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修仙-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月英理直气壮地说道:“叫你嫂嫂!”

    几个人都哄笑起来。卫旋忍不住在黄月英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一巴掌,佯怒道:“你这小丫头,真是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黄月英顿时臊得满脸通红,蔡琰、蔡琼也一齐用怪异的目光看向卫旋。

    卫旋这才省起,现在是东汉末年,八岁的女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事情,自己刚才的动作确定有些孟浪了,赶紧干咳两声,对蔡琼道:“月英就交给你了,为夫还有公务在身,先走一步。”

    蔡琼笑道:“郎君放心,阿丑可是贱妾自家侄女。”

    卫旋点点头,掩饰住尴尬,走出院门。

    忽听蔡琰在身后轻声唤道:“郎君留步。”

    卫旋见蔡琰追了上来,不由笑道:“夫人,你我晚上自会相见,莫非有什么要紧的话?”

    蔡琰小声道:“有件事,妾身已经自作主张,还望郎君勿怪。”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4章 美中不足() 
卫旋笑道:“你我夫妻一体,有什么事你大可自己作主,为夫又岂会怪你。”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轻声道:“这可是郎君自己说的。”

    卫旋突然感觉到哪里有点不对劲,但话已出口,却收不回来,只得硬着头皮道:“说吧,究竟何事?”

    蔡琰纤手指着旁边一处院落道:“郎君今晚自去那边歇息。”

    州牧府内宅中房舍众多,单独的院落有三十多处,除了蔡琰、荀采她们各居一院之外,大部分院落都空闲着。蔡琰所指的院落和蔡琼这处隔着个小池塘,平时并无人居住。

    卫旋不由奇怪道:“这是为何?”

    蔡琰柔声道:“院中自有一位千娇百媚、知书达礼的吴氏夫人等着郎君,郎君何须多问。”

    卫旋吃惊道:“吴氏夫人?你是说孙坚之妻吴氏?”

    蔡琰叹息道:“郎君子嗣不盛,琼妹过门已有些时日,却未见动静。那冯氏嫁与袁术多年,一无所出,看来也是个不能生的。那吴氏夫人为孙坚诞下四子,当是宜子之相,正可为郎君延续血脉。多亏了冯氏妹妹提醒,妾身方想到此节。”

    如果卫旋还是过去那个文弱书生,蔡琰自然不会为他有几个孩子而操心。但现在不同了,卫旋已是一州之主,即使蔡琰不操心,时间长了,那帮文武也不肯安宁。毕竟谁都看得出来,卫旋的志向不会局限在荆州。因为这个年代婴儿的夭折率很高,只有多几个少主,基业才会稳固,众人才会安心。这很没道理,但当时人就是这么想的。

    当初蔡琰接纳蔡琼,就是认为蔡琼有宜子之相,现在又说吴氏有宜子之相,卫旋听了暗暗摇头。当然,吴氏能生,那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只不过生不生得出孩子,全在卫旋自己掌握之中,和这些女人却没有半点关系。

    卫旋不觉皱眉道:“冯氏真会多事!”

    蔡琰笑道:“她也是为郎君着想,郎君就不要怪她了。再说了,妾身亦没有为难吴氏夫人,都是她自己愿意的。”

    既然吴氏自己愿意,卫旋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不过,他还是沉声道:“冯氏颇不安分,夫人需要小心。”

    蔡琰淡然道:“郎君放心,她若敢搅得后宅不宁,妾身自有家法。”

    当晚,卫旋果然来到这处院落。

    吴氏盛装出迎,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羞意,却没有多少扭捏作态,举止自然大方,就像面对自家夫君。

    卫旋知道吴氏并非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历史上在孙坚死后,她一直守节,再未改嫁。所以见了吴氏今日的表现,他不禁有些奇怪,轻声问道:“吴夫人屈身事某,可觉委屈?”

