。

    朱元璋将朱棣留在京城过中秋。几乎日日在坤宁宫召见他。父子两个之间亲密无间。简直让人恍惚间似乎看到当年的朱元璋和太子朱标。

    看到这样的场景。已经有不少的朝臣开始在私下窃窃私语。甚至有一些类似皇上即将易储的言论传出。

    朱允炆偶尔听到消息。气的在东宫大发脾气。

    朱棣却是极稳得住。他从未在面上露出任何表示。只是每日照常做自己该做的事儿。

    这一日。朱棣从坤宁宫陪朱元璋批奏折回來。正巧在御花园碰上了闷闷不乐的朱允炆。

    叔侄俩这样一见面。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朱允炆少年脾性。皱着眉盯着朱棣。举手投足间都隐藏不住自己的猜忌和防备。

    朱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他是何等的人物。面上丝毫洠в斜硐殖鰜怼I踔磷呱锨叭ァ9ЧЬ淳吹南蛑煸蕿尚辛艘纠瘛

    “见过皇太孙殿下。”

    朱棣虽然是叔叔。但朱允炆毕竟是储君。算起來还真的是君臣。

    朱允炆怔怔看着朱棣的动作。大概是他也洠氲街扉谷换岷敛挥淘サ南蜃约汗Ь葱欣瘛U馊弥煸蕿梢皇奔錄'有反应过來。

    朱允炆洠в蟹从ΑV扉Ρ憔驼饷垂白攀终驹谀抢铩L瓤晌绞羌」Ь础

    愣了片刻。朱允炆才终于反应过來。忙还了礼。道:“四王叔好。”

    朱棣站直身体。淡淡的看向朱允炆。将所有的情绪全都隐藏在眼底。只是语态恭敬的说着:“你是要去见父皇。”

    朱允炆只是点了点头。洠в兴祷啊

    朱棣笑道:“那快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叔侄两个的短暂见面。就这样匆匆的结束。朱棣大步向十王府而去。只留下朱允炆在原地发呆。

    ******************************************

    朱元璋的身体确实一天不如一天。他有时靠在寝殿的软榻上面闭目沉思。想着现在的整体局势。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有时想着这些。都会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让他不愿自己的子孙也受苦。所以。为了他的继承人可以安心的继承大统。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完善的体系。他坚信自己的子孙按照自己的制度去做。就一定可以将大明帝国延续下去。

    也就因此。他清除了太多的功臣。《逆臣录》里的名单加了又加。完全洠в幸凰恳J值囊馑肌

    必须要这样下去。必须要把所有该杀的该整肃的全部结束。

    这一天。感觉身体稍稍好一些了的朱元璋。銮驾來到了信国公汤和的府邸。

    汤和是自从朱元璋从军那一天开始就跟在他身边的。当时。朱元璋只是个十夫长。而汤和是千户。

    但是眼光锐利的汤和。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的不凡。所以。军中出现了奇怪的景象。一个千户永远跟在一个十夫长的身后。

    走进汤和的卧房。朱元璋怔怔看着眼前的景象。

    汤和为什么洠в性诟∶趴谟又煸暗啮羌荨

    因为他已经站不起來了。

    朱元璋站在卧房门口。怔怔的看着床上那年迈的身影。艰难的爬起身。就那么跪在床榻之上。不住的向自己磕头。

    汤和的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是想说些什么。然而却已经拼凑不出一字半句。

    朱元璋问引自己进來的汤和长子汤鼎。“你、你父亲这是怎么了。”

    汤鼎顿了顿。语气颇为沉重的说道:“回陛下。父亲他……病重很久了。”

    朱元璋听懂了汤鼎的意思。他缓缓走至床边。坐在床榻之上。轻轻抚上汤和的后背。

    汤和原本是跪在床上的。感觉到朱元璋放在自己背上的手后。他怔住身子。缓缓抬起头看向朱元璋。嘴里依然发出呜呜的声音。

    朱元璋看着这样的汤和。心中有些坚硬不自觉的就崩塌了。

    汤和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只是看着朱元璋。呜呜的发出声音。但他的眼神却深深刺痛了朱元璋的内心。

    汤和此时连嘴都无法合拢。嘴角还流着一些涎水。就那么看着朱元璋。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高高在上的帝王。那眼神中含着浓浓的乞求。

    汤和似乎是在说:“陛下。难道您真的要赶尽杀绝吗。”

    朱元璋看得懂这种眼神。他在那一瞬间就想到了四十年前的濠州。一群出身贫贱的年轻人。历经千辛万苦。推翻了暴元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他们一起憧憬未來。也曾互相发誓。以荣华相见。

    这些人里。有贫农出身胸怀大志、永远走在所有人最前方的朱元璋。有奇兵绝谋的徐达。有战无不胜的李文忠。有疾风将军之称的常遇春。有运筹帷幄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的刘基。有永远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汤和。还有当年还是孩子、却死死拽着朱元璋衣袖要誓死跟随在他身边的蓝玉。

    朱元璋闭了闭眼睛。那些人里。如今竟然只剩下自己和汤和。

    朱元璋永远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十夫长的身后跟随者一个谦恭的千户。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汤和的背。说道:“我來看看你。四十年前的景象。我们都洠в型恰!

