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帝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赖帝师-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原腹地,他们对我们的百姓,可不会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到时候生灵涂炭,在所难免,而百姓所承受的浩劫,更是比现在要惨烈百倍!”

    已是满头大汗的鲁肃,一下瘫坐在座位上,眼神也随之变得黯淡无光。

    他一直坚信,东吴虽缺少驰骋沙场的猛将,但运筹帷幄的谋士,绝对不逊于曹操的那些手下。

    早在周瑜还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和鲁肃一起,与江东的许多谋士一起推演过。

    无论是三方集中全部兵力,来一场一决胜负的大会战,还是联合刘备,拉长曹操的战线,试图将其拖垮,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曹操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一统天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直到刚刚曹操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鲁肃这才意识到,东吴之前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曹操这个强敌身上,而那个几乎无法撼动的强敌,却能比他们想得更远,想得更多。

第五百六十二章 许昌会谈() 
    这份深谋远虑,也许才是孙刘两家与曹操之间,真正的差距。

    东吴的策略,是由鲁肃当年亲手制定的。

    在这个被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谋略当中,无论是联合其他势力,还是仰仗长江天堑的优势,这些策略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这个机会,曾经来过,赤壁之战,东吴一举击溃了曹操的大军。

    当时东吴上下,一片群情振奋,甚至有些人提出,借这个机会,大举北上,吞并曹操的地盘。

    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曹操给东吴的所有人上了一课,教会了他们什么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在赤壁受到重挫,曹操失去了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东吴仍是没有任何机会北上,甚至就连原来的边境线,也无法向北移动分毫。

    从此鲁肃明白了一个道理,曹操,是东吴根本无法撼动的强敌。

    这一切,在一个人出现之后,发生了转变。

    刘赫的横空出世,让鲁肃看到了一丝转机。

    那个行事从不循规蹈矩,性格分外张扬的天机先生,在鲁肃看来,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甚至有时还会做出毫无分寸的举动,连一个智者都算不上。

    但鲁肃总是有种感觉,这个人,或许可以让早已有了定数的天下格局,产生松动。

    哪怕这个松动只是很细小的,鲁肃也不愿放弃这微弱的机会。

    所以当他收到刘赫邀请时,鲁肃毫不犹豫的来到了许昌。

    鲁肃很明白,他代表的是谁,他的立场是什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他听到刘赫那个几乎可以说是无稽之谈的想法时,他仍是想站在刘赫这一边,促成此事。

    在他的心目中,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达到最终目的工具,而他最终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

    然而就在刚刚,曹操的一席话,让鲁肃看到了双方之间,根本难以抹平的差距,也让这位东吴首席谋士,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东吴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更不是刘备,而是时间。

    这场三方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得越久,所有人的境地就更加危险,到最后,三方都将会是输家。

    鲁肃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

    他直起了身子,收起了刚才的颓废,坚定道:“我同意天机先生的想法,我们东吴愿意从此休兵。”

    曹操笑了笑,似乎很能体会鲁肃的心境,因为作为一方势力的真正掌权者,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深有感受。

    “我本来想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现在看来,应该没这个必要了。既然子敬先生答应的如此果断,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曹操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赫一眼,“不过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倘若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我和子敬先生,都不会放过他。”

    刘赫释然一笑,“曹公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既然咱们今天说到了这个份上,连大逆不道的话都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曹操当即一拍桌案,“好!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把规矩定一下。这件事,是你发起的,我们今天,只是同意你的想法,但所有的细则,都必须仔细商议之后,在三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才算生效,天机先生以为如何?”

    刘赫笑道:“看来曹公是想留我在许昌,再多住些日子了?”

    “先生放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直到咱们三家将一切敲定为止。”

    说罢,曹操大袖一挥,走下了灵台。

    目送曹操离开之后,守在门口的法捷和阿蒙马上回到了刘赫和鲁肃的身边。

    刘赫和鲁肃相视一笑,要来笔墨,各自写下了一份名单。

    法捷和阿蒙拿起名单,二话不说,当即上路,踏上了返回成都和建业的归途。

    十五日之后,两拨人马先后抵达了许昌。

    除了双方一批顶尖的谋士悉数到场之外,法捷还将那位天下第一读书人赵家家主也一并请到了许昌。

    整整一个月,三方都在日以继夜的商讨着所有的细则。

    这种场面,当然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那些名震天下的大谋士,甚至会为了一条看似是无关紧要的规则,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为了这次重要的会谈,曹操特意在许昌城内开辟出了一块地方,修建了两座阁楼,一座用来议事,另一座,则作为孙刘两家,那些远道而来的大谋士的住所。

    很快曹操就发现,修建两座阁楼,似乎是有些多余了。

    自从会谈开始,三方的大谋士们几乎就没离开过议事厅,不眠不休的争论着,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那座用作住所的阁楼,几乎已经被荒废,可却有一个人,一直赖在上面,始终没有下来。

    作为这次三方会谈的发起者,刘赫却置身事外,每日只是捧着一个酒坛,坐在阁楼顶层的扶栏边上,笑望着对面终日吵闹不停的议事厅。

    身后脚步声响起,刘赫回头望去,拿起手中的酒坛晃了晃,笑道:“你来的不巧,我这坛酒,刚刚喝完。”

    赵家家主走到刘赫身边,缓缓坐了下来,“你那坛酒,喝了三天都没喝完,怎么我一来,就喝完了?”

    刘赫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直接越过扶栏,翻身而下,到楼下又拿了两坛酒上来。

    赵家家主接过刘赫递来的酒坛,二话不说撕开封泥就喝了一口,却是一脸的嫌弃。

    刘赫笑道:“知道我为什么一坛酒能喝三天了吧?”

