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剑分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剑分说-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笑剑道种已炼,合证先天杀劫大道:“啧,费尽千辛万苦。到头来,捞得一场水中花,镜中月。”万界乃至三十三天,甚少有灵物可以打动合道元神。悟道灵元,正是其中一种。

    丁奉不由得细致洞察,元神流光溢彩。道佛一百零九门开合,再显掌中佛国,解析紫鳞玉兽:“悟道灵元的本质,似乎是昊天权威?”话中有几分惊疑不定,又得三分真意。

    李笑剑不通真解,惑问道:“天道?何意?”他出手抢夺,自然想弄清本质,不愿稀里糊涂地白忙活一场。

    沉吟几时,丁奉措辞严谨:“难说,悟道灵元或许即是昊天神力。此物的确能助人悟道,可由此也不得不负担天界大道。”有得方有失,悟道灵元亦有利弊。

    利令智昏!丁奉权衡利弊,未被迷惑:“阻道之仇,不得不报。我要是紫霄帝尊,即使不顾功体,也要从紫霄天降来,杀你寻仇。”

    在三十三天中,李笑剑不占地利,亦不得天时:“嘿,在紫霄天里头,我还惧他三分。可他若是敢去往他界,我定要他有去无回。”

    自负,狂妄,却令人深以为然。用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斗战锤炼道心,百战百胜,千战千胜,无一败绩!李笑剑既是剑者,又是胜者!虽不称王,但可为尊。

    丁奉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明辨出世、入世之理,塑造不同的宇宙大观。故同为剑仙,同一法门,却走上不同剑道:“利弊各半,如何权衡,即由己身抉择。”

    悟道灵元是九纪末,大道异变,而诞生的神物。顷刻感悟天道,无需漫长时光,丁奉动了心神。时至九纪末,即便元神合道也难保全己身。而短短千百年内元神不朽又犹如天方夜谭,可这悟道灵元,却让丁奉看到了曙光。

    李笑剑忍俊不禁:“三十三天帝尊有小半打着主意,趁合修盛会,围杀万界中人。而你,竟然反过来打他们的主意。”

    万界晶壁破败,三十三天帝尊意见不合,分作两派。一方主合,一方主战。主合方意图与万界归流,但并不希望由万界选出天地共主。主战派意在围杀万界有潜力的后辈,而后以三十三天为基,深入万界,形成割据局面。

    李笑剑的教授,丁奉毕生难忘。潜移默化间受了李笑剑的影响,丁奉有时作风颇为胆大:“得了,我可没破人家的元神功体。”论胆大包天,丁奉只服李笑剑。他就是个搅屎棍,去了三十三天,万界反而要松一口气,这下该轮到三十三天头疼了。

    李笑剑没令万界失望,刚一来就破了一位帝尊的功体,且还夺走部分昊天权能。他像拎着猫仔一样,提着紫鳞玉兽:“你我用不上,却代表不了别人。”

    听取丁奉的详解,李笑剑满腹阴损主意,顿时一走了之,只留下一句:“我在合修会上等你。”

    丁奉这具元神未曾合道,无法自由来去三十三天:“我这师兄真是随性,又像个属猴的,安生不得。”

    李笑剑本体是斩仙神葫的元灵,通天道人都拿他不得。转世为人后,已经算是收敛不少了。

    摩夷天监察使在结界外攻打了七天七夜,结界内,已过七百个年头。李笑剑修养一番,这才离去。丁奉见他离去,即刻撤去神通,坦然示人。

    佛虹散尽,丁奉重现圣德之姿:“尔等打扰修行,有何要事。”涅槃圣气洋溢,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勿论何种险境,尽可绝地逢生。

    司天监惊觉异变,质问道:“你私自包庇天外异客!又是何居心!”

    丁奉冷静沉着,早想好了托词:“吾在这修行,从未见过有第二人。”李笑剑人远走高飞,任他们翻个底朝天,也找不着。

    忽有监察使密音传声:“大人,地映、天监两镜已无反应!”

