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一好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第一好汉-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位兄弟,你们知道为什么,每次朝代的更换,都会出现禅让的情况呢。原因就是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李元霸解释道。

    “公子的意思我懂,只有名正才可以言顺。只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才会江山稳固。可是这胁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成了改朝换代,败了一臭万年。所以公子千万要想清楚。”徐茂公出言劝说道。因为他认为李元霸,可能要挟持杨广。然后让杨广成为傀儡皇帝,最后逼迫其禅位给自己。

    “三哥多虑了,我李元霸还是有那份自知之明的。当今的皇上并不是汉献帝刘协。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成为曹操。”李元霸说道。

    “那不知公子如何,才能博多一个名正言顺。”徐茂公不解的问道。

    “名正言顺最主要的是名,所以我需要功绩,一个足可以流芳千古的功绩。而什么样的功绩,才可以流芳千古,那就只有为国家开疆扩土。因为只有这样的功劳,才配名垂千古。”李元霸一脸正色的说道。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整个银安殿上鸦雀无声。只有齐国远在偷偷的,向嘴里噻着红烧肉。其实倒不是齐国远嘴馋,而是齐国远真的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既然听不明白,还不如来个酒足饭饱。

    “所以我决定,这次陪皇上御驾亲征高句丽。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高句丽彻底的消灭。同时我准备向朝廷提出,诏安瓦岗山。”李元霸语出惊人的说道。

    “公子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让我们,脱去叛贼的罪名。可是也十分容易被朝廷,慢慢分化蚕食。”徐茂公担心的说道。

    (本章完)

第129章 一山二虎计 高估了自己() 
李元霸听到,徐茂公说出自己的担心,不由得点了点头。毕竟李元霸是知道的,后世那十分著名的水泊梁山,就是这样被朝廷分化蚕食掉的。所以说徐茂公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三哥所说,元霸也已经想到了。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应该这样去做……”接着李元霸详细的,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众人。

    李元霸的想法便是,以自己的名义向杨广提出,亲自诏安瓦岗山。并且以瓦岗山为先锋军,攻打高句丽。

    然后瓦岗军在向朝廷提出,接受招安的条件。第一就是,瓦岗军不能被拆散重新整编。第二个条件便是,瓦岗军只接受,赵王李元霸的命令。其他人无权指挥瓦岗军。当然皇帝圣旨除外。

    而最主要的便是最后一个条件,那就是瓦岗军,只负责这次为朝廷征讨高句丽。一旦讨伐胜利,瓦岗军便会解甲归田。不接受任何朝廷的封赏。并且要求朝廷,赐下免死金牌。

    听完了李元霸的计划后,徐茂公出言说道:“公子的计划十分的周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给自己留了很大的余地。但是就是不知道,朝廷是否会答应。”

    几日后东都洛阳的皇宫中,一位黑衣人对杨广说道:“赵王准备上奏折请求诏安瓦岗军。”同时将一份奏折交到了杨广的手中。

    这份奏折正是李元霸,要给杨广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在,黑衣人的手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杨广接过奏折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后,笑的说道:“看来朕这个女婿,还算是有点良心,最起码知道什么是兄弟打架,什么是一致对外。”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与黑衣人交给杨广,完全相同的一本奏折,被递交到了杨广的手中。杨广对满朝文武说道:“这份奏章是朕的女婿,赵王李元霸送来的。他在奏章中建议,由朝廷出面招降各路叛军。然后由他们出任先锋军征讨高句丽。不知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昌平王邱瑞出版说道:“赵王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那些叛逆也不是傻子,又怎会轻易的中了,这借刀杀人之计。”

    昌平王邱瑞的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便,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起来。甚至宇文化及还出言讥讽的说道:“我们的赵王还真是个孩子,连这样天真的话都说得出来。那不如皇上就让他去诏安瓦岗山吧。看他到底能不能做得到。”

    宇文化及说完,满朝文武哄堂大笑。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杨广竟然说道:“宇文爱卿所言极是,赵王也在奏章中提到,他将亲自诏安瓦岗山。”

