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无敌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无敌铁军-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郗超开始怀疑起手中的情报,他怎么也看不出,眼前这个在自己面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地年轻人会是一个无名之辈。

    高敬宗却丝毫不理会郗超异样的目光,而是继续侃侃而谈道:“燕主慕容隽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更甚者,隽多谋少决,失在后事……燕主隽在,燕国倒也不至于颓败,然而最关键是其命不久矣,一旦隽亡,即位必为燕太子慕容暐,慕容暐八岁,主弱臣强,非社稷之福。若北府军大举攻袭,燕国诸公为求自保,必团结对外,若本都督三年修养,五年生聚,得兵五十万甲,荡除胡虏,必不远矣!”

    郗超面上平静如常,心中早已苦笑连连。

    高敬宗吊足了郗超的胃口这才笑道:“据敬宗获得的详情,朝廷拜陈郡谢万公为帅,只怕已经存了对大司马的猜忌之心。然则敬宗如今出现在朝廷诸公视野之内,为分大司马之权,必重用区区。大司马既然坐襄阳,不能束手待毙。朝廷诸公一旦出手,必要邀请苻坚出兵叩剑门,威胁益州,攻其必救,围魏救赵,以迫大司马回师益州。大司马若是回师益州或是引军威胁建康,朝廷必然授权敬宗,威胁大司马襄阳后方……”

    郗超此时心中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他自以为藏了一手好牌,只好连哄带骗,把高敬宗这个家伙绑上襄阳的战车。不过此刻郗超却半分都顾不上了。因为高敬宗的进退,不是无路可走,事实上高敬宗的选择,远比桓温更加广阔和自由。

    写这种情节,比较烧脑。工作比较,更新只能尽力而为。望诸位见谅。

    (本章完)

第283章 陌刀陌刀() 


    “敬宗不才,愿率北军将士列于大司马麾下,旌旗所向,莫敢不从!”高敬宗大大方方把自己的条件摆在台面上“但,只限讨胡,其他赎难从命……”

    郗超悠悠而笑,高敬宗也跟着笑了起来。崔逞虽然感觉有些莫名奇妙,不过却能够听得出笑声中并无丝毫敌意。

    高敬宗此刻的心态反倒没有崔逞、籍戡那般患得患失,毕竟这次机会对他而言虽然难得,却也并非绝对不可错过,只要手握人财军,我心既帝王。此刻倒是也并不太在意能不能得到桓温的“友谊”,当然,有一个强大藩镇的“友谊”总是好的,很多事情会方便许多。

    郗超轻轻舒了一口气,低声感慨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若是超猜得不错,这便是贤弟拿出来的条件了?”

    高敬宗下意识地耸了耸肩膀:“谈不上条件,不过既然是与郗兄商谈协议,总要拿出点货真价实地东西来。敬宗不喜欢绕来绕去地兜圈子,有话还是讲在当面的好。”

    ……

    二

    睢县都督府后院,红袖抱着剑站在庭前,纤长的身形站得笔直,如一个俊美少年,只是两只眼睛显得清澈如水。

    红袖添香读书并不算多,在乱世中打滚,对人心和力量的感觉都是很敏感。她和心直口快的妹妹添香并不一样,有很多事情,她想得比较远,也比较多。这次之下暴怒出手,事实上她们二人还留有余地,知道什么人可以动,什么人不可以动。像他们这样的可怜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更何况她们如今犯了弥天之罪,以下犯上,将会被处以极刑。

    不知道怎么的,红袖站得笔直的修长身子竟然有些微微颤抖。

    添香突然从后面搂住了红袖的脖子,呢喃道:“谁家俏娘子,当真好看……惹得我都动心了……”

    红袖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红晕,扬着小脸,似乎再等着添香多夸她两句,听到添香最后一句话,她却掩却了脸上那一点喜色,然后喜色才上眉梢,却有一股浓郁的幽怨涌上心头。红袖戚戚然的一笑,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银牙,她的脖子长长的,束起头发后面露出的几丝少女绒毛,在阳光下仿佛在发出微微的光芒:“我也不知道怎么……昨夜做了……那种……羞人的梦。”

    添香顿时沉默了,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她抬起头看看红袖星眸凄美。

    红袖拍拍添香的脑袋,勉强笑道:“你想什么呢?”

