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修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修仙-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采道:“卫郎身怀异技,从未外泄,奴家有幸知之,又怎可假手他人。卫郎想必饿了,奴家已经备下酒菜,就请卫郎更衣吧。”

    卫旋长叹一声,轻轻拍了拍荀采的手,道:“为夫不必负汝。”

    不管荀采出于什么目的来到这里,但她身为一名士族千金而能够做到这一步,卫旋即便是铁石心肠也要被打动了。何况这个年代妻妾成群本是寻常事,卫旋也就彻底放下包袱,打算入乡随俗了。

    晚宴很丰盛,荀采的厨艺也不错,但卫旋的目光却总在荀采身上停留。荀采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垂下头轻声道:“卫郎,奴家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奴家明明已经死了,你又是如何救活奴家的?”

    卫旋把玩着手中的酒盏,说道:“真想知道?”

    荀采轻轻恩了一声。

    卫旋笑道:“那你躺到榻上去。”

    荀采脸颊飞起一片红云,扭捏了一回,还是乖乖躺在榻上,只是却将眼睛闭上了。她虽然早已决定将自己交给卫旋,但还是免不了几分羞怯。毕竟她曾经是阴瑜的妻子,现在却要和另一个男人做那件事,心理上多少还有小小的一道坎。

    卫旋深吸了一口气,一手捏住荀采的鼻子,俯下身去,准备将这口气对着荀采的嘴吹进去,这是最为标准的人工呼吸。他此时并没有什么邪念,只是觉得把人工呼吸的方法教给荀采,也是件不错的事情。但他却忘了一件事,荀采现在可是个大活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会做出自己的反应。

    鼻子被捏住,荀采呼吸困难,自然而然就张开了嘴。而就在这时,卫旋的嘴也凑了上前。荀采已经是当母亲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当卫旋找个借口亲她,心里一阵害羞,却主动把舌头度了过去。

    卫旋一口气没吐出去,反呛得自己咳嗽连连,不禁苦笑道:“看来救你真是个危险的活儿。”

    荀采想起了那天她刚醒过来时,卫旋也是阵阵咳嗽,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别看她已为人母,其实也只有十九岁。这一笑,满脸娇羞,却在妩媚之外又多了几分可爱。

    卫旋看得一呆,哪里还顾得上再传授什么人工呼吸之法,低吼一声,整个人便压了上去。荀采也是半推半就,成其好事。

    自此,卫旋就在圉县郊外的蔡家田庄享起了齐人之福,或妻妾常伴左右抚琴作诗,或独坐屋中修习神功,在浴桶里泡上一个时辰更是每天的必修课,转眼间就到了岁末。

    这天,卫旋又练习了一个时辰的水淬法,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多了道淡蓝色的光圈,光圈紧紧箍在他腰间。当他收起功法,这道光圈又消失无踪,甚是神奇。随着这道蓝色光圈的出现,也就表明卫旋已经达到了水淬法第一境界的巅峰。要想进入下一个境界,他就必须深入到水下五米。

    五米的水深,一般的小河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何况这个小小的浴桶,卫旋知道自己的修炼只能暂时止步了。

    荀采照例守在旁边,等他迈出浴桶,一边帮他擦着身子,一边说道:“蔡老爷和二小姐已经在路上,不久将至。”

    原来,明天就是除夕,蔡琰不想回县城过年。蔡邕倒也随她,索性自己来到了乡下。卫旋不禁想起时间过得真快,从他来到东汉末年,已经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他也没闲着,修为精进了一倍多,水淬法也打下了根基,而且掌握了胎化易形、指石成金两路神通和医药、入水两种术法,结交了荀彧、郭嘉、司马徽和黄承彦,还收服了典韦。

    再过四个月,刘宏就会驾崩,何进与十常侍之间爆发冲突,天下大乱将拉开序幕。在这乱世之中,他是自己打天下还是辅佐一位明君,卫旋始终拿不定主意。

    既然一时拿不定主意,卫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痛痛快快地过好他在东汉末年的第一个新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0章 传家宝(加更)() 
新年自然少不了燃放爆竹。竹节在火中燃烧,噼啪作响,蔡玥和郭女王两个小丫头片子兴奋地拍着小手。此时,小小年纪就饱受磨难的郭女王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卫旋闻着空气中淡淡的竹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年代还没有火药,而他恰好记得黑火药的配方,如果能够把黑火药倒腾出来,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岂不是又添了一件利器呢?

    蔡琰看卫旋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问道:“郎君想什么呢?”

    卫旋回过神来,笑道:“为夫见这门前似乎少了点什么。侍书,取笔墨和红布来。”

    这个年代纸张还未完全普及,更不用说红纸了。过年当然要喜庆一点,卫旋就用红布代替,提笔写下两行大字。

    蔡琰念道:“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荀采惊奇道:“卫郎,这就是用来挂在大门两边的对字吧?不过,奴家更喜欢事事关心那两句。”

    卫旋摇头笑道:“这里是家,享的是天伦之乐,何用事事关心?”

    “说得好!”蔡邕连连抚掌,也来了兴致,从卫旋手中接过笔,在红布上写下天伦之乐四个隶书,又道,“仲道,何不赋诗一首?”

