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玉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然玉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着问了好几家店,都没有卖小娃娃衣裳的,墨七七也只得先放弃了,过些日子阿南帮上店里定做一套。

    路过一家零嘴铺子,上里头买了两包松子糖、一包兰花豆并盐煮落花生,又上酒楼打了一小葫芦陈年竹叶青放包里揣着,这才去了知味书斋。

    好在知味书斋终于开门了,里头有两个书生在选书,并不忙,侍墨同侍笔两童子在柜台一旁候着,见她来了,还道:“嘿,瞧,是昨个那个小娃娃!”

    掌柜的倒是未有喝酒,只耷拉着眼皮坐在柜台后头慢悠悠的翻一本书,墨七七挪过去,把背包里的兰花豆并落花生取出来放在柜台,掌柜并不在意,仍旧慢悠悠的翻自个的书,墨七七又把包里的酒葫芦取出来放在柜台上。

    掌柜的这才把目光移过来。

    墨七七嘿嘿一笑,滑稽的拘了个礼:“谢过昨个先生的指点之恩。”

    掌柜的“唔”了一声,漫不经心问道:“昨个教你的字,可还认得?”

    “认得的。”昨个掌柜的教了她十几个,余下的是侍墨同侍笔两小童子教的,五十个字,正好一页。墨七七翻开《千字文》,把那一页上的字都念了一遍。

    听着她词正音准的念完一页书,掌柜的耷拉着的眼皮一掀,道了句:“唔,不错,孺子可教。”

    墨七七一听,心中暗喜,捧着第二页又凑上去请教,她不贪心,只问了二十来个字便停下了,一次问多了她怕记岔。

    将书本一收,掏出那两包松子糖凑到侍墨和侍笔跟前,笑得眉眼弯弯:“多谢二位哥哥的照拂,小小心意,若是二位哥哥不嫌弃,还请笑纳。”

    侍墨侍笔二人心中一囧,接过糖包忙道:“不嫌弃,不嫌弃。”

    这么小点人,跟大人一样行事送礼,怎么瞧,怎么好笑。

    墨七七自然也知道自己这般做法有些搞笑,不过旁人待自己好,这是情分,人情这东西,本来就那么多,如果一直只出不进,不多时,那点情分就耗尽了。

    她是打定主意赖在这儿学字,若整日不知收敛的问这问那,是要叫人反感的,自然要意思一下才好,所谓吃人嘴短,只要她隔三差五便给他们送些东西,再要去问他们些字,想来他们也不好意思不教。

    又花了钱买了笔墨纸张,凡学了新字,先在书本上用拼音标了读音和译词,然后在纸张上抄写几次,书斋里头有书桌和凳子,可她个子太小,坐在凳子上太矮,踩在凳子上太高,只好跪着,好在冬天的棉裤厚,倒是也不太咯膝盖。

    现代的孩子,除非是去学个书法兴趣班什么的,不然,毛笔字肯定写得一个比一个难看,她自然也不例外。

    她的毛笔字歪歪扭扭的,跟鸡爪子刨过似的,丑得侍笔和侍墨两个孩子都看不下去了,抽空便过来教一教她,不过她确实没有基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教得会的,侍墨便让她先莫要急,一笔一画的教她写些简单的字,先把基础笔画写工整了再去考虑旁的。

    她知晓自个的斤两,便也受教,人都是有些好为人师的习惯,两童子见她学得认真,教得便也就仔细,她自个也不急功近利,写上半个时辰,便念上会书,然后再请教几个新词句,然后再练会书法,这般交替,不容易累坏手腕。

    到了午时,她便去街上吃些小吃,然后下午继续来学,一日能认好几百个字,虽然写得仍旧是难看。

    这几日她整日早出晚归的,都没见过阿南,只是每天晚上火塘边上偎着的瓦罐和一直不曾减少的柴火提醒着她阿南一直在照顾她。

    今天鸡一叫,她就起来去阿南家找阿南,阿南家的棚子离她这不算近,当然都在城北,也不远。阿南家的嫂嫂正在屋棚前淘米,看见她,哼了一声,屁股一扭,转头就进了厨房。

第14章 识字之路() 
她摸了摸脸,有些莫名其妙。

    其实硬要说起来,她并没有欠他们家的。

    当初在路上虽然是劳烦阿南挑了她一程,可她在路上一共找到了五条蛇、四只兔子、一只野鸡,进了她肚子的不足十分之一。

    阿南现今这么照顾她,除了是因为人好,心地善良的缘故,未尝就没有觉得当时愧疚,现在来补偿一番的意思。

    所以他嫂嫂每次见墨七七,都一副讨债鬼上门的样子实在是很没道理。

    不过,人不喜欢另一个人,实在是不需要什么理由,墨七七并不在意,她不待见墨七七,墨七七又何尝待见她?