    吴氏长叹一声,说道:“只要大人能答应吴婉三件事,吴婉从此便归大人所有。”

    和冯氏、卞氏不同,吴婉出身于真正的士族人家,自幼读书,因而取得有正式的名字,而非乳名。实际上,吴婉当初的愿望是嫁个饱读诗书的才子,而不是孙坚这样的豪杰。只不过当时吴家开始没落,吴婉才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下嫁于孙坚。

    卫旋知道事情果然不会那么简单,便颔首道:“你且说来听听。”

    吴婉正色道:“第一件事,还望大人答应能替先夫报此血仇,吴婉方能安心侍奉大人。”

    卫旋道:“卫某早晚将伐袁术,这一件却是依你。”

    吴婉又道:“第二件事,还望大人善待先夫几个幼子。”

    卫旋应道:“孙权、孙翊,即日起送入襄阳书院。孙匡、孙朗,可于别院暂养,等其稍长,再行送入书院。这第二件亦可依你。”

    即使一般的荆州士族子弟都不能轻易进入襄阳书院,这可不是一般的善待了。吴婉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旋即神情又紧张起来,说道:“第三件事,策儿他日若有违犯军纪之过,望大人网开一面。”

    军法如山,这第三件事倒让卫旋为难起来。

    吴婉见状,轻声道:“大人若是应下这三件事,贱妾从此与诸子再不相见,形同路人!”

    母子从此分离,两不相见,吴婉说出这番话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只因她深知孙策脾气暴躁,容易触犯军纪。为了在关键时刻保下孙策的性命,她也只能作出这般牺牲。

    卫旋沉默半晌,方才点头道:“卫某便赐孙策金牌一面,持此金牌者,无论所犯何罪,皆可免其一死!”

    吴婉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连忙朝着卫旋盈盈一拜,轻解罗衫,小声道:“贱妾侍候郎君就寝。”

    卫旋看到吴婉微微隆起的小腹,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不是已有身孕吗?”

    吴婉轻轻“嗯”了一声,道:“已两月有余。”

    卫旋笑着亲手将她的衣衫重新披上,说道:“那咱们今晚还是和衣而眠吧。”

    吴婉一怔,低下头小声道:“只要郎君高兴,贱妾能够承受。”

    卫旋轻抚她的腹部,很认真地说道:“他虽然还没有出来,但也是个小生命,应该受到尊重。”

    吴婉原以为自己只是战俘身份,肚子里又不是卫旋的骨肉,将会受到粗暴对待,却没想到卫旋如此善解人意,不由满脸感激地说道:“贱妾全听郎君的。”

    卫旋将吴婉揽在怀里,暗暗感慨。刚来到东汉末年那会无聊,他还研究过曹操为什么是个“人妻控”,没想到才一年不到,曹操的老婆、孙坚的老婆和袁术的老婆都已经被他收入房中,他自己倒成了个不折不扣的“人妻控”。

    转眼间就到了新年,除了襄阳书院放假之外,新城扩建工地、百工坊都没有停工。为了照顾工匠、民夫们的情绪,卫旋下令杀猪宰羊,给他们加了一餐丰盛的年夜饭,又每人发了一百钱。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工匠、民夫们干劲更足。

    又过了两个月,一个全新的襄阳城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

    宽阔的护城河,高大坚固的城墙,蔚为壮观。内城中,州牧衙门、太守衙门、马步水三军衙门依次排开,文武官员府邸富丽堂皇,百工坊、崭新的襄阳书院令人眼前一亮,兵营、粮仓、府库井然有序,青石板铺就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迁居内城的贾诩、戏辩、典韦、徐晃等人,无不感到新奇兴奋。

    然而,内城毕竟只占了襄阳城的一小部分。美中不足的是,襄阳外城除了旧城区之外,却空空荡荡,显得极为冷清。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5章 收取江东() 
站在襄阳内城的城楼上,看着外城原本应该是良田的土地大片大片地荒芜着,贾诩既不解又心疼,不由拱手问道:“主公莫非欲以此处为屯兵屯粮之所?”

    当初卫旋对他说过自己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现在,襄阳城的城墙已经筑得很高,接下来就应该是广积粮了,可是这么一大片土地,那得多少粮食才能积满啊。

    卫旋却摆手笑道:“此生财之所,岂可用作屯兵屯粮。”

    贾诩越发不解道:“生财之所?”

