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巡查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界巡查使-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地万道() 
远远看去,一道浑身笼罩在淡金色光辉当中的人影,浑身冒着阵阵白色蒸汽,像是一个大蒸笼般,身子微曲的站在一座黝黑色的石台之上。

    从他脚下的石阶来看,赫然便是第六层!

    林凡感觉整个人像是被一座大山压在了底下,连挣动一下小指都困难,重压之下身体表面浮现出一条条青筋,肌肤呈现赤红之色,晶莹如染血的玉石,身体欲裂。

    在不动用灵力的状态下,即便是开启了“沸血”状态,走到第六层已经是他的极限,要想迈上最高一阶已是不可能。

    “够啦,赶快下来吧!”

    听到老者的声音,林凡深吸一口气,缓缓倒退到第五层之上,如此又一步步来到地面之上,身上的衣服已经彻底被汗水打湿,满头的长发粘在脑袋上,整个人如同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老丈,我通过了吗?”

    林凡喘着粗气询问道,他心里有些打鼓,难道必须走到那最顶上的一层才算通过吗?他自认肉身已是强悍之极,远超大部分的同境界修士,甚至连洞虚境都及不上他,可还是登不上第七层台阶。

    “通过啦通过啦!能够走到第三层就算勉强通过,你已经远远超过最低要求了!”

    老者笑道,瞳孔深处也是有着一丝讶然,没想到眼前这少年的肉身之力竟然如此恐怖,想当年他也只是堪堪登上第三层台阶而已。

    “走吧,去下一个地方!”

    老人冲着他笑了笑,率先绕过石台向着山峰更高处走去,林凡心念一动,封妖灵力流转,补充之前的体力消耗,又操纵空气中的水灵之力进入身体,这才摆脱了身体最深处传来的饥渴之感。

    施展“沸血”状态还有一个不小的缺点,由于施术者体内的新陈代谢大大加快,对于体力的消耗大增,更是会大量蒸发身体当中的水分,造成施术者极端缺水的状态,事后必须要及时进行补充,不然的话,长此以往就会对自身的肌体造成极大的损伤。

    不多时两人就已穿越重重山林,耳边猿啼虎啸之声不绝,想是因为这一峰荒芜过久的缘故,其他山头的野兽迁移到了此地。

    又行走了约莫数里,林凡眼前一暗,一道高近百米的巨大黑色石墙像是凭空出现一般,十分突兀的从山腰之上横拔而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林凡左右四顾,但见黑色的石墙没入层层丛林当中,一眼望不到尽头,长也不知几许,更不知延伸至何处。

    “这堵‘万兵道壁’屹立在此已经几千年了,环绕整个吕祖峰,将其从山腰处隔为内外两部分,山腰之下常人尽可往来,而石壁之内却只有本峰弟子才能入内。”

    老者摩挲着手里的拐杖,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怀念之色,看向林凡道:“这便是最后一道考验,你能走进这石壁之内自然就成为吕祖峰的弟子。”

    林凡听到老者的话后心中泛起凝重之意,虽然听起来这最后一道考验十分简单,但他却深知就是这一关难住了无数人,导致数千年来吕祖峰的弟子近乎于无,之前的登石阶固然是在考较肉身之力,但能踏过第三阶的人必定不少,很显然是这看似简单的最后一关难住了无数人。

    “走进石壁内?”

    林凡低声自语,缓步来到石壁之前,石壁黑黝黝的如同宣纸上泼的一团墨水般,看不出是何种材质铸成,并无半分奇特之处。

    林凡道:“老丈,小子可否请问一下这石壁的来由?”