    墨七七清了清嗓子,扯开音量道:“桂花嫂子,我来找阿南哥哥。”

    阿南的声音却是从后头传了来:“咦,七七,找我有什么事?”

    “这。。。。。。”墨七七看了看他嫂子,有些为难。阿南瞬间领悟,拉了她的手,往北门走去:“我正要去上工,顺便送你回去吧。”

    “阿南哥哥找到事情做了?辛不辛苦?”怪不得这几天都没见着他,原来是上工去了。

    阿南摸了摸她的头:“不辛苦,每天中午还管饭呢,等阿南哥哥拿了月银,给你买糖吃。”

    墨七七在心中叹气,男人有时候真是不够心细,他能记得给她砍柴、领粥,却不记得她还需要棉衣棉被,把怀里绞下的估摸有一两多的那块碎银子拿出来:“阿南哥哥,这是昨天贵人赏的,七七想让阿南哥哥帮我买一身棉袄。”

    阿南低下头叹了口气,神色莫然,他并不是真的粗心大意到不知道她过冬需要棉衣棉被,可置办一套棉衣棉被需要不少钱,他不是不善良,只是没资本善良。

    他便是有钱,也应当先想着给阿爹阿娘多吃几顿肉,或者添置一床被子,让阿爹阿娘冬日里睡得更暖和些,而不是操心着给一个外人添置这添置那。。。。。。

    好在墨七七年纪虽小,却是懂事,知道自己为自己筹划,也叫他省心些。

    接了银子道:“如此也好,不如你随我一并去上工,待布庄开门了,我再领你去量尺寸。”

    阿南在城外胥河的渡口接了活,从船上下货,纯苦力活,忙得跟骡子一样,一日能挣四十文,一月一结。

    墨七七就蹲在旁边的木墩子上撑着下巴发呆,其实是在看系统,不知道什么时候系统的任务栏边上出了个新功能,任务进度。

    她现在就一个任务【读书写字(一)】,任务下面有个进度条,完成度9%。

    这个任务应该是个连环任务,有一,应该就还有二、三,这个任务的奖励让他很好奇,《普华经》是修真的功法什么的吗?

    好想快一点拿到这个任务奖励,有了功法,到时候自己就能修炼,有了本事,做什么事情才能不畏手畏脚。

    这么一想,她就关了任务系统,把前几天学的字在心中默念,然后拿树枝在地上默写,快点把这本书上的文字熟悉下来,就能快点拿到那本《普华经》。

    响午时分,码头泊的船只渐少,有人用推车推了一框子馒头过来,工头一声招呼,哗啦啦一群人都围了过去,每人分到两个馒头,阿南凑上去跟工头说了些什么,工头嚷嚷列列两句,然后摆摆手,阿南就朝她这边走了过来。

    递了个馒头给她,道:“走吧,工友说,城北有一家祥记布庄要比旁的地方便宜,只不过样式老旧些,便去那处吧。”

    墨七七没要他的馒头,摇了摇头道:“阿南哥哥吃,七七不饿。”,对于做苦力的人来说,两个馒头,想必他自己都吃不饱。

    阿南把她一抱,疾步往城里走去,工头准了他去,他也不好耽误太久。

    墨七七在店里要了两双袜子、两套亵衣、一套棉袄、两双棉鞋,两套罩衫,因为她是要店里帮做,还得多花二百文工钱,这般,拢共得九百文钱,早上墨七七拿出的那块银子足有一两三钱,付完钱,还找了四百文。

    阿南将找回的那四串钱拿给她,她没要,只是让阿南帮她把草棚子的顶上和四壁都加厚一些,听说冬日里会下雪的,草棚子太单薄,一下雪,被压塌了就不好了。

    同掌柜的说好五日后来取,阿南要去码头上工,墨七七便自行活动了。

    临近腊月,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好好的日头晒在身上也觉得不甚暖和,不知道哪日便要下起雪来。

