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祖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祖茂-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周氏兄弟大败汝南黄巾,兴尽归来,祖茂再跟周氏兄弟细说如今的形式,邀周氏兄弟一同上路,围剿汝南黄巾。

    周氏兄弟豪杰出身,因祖茂派兵获救,自然对祖茂十分感激。而听说祖茂是沛国相,此时如此不辞辛苦来解救自己,还以为自己这个豫州刺史深得民心了呢!

    之前周氏兄弟就跟曹操北上的时候,在相县跟祖茂有所交集。当时祖茂设宴款待他们,提供粮草也很痛快,祖茂这样豪气干云的人,自然不可能会对他们不利。

    如今祖茂的沛国也被汝南黄巾进攻,形势有些危机。如今豫州最大的敌人又是汝南黄巾,此时大家更应当联手,将这伙黄巾贼寇赶出豫州。

    周氏兄弟听祖茂说,如今还有陈王刘宠被汝南黄巾围困在陈县,自然是二话不说就立即发兵陈县。

    周氏兄弟这么做,一是有些热血中二,二是想要表现一下自己这个做老大的能力(周昂被袁绍封为豫州刺史),从而收复民心,以便日后统领豫州各县。

    祖茂在周氏兄弟的盛情相邀之下在阳翟留宿了一夜,第二天就和周氏兄弟合兵一处,共同前去陈国解救陈王刘宠。

    两部兵马合兵此时已有万余,解救陈王刘宠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乎,祖茂联军滚雪球般越来越多,最终三部人马合兵一万五千,东进苦县,联合祖茂在苦县的守军,包围了汝南黄巾,形势又一次逆转。

第45章 鹬蚌相争() 
“主公,为什么要放走这批黄巾贼寇?”陈到虽然对祖茂下达的命令有些疑问,但还是按令完成了任务,放走黄巾贼寇,回到军营时向祖茂问到。

    “你仔细想想,我们联合周氏兄弟,陈王刘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你的聪明才智,想清楚了就应该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祖茂回答陈到,却不明说。

    “不是要对付汝南黄巾吗?那不是更加不能放过之前的那些黄巾贼寇吗?”陈到没想明白,继续问到。

    “没错。但解决黄巾的方法有很多,击杀或者击退!你想想那个更符合我们的利益?你知道为什么十八路诸侯汇聚酸枣,最终却只有我主已故豫州刺史孙将军一人去追击董卓?此非不能实非不为也!”祖茂在告诉陈到答案的同时,更多是引导陈到自己思考。

    为将者只要能够贯彻主帅的命令就已经及格,但为帅者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利弊,懂得取舍。

    “主公是为日后考虑?远交近攻?”陈到有些想通。

    “你再想想,当初汝南黄巾派兵三万进攻我麾下八千将士严守的宁平县,我军有城池相依托,又有精兵猛将,在两日内尚且损失了两千人马。如今苦县内兵马也不过八千,将士精锐程度不如之前,却要面对更多的敌人,你说苦县能坚守几天?”

    “纵使在韩当和史涣的联手之下,死守了下来,那么我军将士又会有多大的损失?这又会对我军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否会对我军对日后在豫州内的谋划产生影响?你再想想!”祖茂继续引导陈到,这些话自然也落到了同样在祖茂跟前的许褚的耳朵里。

    历史上陈到能够成为一军主帅,率领几百白毦兵能正面硬钢东吴上万军队并将其击退,这一方面可以说是白毦兵非常牛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陈到统帅能力极强。

    祖茂不断在培养陈到,既是希望他能早日培养出白毦兵这样的精兵,又想让陈到早点成为历史上的那个帅才。倘若陈到能独立大军,镇守一方,那么祖茂也无须过多的依靠孙坚遗留下来的三员老将。

    程普、黄盖、韩当有几率被祖茂收服,但也很有可能在三年后归入孙策麾下。到时候祖茂手里若是连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都没有,很可能就被孙策架空,基业尽数为他人吞占。

    祖茂可不想步韩馥、陶谦、刘表等人的后尘。

    “主公是故意放刚才那批黄巾贼寇回去禀报消息,好让攻打苦县的黄巾贼寇知道他们的后路被人截断,马上就会被大军包围,前后夹击,大难临头了!”陈到终于明白的祖茂的意思。

    随后继续分析到:“如此一来,黄巾贼寇要么下定决心在短时间内攻破苦县据城而守。要么就是减缓攻势,让大军得到休息,以逸待劳应对后来者。前者的风险太大,后者却更容易做到。”