    “当年八仙降临蓬莱,看中了此处八峰相连的地势,便各自占据了一峰作为传道之地,吕祖选中这一座山峰之后,心念按他的性情自是无暇多顾及门下弟子,是以凝立云端,手中拂尘沾墨,于虚空中画了一圆,那圆形轨迹便降临而下,由虚而实,深嵌于山体当中,形成了这么一堵‘万兵道壁’。然后便在壁内留下了一些传承道法,飘然而去。”老者道。

    林凡心中惊异,暗叹吕洞宾的手段已然通天,随手画圆就能形成这样的一处壁障,这石壁自然也就似墨水般呈现黝黑之色,此般手段简直难以想象,不愧为八仙之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那这石壁为何又叫‘万兵道壁’?难道还有什么缘由不成?”林凡询问道。

    老者伸出枯木般的左手抚摸向面前的黑色石壁,道:“你切仔细看看这石壁上有甚特异之处?”

    林凡听他这么一说,双目微微绽放精芒,已是运足目力望向石壁之上,这仔细一看才发现石壁上有着许多看似杂乱无踪却又井然有序的细浅痕迹,乍一看之下很容易看成石壁上天然蕴有的纹络。

    又仔细观看了片刻之后,林凡面色忽然一变,举目向石壁四面望去,脸上的惊讶之色却是越来越重,只见那石壁之上的痕迹赫然构成了刀枪剑戟,斧钺钩茬,鞭锏锤戈等等无数刀兵的形状,无一重复。

    不仅如此,其上所绘的诸般兵刃有的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模样古怪到了极点,偏生细细琢磨起来又是十分合理。

    林凡忽然明白眼前的这堵黑色石壁为何名为‘万兵道壁’,依照石壁的大小来看,其上所刻画的各种刀兵加起来恐怕远远过万,不知凡几。他甚至都怀疑这石壁上所绘已然囊括了三界之内所有的刀兵。

    ‘万兵’并非虚言,只是不知‘道壁’的“道”字从何谈起。

    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老者微微一笑,道:“你可知道这天地三界之内包含了大大小小无数肉眼难见的规则之力,也就是修道者口中常说的‘道’!正是无数条道的存在维持着三界的正常运转,修者所谓之‘悟道’,悟的便是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规则。道有万千,难以数计,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最普通者为‘小道’,如烈火之道,寒冰之道,其次为之‘大道’,如剑道,阴阳之道等,所谓大道三千也是由此而来,而最高的却是那一条渺渺天道无疑。”

    “谁能悟透三界之中无处不在的天道,便能达到仙的最高境界,即大罗道祖之境!到那时,一念动而万道生!当真是鬼神难测!”

    老者语气忽然变得激昂起来,心中被埋藏了不知多少年的豪气被激发出来,朗声道:“这石壁之上每一处刀兵,都代表了一种道,剑形为剑道,刀形为刀道,只要你能在三日之内感受到其中任何一条道的存在,就能通过这石壁,得到吕祖留下的传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八章:道道道() 
听完老者的话后,林凡也是对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大道法则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虽然师承天界老头子,但是后者却只是于梦中传他道法,于修炼上的事并未多说,因此他对这些有关虚无缥缈的“道”并不十分了解。

    看着身前高近百米的黑色石壁,林凡一阵皱眉,终于感受到这一道考验的难处,三天之内感受到这石壁之上刀兵痕迹当中蕴含的任何一条道的存在,听起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困难万分,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须知,一般的修士只有渡过一次天劫,成就洞虚,身体由内而外经过一番淬炼,成为天生近道的“先天法体”之后才能逐步感受到道的存在,且这个时间也因人而异,对于天才而言,可能渡劫的同时就已经感受到了笼于周身虚无缥缈的道,一般的修士却很可能需要数日,甚至数月之久才能感应到道的存在。

    不仅如此,众人感应出的道也有高下之分,有人辛辛苦苦感应到的很可能只是一条小道而已,而有人却能沟通更高一层的大道之力。

    如此一来,差异立现,洞虚境修士战斗时习惯操纵周围的天地之力,挥动道则,对敌手形成禁锢压制之力,也就是所谓的掌控虚空。

    若是交手的双方一人沟通的是大道,另一人沟通的则是小道,双方的实力就会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恐怕要差上数倍不止!

