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修仙-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典韦看看四下无人,便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说道:“属下想求一件趁手的兵器。”

    卫旋这才想起,典韦就算跟猛虎相搏也是赤手空拳,不由问点头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恶来,你想要件什么样的兵器?”

    “主公说得太对了。”典韦咧嘴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卷黄帛道,“属下有图样在此。”

    卫旋展开一看,果然是传说中的双铁戟。他原本还想显摆一下,给典韦推荐这件兵器,现在显摆不成了,只得笑道:“这也不算什么难事,明天去城里找个铁匠便是。”

    典韦却支吾道:“属下需要三百斤镔铁。”

    镔铁就是这个年代最好的钢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数量稀少,很多时候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三百斤镔铁可不是个小数目,寻常铁匠肯定拿不出来,必须花重金四处求购方能攒齐。典韦也是看到卫旋对蔡邕出手阔绰,才敢提这个请求。

    其实卫旋送给蔡邕的金银都是从董卓那里忽悠来的,他自己并没有几个钱,所以听说典韦张嘴就要三百斤镔铁,顿时吓了一跳,脱口问道:“怎么要这许多?”

    典韦解释道:“这件双铁戟总重八十斤,属下还想另外再打造几件小戟。”

    普通镔铁质量不高,反复锤打精炼之后,损耗十分惊人。典韦想要三百斤镔铁,其实并不算多。卫旋也明白这个道理,想了想便咬牙答应下来,说道:“放心吧,卫某一定会帮你弄件趁手的兵器!”

    卫旋确实弄不到这么多镔铁,但董卓肯定行。说不得,他只好找个机会再去敲敲董卓的竹杠了。

    天很快就完全黑了下来,军士们在前院各找空房休息,张济夫妇则住进了一处独立的小院。有典韦这尊杀神镇着,那帮骁横的家伙也没人敢于造次,卫旋也就放心地回到后宅去陪蔡琰。

    两个人讲了几句闲话,蔡琰忽然说道:“父亲听闻侍书、入画两个的名字都是郎君所取,拍案叫绝,想请郎君也替小月取个名。”

    蔡邕是谁?那可是当代文豪。蔡邕给自己女儿取名,难道还需要假手卫旋不成?卫旋明白,这是蔡邕在考较他。

    侍书、入画都是卫旋盗自红楼梦中两个丫鬟的名字。比这更好听的名字在红楼梦中还很多,小姐的、丫鬟的都有。然而这个年代取名都是单字,那些名字给婢女用用还行,放到蔡琰妹妹身上就不太合适了。

    卫旋几乎绞尽脑汁,忽然灵光一闪,说道:“有了!她乳名小月,不如就取单名一个玥字。琰是美玉,玥乃明珠。蔡家先有美玉,后得明珠,岂非天意!”

    “郎君果然大才!”蔡琰略一琢磨,顿时满面欣喜。可她还没来得及说完剩下的话,便捂住嘴巴一阵干呕。

    卫旋慌忙问道:“怎么了?莫非受了风寒?”

    蔡琰摇头道:“妾身也不知道。只是觉得有些恶心,应该没有大碍吧。”

    “让我看看。”卫旋不由分说,一把握住了蔡琰的皓腕。这一路走来天寒地冻,卫旋可不敢掉以轻心。好在他已经学会了术法医药,差不多的毛病治疗起来却也不在话下。

    术法医药诊脉和传统中医不同。传统中医是用手指搭在脉搏上,而术法医药是抓住整只手腕。别看术法医药的诊脉方式很难看,但有了源力的帮助,其诊断结果可比传统中医准确得多。

    很快,卫旋就松开手,神情复杂地说道:“有了。”

    蔡琰不解道:“有了?什么?”

