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猛虎书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聊斋猛虎书生-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少女怒哼,然而她蹙着眉,好像是怕了。

    脸色难看的少女匆忙起来穿衣服,对刘秘说:“快点藏到床底下。”

    她自己抱着外衣,拎着鞋子,伸手在墙上开了个小门,闪进去不见了。

    刘秘自付能打出去,但又怕影响这些女子,还是抱着衣服躲到床底下。

    床下干净无尘,也没有昆虫蜘蛛,倒也能忍受。

    很快就听到黄金甲的皮靴跺地来到房内,片刻之后又出去了。

    过了一会,外面安静下来,众女子也抱怨着渐渐远去。

    但门外始终有人走来走去说话议论不断。

    刘秘呆了一会,屋里太安静让他开始耳鸣,体内盐分缺少让他两眼好像要喷出火来。

    过了一会,刘秘心中恍惚,“我是从哪来的?”

    忽然刘秘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轰隆轰隆像打雷,有个大声音吼道:“来吃饭!”

    刘秘浑身一震,突然轻飘飘飞了起来,一眨眼就出现逼仄的小破寺院中。

    “啊!”刘秘定定神,发现自己在壁画前站了许久,腿都有些木涩。

    原来是幻觉,然而,再看墙上,壁画中那位电眼少女,头发已经盘了起来,像龙女一样。

    “别看啦,黄米饭熟了,来吃来吃。”老和尚贼眉鼠眼的奸笑着,从行礼中翻出一个饭钵,给刘秘盛了一钵黄米饭。

    老和尚自己就用锅吃饭。

    也没有菜和盐,刘秘嚼着黄米,味同嚼蜡。

    “老和尚,这是怎么回事?”刘秘回过神来了,有传闻说,志公和尚是慈航道人的化身。

    志公和尚曾作十二时颂,以佛祖自居。

    壁画中的少女进退自如,又敢口出狂言自诩佛祖,她……

    刘秘注视着老和尚,想要他解惑。

    老和尚嘿嘿,摇头说:“你喜欢姑娘,看见就挪不开腿了。”

    刘秘感到胸闷,所有一切,都只是梦?

    为何梦中如此真实?

    为何她的云鬓已改,笑容也变得亲切。

    为何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不舍和期盼?

    刘秘吃到一半,就吃不下去。

    然而老和尚殷切劝饭,刘秘干脆把剩下的小半钵黄米饭藏到袖子里,假装吃完了。

    饭后,老和尚也不洗锅,跑到墙角躺下,枕着肩膀睡了。

    刘秘留下一两银子,转身离去。

    走出寺院,外面浓雾未消,只是有一条路通向山下。

    刘秘顺着路下山,走了一会觉得不妥,就折返回去,原地却空无一物,哪有什么寺院。

    “不对,此事意有所指!”刘秘回到客栈,精疲力竭就睡了,睡到晚上七八点钟,却突然醒了。

    刘秘起来,摸摸袖子,那半钵黄米饭还在。

    客栈的老板腰不好,闻到刘秘身上有黄米饭的香味,突然嘴馋要吃,“我不收你房钱就是!”

    刘秘把黄米饭拿出来,分了一半给店家。

    店家吃完,忽然直起腰,惊奇的道:“我这腰不疼了!”

    刘秘心中一震,果真有神仙?

    许多模糊的记忆重新浮现,刘秘才意识到:关于老子在蜀山做妖精的记忆,是真的,不是梦。

    “我是真的,老虎精是真的,猛虎教师是真的,狐狸老头是真的,破庙里真的有神仙。”

    刘秘拍拍额头,不得不承认他的世界观再次被扭转。

    “山中破庙老僧是神也好,是武道高手也好,是民愿也好,既然存在,我就不能否认!”刘秘心里想的是,神仙显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怪异现象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存在,总要有某种意志在背后推动,才会出现。

    刘秘不能确定自己见到的是神仙,但他也不能一口咬定是虚妄!

    古儒务实,讲究证据。

    目前证据不足,那就继续调查。

    不管是神是鬼,在细致的调查面前无所遁形!

    看来,还要再去一趟雾灵山,看一看山上有没有什么蹊跷。

第23章 真画壁1() 
次日再登雾灵山,山中天象总算恢复正常。

    刘秘凭记忆,找到昨日撞见破庙的地方,却见到一座宽敞的寺院,寺门挂着牌匾:云峰寺!