    杨广的这句话,让宇文化及如同吃苍蝇一般,表情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于是一时间低着头无言以对。

    “距离出征高句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各州郡集合的兵马粮草,迟迟没有到位,难道朕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吗。”杨广突然板起脸来,对满朝文武怒声的质问道。

    看着低着头鸦雀无声的满朝文武,杨广说道:“马上拟旨,由赵王亲自负责招安瓦岗山。其他地方的叛逆,命当地的官员前去诏安。”

    说完怒哼一声,起身向后宫而去。吓的满朝文武,一个个被汗水湿透了衣襟。倒不是满朝文武胆小怕事,而是杨广真的是喜怒无常,也许因为一句话,就操了你的满门。所以满朝文武每日上朝,都如坐针毡一般。

    很快李元霸就接到了,朝廷的圣旨。然后亲自带十万济南军,兵发瓦岗山。又再次将瓦岗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过这话要说,完戏要演全。所以李元霸和瓦岗山,还上演了一场全武行。最后在瓦岗山屡次战败的情况下,终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也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

    李元霸再次写好奏章,命人送往东都洛阳,交给杨广批复。当杨广接到李元霸的奏章后,不由得笑出声来。心中不由得暗说:“我这个女婿可真是个人才,竟然想出如此的退身之策。”

    第二天早朝,杨广坐在龙椅之上,让太监将李元霸的奏章宣读出来。这一下倒让满朝文武吃惊不小,没有人想到李元霸竟然招安成功。虽然瓦岗山还提出了几个条件,但是从条件的表面上来看,却并不是十分苛刻。

    “皇上,瓦岗山所提出的几个条件,我感觉都可以答应他。而且还可以加上一条,那就是任命原来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为先锋官。而赵王李元霸为督军。”宇文化及一脸奸笑的,对杨广说道。

    在场之人哪里听不出,宇文化及话中的意思。这明明就是在消弱李元霸的权力,并且准备借此机会,制造李元霸与瓦岗军之间的摩擦。

    “宇文爱卿,言之有理。来人拟旨。对于瓦岗山所提条件,朝廷全部答应了。并且任命程咬金为正印先锋官。赐尚方宝剑,在军中有先斩后奏之生杀大权。封赵王李元霸为监军随先锋军出征。同样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杨广对身边的太监命令道。

    看着传旨官,拿着圣旨离开了金銮殿。宇文化及不由得心中暗笑。暗说这一回李元霸,我看你怎么办。

    老奸巨猾的宇文化及,用了一招一山不容二虎之计。长久下去李元霸与程咬金之间,必然发生摩擦,甚至严重的时候有可能刀枪相见。可是他哪里知道,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程咬金,早就是人家的手下了。”

    看着沾沾自喜的宇文化及,杨广不由得摇了摇头,心中暗说:“就你这智商,还和朕的宝贝女婿过招。估计你被人家卖了,都不知道去哪儿数钱。”

    当圣旨到达李元霸的手中以后,瓦岗军彻底的脱去了,叛军这个身份。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大隋瓦岗先锋军。十足的正规编制。

    不过当李元霸看到圣旨,与两把尚方宝剑的时候。心中不由得暗笑,看来一定是有人从中捣鬼,想要挑拨自己和程咬金。看来他的计划要落空了。不过李元霸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他演一处,周瑜打黄盖的好戏。

    (本章完)

第131章 高句丽不灭 誓不回济南() 
李元霸招安瓦岗军,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已。所以瓦岗军,并没有离开驻地瓦岗山。仍然在瓦岗山上居住与训练。

