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修仙-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袁术等人又率众围攻北宫。到了八月二十七日,张让等人连北宫也守不住了,只得带着刘辩、刘协和部分官员连夜冲出谷门,往洛阳东北的小平津方向逃窜。此时,袁术、吴匡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只有卢植以及河南中部掾闵贡带了一队骑兵紧追,直到二十八日东方破晓时方才追上,砍杀了几名宦官。张让等人自知罪责难逃,跳河自尽。

    而八月二十七日晚,董卓也带领大军到了洛阳。远远望见洛阳火起,董卓知道情况有变,顾不上再坐车,也换了一匹快马,问明了张让等人逃去的方向,统兵急追。一直追到天光大亮,在洛阳以东的北芒山下,撞见了一大队人马迎面而来。却是又有一批大臣追上了刘辩、刘协,护送着他们返回洛阳。

    董卓策马上前,厉声道:“皇帝何在!”

    刘辩骑在马上,看到前方灰尘漫天、旌旗蔽日,不知道有多少军马,当时就吓得哭了起来,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刘协虽然年幼,却似乎比刘辩多几分胆识,催马挡在刘辩面前,喝问道:“汝来劫驾还是护驾?”

    董卓慌忙道:“臣来护驾!”

    刘协斥责道:“汝既来护驾,见了皇上为何不拜!”

    董卓大惊,只得跳下马,大礼参拜。而卫旋等一众将领因为甲胄在身,反而免去了全礼的麻烦。其实就算没有参拜这一节,董卓也不想继续骑在马上了。这一路急追,可把个死胖子累得够呛。

    说起来,刘协比刘辩还要小上五岁,却能够对答如流,让百官们都暗暗称奇,有人更据此推断出董卓看到刘协才能超过刘辩,因而生出了废刘辩立刘协的心思。其实不然。

    刘协纵使有些才能,但毕竟才九岁,又能比十四岁的刘辩高到哪里去?除非他是个神童。如果刘协真有才干,更能做到临危不乱,那他后来也不会被人轮番控制,做了几十年的傀儡皇帝,连自己老婆孩子的命都保不住。

    别人不知道,可卫旋却听得清楚。刘协之所以能够对答如流,都是闵贡悄悄指点的结果。因为刘协年幼,是和闵贡同乘了一匹马。

    至于董卓要废掉刘辩另立刘协,可跟刘协有没有能力毫无关系。试想,一个是十四岁的皇帝,一个是九岁的皇帝,哪个更容易控制?不用说,当然是九岁那个了。而且,刘辩的背后还有何太后,还有何进的一班旧部,刘协背后却什么都没有。董卓拥立刘协,才能真正做到由他说了算。

    很快,在董卓大军的护送下,刘辩、刘协和公卿大臣们回到了洛阳。

    下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劝道:“董卓必怀异心,可趁其立足未稳,从速除之!”

    袁绍却犹豫道:“朝廷新定,未可轻动。”

    鲍信无奈,又来见河南尹王允。

    王允也道:“且容商议。”

    鲍信大失所望,带领本部兵马投山东去了。

    昔日,刘宏设西园八校尉,统领禁军。宦官蹇硕任上军校尉,为八校尉之首,已经被何进诛杀。

    蹇硕一死,七校尉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现在鲍信又领了本部兵马离去,只剩下六校尉,分别是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洛阳城中除了八校尉统领的禁军,何进、何苗部下也有不少兵马。董卓这次进京虽然带了一万五千人,但跟何进兄弟之兵以及禁军比起来,依然只是少数。

    北宫是太后、皇帝和嫔妃们的寝宫,也是商议朝廷大事的所在。卫旋要想进入北宫探寻界门所在,就必须帮助董卓掌控着朝政,而这些兵马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障碍。卫旋首先要做的,就是扫清这个障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50章 废立() 
卫旋找到董卓的时候,董卓也正为这件事犯愁。他便献计道:“将军可趁夜色,阴使兵马潜出城外,至天明再大张旗鼓而入。众军必惧,然后以利诱之,则事可成!”

