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落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落巅峰-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实清晰明了,还不易出错。”

    邸阙随意的点点头后就将它抛在脑后,而是皱着眉思索起自己来。

    “底层观云,高层观风,我是应该观云呢还是观风呢?”

    内府十二峰山势高峻挺拔,直入云巅,远远望去峰峦叠嶂,气势磅礴,浩瀚无际。登上山峰后更是发现,每一座山峰的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山腰之上一眼望去尽皆成为浩瀚云海中的孤岛。

    邸阙就是因为在高峰之巅观看风之变化,才发现内府十二峰这座天然大阵。

    内府十二峰坐落的位置十分巧妙,从一方向看去是犬牙交错,可从另一方向看却又是错落有致,几乎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

    正是因为如此巧妙,所以一个方向但有风来,皆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变化,或是狂风被强行改道化为微风徐徐,或是微风被强行并道化为狂风施虐。也是因为整个原因,从而使得云岭内府各处拥有着各种不同的风力。

    轻风、微风、疾风、狂风甚至是烈风、暴风。

    同样道理,拥有什么样的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云,甚至是风云合并,风云无定。

    怔忡间看着眼前云卷云舒,思维茫然,完全处于似有意又似无意中的邸阙,还没决定观云还是观风时人却恍惚间好似云海。

    云,向来随心所欲,飘忽不定,变幻万千自如。

    随风而动也随风而变,时聚时散,或离或合,倏忽如马倏忽如龙。

    所以,云之意境如此潇洒,哪里会是聚精会神或执着如一就能轻易体悟的。

    再加上领悟意境之不可诉之于口的神秘,如何领悟全凭个人气运。

    邸阙从不曾想到,领悟云之意境会是今日会在此时。

    就在这似有意似无意,自呼自吸,阖辟自然,于空忘之中,邸阙不知不觉中双眼点点精光映照如芒,一双漆黑如墨的瞳孔内凝聚有神,倒映着云海的飘渺变幻,两团缓缓旋转的白云从无到有生成而出。

    此时邸阙仿佛化生成一片茫茫云海,随风而沉浮不定。

    意境之神奇莫测是人都知道无法叙说的,但有一点却是广为人知。

    那就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成就什么样的意境;同样,成就的意境也会影响性格的变化。

    人都说观剑如观人,意境也如同做人一般,两者之间虽然没有绝对的关联,却多多少少会有些牵扯。

    就好比,一个性格霸道刚强的人,注定不可能在柔和连绵的功法上有多大的成就;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注定不可能在阴险诡异的功法上入门。

    喜好睡觉,金手指是入梦,性格沉稳时是位端庄严肃的解惑先生,性格跳跃时又能与高阳博为十金争吵打闹。

    如此变幻的性格不正好适合飘泊不定随心所欲的云无相吗?

    不知何时,从顿悟中清醒过来的邸阙揣摩一下云与自己,无奈的苦笑一声。

    “自古医者不自医,卦者不算己,我能为别人指点迷津却看不透自己适合什么!!!”

    接连三叹,邸阙长身而起,摇摇晃晃的向回走去。

    风从木中起,云自水中生。

    邸阙想不到无意之中竟大有所获,刚才的一次顿悟令他五行之水几乎瞬间大成。

    算一算,至少省却数月之功。

    还练什么功,看什么书了,人要知足,省的过犹不及。

    回去睡觉去。

    邸阙摇摇晃晃的走下白玉台阶,又摇摇摆摆的踱过独首栈道,乐呵呵的回去睡觉去了。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邸阙本以为,云之意境的领悟让五行之水瞬间大成是他今天最大的收获,却不知他短短时间内从流云观澜观景台一去一回,正好错开了中年六叔和宴初对他的搜寻。

    1

第十一章 师者() 
中年人站在山坡下,看着人来人往的浮云坊,脸色茫然。

    任他再神通广大,也无法凭借一点气息就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一个特定的人。

    “六叔。。。”

    宴初也有些呆萌的叫了一声。

    “去执事堂。。。”

