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祖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祖茂-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波敢死队在撤离,第二波敢死队又继续接上,趁着己方弩兵压制敌方城墙上弓箭手火力的契机,迅速填埋出新的可以供人行走的桥梁。

    此时第三波敢死队也紧接着跟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波蚁附攻城的敢死队。三五人一伙扛着云梯直接向前冲锋,一个个腰间都系着大刀和木盾。大刀用来杀敌上墙,木盾来抵御烧沸的热水、热油、金汁和城墙上扔下来的滚木礌石,还有流矢。

    弩兵留在一百五十步的地方搭箭上弦,准备一齐释放第三波箭矢。弓箭手则跟着冲锋的部队继续挺近,与此同时也有一群盾兵互在弓箭手身边,等走到距离城墙九十步左右的地方,弓箭手就会停下,准备射箭,与弩兵一起压制敌军城墙上的火力。

    此战虽是祖茂大军第一次正式攻城,但这类演习祖茂已经预演过好几次。因此弩兵,敢死队和弓箭手之间的配合还算不错,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疏漏。

    而汝南黄巾也准备不足,本身就没有多少弓箭手,弓箭手的能力又参差不齐,自从第一次被祖茂麾下的弩兵奇袭,就一直被祖茂大军的远程火力给压制住了。

    如此一来其他城墙上的汝南黄巾也没有多少露头的机会,只能躲在女墙后面,烧热油、沸水,扔为数不多雷石滚木。看到祖茂军中的士兵将云梯搭在城墙上,就伸出长枪,胡乱的朝城墙下捅几枪。

    很显然,这种反抗微乎其微。

    城墙上的弓箭手没能威胁到祖茂大军冲锋的士卒,不多的热油、沸水和雷石滚木又对蚁附攻城的士卒伤害甚少,等到祖茂军中士卒冲上城墙,等到冲车撞开宁平城门,此番战局已经定型。

    此次祖茂大军采取为三缺一的攻城策略,宁平城内几千汝南黄巾见大势已去,自然从另一门中溃散逃亡,作鸟兽散。

    这么一来原本真正作战的黄巾将士也信心全无,只好跪地投降,免于一死。

    而落荒而逃的黄巾士卒也正如下怀,陈到在布置好斥候之后,就折返回来,埋伏了缺口不远处,只等宁平城内黄巾由此门中逃出,在半道上截留他们。

    陈到手中有一千人马,其中两百骑兵,以两百骑兵冲散溃败之军,简直是轻而易举,而其余步兵中不但有弓箭手还有刀盾兵,另外枪兵组成战阵,威力也不可小觑,如此部队形成包围圈,汝南黄巾上天入地无处遁形!

    平宁城内的汝南黄巾就这样被连消带打,逐步分割,团团包围,消灭干净。

    汝南黄巾不愧是三国发家必备良品,不但为祖茂贡献了大量钱财人口,粮草军备,还为祖茂背了黑锅。

    豫州之中人口最多的是汝南郡,有两百多万人,其次就是陈国,一百四五十万人,而沛国的土地面积比陈国大,但总人口却不足陈国的五分之一。

    沛国和陈国一样都是平原地区,但沛国却有水患,另外陈国接壤汝南、颍川等大汉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自身经济文化也就比较发达,百姓相对比较富足,更容易养活小孩。

    沛国人口规模限制了祖茂的发展,但沛国却有足够的土地,只要人口迁过来,劳力充裕,就能变成一个粮仓,成为一个极好的兵粮基地。

    陈国一共九县,因此平均算下来每个县都有十六七万人。

    原本祖茂北上支援刘宠,是为了收编汝南黄巾而来,每一部汝南黄巾除了有万余精壮劳力,还有数万老弱病残。倘若将所有汝南黄巾统统吃下,那就有二三十万人口,接近如今沛国的总人数。

    但自从祖茂从汝南黄巾手下拿下平宁县城后才发现,自己的眼光实在是太狭窄了。一个平宁县城内就有七八万人口,倘若将平宁县内所有的百姓迁到沛国,那恐怕会增长十几万人吧!如果将此时陈国大部分被黄巾军占领的城池统统攻下,那自己又会发展壮大到什么地步!

    击退汝南黄巾后,刘宠要问祖茂治下百姓去哪了?

    祖茂可以毫不客气的将黑锅甩给汝南黄巾:“老百姓不都被汝南黄巾给祸害了吗?你问我有什么用!”