    “你说的没错。黄巾军多半会减缓进攻苦县的攻势,趁机修整,恢复元气。对我们而言,就能减少苦县守城将士的损失,尽可能的保存实力。豫州总共就这么大,解决了黄巾贼寇,还有周氏兄弟和陈王刘宠。现在让他们鹬蚌相争,到时候我们就能渔翁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联合军队包围汝南黄巾的大势已成,汝南黄巾只能选择接战。此前黄巾贼寇连日大战于苦县城下,就算已经攻破了苦县,此时也已成了强弩之末,联合大军面对这群黄巾贼寇,多半是能取胜的。就算不能,汝南黄巾也会消耗大量兵力,无力再战,到时候沛国之围,必然迎刃而解,我们的目的却也达到了。”

    “主公,您这是阳谋!”陈到听完祖茂的全部计谋,终于明白过来,祖茂的真正意图,是借力打力,保存实力,为日后做准备。

    而此时周氏兄弟、陈王刘宠和汝南黄巾都已入局,并且都无退路,只能在祖茂这只推手的作用之下,剧烈相撞,决一生死。最后剩下的一方,却也活不了多久,必然会被祖茂所灭。

    周氏兄弟和祖茂解围陈县之时,周氏兄弟和陈王刘宠都不知道,祖茂派去的将士并未真正对先前围困陈县的黄巾贼寇大开杀戒,只是稍微做了下样子,最终放黄巾贼寇夺路逃走,任其回去通风报信。

    等到三军联合并力东进苦县,遭遇到围困苦县的汝南黄巾时,黄巾贼寇早已做好了迎战联军的准备。

    不过前几日的几番大战,黄巾军内将士都有些疲惫辛苦,不少黄巾贼寇还带伤出战,因此状态不如联军将士。

    汝南黄巾兵力虽多,但军备以及个人战斗力却不如联军。

    周氏兄弟手中的丹杨精兵的战斗力不用多说,闻名天下,周氏兄弟麾下的军备又来自于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还有新晋冀州牧袁绍,因此丹杨精兵各个都被武装到了牙齿。而丹杨精兵来自江南地区,作战以水战为主,因此军中装配最多的就是弓箭,周氏兄弟的六千丹杨精兵,等于是六千弓箭手。

    陈王刘宠的部队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王宫护卫,一部分来自陈国各县招募的乡兵。陈国富庶,人口众多,陈王刘宠又是陈国最大的地主,又崇尚武力,因此刘宠麾下也相当精锐,武器头盔铠甲,样样俱全。

    至于祖茂麾下四千士卒,这一两个月内接连遭遇大战,不但战斗经验丰富,还被祖茂用数次作战获得的战利品全副武装,自然是一等一的精兵。

    疲惫老弱之师面对士气正盛的精兵强将,即使人数有优势,都无济于事。

    在一场战役中,两支军队正面交锋,一般情况下其中一支军队在损失一成到两成的兵力之后,就会直接崩溃。更别说汝南黄巾本就是游兵散勇,乌合之众。

    以陈王刘宠的部队为先锋进行正面进攻,又以周氏兄弟的丹杨精兵弓箭手做两翼,对汝南黄巾进行大面积射击,最后都没轮到祖茂上场,汝南黄巾的先锋部队就被尽数被歼灭,如此情况直接吓到了其余黄巾贼寇,黄巾军瞬间炸营,一哄而散。

第46章 黄雀在后() 
汝南黄巾中先是吴霸部被祖茂收编,后是何曼部再次被祖茂吞并,最后刘辟和龚都的联军被祖茂击垮。

    如今汝南黄巾最后的力量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这苦县城下,黄巾军被联军打败,大军瞬间溃散。如此一来,汝南黄巾就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或许日后还会有汝南黄巾余部躲在人迹罕见的山窝里舔舐伤口,但这对祖茂等人来说,已经造成不了多大威胁了。

    对周氏兄弟来说,剪除了汝南黄巾,豫州之内就无人是自己的对手了。周昂这个豫州刺史正式坐稳,会稽周家将不再偏居一隅,而是至此兴旺发达,成为乱世之中,数一数二的大世家。