    卫旋轻声道:“有喜了。”

    “啊!”蔡琰惊呼出声,两眼泛起泪花,一时难以自己。

    卫旋慌忙轻抚其背,小声道:“放松,放松,别动了胎气。”

    “恩,恩。”蔡琰虽然连声答应,却哪里抑制得住兴奋,只管继续说道,“郎君,你我明日便回河东吧。”

    从此在婆婆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也难怪要强如蔡琰都会这般激动。

    卫旋却笑道:“你这个小糊涂虫,月信许久没来了,也不知道警醒些。现在,什么也不用想,哪里也不用去,乖乖躺下,安心养胎。这个年,咱们就在陈留过了。”

    其实,不警醒的何止蔡琰。卫旋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将近两个月,除了起初的几天,他每晚都和蔡琰同榻共枕,那件事也做得乐此不疲,还不是同样没有发现异常。只不过,卫旋的这点小小责备在蔡琰听来也是满满的幸福。

    但是,蔡琰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道:“郎君,今晚让侍书或者入画陪你吧。”

    “都说了,不许胡思乱想,赶紧睡觉。”卫旋佯装生气,心里却暗自感慨。这个年代的女人真是伟大啊!自己怀孕了,还要惦记着丈夫的生理需求。然而,卫旋就是再憋得慌,面对那两个小萝莉也下不去手啊。

    蔡琰娇嗔道:“妾身睡不着。郎君,你给妾身作首诗嘛。”

    这样一个大才女居然会在自己面前撒娇,让卫旋颇有成就感。至于作诗,他抬头看了看窗外。今夜却是月末,一片漆黑,他顿时有了主意。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章 行万里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卫旋把一首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背诵下来,蔡琰已经如痴如醉,更加睡不着了,腻声道:“郎君,妾身还想再听一遍。”

    其实她更想听的是最后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昭姬”。

    如此简单的要求,卫旋当然会满足,他甚至把这首被他改动了两个字的宋词唱了出来,惹得蔡琰又问道:“好奇怪的韵律?”

    卫旋便胡诌道:“这个叫做长短句,是我刚刚想出来的。”

    不料他这个牛皮一吹,蔡琰又有了疑问,轻声道:“郎君,妾身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卫旋干咳两声,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夫过去只呆在河东一隅,有如井底之蛙。如今走出家门,眼界宽,见识广,自然与过去不同。”

    蔡琰想了想,觉得卫旋说的也很在理,便没有深究下去,缓缓闭上眼睛,也不知道睡没睡着。

    卫旋却是暗暗摇头。他是想给蔡琰一个孩子,免得蔡琰再受范氏的脸色,但他没想到这个孩子会来得那么快。乱世即将来临,他还没有确立好自己今后的方向,现在却又多个人要照顾了。然而孩子是无辜的,而且是他血脉的延续,他就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因为蔡琰意外怀孕,受不得车马颠簸,卫旋只得打发张济率领大队先回河东向董卓交差。考虑到邹氏随行,卫旋还特意到集市买了一辆崭新的马车赠予张济。

    这辆马车虽然普普通通,远没有卫府的宽大豪华,但比起张济原先那辆已经是天差地别了。邹氏看了,满心欢喜。

    张济却迟疑道:“大人逾时不归,恐主公降罪。”

    卫旋笑道:“无妨。卫某这里有书信一封,你交予前将军,前将军自不会为难于你。”

    张济还想说什么,典韦已经圆睁双目,重重地哼了一声。张济惧怕典韦,只得自去整顿军马。而邹氏则和蔡琰在一旁窃窃私语,说到高兴处,还发出一两声银铃般的欢笑。

    女人之间的事情,卫旋自然不会去管。他把典韦叫到僻静处,说道:“恶来,我传你一套拳法。”

    典韦知道卫旋不通武艺,但也不想扫了卫旋的兴致,便拱手道:“请主公赐教。”

    卫旋一口气把四十二式太极拳打完,说道:“恶来,你练练。”

    道法相通,卫旋修习了先天神功,再回过头来练习太极拳,对于这套拳法的理解与往日又有不同。这一趟拳打下来,当真有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可典韦却支吾道:“主公的拳法好看是好看,就是软绵绵、慢吞吞的,恐怕没什么用处,属下还是不学了吧。”

    他说话倒是直接,丝毫没给卫旋面子。卫旋知道他是个粗人,也不和他计较,只是笑道:“有用没用,你且试试再说。”

    典韦现在就是卫旋的保镖,保镖的实力当然是越强越好。如果不是先天神功的传承比较奇怪,卫旋没有办法描绘他当初想像出的那幅图画,否则他甚至已经把先天神功传给典韦了。

    毕竟是自幼习武之人,典韦练了两遍,一套太极拳已经打得像模像样。不过他一个身高九尺的壮汉打起太极,看上去还真有些不伦不类。实际上,形意拳可能更适合典韦,可惜卫旋不会,也就无从传授。

    只见典韦收了功,满脸欣喜地抱拳道:“主公,这套拳法果然厉害!不知主公由何处所得?”