    中年人还算心思灵通,感觉自己束手无策立刻转身就走,穿过栈道直奔执事堂而去。

    “啊,是六长老。”

    “守棠,立刻把内门五气凝元以上的弟子名单调给我。”

    刚刚走进执事堂,执事堂主才要张口见礼,中年人就粗暴的打断,直接吩咐下去。

    “啊,是,六长老。”

    执事堂分管内门弟子一应杂事,人事自然也是其中一项,所以说执事堂堂主李守棠原本也是位尊权贵的堂堂大佬。

    不过可惜,中年人是身份更在他之上的长老。

    长老但有吩咐根本不容他有质疑,李守棠虽然满眼尽是迷惑也只能应声吩咐下去。

    显然中年人和李守棠很是熟识,做一些粗俗无礼的事情根本意,而是自顾自的摩挲着手指,暗自计较。

    能一口丹田炼魔气喷出三丈开外,绝对是五气凝元以上,五气朝元以下的天才弟子,也绝对应该是内门的明星弟子,执事堂不可能没有记载,这回我看你往哪跑。

    李守棠待吩咐下去后才回身低声询问。

    “六长老,门下弟子可是有。。。”

    还不待李守棠说完,中年人一摆手道:“没什么,就是发现一个小家伙很有意思。”

    “啊。。。”

    李守棠愕然。

    “不过,有意思的是那个小家伙,他是师傅吗??”

    中年人话锋一转,想起门下天才弟子冒然炼魔的举动顿时又气不打一处来,脸色骤然一冷。

    外门弟子是初入修身境至修身境巅峰,内门弟子是修身境五气凝元以上至真元境巅峰。

    这样算来,门内长老会是什么境界,绝对是天罡境以上的强者,而拥有这样境界强者发怒,整个执事堂大厅骤然一冷,仿佛从夏季直入秋末,人都感觉冷飕飕的。

    李守棠不明觉厉的看着六长老,不知为何有些心虚的一缩脖,不过他随即道:“哦,六长老,您放心。内门弟子五气凝元以上五气朝元以下的天才弟子其实并不多,都在我心里装着呢,您说说到底是啥事,我马上就将他师傅找来。”

    的确,一个五气凝元以上五气朝元以下的弟子几乎都是奔修身大圆满去的,为的就是成就不漏之身。

    否则满眼尽是真元境的内门为何要收修身境入内。

    收他,就是因为成就不漏之身的难度,就是因为一个敢修不漏之身的都是天才,不是天才连五气朝元的一气朝元都修不成。

    成就不漏之身有如此难度,即使云门是大门派,这样的弟子也绝对不多,而这样的弟子又如何能不为李守棠所。

    中年人闻听点了点头,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只是简单听一遍,李守棠就明白了六长老为何会如此生气。

    一口丹田炼魔气喷射三丈开外,最少五气朝元成就三气朝元以上了,这是天才中的天才呀。

    其实按照寻常经验来说,成就一气朝元,一口丹田气常规能喷射一丈左右,三丈开外那是至少三气朝元。

    可是,你别忘了,刚刚那一口可不是普通丹田气,而是丹田炼魔气,是与魔气磨砺过剩余的丹田气,这样的弟子,天知道他是几气朝元了。

    拥有这样天才的弟子,当师傅的不好好守护,放任自流下去,万一出了事,走火入魔了,哭都找不到的地方。

    别说六长老了,一个长辈看到都不能不火冒三丈,怒气冲霄。

    “我想想,内门五气凝元以上五气朝元以下的弟子一共十一位,嗯,这是有师傅的,没师傅的还有四个。”

    李守棠心下算计着抬起了头。

    “能不能是那四个没有师傅的。”

    中年人一愣,恍然道:“没有师傅的,哦,是世家弟子。”

    李守棠点头道:“天南段家嫡女段薇、宋家嫡女宋庭宏、高阳世家的高阳博,还有佟家佟广山。”

    随即李守棠又低头思索一下后道:“按六长老刚刚描述的样子,如此胆大包天的恐怕只有高阳世家的高阳博有可能。”

    “高阳世家。。。”六长老眉头一挑,先是有些迷惑,随即眉头皱了起来:“他,高阳世家子弟怎么来我云门,哦,青云塔。”

    李守棠:“应该是青云塔,否则高阳世家子弟要入门派,怎么也得是小三十六天级别的。”

    “小三十六天??”

