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祖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祖茂-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有可能患上温病的,甚至是禽流感的,那就必须要拎出来隔离,倘若无法医治,只能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一把火将病人和病猪一起烧干净。

    此外自然是搞好文生,治理随地大小便和喝生水的陋习,另外加强建设临时房屋,避免众多人口凑在一块,以免一个人发病,一群人被感染。

    还有就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鱼、肉等高营养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如今祖茂大军带回了不少牛马,奶制品也可以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

    这些事情虽然由祖茂下达命令,但主要执行的还是许靖这类名士文官,还有沛国境内的豪强世家,爆发瘟疫本身就跟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他们自然积极配合。

    至于祖茂本人,则处于军中。军营之内虽然人口众多,更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但是军营的伙食、卫生条件也要比城市里好。

    祖茂虽然回到了沛国,但粮食采购这些都可以从陈国、梁国、陈留等未爆发瘟疫的地区采买,而军队士卒不跟沛国内的其他人接触,也就断绝被瘟疫感染的威胁。

    保证了自身的安全,沛国的瘟疫情况又还在治理过程中,祖茂不得不为其他东西多做设想。

    首先自然是必须要找一位名医坐镇沛国,以防沛国下一次瘟疫爆发。沛国的底子差,人口只有二十多万,虽然如今被祖茂拉扯到了六十万但多是老弱病残,缺少精壮。并且大部分人居住在一块,人口比较密集,瘟疫爆发的杀伤性对沛国来说太大了,祖茂为此不得不防。

第64章 图谋徐州() 
建安三神医华佗、张机、董奉,最有名的前两位,华佗生于谯县,从其留守谯县的弟子所知,华佗率领弟子前往徐州寻药治病去了。张机张仲景则在南阳,是南阳当地的世家出身,并未远离他处。

    华佗在徐州,徐州就在沛国隔壁,张机在南阳,南阳跟颍川相邻,因此也在沛国不远。

    因此这两位神医寻找起来不算太难,一个是外科圣手,不能防治疾病,保护沛国,还能让华佗培养弟子作为行军医生,减少大军作战后的伤亡,新兵战后不死就是老兵,一个老兵的价值至少比得上数个新兵,由此说来华佗对祖茂有非比寻常的价值。

    另一位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内科神医,从瘟疫这一方面来讲,比华佗还要权威,这是祖茂暂时来说最急需的。

    另外,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祖茂这具身躯,已经快三十岁了,按古代的寿命来讲,四十岁已经进入老龄,六十岁就是长寿,如今祖茂的年纪快过了一半,麾下却连个儿女都没有。

    祖茂纳了几房姬妾,但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就让祖茂不得不急了。打下万里江山,倘若连子孙后代都没有,那又有什么意思!还有就是日后祖茂的娇妻美妾数量还会再涨,祖茂不得不让张机帮忙开个壮阳的方子,能够时时刻刻的让自己养精蓄锐。

    华佗、张机两位名医摆放在祖茂面前,祖茂不得不为此做出选择。

    这到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是选择用什么方案将他们请回沛国。

    华佗本就是沛国名医,跑去徐州自然有他本人的目的,因此不会轻易的回归沛国。另外徐州陶谦如今也已是垂垂老矣,隔三差五的难免会有些病痛,名医华佗在他徐州,肯定会被他严加看管,祖茂要劫走华佗,肯定要先过陶谦这关。

    中原纷乱,但徐州却偏居一隅。祖茂以沛国一郡之地进攻兵精粮足的徐州,祖茂可没那么大的本事。为了从徐州接回华佗,祖茂不得不另做其他打算。

    而南阳张机,本身是当地世家,名望和钱财都不缺,又没有太大的做官欲望,本身几乎是个无欲无求的人,祖茂就没有打动他的条件。另外祖茂先主孙坚斩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张咨跟张机有旧,这就导致张机更加不可能为祖茂所用。

    明着争取张机不行,祖茂也只能率领大军进攻南阳,以张机身家性命所威胁,逼迫张机为祖茂所用。

    然而这样一来,祖茂势必会跟袁术开展。袁术原本就在南阳还留有一些部队,在豫州受挫之后肯定会想着要卷土重来,那么一定会在南阳爆兵,那么祖茂要攻下南阳,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并且颍川有周氏兄弟,如今周昂名义上是豫州刺史,祖茂想借道颍川进攻南阳,周氏兄弟未必乐意,到时候就算祖茂要攻下南阳。周氏兄弟也有可能见利起意,断祖茂大军后路,一口气灭了祖茂和袁术。