    对于沟通大道的那人而言,这场战斗完全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林凡凭借百炼境中期的实力就能和洞虚境的天兵赵生抗衡,其中固然有他实力远超寻常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赵生沟通的只是一条最为普通的小道,对自身的实力帮助极其有限。

    而现在老者竟然要让他以百炼境的修为感受到这石壁之上蕴含的道则,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水中捞月,即便是再怎么天才的人也要凝聚了先天法体后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他这副未经天劫淬炼的肉身与神魂,对于天地道则的感触可以说是近乎于无。

    要想在百炼境就感悟触摸到天地之间无处不在,却又虚无缥缈的“道迹”的存在简直难如登天。

    这也是为何尹虹月,邓纯远等人全都是难得一见的修炼天才,却依然不能通过考验成为吕祖峰弟子的原因,对资质的要求近乎达到极致,几千年来也就徐福和老者寥寥两个人通过考核罢了。

    “没想到这一关的考验居然难至如此”

    林凡摸摸鼻尖笑道,虽然来此之前他是信心十足,但此刻听闻考验的苛刻要求之后,心里也是有些打鼓,他虽然自认为自己的修道天赋不错,却也不认为能在百炼境就触摸到‘道’的存在。

    不过既然已经来到此地,就没有放弃的理由,万一他真的是传说当中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练武奇才呢?

    想到这里,转头对着身旁的老者笑了笑,道:“老人家,您就先回去吧,我还得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

    “不要心急,此事本来就讲究缘法,机缘到了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转身向山下走去,拐杖轻点地面,浑浊的眸子当中也是有着些许期待之色浮现,他的寿命大限已到,能够在魂归地府之前看到吕祖峰有新的弟子也算是了却了他的一大心事。

    深吸一口气,林凡凝视了身前的黑色石壁片刻,洒然一笑,正如老者所说,悟道之事难以强求,他只需要尽自己的全力即可,即便最后失败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当即取出斩墟刀在身体周围的地面上画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圈,体内的封妖灵力顺着刀身流进地下,借助斩墟刀的力量施展道术“画地为牢”。

    随着他的动作,一圈淡金色的轨迹凭空在地面上出现,释放出蒙蒙金光,冲天而起,形成一个淡金色的光柱,将其与外界隔离开来,这样一来,便不用担心在感悟道法之时受到外界的干扰。

    “画地为牢”是天界一门流传较广的仙术,很多修道者都会施展,虽然名字不怎么好听,却是十分实用。

    西游记上所载三打白骨精的情节时,孙悟空因为怕自己的师傅唐三藏被妖怪掳走,便用手中的定海神针在地面上画了一个避魔圈,形成一道屏障,所用的就是此种道术。

    随手将斩墟刀插在身旁的土地上,林凡盘膝在地,五心向天,双目闭合,完全放松自己的精神,开始感悟天地间无处不在的‘道迹’。

    道,玄之又玄,妙而又秒,关于它的定义,太上老君曾经作为老子李耳的一世,在所著的道德经已经有所释义,书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是对天地万道的一个总述,讲述了“道”的基本运行规则与玄妙莫测。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一段话便是对道的缥缈性的解释,让人从另一层面认识道的存在,正所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难以言喻。

    悟道,悟的便是这天地间的一种虚无缥缈的规则,感受到‘无名’,‘无形’的气息,从而达到身与道合,天人合一的境地,到时举手投足之间挥动的便是道的本源力量!

    战国时期有个名为列子的人,时常‘御风而行’,所说的便是列子感悟并掌控了部分风之道,所以才能驾驭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风。

    林凡现在所要做的便是感悟天地之间的道迹,只不过比起其他的修者来足足提前了一个层次,以区区凡人之躯行悟道之事。

    金光笼罩之下,林凡闭目坐在地面之上,自身的意识渐渐发散开来,附着在身前的黑色石壁之上,想要依凭其上所雕刻的各种武器痕迹感知到道的存在。

    他毕竟还未渡过一次天劫,自身的神魂连最基本的元神都未形成,只能蠢笨的单靠脑海当中意识的延伸,只有在大脑陷入一片空蒙的状态之时才能感受到周围空间的不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九章:试灵石() 
不知何时,老者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