    在街上吃了碗汤圆当午饭,路过粮食铺时,突然想起近年节那半个月街上怕是没东西可卖,毕竟不是现代,古代人最讲究节日的。

    她也该着手准备些东西过冬,便在街上买了几个大竹框拖到无人的地方收进背包,然后拖着布口袋在各处摊贩三两斤的买米买菜卖肉。

    同一家她只敢买一次,挨着太近的也不敢买,然后还要躲开人群收起东西,真是劳心劳力。

    看看时辰不算太早,反正一口气也买不成个胖子,便收手了,想着在那书店学习了好几日了,也该再意思意思,便在点心铺包了两包栗子,又要了葫梨花醉,去了知味书斋。

    到了书斋,墨七七把酒孝敬给掌柜的,两包栗子侍墨和侍笔一人一包,天气渐寒,店里头也燃了火盆,恰逢这会没客人,掌柜的把酒放在火盆边上温着,招呼他们三个过去烤火。

    四个人围了火盆一圈,掌柜的小口小口的抿酒喝,侍笔和侍墨两人剥栗子吃,墨七七拿着书,握着笔,翻了新页,请教他们新字。

    每个字的边上被鬼画符的糊了一堆除却墨七七自己个旁人谁也看不懂的东西,侍笔和侍墨一开始还苦口婆心的劝她要爱惜书本,莫要再上面乱写乱画,后来见她屡教不改,就歇了那份心,全当没瞧见。

    墨七七标了一个字,又念了几遍,把书低了侍墨跟前:“这个呢,是什么?”

    侍墨瞄了一眼,含糊不清道:“十,欢实的食。”

第15章 下雪了() 
“什么???”

    掌柜的赏了他一个响枣。

    他忙咽下嘴里的栗子,重新说了一遍:“职,官职的职。”

    标完这一页的最后一个字,她就停下了,今天一下午都没两个客人,侍笔侍墨一直都不忙,她逮住机会,一直不住的问,都标了十几页,洗了笔墨,把今天学的新字念了两遍,看看天色,不早了,便同他们道了别,自回家去。

    今天瓦罐里的粥比平时要少了一半,不知是什么原因,不过她并不在意,把粥往汤罐里一倒,洗了瓦罐放在墙边,粗略数一数粥,都攒了有满满四五罐。

    系统送的馒头和乌鸡汤她都吃完了,除却这几罐粥和今天买的菜、米、肉,背包里再没有什么余粮了,她琢磨着,改日是不是该买些卤肉烧鸡什么的放着。

    把背包一整理,银两、剪子、碎布头、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在一个大框子里,成了杂物筐。

    今天买的米、罐子装的油盐、放在一个框里,成了粮油框。

    肉和菜放在一个框里,成了菜筐子。然后用具占一个格子,空下的框子篮子占一个格子。

    她性格谨慎,总是习惯把东西整理好,格子空着,免得哪天万一需要用到时,格子却空不出来,弄出什么不好的状况来。

    这几日阿南起早贪黑的上了几次山,砍了不少茅草和柴火回来。在棚子四周加了几个稍微粗些的柱子,顶棚上还用树皮多盖了两层,棚子的三面用累磊到顶的一尺多长的柴火各磊一面,既挡风,又不占地方。

    反正她一个人住,不用太宽敞的。至于棚子的门帘,则多加了几层茅草,这么一来,确实要暖和许多,起码不漏风了。然后用细竹子扎了两个排床,底下横几根木头,上头厚厚的铺了一层草,竹排子压上去还有些软,比直接在地上铺茅草好多了。

    第五日时,阿南给她送来了衣服,一个大布包包裹着,有了新衣裳,她把身上就这亵衣裤换了下来,每天晚上洗、洗了烘干、然后又穿,穿了又洗,这棉布本就容易烂,让她这样折腾,早叫唤着要罢工了。

    烧了热水,蹲在桶里美滋滋的泡了个澡,然后把今日学的新字又默读了一遍,就上床睡觉去。

    第二日早起,觉得气温比往常要更冷些,撩了帘子一瞧,外头白茫茫一片,一夜间,不知不觉,雪就下了有两寸深。

    一群起得早的孩子们乌拉拉的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白净的雪地顷刻间就被印上许多脚印,大人们则拿了扫帚铲子扫了雪到河里去,必须早早把雪铲了,大家住的都是草棚,不铲雪,雪一化水流到屋子里来,更没法住了。

    小孩子们却是不懂的,只怨父母把雪铲走了没有玩的,嘟嘟嚷嚷的不依,个别的还在地上打滚耍赖。

    墨七七在家门口这片雪地上来回溜达了几圈,满足一下自己的童心,就找了个木面子去铲雪。

    她毕竟人小,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