    宴初眉头一挑,低低的惊呼了一声,求知欲极其旺盛的抬头看着六长老,欲求其解。

    可惜,无论是六长老根本没有给他解惑的意图,沉声问道:“我们跟高阳世家没有接触,这个高阳博怎么入门的。”

    “是柳师叔引介的,跟他一同入门的还有天南段家的段薇,渤海宋家的宋庭宏,嗯,还有一个叫邸阙的客居外门。”

    “哦!柳师叔引介的!”六长老恍然,不过转眼眉头又一皱道:“天南段家和渤海宋家的嫡系不是都入剑鸣山庄吗?怎么被柳师叔引介来我云门了?”

    李守棠耸了耸肩:“我也想不通。”

    六长老又道:“那个,客居外门的邸阙是不是掌门特赐允许解惑的那个小家伙?”

    李守棠点头道:“不错,就是他,这小家伙底蕴不错,在外门很有名气。”

    “哦!”

    别看李守棠说的简单,可实际上从他口中落得一个‘很有名气’的评价可是不低,这不禁让六长老和宴初同时感到惊奇。

    解惑,从字面上或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你问我答,可要从解惑两字的来源上却毫不简单。

    上古先贤曾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是简单的说法,意思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可到了现代却将传道、授业、解惑划分为三个等级。

    传道是最高等级,这可不是传授道理,而是授道,大道,或是道统。而能拥有传道级别的贤者皆为宗师,甚至是大宗师。

    宗师者,能够将弟子引领入道,进而踏上寻道的路径。至于大宗师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绝对能够指引你走上属于你自己的道的通途。

    授业是第二等级,这一级别的都是师,师者和大师。

    凡是能够拥有授业能力的最低的尊称都是师者,能被尊称为师者的都是拥有授予弟子一份手艺、技能或本领的人。这可不是照葫芦画瓢般将一份手艺或一份功夫教授与人的,而是真真正正让你能够领悟技能或功法真义的人。

    至于大师,就更高于师者了,因为他们是一些能够破开功法或技能表面迷雾直点技能核心本质的人,经他们授予的技能或功法不仅仅是能将功法或技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甚至是能让弟子完全理解融会贯通之进而升华成完全属于自己的功法或技能。

    所以说,能够被称之为大师的师者,授予弟子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或功法,而是一份基业,一份能够烙印上自己标签的基业。

    至于解惑,看称呼就能知道,他只是先生,而不能被尊称为师者。

    不过能与传道授业相提并论的,显然解惑也不简单。

    解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你问我答,或是更为简单的名词解释。

    一个名词或一句话,几乎都是在不同功法里代表不同意义,单一的解释或断章取义的话甚至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而要真正解惑出一个名词或一句话真正的意义,几乎都要参照原版书籍。

    从这方面来说,解惑是双方面受惠,尤其是武道一行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一次解惑,解惑先生都必须要看原版秘籍,否则解惑出来的东西修练起来危险性太大。

    而解惑先生翻阅一次,就代表着秘籍被外传一次,或者说是被泄密一次。

    甚至碰到悟性超强的解惑先生都有可能,求解之人没有学会的功法,解惑先生提前学会了。

    这不是笑话,而是真正可能出现的,甚至出现的几率还不低。毕竟敢于解惑的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担当不了解惑先生。

    如此一来就理解了,基本上除了大门派的外门外,几乎不可能有解惑先生生存的土壤。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内门弟子都有师傅可以请教,就算师傅没时间也会有师叔师伯师爷,如果这些都不方便,最低也会有师兄弟们可以互相探讨。

    毕竟同出一个师门,学习的功法基本都差不多。

    而外门就不同了,外门弟子众多,心思又嘈杂不一,除了讲武堂外根本没有可以请教解惑的地方。

    有所求自然有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