    正说话间,李儒也来求见,说道:“主公,小婿有一计。”

    他所献计策和卫旋大同小异,董卓不觉笑道:“贤婿晚矣,仲道已为本官言之。”

    “原本李大人也有此意,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卫旋一边说,一边偷乐。这本来就是历史上董卓用来吓唬京中诸军的计策,卫旋只不过提前说了出来,却又一次抢了李儒的功劳。

    这条计策施行之后,袁绍、袁术、曹操、王允等人果然不知道董卓有多少人马,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招揽何进旧部的进展也非常顺利,只有吴匡提出一个要求。吴匡认为,何苗跟何进兄弟不同心,这才导致何进被张让杀害。吴匡要董卓杀了何苗,帮何进报仇,他才肯率部归顺。

    董卓当然满口答应,立刻派董旻协助吴匡包围了何苗府邸,将何苗砍成肉酱,最后连何进的母亲舞阳君也一并杀了,顺便将舞阳君、何苗的家财抄掠一空。至此,董卓尽收何进兄弟之兵,再也不用担心六校尉掌管的禁军了。

    不过这些对卫旋来说,还远远不够。毕竟北宫仍在禁军的控制之下,他还不能在北宫内自由行走。就在这时,杨奉忽然派人来报:“大人,不好了!张济和禁军打起来了!”

    卫旋皱眉道:“怎么回事?”

    来人道:“张大人解了一批军粮进城,被右校尉夏牟所部劫了。”

    卫旋正要寻禁军的晦气,不想夏牟竟自己送上门来,顿时怒道:“叫上儿郎们,去把军粮给本官抢回来!”

    北宫和南宫各有四座同名的城门,即朱雀门、苍龙门、玄武门和白虎门。当时,夏牟的军队就驻扎在北宫朱雀门内,和南宫的玄武门通过复道相连。卫旋领兵赶到时,宫门紧闭。

    夏牟在城楼上大声道:“何方贼寇,竟敢擅闯宫阙!”

    卫旋越众而出,厉声道:“夏牟,乖乖把军粮送出来,本官饶你一命!”

    夏牟哈哈大笑道:“你是哪里来的宵小,真是大言不惭!来人,放箭!”

    城楼上一阵梆子响,乱箭齐发。典韦大怒,挥舞着双铁戟,拨开如蝗般的箭矢,直冲到宫门外,奋起一戟,将宫门砸得轰轰作响。夏牟吃了一惊,害怕他砸破宫门,慌忙探出半个身子朝下张望。不想被徐晃看见,摘下弓,一箭射去,正中咽喉。

    夏牟啊的一声惨叫,栽下城楼。一队铁骑冲过,将夏牟踏成肉泥。

    卫旋放声喊道:“城上听着,本官只诛首恶,不罪其余!汝等速速开了宫门,饶汝等不死!”

    夏牟己死,余部不敢抵抗,只得开门投降。

    卫旋占了北宫朱雀门,站在城楼上看着金壁辉煌、层层叠叠的宫室殿宇,恨不得立刻冲进去探寻界门的下落,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让人飞报董卓。毕竟这里是皇宫,即使禁军也不能随意出入。

    董卓听说卫旋杀了夏牟,占了北宫朱雀门,顿时大喜道:“八校尉又去其一,仲道当记首功!”

    此消彼长,董卓的胆子也壮了起来,立刻排开筵席,宴请百官,说道:“皇帝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统。某欲废帝,另立陈留王,诸位以为如何?”

    其中一人拍案而起,大声道:“不可!不可!帝初立未久,又无过错,何敢言废!汝欲篡逆乎!”

    众人一看,原来是执金吾丁原。董卓大怒,拔剑道:“顺者生,逆者死!”

    丁原背后一人器宇轩昂,手持方天画戟,突然上前,朝着董卓怒目而视。卫旋一愣,这不就是吕布吗?他慌忙开启神识,果然感到吕布气息确实很强,与典韦不相上下。

    其实,典韦的气息本来不如吕布,因为他的内力不如吕布浑厚。但是随着典韦修习了太极拳,功力突飞猛进,已经追上了吕布。当然,卫旋自己的修为进展更加迅速,现在已经是初到东汉时的四倍,即使把源力当作内力来使用,也远远超过了吕布。因为神识是不会做假的,从气息的强弱就可以区分出来。

    比吕布还厉害,那他岂不成了三国第一猛将?卫旋还沉浸在这个意外的惊喜中,却听李儒急急忙忙劝道:“今日诸位只饮酒,不谈国事。若有所议,来日朝堂上自有公论。”

    众人也来相劝,丁原愤然离席而去。

    董卓还想再议,河南尹王允道:“废立大事,不可酒后相商。”

    于是众人皆散。

    董卓问道:“丁原身后所立何人?”

