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剑分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剑分说-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奉可不会这么轻易就相信这张虎皮,剑丸紧逼一分,锐利的剑气刺得虎皮精面颊生疼,终于按捺不住,嗷嗷一声,化为一张虎皮落在丁奉手中。丁奉嘿然一笑,把这张虎皮翻了过来,发现了这张虎皮的不凡之处。虎皮里侧,以梵文记录了一佛门武学。

    自修炼之后,丁奉早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来到西极之后,佛门经书借以梵文书写。丁奉早就认了个大概,这虎皮上记录的武学号作《伏虎篇》,此篇仅是下半部,并不完整。在《伏虎篇》之上还有一门《降龙章》,两门武学相合便是佛门的《降龙伏虎斗法》。

    《降龙章》记录在一张龙皮之上,只有这张虎皮能有所感应。反之,亦然。《降龙伏虎斗法》威力无穷,炼至大成,降龙伏虎不在话下。丁奉稍一翻阅《伏虎篇》,就发觉此武学比之前所修习的武学要高上百倍。佛武合一,大有门路。

    丁奉手提着虎皮,似笑非笑:“我也不管你造成多少杀戮,只是你得告诉我,究竟是谁授你的欢喜禅法?”

    虎皮成精,又无虎骨,不能发音。它轻嗷一声,丁奉又听不明白,这时,小麻雀钻出来说道:“它说是一个和尚寻到了他,以佛法开化了它的灵智,还让他来此静候。”

    “静候什么?”

    虎头又是一声,小麻雀解释道:“静候能够降服它的人。”

    丁奉目光沉静,无喜无悲,无惊无惧:“这么说来,那人手中一定有那张龙皮了。”不知为何,丁奉不用猜想就能明白这人必定是西极魔劫之始,而西极魔劫有是整个佛门的劫数,一旦魔劫爆发,佛土崩毁。这寰宇星空当中的亿万佛子都要遭难,也许连佛门三位佛陀都未必能保全自身。

    丁奉从未把此事说出口过,即便说出去,外人也未必相信。其实就连丁奉自己也不大愿意相信,佛门屹立不倒不知多少个岁月了,历经的劫数如同星河银沙,不计其数。岂会因小小一个苦界之劫就全盘覆灭?

    此人究竟是谁?

    离得越近,丁奉反而越发看不清,识不穿。灵觉猛烈,时时心血来潮,此劫非同小可,足以引动诸天万界。有时,丁奉也开始迷茫,自己一个毫无背景的小人物怎么遇上这种劫数?与李笑剑,秦道衣,孟浩然等人相比,自己实在太普通不过了,可自己遭遇的劫数却又委实难测。

    镂空的虎头点了点,是它亲眼所见。那僧人乘龙而来,入至山林,寻见了它。在它跟前念诵了三天三夜的佛经方才大功告成,启了灵智。还借了一具肉躯予他,还授了大欢喜禅法,领他入门。原本虎皮精狡诈多端,开了灵智后,不愿听从那僧人之言,可不知为何,只是瞄了一看了那僧人一眼,就仿佛有一种无穷魔力在操控它的身体,无法反抗。虎皮精便按照那僧人所言,用此分身降服了一窝强盗,建了一所寺院。

353。第353章 西游计(十三)() 
劫数降来,丁奉应之。 此举并非是迫于无奈,而是顺应本心。道门金丹之道本就要巩固心灵,使得道心毫无破绽,方才有结成一品金丹之机。丁奉法力被封,险些走上歪路,可顺应劫数,却又扭转回来。劫数当中自有福运,应劫即是炼心。

    丁奉把《伏虎篇》牢牢记下,这套佛门伏虎**稍加练习,也可增强不少战力。可用来应对些精怪,较为难缠的精魅反而好对付。

    虎皮精机缘造化开了灵智,丁奉也不想动用法力抹去它的意识。虎皮精失了那具僧人分身后,一身佛法成空。它本身顶多化成一只空壳老虎,唬唬人罢了。丁奉扛着虎皮,肩上站着一红尾麻雀,提气对着外边被拐来的女子喝道:“诸位女施主,寺中恶僧已被贫僧降服,尔等去往伽蓝寺自有照应。”

    西极草原民族的语言与东央开化之民言语十分相近,这些女子听了个大概,也明白了丁奉的意思。她们面目虔诚,伏身拜倒在地,低声念诵。丁奉足踏青叶,直直去往了山脚。在伽蓝寺下有不少草原部落,草原之民为了寻求庇护,一旦到了时节便会来此上香祈佛。