    卫旋点了点头,说道:“襄阳新城已就,民夫却不必遣散。可于此处修建房舍、集市,售于官民士庶。”

    二十一世纪初最赚钱的行当就是房地产开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襄阳不仅会成为荆州的中心,更会成为整个大汉王朝的中心,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心。到时候,不要说襄阳外城,就连城郊的土地都将寸土寸金。卫旋的乾坤袋中虽然有钱,但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他还必须另谋生财之道。在襄阳外城搞点房产开发,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蔡瑁身为南郡太守,襄阳同样是他的治所。如果襄阳外城始终冷冷清清,他这个太守也脸上无光。所以对于卫旋的决定,他是举双手赞成。只是想了想,他又拱手道:“修建房舍,五万人足矣。”

    主持了四个月的扩建工程,蔡瑁也算是半个行家了,他的意见,卫旋自然要采纳。不过,卫旋早有准备,挥手朝着南方一指,大声道:“长沙、武陵,地广人稀,可令其余民夫至彼处开荒垦田。所得田亩,官府与之各占其半,可以自种,亦可由官府出钱购之。”

    归根结底,大汉王朝还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可是这个年代生产水平低下,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布匹,只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否则所谓的广积粮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然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环境迅速恶化,但这和卫旋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呆在这里的时间只剩下不足八年半了。

    正说话间,忽见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士身背一面三角形小红旗,正是负责传递书信的驿卒。其他地方的驿卒只管维护驿站的日常运转,而荆州的驿卒却新增了这项职守。毕竟每个驿卒只负责两座驿站之间的书信传递,对于这段道路,他们会更加熟悉,传递的过程虽然繁琐了些,但效率更高,而且不容易出错。

    那驿卒到了城门外,甩镫下马,直奔城楼,边跑边高声喊道:“启禀主公,洛阳有紧急军情!”

    早有亲卫上前,将书信接了,双手呈于卫旋面前。

    卫旋展开书信一看,兴奋道:“好!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原来,这是派往虎牢关前的细作送来的急报。初平元年二月二十八,关东联军以公孙瓒为先锋,开始猛攻虎牢关。虎牢关之战开打,卫旋也就可以实施他的东征计划了。

    历史上,董卓和关东联军在虎牢关的争夺曾经一波三折。现在由于卫旋的介入,董卓这边损失了华雄和胡轸。联军那边损失更惨,曹操这一部兵马已经彻底没了,十八镇诸侯也少了孙坚,袁术只剩下残兵败将。此消彼长,董卓应该能够略占上风。按照卫旋的估计,关东联军要想攻克虎牢关应该没有那么原先那么容易。而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卫旋的计划就越为有利。

    卫旋正待下城召集众将,又见戏辩匆匆过来,满脸喜气地指着城下说道:“主公快看,文若、奉孝二位前来相投!”

    城下,荀彧、郭嘉各带着十几名随从正在接受守门军士的盘问。内城毕竟和外城不同,外城可以随便出入,而想进入内城则必须经过特许。

    卫旋大喜,立刻吩咐道:“快!有请!”

    常言道,好事成双。这边卫旋刚刚和荀彧、郭嘉拱手相见,还没来得及慢慢叙旧,那边又有军士来报,卫兹带了两千多人在城外求见。

    去年十月,卫兹回到陈留以后,立刻竖起募兵的大旗。为了避免引起陈留太守张邈的猜疑,卫兹对外只说是要加入讨董大军,又资助了张邈一批粮草。张邈果然没有疑心,任由卫兹四处招兵买马,竟聚起两千多人。

    卫旋令卫兹所部于襄阳城外扎营,等候编入西郊操练。他用神识扫过,忽然发现内中一人身高只得六尺,却气息强劲,不由问道:“此为何人?”

    那人自己向前,拱手道:“禀主公,属下乃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

    卫旋恍然道:“原来你就是乐文谦。”

    乐进吃惊道:“主公亦知属下之名?”

    卫旋笑道:“文谦骁勇,今日卫某又添一员上将!就先委你裨将军一职,待日后立下战功,再行升迁。”

    演义中,乐进声名不显。但在历史上,他却与徐晃、张辽、张郃、于禁并称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卫旋虽然不知道他的真正事迹,但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才干武艺必定不凡。

    乐进因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并不受卫兹重视,此时听了卫旋的话,不由分外激动,立刻拜倒在地,大声道:“多谢主公厚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