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修仙-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A硗猓椒萘榱Σ趴梢宰环菰戳Α

    先天神功是比武功心法、修真心法都更为高明的功法,这一点已经勿庸置疑,卫旋所欠缺的就是一个指引他修行的师傅。不过,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卫旋深得“拿来主义”的精粹,懂得博采众家之长。从天微世界学到的风雨剑法、从灵石世界学到的魔法技能,都成了他最主要的战斗手段。而从清玄神功中,他也学会了御剑飞行。

    御剑飞行首先需要一柄仙剑,在他的纳戒里恰巧有从逍遥子那里得来的仙剑。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卫旋借助术法入水,先行下到湖底,潜行十多里之后,再盘坐到水下五米处,运转水淬法开始炼体。

    练满了一个时辰,卫旋又浮上水面,释放出那柄仙剑。当他念动诀法的时候,那柄仙剑便静静地悬浮在他面前,然后缓缓沉入湖中,来到他的脚下。随着诀法的运转,仙剑载着他渐渐离开湖面,浮在空中,这一幕非常神奇。可惜卫旋还不太熟练,当他想驱使仙剑飞行的时候,脚下不稳,竟扑通一声栽进了湖里,溅起好大一片水花。

    有深夜出湖的渔人见了,惊呼道:“快撒网,有大鱼!”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94章 扩建襄阳(加更)() 
卫旋六识敏锐,早听见了渔人的呼喊,哪敢留在原地等人捕捉,往湖底一潜,已经避开了五里多地,再次开始运转水淬法炼体。从此,卫旋每晚在湖底炼体三个时辰,再练习半个时辰的御剑飞行,白天则在船舱里修习先天神功或者卧榻小憩。

    也是从这一天起,洞庭湖上的渔人经常在深夜看到有人一会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一会又沉入湖底,均惊为神灵,无不焚香膜拜。更有人在湖畔立了一座龙王庙,四时进贡,祈求风调雨顺。

    当然,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半个月,卫旋就离开了洞庭湖,来到长沙城。因为武陵郡及其下属十二县已经全部被文聘等人攻克,曹寅本人也做了俘虏。原来还处于观望中的零陵太守刘度、桂阳太守赵典心怀惧意,主动请降。而此时,卫旋的水淬法也进入了第二境界巅峰。只要运起功法,身体上就会环绕着两个淡蓝色的光圈。

    来到长沙之后,卫旋就在郡守府设宴款待刘度、赵典二人,席间押过曹寅,命处以车裂之刑,又委任荀爽做了武陵太守。

    刘度、赵典二人大惊失色,一齐跪倒在地,恳求赦免。也难怪他们惶恐,当初卫旋让他们去襄阳的时候,他们都和曹寅一样,推诿拖延,只不过他们没有跟着曹寅反叛而已。

    卫旋笑着将二人扶起,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二位大人主动来投,卫某又岂会平白加罪?二位大人回郡之后,仍当安心任事。然兵马钱粮,却要如数交割。”

    交割了钱粮兵马,太守的实权便被大大削弱。然而,人在矮檐下,又怎能不低头?何况他们的俸禄不减,手中仍可调度少量兵卒,依旧是当地的最高长官,这些总比丢掉性命要强。想通了之后,刘度、赵典二人心情也就平复了许多,彻底接受了现实。

    至此,卫旋在短短一月之内便掌控了荆州全境,收拢各郡兵马,共得马军两万,水军三万,步军十万,实力在各路诸侯中直接跻身到了最顶尖的层次。

    回到襄阳以后,卫旋又对兵马重新进行了部署。徐晃领马军一万、步军两万驻屯南阳,黄忠领马军五千、步军两万驻屯长沙,文聘引水军两万驻屯江夏。另于步军中挑选两万水性精熟之辈充实水军,共三万水军交由甘宁统领,于洞庭湖立一水寨,严加操练。于步军中挑选五千精卒充实马军,共一万马军、三万五千步军交由魏延、黄射统领,于襄阳城西立一寨,日夜操演。驻屯的军马和操练的军马,每三月轮换一次。其实,卫旋最看重的还是骑兵,毕竟这是冷兵器时代。可惜战马短缺,而荆州范围内又没有合适的养马之地,他也无可奈何。

    不过在卫旋控制了南阳之后,荆州和长安、洛阳之间的通道已经完全打开,他立刻派了贾诩前往西凉,求购马匹。贾诩本是西凉人氏,这件事交给他去办理最为合适。虽然长安、洛阳都处于董卓的控制之下,但卫旋名义上仍然属于董卓阵营,董卓也不便对他横加刁难。

