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一好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第一好汉-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兵马,让高句丽守军的将领有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李元霸,想利用浮桥让所有的先锋部队,渡过鸭绿江。因为他并没有发现,有其他的战船,行驶在鸭绿江上。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集结所有部队。与李元霸的先锋部队,在这鸭绿江岸,展开一场殊死之战。

    看到原本守在鸭绿江岸的高句丽士兵,全部撤离了阵地,向浮桥的方向聚集。江对岸的徐茂公笑了。对身边的人鲁威说道:“鲁威阁主,下面就要看你的表演了。”

    “军师你就瞧好吧。今天我们就要让高句丽人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浮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鲁威一脸自信的说道。

    随即鲁威对身边的几名工匠,下达了命令。那几名工匠接到命令后,瞬间向浮桥而去。不多时,就看原本对接的,十分完整的浮桥,突然间解体。变成了十几个独立的单体。

    每个单体都向着,鸭绿江对岸而去。而每个单体上都载着,数千名的士兵。原本的浮桥瞬间变成了运送士兵的战船。

    鸭绿江江面,本就只有五百多米的宽度。不多时这些浮桥分解后,形成的运兵船就抵达了对啊。士兵也迅速的登陆到了,鸭绿江的对岸。同时以最快的方式组成战阵,开始在高句丽守军的外围进行战斗。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高句丽守军的主将,一时间腹背受敌。原本应对李元霸等人的冲阵,就已经十分的艰难。可是如今背后又杀来了隋军,那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不用去想了。

    无论战争的结果是什么,隋军仍然源源不断的,被运送到鸭绿江对岸。在将近中午的时候,三十万先锋军,终于全部登陆。而在鸭绿江岸的这场登陆战,也接近了尾声。

    此时所有的高句丽士兵,心中都开始了恐慌。他们知道自己这次是战败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沦为俘虏。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俘虏的下场是什么。于是他们选择了溃逃,无论他们的主将如何阻止,都无济于事。

    (本章完)

第174章 真假两分兵 杨广发援军() 
高句丽士兵出现了溃逃现象,很快这个现象,便在高句丽军队中蔓延。原本就处在劣势的高句丽兵,如今更加没有了战意。只恨自己的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李元霸带兵追出三十多里,直杀的是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到处可见残肢断臂。那些重伤无法逃跑的高句丽士兵,趴在地上不断的哀嚎。给人的感觉,这里就是一个现实版的阿鼻地狱。

    已经被鲜血染红征袍的李元霸,用冰冷的眼神,看着那哀嚎的一个个,重伤高的句丽士兵。此时的李元霸,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同情。于是下达了一条冷血的军令。

    “传我军令,将我军阵亡的士兵尸体收敛。高句丽士兵无论死活,全都集中起来焚烧。我要用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来祭奠我军阵亡将士的英魂。”李元霸冰冷的说道。

    跟随李元霸的士兵,已经习惯了李元霸对高句丽人的冷漠。没有丝毫的感觉差异,反而感觉十分理所当然的,开始去执行李元霸的命令。

    这战场直到傍晚时分,才打扫干净。数十万的高句丽士兵的尸体,被浇上汽油集体焚烧。烧焦的恶臭味传出数十里。

    这次鸭绿江登陆战,经过统计李元霸损失士兵五万于人,重伤三万多人,轻伤者不计其数。也就是说李元霸这一战减员八万多人。

    相比高句丽士兵的损失,连对方的三层都没有达到。这次高句丽在鸭绿江岸,屯兵四十多万。此战之后,活着离开鸭绿江的,不过区区几万人。也就是说有三十于万人,死在这场登陆战中。

    浮桥再次在鸭绿江中对接完成。大批的军备物资通过浮桥,运到了鸭绿江西岸。李元霸命人在鸭绿江西岸安营下寨。下一站的目标,便是高句丽国的首都平壤城。

    不过这平壤城,可不比辽东城与凤凰城。毕竟哪里是高句丽的首都。而此时高句丽国王高元,也一定接到了鸭绿江失守的消息。必然会调全国之兵坚守平壤城。所以这一战李元霸必须先,做好充足的准备。