    还有一点,进攻南阳除了要避免颍川等威胁,还要派兵牵制荆州刘表。刘表容忍袁术在南阳胡作非为,未尝不是以南阳为屏障,为自己在荆州建设独立王国所做的准备。

    程普、黄盖虽然有所发展,但最多只能牵制江夏黄祖,想要牵制荆州刘表,至少要先打下汝南半郡之地,以此作为程普、黄盖的粮草军马供应基地,长时间的跟荆州做抗衡。如今程普仅有汝南朗陵一县之地,自然无法做到独立抗衡荆州刘表的地步。

    这么说来,祖茂无论是进攻徐州,还是进攻南阳,实力都有所不足。这就让祖茂很难办了,两个名医都在自己眼前,却咫尺天涯。这既教人欲罢不能,又让人无可奈何,着实让祖茂苦恼了一番。

    为此,祖茂命人召唤来各营将领,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探讨进攻南阳或徐州的可行方案。

    人多力量大,祖茂一人的智慧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军中众将士共同探讨下,经过了小半日工夫,如今却有了些眉目。

    进军南阳的计划暂时搁置,首先是因为实施过程中有多不安定因素,我军难以控制。另外就算攻下南阳,南阳也算是一块飞地,颍川和陈国切断了沛国跟南阳之间的联系,到时候祖茂要以南阳为基,还是沛国,这是一个问题,剩下一郡由谁管理又是一个问题。

    倘若只是为了一个张机而损兵折将,打下南阳后又将南阳拱手让给其他诸侯,这么吃力不讨好火中取栗的事情,祖茂有可能会这么干嘛!

    因此就算要进攻也要进攻临近沛国的徐州。徐州虽大,却不是无法攻取。牵一发而动全身,进攻徐州要联合整个中原战局来看。

    徐州东面靠海,南面是长江,以此为屏障,需要守备的就只有西面的沛国,北面的青州,还有西北角的泰山。

    青州黄巾战乱,初步已经被公孙瓒率领大军平定,公孙瓒虽因弟弟公孙越之死跟袁绍新仇旧恨爆发,率领大军进攻冀州,但却也在青州留下了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令刘备,阻拦了青州黄巾北上冀州的道路。

    此时黑山军又被曹操阻拦,青州军得知无法跟黑山军汇合,只能想办法从西边的兖州和南边的徐州流窜。而拦在兖州和青州之间的是一座泰山,青州黄巾要翻山越岭进入兖州的难度,自然要比一路平川进入徐州要困难许多。

    泰山是青、兖、徐三州交界之处,一般都是三不管地带,其中又被泰山群贼占领。泰山贼要发展壮大,势必要选一良地,如今青州破败,兖州四战之地,遭受黄巾之乱和董卓之祸,也有些民生凋敝,而安居乐业兵精粮足的徐州,必然是泰山贼窥觊之物。

    事实也正是如此,青州黄巾拼命想突破泰山和徐州。泰山贼投靠徐州陶谦帮其阻拦青州黄巾,以战勋获得陶谦的兵马钱粮供应。

    但此时,祖茂派军前去联合泰山群贼和青州黄巾,三方共同进攻徐州,大事未必不能成功!

第65章 徐州求援() 
联手进攻徐州,对沛国祖茂、泰山贼寇、青州黄巾这三方来说,目的各不相同。但此事对青州黄巾来说最为紧切,生死攸关。而祖茂和泰山贼只是为了图谋发展,趁势获利。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汉末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刁民就出自丹杨山区。丹杨山险,民多果劲,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而这些刁民往往被征募于军队之中,成为闻名天下的丹杨精兵。

    徐州牧陶谦就是丹杨人,其手下精锐士卒都是丹杨精兵,也是因此陶谦能讨伐黄巾贼寇,以此累积军功升任徐州牧。

    此外还有青州广阔山地之间的青州黄巾,伏牛山中的汝南、颍川黄巾,吕梁山中的白波军,太行山中的黑山军,这些都是穷山恶水间生养出的刁民恶兵。

    而泰山作为青、兖、徐三州分界线的大山,泰山郡内的百姓也多是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泰山精兵虽不如丹杨精兵有名,但泰山地区也是英雄辈出,将才无数。

