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者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者无敌-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伯伯,您身体可好?”蒋雍倒很热情地与陈嘉庚打起招呼来,嘴巴也很甜。

    “哟,原来是百里将军的女儿,你父亲身体可好啊?”陈嘉庚也感到很惊喜。

    “谢谢陈伯伯挂念,父亲身体尚可。”

    “那就好,那就好。百里将军是我国对日作战的战略大家,如今战事已起,国家可不能没有他呀!”陈嘉庚显得很感慨,然后又望向蒋雍身边的孟翔,“这位是。。。”

    孟翔急忙站起来:“甲公您好,晚辈是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一八〇师师长孟翔。”

    “孟师长?莫非就是在台儿庄大战中击毙日军师团长的孟师长?”陈嘉庚又惊又喜,“老朽久仰大名,没想到今日就能见到真人。”

    “啊?”孟翔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出名,“甲公如何得知晚辈名字?”

    陈嘉庚微微一笑:“我虽身在南洋,但国内抗日新闻,我都是每天必看的。特别是最近国军打的台儿庄大捷和豫东大捷,这两场胜仗可是让我激动得好几天都没有睡着觉啊!我把各方报纸上关于这两场大胜仗的新闻报道都保存着呢,时不时就看看。国军了不起!打得好!我们肯定能把日寇赶出我们的中华大地。”陈嘉庚的声音也微微颤抖着,他显然很兴奋激动。

    “请甲公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孟翔笑道。

    “老朽对此自然是深信不疑。只要我四万万五千万炎黄子孙都团结一心,区区东瀛倭寇,岂能亡我泱泱中华!”陈嘉庚目光如炬,言语间隐隐有金石之音,他又问道,“孟师长不是应该在前线御敌吗?为何身在南洋?”

    “晚辈的部队正在豫南休整,因此晚辈便忙里偷闲,出国一趟,顺便拜访您。”

    “那老朽可真是受宠若惊啊!”陈嘉庚欣慰地道,“孟师长,你的事迹,老朽是很清楚的。台儿庄一战,你率部死守庄北兰陵镇,奋力拦截突围之日寇,并击毙日寇第十师团中将师团长矶谷廉介,缴获日寇第十师团军旗,堪称国军抗战以来第一大功哪!豫东一战,你率部临危受命,死守兰封,为国军最终歼灭日寇第十四师团主力又立下大功,蒋委员长最后还授予了你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并且报纸上报道说你只有二十三岁。我当时看到新闻后,感叹万千,国军内有如此青年俊杰,真是国家之幸呀!没想到,今日孟师长本人居然会光临寒舍,真是令老朽蓬荜生辉呀!来者既是贵客,老朽岂能不尽地主之谊?孟师长,能否在老朽寒舍小住几日?”

    “甲公,您的盛情晚辈心领了。但国内战事已起,晚辈还要回国领军。晚辈只是久闻甲公您的大名,所以顺道拜访一下。”

    “好,孟师长乃国之新秀,自当驰骋沙场、为国建功,老朽就不强留了。不知孟师长有什么需要老朽做的吗?能为抗日部队略尽绵薄之力,老朽义不容辞。”

    “哪里,哪里,甲公您为了国家的抗日大业,已经是毁家纾难、散尽家财,晚辈岂能向您开口?”孟翔连连推却,他又很真诚地道,“甲公,晚辈不才,希望能向您和南洋众侨胞提出一点意见。”

    “孟师长请讲,老朽洗耳恭听。”

    “甲公,中华陆沉,南洋其实也危在旦夕了。日寇深陷中国战场,国内战备物资已经捉襟见肘,特别是钢铁、石油、橡胶等工业原料,日寇已经是入不敷出。因此,日寇早晚会对南洋地区大举入侵,而这个时间,满打满算必定就就三四年之内!甲公,晚辈说的这些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却有确凿证据证明。因此,晚辈建议,为了避免我南洋广大侨胞在战火中生灵涂炭、财产丧尽,请甲公在三年之内着手领导南洋地区侨胞撤离南洋。晚辈建议甲公和诸位侨胞前往澳洲,澳洲气候环境接近南洋,并且澳洲刚刚从英国殖民地内独立,正处于没有发展的拓荒时机,必然商机无限。甲公,晚辈真心诚意希望您能听取我的意见。”孟翔确实是非常真诚的,因为他知道,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南方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东南亚,到时候当地华侨的生命财产都会遭到日军的荼毒侵占。