    无论逐虎拳还是太极拳,对典韦来说都只是一个吸纳灵气的基本功法,并不直接用于战斗,当然是哪一个效率更高就选哪一个了。

    卫旋大言不惭道:“这是卫某偶然所悟。”

    典韦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道:“属下跟对人了!”

    弄几首唐诗宋词,也只有骗骗蔡琰那样的文艺少女。要想收服典韦,还得靠些真功夫。卫旋知道,从今天起,典韦算是真正对他死心塌地了,心中也不禁有些暗暗自得。

    张济给卫旋留下二十名精干军士,自己带着邹氏回河东去了。卫旋也没有闲着,先是帮蔡邕去牙市买了几十房奴仆婢女,又把蔡家典卖出去的田产一一赎回,他带来的那些金银也花去了大半。不过有了这些田产,蔡邕今后的生活可保无忧,卫旋夫妇也能安心不少。

    闲着无事,卫旋除了修炼先天神功,也免不了研究一下那个界门之钥。经过一番细致观察,卫旋发现,落在大汉疆域内的界门共有二十座。除了河东和洛阳的两座以外,另外十八座分别位于长安、凉州的武威郡、豫州的颍川郡、徐州的下坯郡、幽州的广阳郡、并州的雁门郡、冀州的魏郡和中山郡、西域都护府的龟兹国和大宛国、荆州的南郡和长沙郡、益州的永昌郡和蜀郡、扬州的丹阳郡和会稽郡、交州的九真郡以及孤悬海外的夷洲。

    那时候的大汉疆域非常辽阔,这十八座界门遍布各州,要想全部寻找到,可不是一朝一日之功。不过,有一座界门却离得非常近,那就是圉县正西三百多里外的颖川郡城。

    蔡琰现在是怀孕初期,身体稳定下来至少也在两三个月以后,卫旋总不能一直陪在她身边,便起了前往颖川一探的念头。蔡琰原本不舍得卫旋离开,但想起他说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里便松动了,默默地帮着整理行装。

    蔡邕对此却颇为淡然,说起颍川的风土人情,他尤为推崇颍川当地的望族荀家。原来,历史上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荀彧、荀攸以及袁绍手下的荀谌都是颍川荀家的子弟。

    卫旋听了,便是动起了前往荀家拜访的心思。这个年代最重名声,他是大名士蔡邕的女婿,单凭这一点,荀家就不可能将他拒之门外。

    黄巾之乱时,张角手下的大将波才就是在颍川揭竿而起,后来被朝廷派重兵平定。从此以后,颍川一直驻有大批官军,局势倒也平静。

    卫旋打听清楚以后,也就不愿意劳师动众,只带了四名军士随行,连典韦都留在了圉县。毕竟圉县靠着南阳,而南阳常有盗贼出没。现在蔡琰可是两个人,当然比卫旋自己更重要。

    一行人骑了快马,朝发夕至,来到了颍川城。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9章 天微世界() 
颍川是大禹的故乡,夏朝国都所在。秦代设置三十六郡时,这里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即使刚刚遭遇过黄巾之乱,颍川城中却繁华依旧,大街上熙熙攘攘,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

    刚刚入城,界门之钥上一个门户便亮了起来,点点淡黄色的光芒让卫旋精神一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发现了界门的踪迹。他顺着光芒的指点,很快就来到一家客栈外面。原来,这座界门就落在客栈左近,而这家客栈离颍川东门不过二百米的距离,倒省却了他不少功夫。

    客栈掌柜见卫旋作儒生装扮,顿时眼睛一亮,迎上前道:“公子也是为颍川书院而来吧?那你可来对了地方,咱们高升客栈的东主正是荀家。公子若是住在小店,七日后书院重开,自有人为公子引见。”

    卫旋拱了拱手,道:“那就有劳掌柜准备一间上房。”

    他虽然不知道颍川书院是怎么回事,但荀家却是他此行的目标之一,而且界门又在这家客栈附近,即使掌柜什么都不说,他同样会入住。

    掌柜大喜,连忙吩咐伙计引路。

    卫旋却转身对随行军士道:“尔等各领钱一贯,自去城中玩耍,明日先回圉县,待半月后再来此间接我。”

    众军士得了钱财,齐声欢呼,忙不迭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