    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都来自泰山地区。

    而如今泰山附近,还有一群泰山贼寇,流窜于兖州泰山、徐州琅琊、青州北海,分别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抄掠百姓,还参与镇压当地的黄巾起义,成为泰山地区与众不同实力非凡的一股势力。

    泰山贼寇的出身跟其他地区贼军不同,泰山贼寇是泰山本地豪强出身,既身怀文韬武略,家族中又颇有资财实力,主要是为了乱世自保和扩大家族实力,而诞生的一种兵民一体结社自保的第三方势力。

    如今泰山贼寇以臧霸为首,另外还有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部,各自拥兵数千,分守泰山附近各地。

    对祖茂来说,既然知道了泰山贼寇的诉求,联盟进攻徐州这事情就好办许多。

    泰山贼寇为陶谦守备徐州,一是为了保护自身势力,二是为了升官发财获得更多是兵马钱粮。总之一句话就是为了自身利益。

    从根本上将,泰山贼寇跟青州黄巾并没有多少矛盾。因此这两方也就未必不能联手。

    另外,泰山郡内还有另一方势力,泰山太守应劭。应劭虽是一介书生,却有勇有谋颇知兵法。青州黄巾从冀州被公孙瓒赶回青州,随后就率领大军转战泰山,却被应劭率领泰山郡县守备兵马给抵挡了下来。

    应劭击退青州黄巾之后,自然也要对泰山郡内的不稳定因素泰山贼寇进行清缴。为此,青州黄巾和泰山贼寇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泰山太守应劭。

    有了合作基础,联盟就不难召开。祖茂派来信使从中调和,一方面让青州黄巾集中兵力进攻徐州,并在进攻过程中绕开泰山贼寇的势力范围,而泰山贼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意抵抗青州黄巾,实则却放青州黄巾进入徐州,最后等徐州局势糜烂,再率领大军入侵徐州。

    泰山贼寇本身没有忠诚度可言,只要为了自身利益,一切承诺都可以抛弃。陶谦强则投靠陶谦,陶谦死则投靠刘备,刘备败则投靠吕布,吕布死又投靠曹操。

    如今徐州被青州黄巾所破,徐州陶谦本以为有臧霸等部防备于琅琊、东海一线,徐州稳如泰山,却不想青州黄巾从其中穿越,抵达了彭城、下邳等徐州中心所在,顿时有些慌乱,急调丹杨精兵前往阻敌。

    此时陶谦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徐州久居安逸,没什么强兵勇将,单靠万余丹杨精兵,自然无法面对数十万青州黄巾凶狠之辈。

    泰山贼寇顺势割据青州、徐州交界之处,一边收拢溃逃百姓,一边接管各县城防。一时间臧霸取琅琊,孙观侵北海,孙康据阳城,尹礼占东莞(徐州琅琊郡东莞县,位于沂水流域),吴敦守利城,昌豨攻东海。

    明眼人都能看出青州黄巾跟泰山贼寇联手,瓜分了徐州各郡县。徐州北部都被侵占,彭城、下邳、广陵三郡又不足以抵挡青州黄巾,这个时候无论是陶谦还是徐州世家豪强,纷纷都要寻找其他州郡的诸侯率兵前来援助,解救徐州之围。

    世家豪强想要求助于远在冀州的袁绍,毕竟这跟世家的关系最近,投效袁绍,也能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但袁绍自己还抽不出身来,又怎会管徐州世家豪强们的死活。况且冀州南下青州的路已经被公孙瓒手下青州田楷和平原刘备封死,袁绍想要支援徐州也无能为力。

    陶谦之前跟公孙瓒是同盟,想要向公孙瓒求援也理所应当。但如果公孙瓒本人跟袁绍在冀州展开大战,为今之计也只能求援在徐州的田楷和平原刘备。

    历史上陶谦手里还有丹杨精兵,在曹操到达徐州之前,徐州北上青州的路还没有被青州黄巾和泰山贼寇堵死,但现在很显然是不能了。就算求到刘备手里,刘备没有陶谦赠送的几千丹杨精兵为诱饵,自然也没有多大兴趣来徐州。

    另外,陶谦派遣信使去平原求援一路上为躲避青州黄巾和泰山贼寇,只能绕远路,这么一来时间必然持久。而刘备如今在青州征讨黄巾贼寇,军功还不够升迁至平原太守,如今还只是一介平原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