    这便是云峰寺了。

    寺院内传来阵阵梵唱,锣鼓钟缶,仙气氤氲。

    刘秘上前敲门,寺门却不开。

    过了片刻,有个书生也来了,这书生背着书篓,手拿折扇,衣着贫寒而不失风雅,让人见了就有好感。

    刘秘也不能免俗,这书生过来行礼问好,刘秘赶紧还礼。

    “这位兄台,也是为来此抄经润笔吗?”书生放下书篓,拱拱手道:“在下朱孝廉,河阳人士,来京赶考,奈何落第,囊中萧瑟,只能到各个寺院为僧人抄经,换得借宿。”

    刘秘笑笑,说:“在下刘秘,河间人士,如今入赘他乡,家中悍妻容不得我饮酒闲散,撵我出来做生意。我把生意扔给家中掌柜,来山上逍遥逍遥。”

    这……朱孝廉从未见过如此坦诚之人,竟不知如何搭话。

    好在书生也好酒,常在家中拿高粱蒸熟了酿酒。

    谈起酒道,两人倒是投缘。

    只是听说刘秘十七八岁就畅饮不辍,朱孝廉也只能佩服。

    说到高兴处,刘秘取了藏在怀里的酒壶,拔掉塞子,让朱孝廉尝尝他偷偷挖来的女儿红,“这是‘贤内’家中陈酿16年的女儿红,可恨我入赘时,竟不取出来给我喝。但我机智的用一坛黄酒把它掉包。”

    朱孝廉无语,只能佩服刘秘是酒中奇人,但酒香味传来,他一边说:“佛门圣地,不能饮酒。”一边接过酒壶,抿了一口。

    “是是是,佛门圣地。”刘秘把酒壶夺回来,仔细藏到怀里,笑道:“怎么样?”

    “……好,好酒。”朱孝廉眼神古怪的看着刘秘,希望他把酒壶拿出来,再品鉴一番。

    刘秘却装作没看见,嘻嘻哈哈询问起如今科举都考什么。

    两人闲聊几句,云峰寺的早课下了,清晨斋饭的钟声响起,寺门也开了。

    两个开门的和尚模样粗笨,见了朱孝廉也不笑,只是挥手让他去吃斋饭,刘秘却被拦在门外。

    朱孝廉道:“这位是刘生,他仰慕佛门清净。”

    刘秘在心底摇摇头,直接掏出五两银子,先每个和尚手里塞了一两,然后又双手奉上三两,虔诚的道:“昨夜我梦中见高僧,高僧赠我黄米饭,我想来许愿清修一月。”

    两个和尚憨头憨脑,歪着头看了三两银子半晌,才让开路,让刘秘进去。

    云峰寺清净,肯上来烧香许愿的人少,倒是山上的和尚,都爱到这里串门歇脚,也是好生热闹。

    寺中的和尚多数识字,也擅长制作香墨。

    有七八个贫寒书生,替和尚抄经,换取借宿和饭食。

    云峰寺中抄录的经书,多数都送到山下的钟古寺、红梅寺,也有一些纸墨贵重的经书,供施主居士求取。

    刘秘一手行书苍劲,犹如樵夫古树,看着让人精神一振,但上不得大雅之堂。

    僧人不许他抄经,刘秘就去山里寻果子,替僧人酿制微醺的饮料。

    僧人大喜,还派了一个小沙弥给刘秘做帮手。

    过了几天,雾灵山的斋饭中,除了豆腐增味汤,又多了一个野果酿。

    就这样过了半月,除了寺中和尚睡得晚,刘秘始终不见寺中异常,山上也没有什么蹊跷。

    “莫非没有神仙,没有妖邪,也没有乡愿。是我从小痴心妄想,如今产生了幻觉?”

    《易经》有云,物极必反,月盈则亏。

    如果从小就奢望自己是妖怪,从小就奢望世上有神仙,在特殊环境下‘见到破庙有神仙’,也不奇怪。

    刘秘又一次修正自己的世界观。

    但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夫子承认有鬼神存在,但孔夫子认为人类不要依赖鬼神。

    孔夫子强调人类自身的努力,希望百姓对鬼神保持尊敬,脚踏实地的过人类生活。

    也就是说,孔夫子承认鬼神存在,但不建议人类用鬼神之力代替自己的劳动。

    “乱啊,哪怕是先贤,也有困惑。”然而要不要批判先贤,否定先贤的迷信面呢?

    夜晚,刘秘躺在一棵古松的树杈上,无聊的玩着一个松塔。

    忽然刘秘看到朱孝廉出来,朝松林走来,刘秘正要和他打招呼,却看到他掏出洒水的玩意,冲着松树根放起水来。

    靠!刘秘悻悻的放弃了和他打招呼的念头。

    山顶云岚流淌,一轮明月高高在天,微风吹过,吹来若隐若现的女子低吟哭泣声!