    “你想什么,我就想什么!”添香眼眸中缓缓凝结一股水雾:“你忘了咱们的仇?”

    红袖轻叹:“怎么可能忘记,从前咱们没有半点机会复仇,别说复仇,就算身份暴露,也是死路一条,弄不好也会牵连祁门陈氏,如今……”

    “红袖,添香,我们出城去城外看看!”就在这时,一个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响起,软软的,柔柔的,入耳极舒服。红袖回头,却见一个身着淡蓝色长裙的美人走进院子。那美人身材修长,体态婀娜。一头如云秀发挽了个高鬓,插着一支雀儿钗。柳叶眉儿弯弯,杏眼含着春情。粉靥抹红,恰到好处。只站在那里,便有一种别样的诱惑。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郑诗诗。郑诗诗道:“天气寒冷,咱们带些蒸饼,送与城外的可怜人分食!”

    红袖与添香一左一右,护着郑诗诗登上马车,缓缓朝着城外走去。

    马车里,郑诗诗神情一缓,突然变得有些低落。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谢道韫。谢道韫是女儿身的事情,她一眼就开出来了。尽管在这个以男人为尊的时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郑诗诗仍感觉心里莫名的失落。

    哪怕昨天夜里高敬宗使出混身解数,极力讨好她,仍让她感觉愤愤不平。红袖见郑诗诗一脸苦恼之色,为她平添几分娇柔,令人不由得心生怜惜。

    红袖问道:“郑娘子姑非有为难事?不如交由我们姐妹二人,无论是谁……”

    红袖添香这一对姐妹花行事风格颇为另类,大有一言不合,拔剑相向的意思。

    郑诗诗苦笑一声,轻声道:“不瞒红袖添香,而今都督声名鹊起,不久之后便可以更进一步。

    可惜,奴的出身……

    红袖黯然无语,添香道:“都督更进一步,封侯拜将,大娘子岂不是应高兴吗?”

    “高兴?”郑诗诗咬着嘴唇,无奈的道:“这讨贼都督府、夏邑侯府女主之位,空悬已久,但是却不会永久空缺,奴的身份,岂不是太过尴尬?”

    添香那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显然是在打另一番主意。

    红袖看在眼中,只笑了笑:“妹妹,莫要乱来,这时不是你我二人可以插手的。”

    三、

    睢县县城牢房,环境非常恶劣,作为郡城大牢,其实只是一个过场,临时关押犯人的地方。虽然是白天,牢房中却依旧漆黑一片。就在这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十数名举着火把的内卫在徐敬宣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内卫士兵把火把,插在木栅栏上,顿时把牢室照映通透。一个须发蓬乱的青衣囚犯坐在一堆干草上,双脚双手还戴着铁锁,身上还沾着隐隐约约的血迹。

    徐敬宣淡淡的道:“率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徐敬宣,如今职掌北府内卫。识相的话,少受点皮肉之苦,想充好汉,某家也会成全!来人,动手……”

    囚犯顿时懵逼了,怎么这样,啥也不用,上来就开打?

    徐敬宣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只见两个狱卒上前,将这名青衣囚犯架在一个案几上,除掉鞋袜,然后在脚心上刷上盐水,随后又牵来一只老绵羊。动物,哪怕是食草动物,也需要补充盐份。老绵羊察觉到囚犯脚上的不同之处,就用粗燥的舌头,****起来。

    脚心是人敏感部位,或者有人钢筋铁骨,不打严刑拷打,然后对于这种绵羊挠脚心的酸爽,实在承受不住。

    “啊…哈哈……啊……呵呵”

    不稍片刻,青衣囚犯便求饶道:“我招……我……招了!”

    “谁指使你的!”

    “大燕冗骑……”

    徐敬宣眼睛一瞪:“玩我呢,继续”

    狱卒又在其脚心刷盐水,然后把羊牵过来。

    青衣囚犯神色惶恐,喘着粗气道:“我招!”

    “我是大晋……”

    徐敬宣冷声道:“继续,不要停!”

    青衣囚犯顿时急哭了:“我说的是真话!”