    对陈王刘宠来说,这也是一个痛打落水狗,报仇雪恨的好机会。

    因此周氏兄弟和刘宠追杀黄巾溃兵追的特别狠,见一个杀一个,连俘虏都不要了。

    这两支部队都陷入了极度疯狂之中,黄巾溃兵在无人带领之下,也只能玩命逃跑。

    而祖茂却没他们那么疯狂,既然周氏兄弟和陈王刘宠不在意战场上余留下来的“垃圾”,祖茂自然很乐意做这个清洁工。

    如今正值四月,太阳虽算不上是毒辣,但也有些猛烈。目前已经不能用大地回暖来形容了,而是气温有些偏热。古代战争特别破坏环境,战争后若是不好好处理,还很容易产生瘟疫。

    苦县在沛国西边,正对谯县,又处于流经谯县的涡水的上游,谯县百姓灌溉农作物和饮用水都需要用到涡水。倘若苦县发生瘟疫,谯县必然受难,而沛国也会被连累。

    祖茂自然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祖茂将四千大军统统留下,清理战场。

    像箭矢,武器,头盔,铠甲这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军备,自然就成了祖茂大军的战利品。而像破损的长枪,旗杆,栅栏,营帐这种虽然没法再用到战场上,但至少还能拿回去当燃料。

    黄巾军中还留下不少钱财珍宝,粮草辎重,军妓奴仆,自然都便宜了祖茂。

    而大战留下的最多的尸体,也留有不少好东西。大部分将士身前都随身带着钱财,凑一起就是很大一笔数目了。少部分尸体有穿着铠甲,拔下来又能让祖茂武装不少军队。最后衣服裤子也不能放过,洗洗还能穿,即使破了也无所谓,缝缝补补,穿在里面,至少能让不少老百姓不用再受严寒之苦。

    扒光了大部分尸体,除了分别收拾出己方守备苦县的将士和周氏兄弟、陈王刘宠的手下没动,剩下黄巾军的尸体统统都被一把大火点燃,被祖茂来了个毁尸灭迹。

    正当祖茂要跟上周氏兄弟、陈王刘宠的脚步,继续收割一波黄巾贼寇抓他们做自己俘虏。此时这两方却率领军队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

    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有其人。袁术出马了!

    孙坚死后,袁术和刘表没了共同的敌人,原本同仇敌忾,心心相惜的两个人,瞬间就翻脸了。

    刘表仗着自己麾下大将黄祖射杀了孙坚,军中士气大盛,又认为荆州兵精粮足,士民上下一心,就直接命蔡瑁、张允、黄祖分别进攻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张勋、桥蕤等部,欲将袁术赶出荆州。

    孙坚死后,袁术也想趁机拿下荆州,因此早就暗自下令,让纪灵、张勋、桥蕤等将找机会进攻荆州。由于刘表军刚战胜了孙坚,军队士气旺盛,才按兵不动,不敢贸然进攻荆州。

    刘表抢先对袁术下手,袁术麾下也不得不应对。袁术手下也尽不是酒囊饭袋,反而是世家出身的好手,这些将领一般都历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而袁术的军队又参加过讨董战争,总体实力就比刘表手下要强上几分,因此袁术的反击战打得有声有色。

    刘表虽然稍逊一筹,但毕竟地盘比袁术大,襄阳又靠近战场,打起消耗战,比袁术要轻松很多,而荆襄之地又多水战,这却是刘表手下的拿手好戏,袁术军中多是陆战将领,因此两人始终拿对方不下。

    最终袁术也只好作罢,退兵回归南阳,只派遣重兵守住各个要道,防备刘表大军北上。

    刘表此人治理州郡的能力还是有的,但军略明显不足,只能做个守成之君。因此袁在术收缩兵力后,也就没去继续攻打袁术了。

    袁术退兵对刘表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有袁术扼守南阳,再派蔡瑁张允守樊城襄阳,黄祖镇守江夏,这样一来刘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刘表开始集中精力治理州郡,稳固自己在荆州的统治。

    袁术谋划荆州不得,关中又有董卓称王称霸,最后也只能图谋豫州。

    自从公孙越死于阳翟城下之后,袁术就失去了在豫州的联系。袁术兵进豫州之后才得知,袁绍派来的周氏兄弟先是被自己手下的汝南黄巾困住,后来却被孙坚旧部沛国相祖茂给救走,如今汝南黄巾形势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袁术还得知如今豫州就大猫小猫三两只,很容易就被掌控,自然直接派出大部队,想要一口气直接解决豫州遗留问题。

    袁术毕竟是四世三公汝南袁家正统,麾下兵多将广,虽不及日后称霸江淮的鼎盛时期,但此时身边也有不少将领。

    除了留下大将纪灵镇守南阳,此次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