    除了马匹,卫旋还缺人才。在长沙时,卫旋已经想到了颍川书院。颍川临近洛阳,以西凉军的虎狼之性,迟早要遭其祸害,颍川书院恐怕也难持久。卫旋就写了一封书信,派张栋前去邀请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襄阳筹建书院,同时邀请荀彧、荀谌、郭嘉、郭图、陈群等人。

    接连忙碌了三天,卫旋才喘了口气,回到后宅。

    蔡琰倒没什么怨言,帮卫旋沏了茶,说道:“郎君为政事操劳,原也无可非议,只是郎君对待属下不可有所偏颇。”

    卫旋奇怪道:“昭姬,莫非你听说了什么?”

    蔡琰笑道:“妾身本不该过问郎君之事,奈何蔡别驾之妹于妾身有同姓之谊,常在妾身面前数说其兄不得抱负。想那蔡别驾与郎君本是旧识,又有助郎君克定长沙之功,却无一封赏。久之,恐寒将士之心。妾身妄言,还望郎君勿怪。”

    古语有训,妇人不得干政。但卫旋来自二十一世纪,对妇女却没有什么歧视。何况他的足迹迟早要踏遍五大洲,不可能像古代皇帝一样困守在宫中,自己的女人如果只是花瓶的话,他反而会放心不下。让蔡琰适当参与政事,对于卫旋稳固自己的统治其实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卫旋笑道:“德珪倒是性急。既然夫人替他说话,就委他做个南郡太守,并且眼下正有一件要事让他去办。”

    实际上,卫旋之所以一直没有起用蔡瑁,还是受了演义的影响。在演义中,蔡瑁除了懂些水战之法,几乎一无是处,而且还是个贪生怕死的投降派。不过在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卫旋觉得蔡瑁也不是演义中描述得那样,他还是有些才干的。至于蔡瑁在历史上投降曹操,正说明了他懂得审时度势。即使没有蔡琰的说情,卫旋也已经有了起用蔡瑁的打算。

    当然,起用蔡瑁这件事通过蔡琰传出去,蔡瑁就欠下了蔡琰一个人情。人情债是最难还清的债,蔡瑁免不了要听命于蔡琰。而蔡家是襄阳首屈一指的望族,蔡琰能够得到这份助力,自然没有什么坏处。

    蔡琰哪里知道卫旋的心思,只是欢喜道:“等会我就告诉琼妹,她一定开心。”

    卫旋奇怪道:“琼妹是谁?”

    蔡琰笑道:“就是蔡瑁之妹,妾身已经和她结为姐妹了。”

    卫旋倒也没有在意,点头道:“或许你们五百年前本是一家,这个姐妹倒也做的。”

    当晚,得到消息的蔡瑁欣喜若狂,立刻赶来求见卫旋。毕竟荆州的治所就在南郡境内,足见南郡在荆州地位之重要。而他能够做到南郡太守,已经隐隐居于其他各郡太守之上了。

    卫旋早料到蔡瑁会来,笑着指了指几案对面,说道:“德珪来啦,先坐下,看看这幅图样。”

    蔡瑁应了一声诺,在卫旋对面坐下,摊开摆在几案上的那卷书册一看,不由吃惊道:“主公,这是襄阳?”

    卫旋点头道:“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扩建襄阳城!”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95章 难得的清闲() 
这幅图样是卫旋手绘而成,虽然没有准确的测量数据,但在神识的帮助下,卫旋的比例还是掌握得非常好。从图样上可以看出目前襄阳城的轮廓,西边的群山,东、南、北三边的汉水。

    卫旋指着图样说道:“扩建后的襄阳将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全部新建,包括州牧府、太守府、马步水三军衙门、各文武官员的府邸、府库以及百工坊。如今的襄阳城将会留在外城部分,包括襄阳县衙、集市、商铺客栈以及士族庶民之住所。”

    这样安排,内城将不会位于新襄阳的绝对中心,但是却避免了老城拆迁改造的麻烦。毕竟卫旋在这个年代只剩下八年多,他也没必要把城池建得多么漂亮,只要足够坚固,能够在他闯荡天下的时候护得他妻儿安全就行了。

    按照图样,襄阳城的规模整个扩大了近十倍。蔡瑁知道这份差事不简单,但他好不容易捞到南郡太守这个位置,自然要拿出表现,便挺胸道:“请主公放心,属下立即行文各县,征集十万民夫,定当不辱使命!”

