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三国-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晚的防备肯定会加强的。我军何不多等几日,等贼人松懈下来再行事?”

    皇甫嵩闻言并不生气,而是爽朗地笑道:“岂不闻兵贵神速,只有出奇不意,才能攻其不备。王剑师今夜闯营成功,贼子们必以为城内守军今晚不会再出击,而本将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镇北将军纸条上不是写着“速用火攻”吗?这就是在暗示我等要果断出击,以免坐失良机!”

    厅内众将顿时恍然大悟,齐齐称赞皇甫崇深谙兵法。确实,眼下敌军一时大意犯了依草结营的兵家大忌,但波才不是庸将,想必很快就会醒过神来。到时再想打败他,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约过了小半个时辰,长社城内各营将校除了守城的将官都聚到了议事大厅外。趁着皇甫嵩将军还未露面,他们都在私下议论着究竟所为何事将军要这么晚召集他们议事。

    有消息灵通的将官将镇北将军派人前来献计的事说了一下,大伙一听镇北将军的名号就是一阵欣喜,厅外的紧张气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众人开始讨论起那个传闻是天纵英才的不败将军。

    皇甫嵩恰好也在这个时候出来了,众将见他面带微笑,就知道一定是有了破敌妙计。原因无他,这几日来每天都少不了聚众商议破敌之事,而皇甫将军每次都面带难色,心事重重。今日他的气色明显要比往日好,肯定是有好事发生。

    果不其然,皇甫嵩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佑大汉,破敌之日就在今夜,众将官听令。”

    众将哪敢迟疑,立即分站两列,抱拳齐声应道:“谨遵将军号令。”

    皇甫嵩此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执剑下令道:“敌军依草结营乃是犯了兵家大忌,今夜正逢西风大作,我军当以火攻破之。朱俊将军即率五千人马,带足枯草萤火之物,于敌军大营外埋伏,只等我一声号令就放火烧营;本将亲领两万人马在后接应;韩馥将军部留守城池,切莫大意。各将校务必依令而行,不得有误,违令者军法从事!”

    众将哪敢分辩,赶忙躬身领命:“诺!”当下众将分头行事,各去集结本部兵马。

    皇甫嵩高坐帅椅之上,他是越想越激动,扬名之时就要到了。突然皇甫嵩瞥到身边安坐如山的王越,一时来了兴致,笑着询问道:“不知王剑师可愿随本将去敌营走一遭?”

    王越前番已经答应留帐听用,眼下也不好推辞,于是起身接令道:“愿听将军吩咐。”

    当夜丑时,朱俊带领五千人马潜伏至离波才大营两里处的洼地。朱俊探出脑袋仔细察看了一下敌营守卫情况,发现敌人果如皇甫崇所言轻于防备。想必之前王越闯营惊扰了贼人休息,眼下敌人正在帐中酣睡呢。

    朱俊心中一乐,真是天助我军,当下急忙唤过一名士兵吩咐道:“快去禀报皇甫将军,就说今夜敌军防备疏松,可以出击!”那士兵闻令后立即弯下身子,快速向后方跑去。

    片刻之后,朱俊部后方有三支鸣镝腾空而起。朱俊知晓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当下从地面一跃而起,大刀朝天一挥,怒喝一声:“兄弟们,冲上去,放火!”

    三千汉军皆怀抱一束干草冲向敌营,待离大营不足半里时才引燃柴火。只一瞬间就见冲天大火漫延开来,火仗风势,风助火威,大火无情地向波才军大营扑去,乍看之下宛如一道两丈多高的火墙。

    朱俊见放火成功,立即招呼后军:“弓箭手,火箭准备,放!”

    数千支火箭瞬时腾空而起,目标直指黄巾军大营,一时敌军大营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朱俊远远瞧见敌营火势旺盛,当即传令道:“全军出击!”

    所有官兵闻令立即拔出大刀,纷纷朝敌营冲去。这半个多月以来,波才军把他们欺负惨了,打得他们只能困守孤城。如今报仇的时刻到了,官军又怎会放过这些仇人?