    时节年年不定,但相差无几。皆是一年当中阴气最盛,鬼物日游夜行,肆无忌惮之时。西极终究是不比东央,青山绿水终究是流于表面,内中魑魅魍魉,精怪妖鬼。人族难以在此安家。

    幸当初苦道人有心用四海将四域隔开,每一大域中间皆隔着无尽的海洋。不然人族争斗不休,那还能安生修养,修道的修道,炼魔的炼魔。东央地大物博,人口最多,诸国林立。若非道庭,道门九派在旁辖治,早就乱成了一团。除玄天宗之外,其余八宗境内,如今仍有战事发生。各国大举攻伐,诸侯乱战。

    道门为历练门下弟子还会派遣他们参与诸国战事,洗练凡心,由此感悟,超脱。不少神鬼异撰就由此而生,哪家皇帝每每起了战事,便有天外仙人降来助拳。丁奉身在凡俗时就曾听闻过,大启建国有仙人手持五色龙旗前来相帮,兴许就是门中哪位师兄。

    半个时辰一过,丁奉又失了法力。可他仍波澜不惊,心如止水。不再计较法力得失,依照本心行事。佛宝青叶兼具护身飞遁,可以两用。只是佛宝神奇,丁奉尚未琢磨透澈。佛宝飞遁速度不快,可灵敏轻巧。不失为一件好宝贝,丁奉还得多感谢一番才行。

    丁奉在降龙寺那也耗去了不少时间,现已渐入黄昏。因静慧体力难支,加上夜间鬼怪出行,且西极夜晚极黑,难以辨清方向。广寒与静慧寻了一处人家,住进草原百族特有的帐房之中。伽蓝寺在西极东边的群山地带,只有再往西面走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民族生活所在之地,这时节有草原民族来此,正代表着此时阴气最盛。

    草原之民会在帐房外点燃一枝香,如此一来,这些鬼怪就靠近不得。况且,本来寺院之地,鬼怪本来就少。有佛香加以辅佐,当然可平安无事的度过一夜。

    丁奉有佛法在身,哪会害怕这些小鬼小怪。在鬼怪眼中,丁奉便犹如悬挂在夜幕之中的金**日,佛光万丈,它们逃离还来不及呢,哪还会靠近?其实本来这些小鬼小怪就不会害人,只是到了夜间,阴气沉重。凡人也能瞥见个一两眼的,自然惶惶不可终日,夜不能寐,才来祈求佛祖庇佑。

    当然西极可不是只有这些小鬼小怪,恶鬼冤魂也是不少,一到夜间也会出来害人。

    半夜三更,丁奉抬起头来,瞥眼一看。从山上走下来二三十个身形虚幻透明,面色惨白的黑衣僧人,面容枯槁,形如鬼状,他们自然不是生人,已成亡魂,离化成恶鬼也就差了一步。

    丁奉没那么多顾忌,待在外头过夜,这张虎皮就被他垫在身下,他敲了一击虎头:“嘿,你惹的乱子还要我来收拾。”镂空的虎头嗷嗷一声,显得有些委屈。此时青叶佛宝竟自跳了出来,自行护主,丁奉运往生咒力,佛宝青叶上亮起梵文,遁上前去,佛光照耀之下,这些形容枯槁的僧人伸出手来遮着双眼,可一阵佛光过后,这些亡僧烟消云散,冰雪消融。

    有些草原之民见到这场面,还以为活佛在世,前来朝拜。丁奉装足样子,口念佛号。若是能把名号打出去,在西极也好行事。毕竟佛子僧侣在西极的地位颇高,要调查那位蛊惑人心的魔僧,光靠实力手腕还不够。定要动摇它的信徒,绝了它的香火,不然以它那分身千万的本事。除非把西极之民给杀绝了,不然总还会有漏网之鱼,从此后患无穷。

    临走前,罗真君给了丁奉这一点最为重要的信息。要如何对付此人,丁奉还没有头绪,不过断其信仰香火是一个法子。只是是否可行还有待考证:“九成九是不行,这僧人魔言惑众的本事可不小,连佛宗门人都被他诱骗到了。寻常百姓听了这人念经,怕也是逃不了。只是佛门之人为何一点动作都没有?要说大举吸纳信徒,收集香火愿力,佛门之人怎么可能不关注,而且就连罗真君都发现此人行邪道修行,西极佛宗为何不管不顾?连了悟都持此态度。”

    佛门算计深沉,不逊色于道门。丁奉刚在龙王那吃了一个大亏,来到西极后也有了自家的思量。西极看似平和,实则混乱。因阴气,戾气沉重,有魔道借此豢鬼。而佛宗本握有因果,一言一行牵都扯甚大。草原百族在此生活,简直如同被豢养的羔羊一般,任人宰杀。