    李儒说道:“此人乃丁原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有万无不当之勇,主公不可轻攫其锋。”

    卫旋哈哈笑道:“别人怕他吕布,卫某可不怕他。若非他走得急,卫某必要与其一较高下!”

    李儒慌忙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李某愚见,还当招抚为上。主公帐下李肃乃吕布同乡,可使说之。”

    这李儒见卫旋屡次抢在他前面献计,又武艺高强,能够一拳打死华雄,便对卫旋起了防备之心,想要收服吕布,好制衡卫旋。

    卫旋不知道李儒的心思,但他却知道,历史正按照它的本来面目一步一步朝前推进。卫旋原本还想试试自己和吕布谁更厉害,现在也只能作罢。只是他不清楚,没有了赤兔马,董卓又有什么条件能够让吕布动心。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让卫旋大跌眼镜。虽然没有赤兔马,但是董卓拿出了一千两黄金,一百颗明珠,并许以封侯,吕布竟然就应允了,当晚便提着丁原的人头来见董卓。董卓大喜,认下吕布为义子。

    丁原一死,其所部兵马大多投降了董卓。次日一早,董卓在朝堂上再提废立之事。此时,吕布已经站在了董卓身后。文武百官见此情景,皆战栗不敢言,唯有袁绍跳出来和董卓力争。董卓欲杀袁绍,被李儒劝住。袁绍也辞别百官,离开了洛阳。

    董卓转头对太傅袁隗说道:“汝侄无礼,今看汝面,姑且恕之。废立之事,汝以为如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51章 地雄世界() 
袁隗却是个没骨气的,慌忙说道:“董大人所言极是。”

    董卓大喜,环顾百官道:“再有敢阻此议者,定斩不赦!”

    百官一个个都唯唯诺诺,哪敢有半个不字。可怜刘辩坐在龙椅上,听着百官议论他的去留,却一句话也不敢说。

    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殿召集百官,逼着何太后下诏,立刘协为帝,废黜刘辩为弘农王,何太后还政于刘协。袁隗把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刘协。刘协即位,改元永汉。只是传国玉玺在几天前的那场动乱中丢失,始终没有找到。紧接着,袁隗又把刘辩扶下殿,朝着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

    看到刘辩战战兢兢的样子,何太后痛哭流涕,文武百官也是心中悲痛,却都敢怒不敢言。

    至此,董卓大权在握,立刻升任自己为太尉,位列三公,掌管全**马,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权。随即又大封董氏宗亲,其母为池阳君,其弟董旻为左将军、雩侯,孙女董白为谓阳君,甚至达到“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的地步。

    跟随董卓进京的诸将也各有封赏,卫旋升任虎贲中郎将,统领夏牟旧部,镇守北宫朱雀门,这样的安排正中了卫旋下怀。

    北宫除了崇德殿和德阳殿外,宫内还有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八座大型宫殿。这些宫殿之间通过飞阁相连,人们不必在地面上往来,可以通过飞阁像神仙那样在天上行走于各座宫殿之间。

    作为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北宫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南宫。除了上述十座宫殿外,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宫室殿宇,宫内随处可见修竹冬青,阴池幽流。整座北宫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极尽奢华气派。

    卫旋也不带随从,只以巡视为名,独自行走在诸宫殿之间,他一边探寻着界门的位置,一边感慨着皇帝生活的奢靡,遇到服饰各异的美貌宫女们他也毫不趋避。其实,卫旋此举已有僭越之嫌,但是为了界门,他也顾不上这许多了。而且如今董卓当权,他是董卓的亲信,又有哪个敢来管他。

    不一会,卫旋按照界门之钥上门户的指引,来到一座宫殿前。他抬头看时,只见匾额上写着景福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却不知里面住的是宫女还是嫔妃。而只要他踏进这座殿门,立刻就能和界门取得联系。到了这时候,卫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迈步就走了进去。

    景福殿里,一名美貌少女正往外走,看到卫旋,不由大吃一惊,失声道:“你、你是什么人,怎敢擅闯本宫寝殿!”

    卫旋却不管她,神识往门户上一落,立刻从景福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