    汤和怔怔的听着。这个当年英姿勃发的大将军。眼中毫无预警的流下了泪水。

    那激荡而英姿勃发的岁月里。发誓生死共进的人们。如今竟然只剩下眼前的这两个人而已。

    汤和。已经是朱元璋戎马一生之后。剩下的最后一个朋友。

    朱元璋站起身。他最后看了汤和一眼。留下一句话:“汤和。活下去吧。再陪陪我吧。”

    汤和眼中不断流出泪水。口中不断地发出声音。然而。朱元璋背对着他。洠в性倩匾淮瓮贰

    这是君臣二人。此生最后一次见面。那些峥嵘岁月。也只能停留在记忆之中。还有史官记录的后世史书中。

    解决完所有的老朋友。朱元璋开始着手为朱允炆铺垫新的朝局。第一步就是召回了叶羽。

    对于这个女婿。朱元璋是信任的。但是朱元璋也有一些顾虑。比如他出身燕王府。是否会对政绩军功都不足的朱允炆效忠。比如传闻中他和蓝磬关系匪浅。他是否会对蓝家的事心存芥蒂。

    所以。这一次叫叶羽回來。他必须要恩威并施。将这个女婿彻底拿住。

    其实朱元璋自己心里也十分的清楚。他留给朱允炆的重臣以文官为主。这让他心里也不能踏实。

    不过武将这边。他自认为有燕王朱棣坐镇北境。宁王朱权统领朵颜三卫。京中只需要再留叶羽和徐辉祖。自然就可以确保万事大吉。

    但是。他自认为的这四个人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只是一向对自己的部署拥有绝对自信的朱元璋。根本就洠в邢氲秸庑

    朱元璋也许是个天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他有一点是不如朱棣的。那就是看人的眼光和隐忍的性格。不得不承认。朱棣除了军事家和政治家之外。他还是个阴谋家。

第二百零六章 弥留际()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正值年关。大明帝国此时正处在一片繁荣昌盛之中。自然是举国同庆。共迎新年。皇城之内也是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驸马叶羽去年被召回京城。西北军务暂由凉州卫指挥使郑天琪负责。同时。在这个年关。朱元璋还破例召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回京。

    在盛大而隆重的宫宴上。叶羽看着高高在上的帝王。琢磨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

    叶羽虽然已经不记得朱元璋具体驾崩的时间。但他还记得朱元璋确实是死在洪武三十一年的。粗略一算。时间过得也挺快。自己自洪武二十三年成为驸马之后。林林总总的在朱元璋身边也算呆了七年了。

    这七年的时间。他对朱元璋是有敬仰和孺慕的。当然。免不了也有惧怕。这个喜怒无常。心思难测的老皇帝。你永远不可能猜到他隐藏在眼底的真正情绪。然而。真正走到了这一年的时候。叶羽竟然突然觉得。自己在心中所有复杂的情绪。也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不舍。

    或许。这段时间里。因为怜香的关系。自己也已经把朱元璋当做了自己的长辈吧。

    毕竟。他是怜香的父亲。是自己的岳父。

    叶羽又扭头看看怜香。眼中充满怜惜。他心中知道。怜香对于朱元璋是有着太深刻的父女之情的。而今年。怜香将会失去这种亲情。失去她自小敬仰爱慕。又对她万分宠溺的父亲。

    叶羽就这样。在清楚与不清楚间等待着最后一刻的來临。

    复印开朝之前。朱元璋曾分别单独跟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有过谈话。具体内容洠в腥酥馈V皇恰5敝扉Ω煸疤富敖崾叱隼つ蟆R队鹪谒壑锌吹揭凰烤统靶堇薄

    复印开朝之后。这两位藩王便先后离开了京城。向各自藩地而去。

    叶羽听说消息之后。只是沉默不语。朱元璋如今的身体已经是差到了几点。他忧劳成疾。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在这样的时间点。他依然选择让朱棣返回封地。就证明即便到了这一刻。朱元璋心中依然洠в谐鱿忠凰恳状⒌南敕ā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在一次早朝上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