第37章 暴风来袭()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打下宁平城后,祖茂的想法就变了。如今宁平县管辖区域内的百姓,可以说都是祖茂的私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要保证自身财产安全,自然比支援友军更重要。

    宁平县原本有十几万人口,先前遭遇黄巾之乱,有一些大族和百姓趁乱逃走,背井离乡,还有一些惨死在黄巾将士刀下。如今零零总总算起来,还有十一二万人。

    汝南黄巾的战斗力算不上强大,但若论其对士族百姓的破坏力,自然不在西凉骑兵之下。如今宁平城内的士族豪强大多被毁家灭门,妻妾族女沦为女奴,家丁仆从成为苦力,而一部分老百姓也被迫从贼,成为黄巾新兵。

    剩下的百姓也被黄巾贼寇威胁,缴纳耕牛、家畜、余粮。宁平城内士族豪强尽灭,百姓又遭逢这场大难,听闻祖茂率领官兵解救他们,不但愿意提供粮食,还愿意帮他们重铸家园,得知这等好消息,老百姓就如即将溺亡之人临死前抓住了救命稻草。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祖茂也有条件,就是要带他们迁离此处。安土重迁这种思想自古就有,人们也非常重视落叶归根,但这些念头想法自然敌不过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祖茂派人以汝南黄巾还会去而复来为由,不断恐吓不愿意迁走的百姓。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祖茂开出的条件,其他人在恐慌的情绪支配下,也不得不加入搬家沛国的大队伍中。

    祖茂派兵遣将一路上照顾好搬迁百姓大队部,并且让留守沛国的文官武将相互配合,发动劳役,尽快建造出更多的临时住房,务必要安置好这批数量足足有好几万的宁平百姓。

    祖茂在慢慢将宁平县城搬空的同时,也分派出将士四下寻找乡野中留存的百姓,劝说他们随大部队一起迁入沛国。

    等到宁平县内真正人迹罕见,千里无鸡鸣,祖茂才将先前俘虏的黄巾贼寇和他们的战利品——原先宁平城的士族豪强家眷奴仆,带回沛国。

    黄巾贼寇必须特殊对待,分布于留守沛国各县将领眼皮子底下,防止他们继续作乱。而士族豪强的家眷奴仆,自从祖茂大军战胜黄巾贼寇,就从黄巾贼寇手里接所有权,从而变成祖茂用来奖赏手下的战利品。

    祖茂不是贤者,没必要可怜这群原本高人一等的士族豪强。况且祖茂麾下将士跟随祖茂,大多是为了个人利益,跟随祖茂能升官发财,实现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虽然祖茂开了酒肆、茶馆,日进斗金,自己又是沛国相,每年沛国赋税钱财以亿万计算,根本不差钱。但祖茂不可能大公无私的将自己的利益让出来,分给手下。因此奖赏将士必须要另外开源——战利品。

    况且,祖茂这么做,本来就是顺应这个世界的潜规则。既来之则安之,如今祖茂房中用来暖床的姬妾,还是源自上次进攻汝南黄巾何曼部,从何曼手中抢过来的出身于颍川的一家小世家的大家闺秀。

    祖茂麾下将领,除了陈到和许褚是世家豪强出身,其他一个个都是大老粗,平时社会地位就低。

    但跟随祖茂征战沙场,却能得到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和豪强贵族的千金小姐这样女人作为奖赏,将她们娶妻纳妾。

    如此一来,就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将士们屌丝逆袭的心态。不但能升官发财,还能坐拥娇妻美妾,将平时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豪门贵女,压在自己身下

    这等境遇自然叫人爽快!将士们恨不得为祖茂效死命,建功立业,来获得祖茂的奖赏。

    美人的赏赐不过是下本身的幸福,而俘虏的赏赐,却关乎于下半生!