    不过家眷却被李元霸接下了山,住进了赵王府中。并不是李元霸想用他们当作人质,而是这里的生活,才是最适合他们。毕竟我瓦岗山的条件十分的简陋。

    而那些武将的子女,也被李元霸安排进了,文曲书院和武曲军校。也许这就是叛军与正规军的区别吧。一个只能生活在阴暗的角落。一个却可以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生活在阳光之下。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一晃儿就到了春节。因为连年的收成暴涨,如今的济南府已经富得流油。每到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那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连原本那些靠盘剥百姓,发家的世家大族,此时也被迫转型,成为了商业世家。或者成为了种粮大户。不过他们的手,已经不敢再向政要部门伸了。

    如今济南府的军政官员,都出自文曲学院与武曲军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就算你是李元霸的儿子,也没有资格上岗。这是李元霸的原话。

    而且李元霸还在济南府,建立了很多所小学。并且下令强制要求,百姓将学龄儿童送入小学学习。如果有不执行的,济南府会收回他所耕种的土地。这样的惩罚,让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去触犯。所以只能乖乖的将自己的子女,送去小学学习。

    这样一来,穷人家的孩子也读书识字。那么世家大族的势力,再一次被消弱了。

    可以说如今的整个济南府,经过李元霸的三年经营。已经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雏形,就算是百姓也不只是依靠土地过活。他们农忙的时候会去土地中耕种,农闲的时候会去工厂里做工。而适龄青年在农闲的时候,都要参加民兵训练。

    同时,李元霸也慢慢的,将世家大族手中的私军,彻底的抹除了。并且明确的限制了,世家大族拥有下人的数量。这样一来那些世家大族,彻底成为了富人。而却失去了在政要部门的话语权。虽然他们心有不甘,也曾经几时暗地里想过反抗。可是换来的是,李元霸血腥的屠杀。

    除夕的这天晚上,李元霸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团圆饭。可是李元霸却发现,窦氏的心情并不是太好。不用想李元霸也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母亲与父亲成婚多年。还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久。老两口之间的感情,那可以说是十分的深厚。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所记载。

    “母亲,是不是想父亲了。”李元霸拉着窦氏的手说道。

    “他一个人在太原府过年,一定十分寂寞。”窦氏一脸黯然的表情说道。

    “用不了多久,我们全家就不用分开了。可以每一天都坐在一起吃饭。吃过饭以后,喝着茶水聊着家常。”李元霸安慰着窦氏说道。

    如意公主和观音婢两个小丫头,也看出了自己的婆婆,有一点失落。于是便嘻嘻哈哈的围了过来,古灵惊怪的,陪着自己的婆婆聊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鞭炮还没有诞生,所以除夕夜,并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有的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温馨的聊天。

    正月初一,免不了大家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李元霸让李建成和柴绍,带着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妻子。大年初一便动身赶往了太原府。毕竟自己的父亲,一个人在太原府过年,确实有一点孤单。虽然自己的父亲,还有着另外的小妾。

    不过这次回太原探亲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因为二月份杨广便准备发兵高句丽了。而身为先锋军监军的李元霸,自然要随军出行。而且自己的十万济南军,也是这先锋军的一部分。

    这先锋军由瓦岗山的二十万瓦岗军,与济南府得十万济南军组成,总兵力共达三十万。一等一的上将也有几十名。普通将领更是不计其数。

    本来李元霸是,准备让自己的母亲留在太原的。可是自己转念一想,如果在征讨高句丽的期间。自己的母亲忽然发生不测,那自己岂不是鞭长莫及。

    可是如果让自己的母亲,留着自己的王府中。如果真有什么不测,有自己的师父袁天罡在,也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李元霸不得不让,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再次过起分居的生活。

    转眼二月份就快要到了,朝廷的圣旨也准时的,送到了比元霸的手中。命李元霸选良辰吉日,宰三牲五畜祭旗出兵。

    李元霸选的便是,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十万济南军列阵整齐,分别有各自的主帅率领。精神抖擞的,站在校军场上。等待李元霸点兵。

    “兄弟们,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仅弹丸小国高句丽,无视我天朝大国。今日皇上有旨,命我为先锋军监军,帅十万济南军,汇合二十万瓦岗军,组成先锋军兵发高句丽。此次出兵必然旗开得胜,让全天下人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