    这个年代没有各种大型施工机械,纯靠人力肩挑手提,要想在短时间内建成这样一座大规模的城池,十万民夫其实远远不够,蔡瑁只是说了个虚数。他明白,官府征集民夫,前来服役的百姓不仅没有一文工钱,还要自备伙食,这道命令下去,只怕会引来怨声载道,最后到底能够征集来多少人还不好说。

    卫旋却摆手道:“不是征集,而是募集。凡是应募的百姓,管吃管住,每月另有三百钱可领。”

    蔡瑁吃惊道:“以每餐三钱计,每人每月便需六百钱。此外,各种木料、条石、青砖,所费更是不菲。府库空虚,这笔钱由何得出?”

    “铜钱,卫某也拿不出那许多。”卫旋顿了顿,话锋一转,又道,“只能以金银代替。由此时至明年二月,正是农闲时分,你可于荆州下辖七郡募集民夫三十万,每月需钱一亿八千万,四月计七亿两千万,折抵白银七十二万两,卫某皆已备下。至于材料,可令其开山取石,烧土成砖。不过,卫某还有一事交代!”

    蔡瑁慌忙道:“主公请讲!”

    卫旋沉声道:“凡所制砖石木料,尺寸皆需统一,并注明出处,以备查验。若有偷工减料、短斤少两者,卫某必严惩不贷!”

    这其实是引进了质量管理中溯源的概念。溯源并不是后世才有的概念,早在秦代,所制军弩上各部件就都刻有工匠的姓名,一旦某个部件出了问题,就可以根据姓名追究那个工匠的责任。秦时刑法严峻,追究责任的结果往往就是掉了脑袋。因此,秦时军弩上各部件的尺寸都十分精准,可以相互替换。这给战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几个损坏的军弩重新组合,就又可以形成一架新的完好军弩来补充损耗。

    严格的溯源看上去费工费力,但本质上却是一种真正的节约。当然,修建城墙的材料不需要如此精确,卫旋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人们的一种习惯,为以后的百工坊打下基础。

    蔡瑁哪里明白卫旋的苦心,只管满口应诺。

    正如卫旋所料,现在是农闲时节,而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百姓呆在家中也是无所事事,倒不如参加襄阳城的扩建,不仅可以填饱肚皮,还有钱可挣。消息传到各郡,一时间应者如云。

    不过扩建城池是个力气活,卫旋只招收精壮劳力。即便如此,三十万人也很快招满。毕竟东汉末年的华夏人口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超过了五千六百万人,单是南阳这样的大郡就有人口一百多万。荆襄共有七郡,在待遇优厚的情况下募集三十万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襄阳城扩建工程开工的时候,派往洛阳的探子也有消息传了回来。原来,因为下了一场大雪,董卓和关东群雄根本没能打起来,双方只在虎牢关内外对峙。董卓亲自率领吕布、李傕、郭汜等人屯兵虎牢关上,袁绍、公孙瓒、孙坚、袁术等十八路诸侯则在关外扎下连营百里。

    孙坚、袁术都分别得到了长沙、南阳被卫旋攻陷,他们的家小尽皆被俘的消息。两个人原本还有些小矛盾,现在也只能暂且抛弃前嫌,同仇敌忾,相约共同回师襄阳,与卫旋决一死战,却被袁绍劝住。他们两个失了根基,也就断了钱粮供应,必须依靠袁绍这位盟主的调度接济,只得强忍下这口气。但是两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团乱麻,哪里还有心思跟董卓对战。

    此外,让卫旋没想到的是,刘备的名字也出现在十八路诸侯当中,而并非附庸在公孙瓒的队伍里,这说明他已经公开亮出了汉室宗亲的旗号,野心开始昭彰。

    历史上曹孙刘三分天下,现在由于卫旋的横空出世,曹操和他两个未成年的儿子都已经死了,再没有曹氏什么事了。而孙坚丢了长沙,现在成了无根的浮萍,估计也蹦达不出什么结果。倒是实力最弱的刘备和外宽内忌的袁绍这两个人,开始引起卫旋的重视。

    按照卫旋原先的设计,让董卓和关东诸侯拼个你死我活,他趁机去收取江东和巴蜀,直至占据大汉的半壁江山。现在董卓和关东诸侯没打起来,卫旋也只能按兵不动,静待时机,也让他享受了一段难得的清闲。

    闲下来的卫旋免不了呆在宅院中陪伴妻儿,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