    刘秘瞬间毫毛竖立,“幻觉?”

    却发现树下的朱孝廉转身,走走停停,他也听到了?

    刘秘来了兴致,在树上看朱孝廉能走到哪。

    身为正常男人,朱孝廉明显憋了太久,平日里他就爱说一些‘狐狸精幽会书生’的传闻,如今听到女子低吟声,他就像中了蛊毒一样,顺着声音走,根本停不下。

    看到朱孝廉拐到僧院北侧廊房,刘秘从树上跳下来,跟着过去。

    等走过去,却不见了朱孝廉,只是在僧院的墙上,有一幅观音菩萨海上讲经,天女飞舞撒花的壁画。

    观看这观音菩萨,宝相庄严,天女佛徒各从其类,俱都栩栩如生。

    就连海水翻腾涌起的浪花,也都格外逼真。

    刘秘大惊,“莫非朱生也有了机缘,被天女请进画中?”

    刘秘站在壁画前片刻,壁画毫无异常。

    有些不舍的看了墙上天女菩萨一眼,刘秘悻悻的道:“这是朱生的机缘,我还是别掺和了。”

    希望他不会被黄金甲抓到,嘿嘿嘿。

    次日,刘秘不见朱生,就去问寺里的和尚。

    和尚说,“朱生成佛,被如来佛祖接去极乐世界享福去了。”

    再问,和尚就高冷脸,不再回答。

    刘秘心中困惑,可一个人身在局中,难以思考明白。

    况且没有带《易经》和九宫格的模板,无法推算明白。

    九宫格起源自《河图洛书》,相传有贤者在河边思考,认为天下事物,最多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最多九个要素。

    即,如果能找全81个要素,并且81个要素逻辑顺畅,就能给一件事定性。

    刘秘一个人最多推算十几条要素,再多就想不出。

    刘秘就辞了僧人,下山回家去。

第24章 真画壁2() 
书生朱孝廉起夜,忽然听到风中有女子低吟啜泣声。

    他立刻想起来僧人曾告诫,山上有女妖迷惑人,作出种种可怜声,诓骗人受害。夜里听到了,不要顺着声音走。

    但也有一同抄经的书生说,没有女妖,是菩萨开了南海秘境。

    夜里和尚都去南海秘境朝拜菩萨,有笑声,那是天女撒花,有哭声,那是菩萨在惩罚女夜叉。

    朱孝廉有心转头离去,但这啜泣声太过可怜,“我抄经千卷,菩萨会保佑我的,就算有女夜叉,菩萨也会为我镇压。”

    朱孝廉好奇心太盛,自我哄骗着,迎着风朝啜泣低吟声的源头走去。

    啜泣低吟声断断续续,朱孝廉走走停停。

    最后绕到僧院北侧,在一个大殿中,摆设着一尊南海观世音菩萨像。

    观音菩萨宝相庄严,一身白裙不染尘埃,菩萨身旁站着龙女和童子。

    朱孝廉赶紧整整衣冠,上前躬身敬拜。

    拜过观音后,朱孝廉才仔细倾听,却发现这低吟声是从墙壁上传出来。

    朱孝廉看一眼墙上的壁画,心中骇然:“原来菩萨真的显灵,镇压此地的女夜叉!”

    画壁栩栩如生,尤其是海中浪花,仿佛要溅出来一般。

    朱孝廉忍不住伸手去擦拭,想把浪花中的一滴水擦掉。

    不料手碰触到墙壁上的那滴水,墙壁突然无声滑动,露出一个洞。

    女子低吟啜泣声,从洞中传来,非常清晰。

    “原来这里有地狱,菩萨在此镇压女夜叉!”朱孝廉止不住好奇,迈步走进洞,画壁在他身后悄无声息地恢复原状。

    随后,刘秘跟过来查看,站在壁画前凝视许久,才转身离去。

    朱孝廉进了洞,往前走了十几步,这洞有一道皮毛帘子,穿过帘子,女子低吟啜泣声大了十倍。

    朱孝廉脸色陀红,身为秀才,他也曾和文人士子交集,虽然无钱和名记过夜,但也在红楼耳闻男女之声。

    他听出来这些女夜叉……似乎在行人道,而且很快活。

    有心离去,腿却不听使唤,朱孝廉心跳如鼓,朝前走,看到洞尽头有灯火,洞壁上有窗棱。

    凑过去一看,第一个窗户后来,有个女人不着寸缕,整个人成‘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