    后方皇甫嵩见敌营火起,隐隐约约有不少贼兵正在火中乱窜,心中不由大喜,连忙下令道:“全军压上,杀光贼人。”说完一马当先冲了上去,王越见状也拔出宝剑,紧跟在皇甫嵩身后。

    王越虽说答应陪皇甫崇破敌,但他可没想着帮皇甫崇建功立业。他来这不是为了杀敌的,而是纯粹出于防范万一,在打败波才前皇甫崇不能出事,而且他还有任务在身,他必须时刻准备着执行宇信交给他的最终任务。

    火势初起时,就有不少黄巾军从梦中惊醒,出帐察看便见营中燃起大火,当即吓得四下呼喊:“走水啦!营中走水啦!”

    听到走水的警报声,又有不少黄巾士兵睡眼惺忪地钻出营帐,这会儿他们只是为了出来看热闹。可下一刻,当他们看到大火朝自己袭来时,都吓得连滚带爬地往后退。数万黄巾军在自家营中乱成了一锅粥,前营军士纷纷朝中军逃窜。

    波才身处中军大帐,此刻也已得报前营火起,士卒损失惨重,大火正朝中军烧来,城中官军也同时发起了进攻。

    要是换作他人,遇到大营被袭,肯定当场被吓得慌不择路。可长社城外的黄巾军统帅是谁,那是号称常胜将军的天才波才,他可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饭桶。

    波才不愧为一代帅才,知道自军已经着了官军的道,前营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此地实在多留无宜。想通关键所在后,波才这才亲自出帐传令道:“传令后军人马速将粮草运往草木稀少处,中军各部就地挖掘坑道隔断大火,通知靠近的前军沿两侧撤退,不得冲击中军大营。”

    波才发出命令后,当即骑上亲兵牵来的一匹战马,提上宝剑就往前营冲去,八百亲卫兵立即跟上。主帅亲自披挂上阵,加上有八百虎贲亲卫助战,黄巾军硬是死死顶住了官军的进攻,为后军转移粮草争取了时间。

    黄巾军虽然军纪松散,但波才的一系列补救命令还是迅速得到了执行。后军两万人马护送着粮食火速向后撤退,中军大营的黄巾军约有五万之众,所谓人多好办事,一条长达三里宽约一丈的坑道不到一碗茶的功夫便挖了出来。

    虽然波才随机应变制定出了正确的应急方案,可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匆匆组织起来的抵抗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官军有组织的猛烈进攻。

    加上当夜西风骤然大作,火势更加凶猛。大火直接跳过坑道,继续追赶和吞食逃跑的黄巾溃军,满天大火一时将敌营上空染得像鲜血一般通红。

    波才率众在前营奋力拼杀,眼见越来越多的官军冲进营地,心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此为将者必须谨记的。如今再在原地顽抗,不过徒增伤亡,保存军队实力才是上上之策。波才当机立断下达撤退的命令,足见其统兵之才不凡!这也难怪他会被宇信盯上……

第一百零八章 枭雄本色() 
长社一把火烧掉了波才大军近半人马,更不幸的是因为溃退仓促,黄巾军各部失去了联系,不少本就不富余的粮草被官军所劫,余下的粮食支持不了大军半月的消耗。

    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波才现在是深有体会。清点完败军后,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全军向南撤退,欲与南边的彭脱部合军。

    波才的决策是很明智的。大军新败伤亡惨重,加之粮草所剩无几,留在原地继续奋战只不过是自取灭亡。要想重整旗鼓,唯一的办法便是先寻求依托,然后稳定军心。

    但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波才已经竭尽全力谋划战局,企图扭转乾坤,可是天不助他,他终将迎来人生的最后一败!

    要说波才的运气真够背的,领着败军一路南逃,却不想在颖川南五十里处又遇上率精骑前来救援长社的曹操。一场恶战下来,波才再次惨败南窜。

    曹操自那日领军出雒阳后,就一心想着如何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历史上曹操在成为北方霸主前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像霍去病一样的名将,为大汉王朝开疆扩土,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上“汉征西将军”的字样。

    雄心勃勃的曹操一路上都在盘算着如何打赢这场处女战,这样想着最后自然就想到了抄袭波才的后路。事实上,演义里的曹操早些年也曾多次采用迂回战术去抄敌人后路,如董卓迁都长安时,曹操就曾建议袁绍起兵追击,不允后又自行带兵前往拦截。