    陈嘉庚面露郑重之色道:“孟师长是抗日英雄,你的预测眼光,老朽自然相信。你放心,老朽会认真筹备这件事的,三年之内会率南洋众侨胞,将家人财产尽皆迁往澳洲以避战火。”

    孟翔松了一口气。他暗暗有些自得,自己这样做,一方面是帮了陈嘉庚等众位南洋爱国侨胞一个大忙,让他们在以后的太平洋战争中能够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卖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人情,只要的等太平洋战争爆发,孟翔此时的“未卜先知”就会被事实所证明,那么南洋地区的华人华侨必然对孟翔心怀感激,到时候肯定会在援助祖国的巨额财富中让孟翔也能沾沾光。当然了,孟翔这么做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毕竟他无法立刻就改变世界,只能在各个地方“放长线钓大鱼”,靠“未卜先知的能力”混饭吃,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既然目的达到了,孟翔自然准备起身告别:“甲公,我们就不打搅您了,先告辞了。”

    蒋雍也嘴巴甜甜地道:“陈伯伯,我们先走了。”

    “孟师长请稍等。”陈嘉庚突然起身走进书房里,然后取出一张支票递给孟翔,“孟师长,请收下。”

    “不不不,这如何使得。”孟翔急忙推却。

    “孟师长,你不要推却了,这算是老朽个人对你和你的部队的一片心意。你是抗日英雄,贵部也是抗日英雄部队,这笔钱交给你,也算是物有所值。如果你想要感谢我,那就在战场上再多打几个胜仗,我就心满意足了。”陈嘉庚脸上的微笑很真诚。

    孟翔恭敬而感动地收下这张支票:“谢谢您,甲公。”

    “应该的,应该的。”陈嘉庚饱经风霜的脸上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沧桑。

    离开陈嘉庚先生的住宅时,新加坡已经华灯初上、璀璨无比。借着路灯,孟翔迫不及待取出支票,刚一看就被上面的那串零给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了眼眶:“一百万美元!这么多!”

    “陈伯伯真大方啊!”蒋雍也一阵咋舌。

    “有了这笔钱,我们回去整顿军备就更加充分了!”武书源也欣喜不已。

    孟翔感叹地把这张支票塞进口袋里,心里满怀敬意地道:陈先生,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回到船上后,孟翔把支票递给林天宇:“天宇,交给你一个新任务。”

    林天宇先是被支票上那堪称庞大的数字给惊得咋舌,然后连忙肃然立正:“师座吩咐。”

    “这里的钱,我留一半给你。”孟翔叮嘱道,“你别回国了,就留在这里,我回去让老舒调点人手给你。你在海外发展,先从南洋开始。你的任务有两个,首先是协助陈嘉庚先生等南洋侨胞,逐次地把家人财产迁移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后,你用这笔钱去寻找我们在国外的人才,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都送到陈嘉庚先生这里来,越多越好。国外的各方面专家,主要是搞理工的,也多多益善,特别是犹太籍的专家。欧洲正在排犹,大批犹太人正在向美国或其他地方迁移,你专门去给我弄专家以及工程师、技术工人等有用人才。”

    “五十万虽然不算少,但也不够吧?”林天宇有点为难。

    “我只能给你这么多了,你好好办吧!我相信陈嘉庚先生会帮你的。”孟翔无奈地道。

    “是!请师座放心,一定完成任务。”林天宇凛然接受命令。

第一百零二节大战在即(1)() 
轮船抵达广州港后,孟翔以蒋百里中将的名义弄到了几节火车皮,把古德里安将军赠送的坦克以及零件油料什么的一起运往信阳。这事毕竟不能见光,搞不好被中央知道了,肯定要调查自己,这十辆坦克说不定要被“没收”。因此孟翔不得不再次借助了一下蒋百里将军的能力,总算把这事瞒天过海解决了。

    8月5日,带着十辆坦克和五十万美元的收获,孟翔回到了信阳。回到部队驻扎地后的孟翔先单独叫来的王利军、董彦杰、钱均三人,让他们去车站接收带回来的坦克和零件油料。获悉孟翔给师部的装甲骑兵团弄来了十辆崭新的德国坦克后,王利军三人顿时几乎是欣喜若狂,但又不敢相信:“师座,您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德国坦克?”