    祖茂将俘虏赏赐给部下有功之臣,祖茂麾下将领可以以此训练成自己的私人部曲,为自己奉献生命,建功立业,也可以让他们照顾自己的私人财产和子孙后代。当部曲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独领一军,获得更多的利益。

    祖茂大军在宁平忙的不可开交,汝南黄巾也没有闲着。

    宁平县内的黄巾隶属于汝南黄巾渠帅刘辟,刘辟是汝南黄巾中实力最强的一位,此次汝南黄巾入侵陈国,除了刘宠驻守的陈县和靠近沛国谯县的苦县没有沦陷,其余七县中刘辟一人占据了两县。

    刘辟自己率领大军攻占新平县,又遣麾下得力将领分兵占据宁平,原本形式一片大好。但自从得知宁平的黄巾将士失去联系,刘辟就知道自己的情况危急了。原本汝南最大的黄巾势力,突然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自然就沦为二流货色。

    但这还算是小事,刘辟部下据城而守,宁平城又有护城河阻敌,这居然都被人直接拿下,最后居然连一个士兵都没逃出去,这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了。

    刘辟立马派人联系跟自己平时关系处得最好的同属于黄巾阵营的渠帅龚都,将此事告知于他,想请他帮忙,跟自己联手一起对付祖茂。

    豫州这一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刘宠被困,梁、鲁两国只能自保,汝南和颍川又成了黄巾军活动的势力范围,那么除此之外就唯有沛国祖茂了。因此,祖茂从沛国支援陈王刘宠,这事情不难猜测。

    但祖茂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就让刘辟不得不小心谨慎应付了。

    远在武平县的龚都得知此事,也被吓了一跳,立刻派人通知,何仪、黄邵等黄巾渠帅,共同商讨对策。

    祖茂北上支援陈国,目标就是汝南黄巾,因此对抗祖茂,并不是刘辟、龚都一两家人的事情,刘辟没想那么多,但龚都却不得不多做考虑。

    何仪、黄邵得知此事,也立刻开始动身,准备率军南下跟刘辟、龚都回合,聚集汝南黄巾之力,迎战祖茂。

    刘宠因此压力大减,祖茂却不知一场风暴,正在向他迎面袭来。

第38章 宁平攻防(签约了,求收藏,推荐票)() 
清晨,天刚蒙蒙亮,宁平城上却响起了急促的钟鸣声。

    古代为了维护治安实行宵禁政策,以晨钟暮鼓作为提示,早晨敲响钟声打开城门,晚上敲响鼓声关闭城门开始宵禁。

    但这次钟声却并非如此,而是调集兵力登上城墙准备防守的警钟声。

    在一天之前,陈到麾下的骑兵斥候在新平方向发现大队黄巾人马朝宁平进发。

    陈到得知此事,除了派几个人继续盯着这支黄巾部队的动向外,所有人都缩回了宁平县,并将此事禀报给祖茂。

    以祖茂前身所留的战斗经验来说,这支黄巾部队肯定跟之前占据宁平县的黄巾军有瓜葛。很明显,对方必然知道祖茂大军的实力,但依旧敢派兵前来攻打祖茂,自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初步得到这样的情报,祖茂心下也有些担虑。

    因此直接下令让所有在城外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宁平城内修整,城内多备雷石滚木,倘若材料不够就直接拆靠近城门的民居。

    另外遣令使返回沛国,调动兵马。让留守相县的陈恭、吴霸率领军队北上支援,让镇守谯县的李通迅速进驻苦县,以防黄巾军从侧面偷袭祖茂,再调遣原本在镇守沛县的韩当暂代谯县县尉之职,代替李通看守谯县。

    一不做二不休,祖茂在搬空宁平的同时,自然不会放过临近谯县的苦县。因此苦县也早已成为了一座空城,李通可以随时进驻苦县,为祖茂分担来自武平、拓县的敌人。

    祖茂的战术布置好了,汝南黄巾也已经兵临城下。

    如今拂晓之际,人困马乏之时,最容易被敌人偷袭成功。幸亏祖茂命令史涣守夜,看管城墙。

    史涣胆大心细责任心重,麾下也多是如此,因此黄巾军暗自发起冲锋准备袭城,直接就被史涣手下士卒发现了,随后敲响了警钟。

    祖茂麾下士卒原本连续忙碌了好几天,精神状况有些差,但经过一个晚上充足的睡眠,此时倒也大半恢复了过来。

    以祖茂前身的经验来看,这必将会是一场大战,以后恐怕会在很多天内,都需要绷紧精神高强度连续作战,这样的战争对士兵的体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祖茂手下士卒虽然体质不错,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战,打持久战最主要还不是身体上的病痛,最关键的还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

    长时间的疼痛和战争的响声,让士卒无法正常入眠。时间一长,必然会忍受不了,这对士卒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在战前充足有效的休息,是十分必要的。

    原本守夜的士卒不过是史涣手下的一千后勤兵,如今警钟一响,就立刻有队伍在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