    李元霸再次命人以八百里加急,将自己的战报,送达涿郡交给杨广。不过李元霸并没有忘记,要为宇文化及演一场好戏。同时也是演给高元看的。

    于是就出现了,程咬金与李元霸意见不合,两路分兵的事情。而使二人分兵两路的原因是,李元霸觉得应该乘胜追击,兵困平壤城。而程咬金却认为,应该迂回而战。先将平壤城周边的所有城池攻破。然后让平壤城成为一座孤城。

    但是因为二人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接受对方的意见。最后只能兵分两路各自为政。而程咬金却带走了近六万人马,当然这些人马都是其原瓦岗山的势力。而李元霸也只带走了区区不到六万人。

    虽然这个消息发生在,送出八百里加急之后。但是还是被宇文化及得知了。这个消息不由得,让宇文化及心情愉悦。虽然程咬金,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让李元霸死在鸭绿江登陆战上。但是凭借他只剩下的不到六万人马,去攻打高句丽首都平壤城。那和自寻死路也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天一早,杨广在行宫的金銮殿上。十分高兴的宣布,赵王李元霸已经成功渡过鸭绿江。下一步准备发兵平壤城。然后又大大的表彰了一番,李元霸的功劳。

    “皇上,自从征讨高句丽以来,赵王屡立奇功。这足以说明赵王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赵王不日便可攻克平壤城。为了使赵王可以,更好的压制先锋程咬金。皇上应该限期让其攻破平壤城。”宇文化及出班说道。

    如以往一般,只要宇文化及一开口。满朝文武会有大半出言附和,今日也是如此。

    “那不知各位爱卿觉得,应该限期多长时间,让赵王拿下平壤城。结束这场战争。”杨广看着宇文化及等人,点点头后说道。

    “赵王拿下辽东城,只用了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拿下凤凰城,并破除对方的狂风五毒阵。也只不过用了一个月多一点。如今强渡鸭绿江,从搭建浮桥到登陆战结束,也同样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赵王李元霸在一个月之内,同样可以拿下平壤城。”宇文化及再次说道。

    “那就按宇文爱卿之意,朕即刻下旨,命赵王一个月之内,必须攻下平壤城。”随即杨广对身边的太监挥了挥手。随后那名太监,便将一张空白的圣旨拿了过来。由专门负责替杨广,书写圣旨的人写好。再交给杨广,在圣旨上盖了玉玺。

    此时的宇文化及,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原本李元霸以六万人马,发兵平壤城,就已经是自寻死路了。如今再加上杨广这道,限时破城的圣旨。那么李元霸就绝无生还的可能了。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终于可以出来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广却又说道:“这次赵王在鸭绿江登陆战上,减员八万余人。再加上辽东城和凤凰城,各留下了三万守军,以及两战的损失。如今已经出现兵力不足的现象。自古道,要想让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所以朕决定调二十万军兵,有昌平王邱瑞,及其子邱福统领。迅速赶往平壤城,以补充赵王在多次战斗中的减员。”

    “皇上放心,臣一定将这二十万兵马,完完整整的带给赵王。同时也会极力配合赵王,在限期之内拿下平壤城。”昌平王邱瑞说道。

    “既然昌平王带兵前去支援赵王。这圣旨也就由昌平王一并带去吧。”杨广说完后打了一个哈气,然后便离开了金銮殿。根本就没有给,宇文化及等人反驳的机会。

    看着隋炀帝杨广已经离开,宇文化及只能欲言又止,无奈的叹息。毕竟宇文化及知道,李元霸无论如何,也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婿。而如意公主,又是隋炀帝最心爱的女儿。如果自己事情做的过于明显,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还要连累自己。

    昌平王邱瑞,接了隋炀帝杨广的圣旨。可没有丝毫的怠慢,离开金銮殿后,便去军营点齐了二十万兵马。当天便带兵出发了。

    (本章完)

第175章 罗成欲同往 罗艺赠兵将() 
昌平王邱瑞带兵刚刚出了北平府(涿州的又一个称呼。),就被一位骑着白马的小将给拦住了。只见这名小将胯下骑着小白龙,手中拿着五钩神飞亮银枪。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少保罗成。邱福一眼就认出了罗成,急忙提马上前说道:“不知贤弟为何来此。”