    “哦,蒋百里将军安排我出国一样,考察考察德国的军事建设,我和一位德国将军搞好了关系,私下里弄来的。”孟翔遮遮掩掩地解释道,然后又吩咐道,“你们别得意忘形,千万别张扬!否则让上峰知道,肯定来调查我,那我不但吃不了兜着,而且这批坦克说不定也要被没收。记住,就说这些坦克是我们在兰封战场上200师遗留的坦克残骸修修补补弄起来的。平时也别拿出来显摆,都给我放机灵点!”

    “师座放心吧!我们一定守口如瓶。”王利军三人都心领神会。他们都知道未来的师座夫人就是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将军的女儿,师座弄来这些坦克肯定多半是靠那未来岳父的关系,至于具体的内幕,他们自然不会再猜了。

    “老王,我们的机动团现在有多少坦克了?”孟翔又关切地问道。

    “兰封战役结束后,我们对战场上那些被炸毁的小鬼子坦克修修补补,现在拥有八辆日制坦克,四辆八九式中型、八辆九四式轻型,杜聿明送给我们两辆3号坦克、四辆2号坦克,再加上师座你这次弄回来的两辆4号坦克和八辆3号坦克,那我们的机动团就拥有二十四辆坦克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自制的和杜聿明赠送的一共二十多辆装甲汽车。要真的和鬼子打起野战,如果鬼子没有飞机和重炮,那鬼子一个旅团恐怕都撑不住我们的冲击!”王利军显得很自豪。

    “装甲兵够吗?”孟翔不放心地问道。

    “够了!”王利军微笑着指向钱均,“钱参谋长上次带来了一百三十多名200师的装甲兵,我们自己再用土办法训练训练那些汽车兵,勉强还是够的。只是。。。”他犹豫道,“这些坦克太耗钱了!打仗虽然好用,但平时维修、保养、训练起来,都是吞金兽,特别是燃油、零件、炮弹。。。都耗资巨大。我们团的经费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他扭扭捏捏。

    “行了!行了!我马上给你们拨款二十万,够了吧?”

    “够了!够了!足够一个月耗费了。”王利军欢天喜地。

    “二十万,够买一百多挺轻机枪了,居然才够你们一个月的耗费?”孟翔无奈地道,“人家一个步兵团一个月的经费不到五万,你们这个团,真烧钱!”

    把坦克交给王利军等人后,孟翔又给杜聿明挂了个电话,仗着手里有了一大笔钱,孟翔很阔气地向杜聿明的那个“朋友”又订购了大批的子弹、炮弹、手榴弹、炸药、汽油等弹药。在做完这些后,孟翔才去见集团军司令张中将。

    “困龙,回来了!”见到分别一个多月后的孟翔,张中将显得很高兴。

    “钧座,有什么好事吗?看您这么高兴。”孟翔打趣道。

    “好事?好事有两件,坏事有一件。”张中将看来心情不错,居然难得地玩起了哑谜。

    “我猜猜。”孟翔也很配合张中将的兴头,“其中一件好事是苏联日本两国刚刚在东北大打出手,所以苏联援华的力度大大加强了,是不是?”

    “困龙就是困龙,不但心细如尘,而且通过上次张鼓峰事件立刻判断出了苏日两国的矛盾对我国抗日大局的有利之处。确实啊,通过上次事件后,苏联援华的力度确实增大了不少,不但给国府大笔贷款并出售了很多重武器给国府,还派来了不少军事顾问和一支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张中将显得很高兴,“还有第二件好事就是你刚刚走的时候,空军派了两架苏制轰炸机去轰炸了日本本土,但没有用炸弹轰炸,而是用宣传单,此举震撼了日本上下,同时大大地涨了我国国威和前线部队的士气呀!”

    “哦。”孟翔点点头,他想起来了,这是苏联飞虎队援华举动和历史上的“纸弹炸东京”事件。不过,孟翔很不以为然。苏联援华并非克里姆林宫真的同情中国,而是想借助中国的力量继续拖住日本,以此巩固它本国的远东后方罢了。至于中国空军“纸弹炸东京”的壮举,虽然勇气可嘉,但扔几吨传单到日本本土只有象征意义,没有任何军事意义,也不可能感化那些脑子被军国思想熏陶得比石头还顽固的日本平民。要知道,二战期间的日本平民可不是所谓的受害者,而是日本帝国发动这场战争最忠诚的支持者。在孟翔看来,日本侵华的罪恶,可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