    打定主意的曹操果断舍弃了直奔长社救援的计划,而是改道颖川北上偷袭黄巾军的粮道。曹操一时心血来潮不要紧,可却害苦了在长社遭逢火攻大败而来的波才。

    当时两军恰在一处山谷中相遇,曹操手下皆为骑兵,最擅冲锋陷阵。反观波才军则是以步军为主,骑兵稀少得就和他们的军粮一样。

    所谓机不可失,曹操在摸清贼军实力后,当机立断下令全军突击,凭借五千精骑将波才的五万大军死死阻挡在了狭长的山谷中。

    话说这一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这又不得不说波才自作聪明。被皇甫崇军一路追击的波才本是想来个险中求生,以为官军得势必不敢轻入山谷追击,这才不走大道而改走小路。可没想到的是领军而来的曹操平日里最爱反其道而行,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不走寻常路,结果两个脑子结构与众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

    曹操是打着抄波才后路的主意才走的这条兵家险地,却无意撞上了溃败而来的波才,真应了那句“不是冤家不碰头”的谚语。十几年后,当宇信和曹操走上对决道路时,已担任宇信西线集团军统帅的波才再次和曹操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有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军刚一接触便是刀剑相对,招招见血,丝毫不留情面。波才此时也疯狂了,也不管自军身后还有皇甫嵩的几万追兵,指挥着全军就要跟这伙拦路的骑兵拼命。

    而生性多疑的曹操老毛病又一次发作了。站在高处观看完战场形势后,他发现这支黄巾军像疯子一样地在进攻,似乎急于冲破自己的阻拦。

    于是乎,曹操自言自语道:“敌人如此疯狂地突围,其中定有隐情。虽敌众我寡,操亦当全力阻击。”

    曹操打定主意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声令下,当先拔剑冲下了高地,率领全军正面扑向正如疯狗般突击的黄巾军。

    若按寻常来讲,五千骑兵绝对能缠住十倍的步兵,但若想打败他们可就有些难度了。曹操以五千骑兵正面冲击五万步军,本身就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可幸运地是,今天的波才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刚被皇甫崇打得一败涂地,麾下兵士皆疲惫不堪,加之装备又严重匮乏,根本抵挡不住全副武装的骑兵冲锋。

    若换作在平日,波才肯定能冷静地选择暂时避让,但今次他被气糊涂了,于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念头,跟这支莫名出现的骑军彻底卯上了,大有不消灭它就不罢休的架势。

    曹操的骑兵一开始凭借着马匹的冲击力倒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随着冲入敌阵的深度增加,战马奔跑的速度越来越慢,不少落单的骑兵被成群的黄巾军包围后生生拽下马来。

    大队骑军想要转向脱离接触再来一次冲击,却不料此处是山谷地势,这招压根行不通。山谷里此时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

    慢慢地,骑兵的优势逐渐转为劣势,黄巾军的人海战术又开始发挥出它惊人的威力。常常是几个黄巾兵围着一个骑兵砍,一时有不少汉军骑兵不敌落马,曹操军的士气正悄然下降。

    曹操虽身在战场上,可他头脑却清醒得很。眼看官军显露败象,他心里着急得不行。自己一心想要立功,这才头脑发热下令全军冲锋,结果使骑兵陷入了进退不得的逆境,一旦兵败那可如何是好啊?

    曹操不愧是曹操,情急之下竟然想到一招无中生有,立马扭转了整个战局。只听曹操在阵中大喊一声:“将士们!再坚持一下,援军马上就到,到时里外夹击,定能全歼贼军。杀啊!”

    其实喊这话时,曹操自个儿心里都直发虚,可他面色上仍然显得异常镇静,就好像真的会有援军赶来一样,举手投足间尽显一代枭雄本色。

    大凡有点头脑的官军都清楚自军就是来援救别人的,哪里还会有援军来救援自己?所以说尽管知道援军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有希望总是好的。

    曹操无意之间喊出的一句话,瞬间让士气低落的官军再次鼓足了干劲,挥舞起手中的大刀和波才军展开死战。令曹操没想到的是,自军竟然顶住了黄巾军的突围,两军一时胶着在这狭长的山谷之中。

    两军交战约有一个时辰,正是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而此时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