    “我说哥哥,众位兄弟都在战场上厮杀。如今就连哥哥你,也要前往两军阵前。而我却只能在这里干着急,不如你就直接将我也带上,我们一同前往你看怎么样。”罗成看着邱福说道。

    要说这罗成,这段时间可真的憋屈死了。几年前在杨林兵困瓦岗山的时候。他接到瓦岗山的求援信,就想方设法的准备前往瓦岗山。可是他的意图,却被他的父亲北平王罗艺发现了。于是罗成被禁足了,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瓦岗山战事结束,罗成也没有出现的原因。

    而且这次对罗成的禁足,不仅仅是一段时间。而是长达几年的时间。北平王罗艺放话,如果罗成想要离开北平府,除非给他生个孙子。否则就休想离开。可是罗成也只不过比李元霸大了一岁。如今也只不过才十四岁而已。

    所以说对罗成的禁足,可以说是长期的。原因就是北平王罗艺知道,罗成的一帮兄弟都干了什么。所以才做出了如此的决定。要不是前段时间,北平王罗艺知道,瓦岗山受了朝廷招安。估计罗成现在,还是出不了自己的府宅。

    “不是哥哥不帮贤弟,而是真的没有办法,带你去两军阵前。除非得到你父王的首肯,否则如果你真的私自和我走了。我父王又如何和你的父王交代。”邱福无奈的说道。

    “罗成贤侄,如果你真的想随同我父子,前往两军阵前。那就要得到你父亲的首肯,还要有皇上的旨意。否则就不是我如何,向你父王交代的事情。而是触犯了军规。”这是昌平王邱瑞,走了过来说道。

    听到昌平王邱瑞父子的话,罗成不由的低下了头,一脸沮丧的表情。心中虽然十分的希望可以去两军阵前,见自己的那些兄弟,和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可是人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真的又不能再说什么呢。

    就在这时,只见从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平王罗艺,身后跟随的正是,名震燕云十六州的燕云十八骑。

    看到自己父亲来了,罗成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知道此时就算昌平王邱瑞同意,自己一同前往。自己也不可能有机会离开了。毕竟自己的父亲不会同意。

    北平王罗艺来到罗成的面前,并没有与罗成的话。而是直接对昌平王邱瑞说道:“昌平王,今天我罗艺要给您添麻烦了。”

    “北平王说的哪里话,没有你的首肯和皇上的圣旨。我哪里敢带走你的公子啊。”昌平王一脸笑意的说道。

    “如果要是我同意呢,而且还有皇上的圣旨。那昌平王是不是就要多多费心了。”北平王罗艺说完,从怀中掏出了杨广的圣旨。

    打开圣旨回头对罗成宣读道:“今命北平府少保罗成,随昌平王邱瑞,前往两军阵前,在赵王麾下听调。”

    罗成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的峰回路转。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去接父亲手中的圣旨。而是呆呆的看着父亲。

    “怎么,难道你个逆子又不想去了。那可就枉费了,我前往金殿向皇上讨旨了。”北平王罗艺说完,将手中的圣旨,塞到了罗成的怀中。

    接过圣旨,罗成终于从恍惚中缓过神来。于是一脸感激的对北平王罗艺说道:“多谢父王成全。”

    “以前把你禁足在家中,原因是你与瓦岗山的反贼,是结义弟兄。而如今瓦岗山已经,接受朝廷招安,那为父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不过两军阵前非比校军场,所以一切务必要多加小心。今日我将燕云十八骑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辱没了他们的威名。”北平王罗艺对罗成说道。话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显示出了一个父亲,对子女的溺爱。

    “北平王,你我二人还真是同命相连啊。犬子邱福也是那贾柳楼结拜的兄弟之一。”昌平王邱瑞哈哈大笑的说道。

    如果要放在几年前,二人绝对不会将这句话说出来。虽然心中都明白。但是那毕竟是,犯了皇家忌讳的事情。所以不得不谨慎对待。可如今瓦岗山接受朝廷招安,那么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可顾及的了。

    正在这时,又有十余匹战马从北平府中而来。不是别人正是张公谨等十二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