    司天监不动声色,因三十三天,除帝尊外,能够自由来去天界的人万中无一。而大梵天的圣行者,就是其中之一:“帝尊常说,大梵天看似与人为善,实则机心极重。如若对上,还需小心应付。”

    既然人已离去,司天监便不打算再管,因此时再与大梵天结仇,实属不智。强留此人,只会为摩夷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如今是大乱开端,每一天界都需积蓄力量,没必要徒劳损耗。

    “如此便打扰了,还望圣尊见谅。”

    丁奉倒是期待他们动手,这样他以圣行者的身份,才好找理由再降服几个力士。然而这司天监颇具智慧,又明进退,丁奉不好明目张胆的反咬一口。

    “无妨,同为三十三天中人,是当同舟共济,以御外敌。”

    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还打消不了司天监的疑心,却给他理由的撤兵:“走,回昊帝台。”监察使一众无功而返,压抑着不忿的情绪,回归本位。

    丁奉生了许多念头,然后又将其打消,最终把心思定在太赤帝转托他人之手的帝诏上:“合修盛会是该一去,然而在此之前,‘离经叛道’甚是耐人寻味。”

第750章 盗虫() 
太赤帝转托他人之手,交于丁奉的,正是一卷帝诏。玄赤神教的老祖潜心钻研了许久,未能了解其中的玄奥。后见识了丁奉的厉害,便不敢藏私。

    何况,太赤帝料事如神,早就断定玄赤神教的老祖不敢私藏帝诏。而有人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暗中插手。

    丁奉两眼幽幽,洞若观火:“看了一场免费的大戏,怎么着也该亮相了吧?”轻一抬手,佛牒内中,圣剑有感,凭生剑气,剑光万刃。

    佛门至圣至德的剑气光耀大千,一切阴影幽暗无所遁形!是为剑意所伤,黑铁一般的书卷猝然歪曲,由黑变白,金铁化轻羽,似成活物。

    突兀听闻一击高亢鹰啼,这卷帝诏化身神骏白鹰,舒张鹰翼,展翅高飞,在大空中盘旋。同一时刻,剑光即落,佛氛凛然。十轮剑气虹光,当空环耀。

    “且慢!”

    声若春雷乍响,丁奉无意停手,然则乍然一声有着不同寻常之能,凝滞梵圣佛剑。固然剑光暂缓一刹,随即斩落。但神骏白鹰同样不凡,收拢双翼,穿梭剑雨间,极速坠下。

    白鹰失去神鹰该有的孤傲与冷冽,变作伶俐听话,十分乖巧地站在一位青年的肩上。青年揉着神鹰的脑袋,心有余悸道:“饮啄啊饮啄,幸好没伤着你的羽毛。”

    眼见白鹰并无大碍,青年立马松懈,变回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鄙人林凡,正是‘离经叛道’的领路人。这,尊主有请,还望阁下能赏个脸。”似乎是厌烦俗事,林凡说的随意至极,透着慵懒的意味。

    白鹰神骏,名为饮啄,显然是取自一饮一啄,意在自由。丁奉心想,这林凡或许是个飞扬洒脱的人物。可他人在‘离经叛道’,与帝尊做对,则有些似是而非,浑身上下无不彰显着神秘。

    丁奉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外:“没想到就连帝尊的身边,也有你们的帮手。”起初,丁奉并未察觉帝诏的异常,可李笑剑临走前,暗中提点了一句。

    林凡指了指上天,意有所指,嘲讽道:“没有上头的人包庇,我们岂能留下这条命和帝尊做对?”帝尊登天一统,弊病繁多。攘外不成,安内未就。

    但换成别人来做,未必就能比三十三天帝尊做的更好。

    离经叛道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在帝尊身边安插了内应。所以,转交给丁奉的不是真帝诏,而是这只白鹰伪装而成的。

    突然,丁奉不知怎地,把目光落在白鹰身上,心有感触,说了句:“佛有割肉喂鹰的典故,你这只白鹰神骏,想来必然难以喂养。”三十三天中有这么一则典故,丁奉自然不明白指的哪位,仅是临时起意,说上一句。

    林凡顿上一顿,笑了笑:“它饿了,便会飞出去找食吃,祭祀五脏庙。等吃个满腹,就又飞回我身边。”这只白鹰,不知是什么来头。纵观全身,丁奉没能发现任何神异之处,好似就是一只普通的白鹰。

    丁奉没有续接这个话题,颇有深意道:“不论三十三天,还是你们离经叛道,真个是诡秘无比。”浅显的一句话,但个中别有一番滋味。

    交谈几句,林凡似是来了兴趣,面貌有了些精神意气:“若是如此,在下不才,能为圣君解惑。”比起刚才,诚恳的多,明显有着邀请的意思在。

    丁奉对离经叛道上心已久,不欲拒绝:“些许疑问,还请林道友释疑。”

    “吾有三问,其一,腐坏万堺晶壁之虫,究竟是何物?”