    佛门也不过是利用草原之民,把他们当作收集香火愿力的道具来使。悲天悯人之辈又能有多少?佛门讲究普世渡人,可他们如此做还不是为了自家可以证就金身?若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那究竟有多少僧人曾经拿起过屠刀,又放下屠刀。

    丁奉暗自叹息一声,不再多想,只因他亦是此类人。只要能够证道元神,不论提起,还是放下,都可以如此。

354。第354章 西游计(十四)() 
天蒙蒙亮,广寒与静慧与那户人家告辞一声,与丁奉合流。 降龙寺,慈云庵,浮屠祠三家皆在西极东部群山,伽蓝寺处于最东,浮屠祠在北,慈云庵在南。三家各自包容不同的草原部落,其余大大小小的寺院有些建立在草原之上,有些则要更往西面。

    丁奉以眼识观气,察觉西极一域,中部往西,鬼气最盛,四五道鬼气宛如通天烟柱。中部区域乃人族休憩养生之所,不过也有不少鬼怪作祟。中部草原最为广袤,可西部山林也颇为丰茂。西极东部本是一片荒原,后天降功德才得以改换。佛宗寺院落于群山之间,内涵意蕴。

    不少西域之民翻山越岭苦求佛,也算是个考验。有许多佛子因此而得以入门,但大多都不能从佛经中领悟佛法,更勿论神通了。所以即便是在西极佛法高深的佛门子弟也算不上太多,只是相较之下,比其余三大域要多上许多。

    静慧对西极不了解,可对西极佛宗还是有所了解的。慈云庵,伽蓝寺,浮屠祠各自至少有一位证就金身的佛门大德。慈云庵尤为特殊,是座尼姑庵。一般了断红尘的女子较少,所以门人零落,但佛法有成者却不少。伽蓝寺只收男弟子,了悟门下开了身识,意识的弟子在西极名气响亮。而浮屠祠来者不拒,门人最多。不过出彩的并不多见,但势力最大,香火最盛,分寺远建东央。

    浮屠祠明面上由两位证就金身的大德把持,布教最广,行走在西极的佛门弟子有大半都是浮屠祠的。丁奉记得来参与拔仙台演武的也是浮屠祠的佛子。十八位僧人结阵联手也可抵御广寒一阵子,勉强尚可。

    丁奉也不想赶路费事,携着静慧也有种种不便,暗地里与广寒说道:“得先找个法子送她回慈云庵才行,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我俩来不及出手护她,那她十有**要命丧于此。”静慧小尼固然聪慧,寻常行走西极带上她也无妨,可丁奉此行非同寻常,不能动用法力,战力受限。广寒一人在西极也不可能肆无忌惮,也许在东海上还有人会卖她个面子,但在西极这等鬼、魔、佛庞乱芜杂之地,广寒仙子的名头只怕派不上用场,兴许还要被人觊觎。

    丁奉难得与广寒谈话,广寒亦是罕有与丁奉交谈。自丹广寒成那天后,出言更少,现今更加言辞精简。广寒妆扮女尼后,其清冷转而收敛半分,稍显慧然,让丁奉生出一难以名状的特殊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广寒不偏不倚看向丁奉,丁奉被她这么一瞧,也不知哪来的心虚,不敢与之对视,眼神漂移。广寒如此做来,也不过应了一个好字。

    静慧浑然不知这两人已经准备把她送回慈云庵了,还等着涉险西极,看一看这大千世界的美妙。丁奉还想着如何诱骗她呢,只见广寒一点冷光圈住静慧,静慧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双脚离地,腾挪升空。广寒虚空独立,携着静慧就要前往慈云庵。

    这下,静慧哪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两人是商量好了要把她送回庵里。她又哭又闹,活脱脱一个七八岁的顽童,哪还有女尼的样子。可她待在广寒道法里头,丝毫传不出声来,丁奉也不知她在说些什么。看哭闹没用,就扮起了鬼脸,或是赌气背过身去,不理两人。

    广寒飞遁之速,丁奉如今拍马也赶不上,只能远远吊在后头。广寒知晓如何去往慈云庵,可丁奉就不一定了。当然,丁奉也不是不认路,可万一走丢了,寻找起来也麻烦。如若走失,丁奉也只需开眼识,寻找有人烟的地方便可。丁奉早非从前,即便再把他扔到一个毫无人烟的地方,只要不是什么死地绝地,他自个儿也可一人走回来,不会再迷失方向。

    在东部群山外围驻扎着来此寻求庇佑的草原之民,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的融洽,有的则不是那么和睦。但也会共同朝拜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