    (本章完)

第284章 智几若妖() 
高敬宗最终与郗超二人在房中密谈一个时辰之久,具体二人谈了什么,反正无人可知,而且高敬宗和郗超二人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出使任务达成,郗超急着回去向桓温复命,就提出告辞。高敬宗亲自送郗超、桓熙等一行人到睢县县南十里亭,郗超一面拉着高敬宗的手往朝南走一面随口问道:“敬宗兄弟今年贵庚?”

    高敬宗搔着头一笑:“小弟今年十八岁……”

    郗超吃了一惊,扭头看了他两眼,笑道:“却是不像,倒像是十三四的样子……”

    高敬宗苦笑无语,摸着鼻子郁闷地说:“小弟咸康八年元月生人。”

    老子明明是公元1980年元月十一日出生。

    咸康八年,就是公元三四二年,按照古代计算年龄高敬宗称自己为十八岁也不为过。郗超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根本不信。

    “其实我自己到底多大,小弟也不清楚。”高敬宗不好意思的道:“小弟是永和元年被师傅捡到,按师傅推算,小弟应该是咸康八年前后生人……”

    郗超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临行时桓温曾向郗超透底,如果实在不行,就向高敬宗许下婚事,命其前往襄阳求亲。来到睢县亲眼看到北府军的实力,郗超随即打消了这种念头。一个庶女,三个月前嫁于高敬宗为妻是恩赐,现在却等于羞辱了,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正应了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不过,这次出使北府军,至少让郗超明白一件事情。北府军的实力绝对不像原来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弱,而且高敬宗的身份,也是一个大谜团。高敬宗虽然自说自己在梁郡崇法寺长大,郗超早就动员了手中的力量去调查,整个梁郡境内居然无人听说有这么一座崇法寺。

    事实上这也是高敬宗考虑不周,后世商丘境内确实是有这么一座古寺,这么古寺却是北宋时期建筑的,距崇法寺建立还有七百多年时间呢。另外是郗超可以断言,任何一个佛寺绝对培养不出高敬宗这样的人物。

    此时,郗超隐隐感觉有些不安。因为高敬宗的出现,这让桓温的大业似乎出现了极大的变数。郗超翻身上马,挣扎一番,冲高敬宗道:“贤弟,为兄不知道你从什么渠道得到慕容隽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为兄也不想知道你的消息渠道,但是为兄却给贤弟提个醒,慕容隽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望着郗超、桓熙等人的背景,高敬宗怔怔出神。

    看着郗超肯定的目光,高敬宗顿时陷入了迷惑之中。难道是西府军还有更加隐秘的消息渠道?可是历史上慕容隽就是在两个月后升平四年元月二十四日病逝。

    难道是记忆有误,还有是因为自己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或是历史强大的复原性开始小显神威?

    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宁愿选择在这历史前面撞得粉碎。而自己身边这些兵马,却是真真切切在这个时代的,而不是如自己一般穿越而来。按照原本的历史,北府军也不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北府军百万军民,应该惨死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就在高敬宗浮想联翩的时候,突然又一队人马出现在睢县南方。

    升平三年十二月初六,大晋朝廷的宣诏使,秘书省秘书郎、散骑常侍王坦之率领一行二十四人的宣诏使团抵达睢县,正式向讨贼大都督高敬宗宣示大晋朝廷任封爵节的诏命制文。

    第二天晌午,在睢县县城南的校军场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宣诏使王坦之代表皇帝向高敬宗授予象征着开国称王权力地位的双旌双节。

    这一天,北府亲卫军两个步兵团一个陌刀军,一个骑兵团,共四个团一万余将士士兵全副武装开赴校场,以队为单位站成方阵,静静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等候见证自己的统帅正式成为王。另外北府军将成为历史。因为既刻朝廷正式给予北府军正式编制和番号。

    王坦之等二十四名宣诏使,各捧圣旨,分列众将官阵前。几乎同时,王坦之翻开圣旨朗声唱道:“升平三年十一月丙辰,大晋皇帝制曰: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朕承国祚,河山破碎,海内板荡。边夷獗猖,奸贼肆掠,伪帜滥扬,止征诛不能克难,非讨伐无以定边。周公议五爵,白旌黄铖,励砺赏罚。讨贼大都督,都督五州军事、夏邑县侯高敬宗,御敌摒寇,夷狄闻之丧胆,巡边戍境,三军因而振奋。故制龙旌虎节,金印紫绶,委诸封疆,拜以藩国……

    听到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