    林凡并不意外,异虫之谜,万界乃至三十三天中,皆罕有人知道真相:“每当纪元更迭,天降盗虫,亦作道虫。它是天道之虫,末法之虫!”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可若天不予你,自会为天所夺!”

    林凡也未正面作答,只如是说道:“世间万物,天生地养。总会为人,或为天夺。”发人深省,

    丁奉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盗虫、道虫实无分别,或对天道而言,我们才是盗者。”纪元更替,总有异物出世,来去无影无踪,烟花一瞬,刹那光华。

    盗虫鲜有记载,林凡看似是个懒散的人,却意外的博文广识。他打开一重又一重门户,领着丁奉去往一重又一重天界。离经叛道为躲避帝尊,而隐藏极深。

    丁奉走马观花般领略着三十三天风光,又苦苦思索天道之虫,至半路方才开口:“第二问,帝尊主战主合,分成两派,你们离经叛道,又是如何思量的?”

    白鹰终于显出神异,林凡终要打开通往离经叛道所在之地的门户,可这扇门户非是由他而开,却是由白鹰开启前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们寻上你,自然没有敌意,但也没有善心。仅仅想着如何对付帝尊,打破牢笼。”

    白鹰又是一声高亢的啼鸣,鹰啼内蕴有某种奇异的韵律,跟前的虚空如同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一扇黑黝黝的空门赫然打开,里头一片模糊,看不清晰。

    当迈入门户时,林凡停下脚步,掉头说出疑问:“你就不怕这是我设下的陷阱?”诡异笑颜,令人发憷。他名中虽有一个凡字,可他全然与这个字搭不上边。反而从头到尾,处处显露着不凡。

    丁奉坦然答道:“吾能随你至此,又有何惧哉?”太赤帝的帝诏被离经叛道半路截下,为去往合修盛会,帝诏必不可少。于情于理,丁奉都要一去离经叛道。

    林凡听闻此言,不再说咐,至门前:“离经叛道,有请。”

    两人一同踏入,光景变迁。拨开重重云雾,至一地,山清水秀。且与通天仙路一般,竖有一块山碑。上有‘三十三天,云深不知处’九字。

    上半截三十三天醒目非常,高出云端。下峰云深不知处五字若隐若现,掩于云端。由实入虚,由虚入实,虚实相宜。道家圣地,不过如此。

    至此,丁奉方出最后一问:“那你,到底是谁?”

第751章 云深不知处() 
一声霹雳惊天雷,冲云霄!喝破彩霞,又惊飞禽。然则,声若霹雳惊雷,却不毁意境。

    云深不知处,处处清明。丁奉一声质问,完美无瑕,彻底融入,这亦是一种道的体现。

    面对雷霆,林凡一如既往,面无改色,直言不讳:“我即是林凡,林凡即是我。”说罢,白鹰振翼,扶摇而上,林凡随之而去。

    丁奉举目望去,在‘三十三天,云深不知处’下还有一行小字:“仙迹?仙来峰?”除却这一座高山外,云深不知处还有几座孤零零的山头,云霞光彩,各有意境。

    勿用望气也知,上头必有高人居住。山下,零零散散,有几家墟落。其中村民只修有强身健体之术,并无真正的修为在身。

    依仗于仙迹·仙来峰,数种不同道境融为一体。夕阳西下,映照斜阳,点滴昏黄之美。

    仅从一幕景相,丁奉即可判断这仙迹·仙来峰,离经叛道之主并非常人:“八音仙乐,大道至响。”从山脚拾级而上,元神内时常回响仙道乐章,音若清泉,沁人心田。

    唯有揣摩大道达某一至境,这八音仙乐便自然而然,由心而发,至美至妙。未闻其人,先闻其道,即是如此。

    比起凭昊天神力,掌握天界的帝尊,这人的道行不知高到哪去。丁奉怕是有些明白,离经叛道之主为何不愿屈服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丁奉一路走走停停,流连美景,明月高悬。悠扬琴声愈近,丁奉隐约在月色下望见离经叛道之主的身影:“吾见过仙峰主人。”

    仙峰山巅,别有洞天,石凳、石台、石碗,样样天成。石台上纵横交错,刻有棋盘。一者皱眉苦思,一手提有云子,僵持半空,久未落下:“唉,常听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是这一手下去,愚者怕是死不瞑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