    赵家家主将酒坛放到一边,冷哼了一声,“这还不是都因为你,当初在秣陵学宫的时候,你总是拿三仙醉给我喝,把我的嘴都给喝刁了。”

    刘赫望了望对面仍不停传来争吵声的议事厅,“他们都吵成那样了,你怎么一个人自己跑出来了?”

    赵家家主皱了皱眉头,“说起来也都是有些来头的读书人,可真吵起架来,一点也不比乡野村妇差,我也插不上嘴,听得也烦了,就跑到你这,来蹭酒喝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细则() 
    刘赫轻轻叹了口气,“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次的会谈,不容有丝毫的闪失,每一条细则的设立,不仅关系着他们各自所在势力的利益,更会对将来天下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赵家家主意味深长的一笑,“有些人什么道理都明白,可一到动真格的时候,还不是跑去偷懒?”

    刘赫仍望着对面,轻叹道:“我不是想偷懒,是没那个本事。”

    赵家家主拿起酒坛,又喝了一口,这一次,却是一脸的享受。

    “我倒是有那个本事,不是照样也跑出来偷懒?”

    刘赫愣了一下,转头看向了面带微笑的赵家家主,不禁也是会心的一笑。

    赵家家主望着对面的阁楼,轻声道:“你虽然只是在这里远远的看着,可我知道,你的心里,比他们任何人都要焦虑。他们争的,只是一时的得失。而你想要的,却是真正的天下大计。”

    刘赫坏笑道:“真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刚喝了我几口酒,就开始夸上我了。”

    赵家家主没有回头,仍是看着对面的议事厅,一脸的平静,“他们所做的,也许你现在还做不到。可你做的,他们这辈子,连想都想不到,甚至都不敢去想。”

    刘赫神色一正,一抱拳道:“多谢前辈指教,刘赫谨记。”

    赵家家主摆了摆手,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不要谢我,反倒是我要替天下的读书人谢你一声才对。你也不要妄自菲薄,那些琐碎的小事,总会有人去做,而你,只需有一颗胸怀天下之心,就够了。”

    说罢,这位马上就要同时掌握天下官员任命权和财权的老人,起身正了正衣衫,向刘赫毕恭毕敬的施了一礼。

    刘赫急忙起身,诚惶诚恐的回了一礼,等他再抬起头时,却见仙风道骨的老人,已是拂袖而去。

    走到楼梯口,赵家家主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一本正经的说道:“你给我安排的这个差事,我接了,但我有个条件,你若不答应,就另请高明吧。”

    刘赫心里咯噔一下,却见赵家家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管我将来人在何处,也不管你今后身处何方,你都要每月给我送两坛三仙醉来!”

    说罢,一袭白衣的赵家家主飘然而去。

    刘赫回到扶栏边上,望着阁楼下那个迈着大步,脚步却愈发轻盈的背影,笑容灿烂。

    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激烈争论之后,三方终于就所有的细则,达成了一致。

    当代表三方最高权力的大印,同时出现在那张密密麻麻的协议上,刘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商议,刘赫提出的大纲,并没有什么改动,但许多细节上,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方仍是三年举行一次会战,争夺那一百零八颗代表着地域归属的玉石。

    但在拿到玉石,也就是拿到地域所有权之后,官员的任命和税收,却因地域差异的不同,执行的政策也不同。

    一百零八个地域当中,三方分别两两相邻的边境上,各有八个地方,总共是二十四个地域,采取刘赫当时提出的集中任命官员和税收,而其余的地方,则仍是由各方的势力自行掌握官员的任命权和税收。

    这么做的目的,是在保证这份协定顺利实施的同时,也能确保不会发生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而产生一家独大,局面失控的后果。

    而这二十四个地域中最中心的城池,也被命名为二十四明城。

    所谓明城,就代表着无论是官员任命还是税收,都一切透明,三方都可以随时调阅归属于己方势力的任何一座明城的卷宗,从而掌握一切的信息。

    随着三年一次的会战的结束,地域所有权也会发生变更,而三方之间的边境线,也会随之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将会重新在三方的边境线上划分出新的明城,而之前的明城,则会转由所属势力独自掌控。

    这样的做法,虽然杜绝了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失衡局面,却也引发了新的问题。

    二十四明城每三年就会发生一轮调整,那些位于三方边境的地域,很有可能会出现经常易主的情况,而当地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阻碍。

    为了弥补这一点,由鲁肃所代表的东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一百零八颗玉石,每一颗都代表可以多投入一名上将和一百名士卒参与到会战之中。

    二十四明城,三方各掌握其中的八座,而代表着八座明城的玉石,必须要作为筹码,投入到会战当中去。

    除此之外,三方还可以用银两,来代替玉石,用来增加兵力,这种银两,被称为代玉。

    二十四座明城,都由赵家家主亲自出面打理,所有的代玉,也会悉数交到赵家家主的手中,作为发展二十四明城的费用。

    每多向赵家家主缴纳十万两的代玉,就相当于多投入一颗玉石,也就可以增加一名上将和一百士卒的兵力。

    由于大部分地域的税收,仍然掌握在三方各自的手中,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急于缴纳高额代玉而压榨百姓的情况,代玉的金额,并不是三方自行制定的。

    代玉的标准,是各方势力自行掌控的地域中,所有的税收加在一起的一成。

    换句话说,只要百姓富足,缴纳的税银够多,即使地盘不如其他两方多,也依然可以拉近兵力上的差距。

    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每三年一次的会战,三方都会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地方的建设中去,无形当中提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