    卫旋想了想,说道:“有了。”

    蔡琰却道:“郎君且慢些念,待妾身记来。”

    卫旋点点头,一字一句地说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陈留。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旧貌换新颜。”

    蔡琰写的也是楷书,她的楷书学自卫旋,但功底却是从小跟着蔡邕打下的,这手字可比卫旋的又要漂亮许多。

    蔡邕摇头晃脑地念了两遍,点评道:“韵律上虽有欠缺,立意却是不差,也算得一首好诗了。尤其三步成诗,最为难得!”

    对这个女婿,蔡邕现在是百分百的满意。

    卫旋却暗自汗颜,他哪懂什么诗文,好在还算机智,没有在蔡邕这位大文豪面前露怯。不过这首诗乃北宋王安石所作,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其中两句略做了改动,不太押韵也在情理之中。

    “蔡老爷子,既然主公作的好诗,那也该有好酒才是吧。”典韦在一旁见他们又是吟诗又是写字,放着几坛美酒却不管不顾,顿时焦躁起来。

    蔡邕哈哈笑道:“来人,开酒!这是老夫珍藏多年的杜康,今夜一醉方休!”

    这个新年过得快乐祥和,但这样的日子终究不会长久。正月初五,卫旋就辞别蔡邕,带着蔡琰和荀采母女,踏上了返回河东的归程,郭女王则被卫旋留下来和蔡玥作伴。卫旋不希望她幼年早熟,便帮她改了个名字叫郭萌。

    数日后,行到偃师地方,卫旋坐在马上遥望着四十多里外的洛阳,只见高大的北宫德阳殿和南宫朱雀门上接天穹,蔚为壮观。

    想到不久之后,这座华丽的都城将毁于战火,卫旋心中也是一阵唏嘘,不由暗打主意,只要可能,他都将尽力护得洛阳城周全。

    再次来到洛阳,卫旋才发现,整个洛阳其实就是一座皇城,庶民百姓以及除金市之外的另两座集市都在城外。相对来说,城外才是洛阳城真正繁华的地方。

    当然,这些暂时和卫旋没多大关系,他只是稍作停留又继续前行,终于在正月底回到了河东。

    蔡琰怀孕将近四个月,反应已经不那么剧烈了,但还不怎么显怀,再加上春寒料峭,衣衫厚实,一般人都真瞧不出来。

    可能是范氏想抱孙子都想得魔怔了,居然被她看出蔡琰走路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由两眼一亮,悄悄问道:“是不是有了?”

    蔡琰满脸羞涩地点了点头。

    范氏顿时眉开眼笑,赶紧搀住蔡琰的胳膊道:“来,小心台阶。”

    蔡琰受宠若惊,连声道:“孩儿没事,不敢有劳婆婆。”

    范氏哪肯松手,取下自己腕上的金镯子帮蔡琰戴上,说道:“你是我们卫家的大功臣,这家以后就要交由你来当了。”

    原来,这只金镯子是卫家的传家宝,代表着管理卫家内宅的最高权力,见到镯子就如见到了老夫人。只要金镯子在手,内宅上下不管谁犯了过错,蔡琰都有权处治,甚至还能将一些婆子婢女直接打杀。

    蔡琰明白了金镯子的意义,慌忙推辞道:“娘,太贵重了,孩儿担不起。”

    范氏道:“给你,你就拿着。”

    卫旋也笑道:“娘亲给的,你就收着吧。”

    一个小小的卫家,卫旋还没放在眼里。不过能够看到范氏对蔡琰的态度大有转变,卫旋也是乐见其成。

    跟在后边的羊氏小声对着卫凯说道:“在家里怀不上,怎么出去一趟就有了?只怕不是你们卫家的种吧!”

    卫凯虽然比卫仲道大了整整十三岁,但兄弟间的感情很好,忍不住瞪了羊氏一眼,轻叱道:“休得胡言!”

    羊氏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卫旋只在家呆了一天,把蔡琰和荀采安顿好之后,就带着典韦来到郊外的军营销假。刚到辕门外,卫旋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对。整个军营比过去扩大了一倍还多,把门的军士也增加到了一整支百人队。

    带队的佰长却认识卫旋,慌忙上前见礼道:“参见大人。”

    卫旋摆了摆手,问道:“出了何事?”

    佰长茫然道:“没出什么事啊。”

    卫旋皱眉道:“那又因何如临大敌?”

    佰长笑道:“将军吩咐下来,属下可不敢多问。”

    卫旋点了点头,下马入营,直奔董卓的大帐。典韦则手持双铁戟,守在帐外。

    大帐内,一众将领正在饮酒,吆五喝六之声传于帐外。看到卫旋进来,董卓微微一愣,旋即朝着身边一指,大喜道:“仲道来得正好,快快入座!”

    早有军士抬过一副几案放在董卓的左手边,摆上酒菜,这个位置已经相当尊贵,只在董卓右手边的那个文士之下。

    卫旋开启神识扫过大帐中诸将,发现这些人的气息都与普通人相差无几,并没有什么高手,他便心安理得地坐了下来。

    可是别人却不这么想。只见一条大汉,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起身喝道:“黄口小儿,也敢上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1章 挖墙角() 
卫旋瞥了那汉子一眼,见他陪在末座,便淡淡地说道:“你一个小小的帐下督,也敢对本官无礼!”

    那汉子竟撩起袍袖道:“华某便是无礼又如何,汝可敢与某一战!”

    卫旋皱眉道:“你莫非就是华雄?”

    那汉子哈哈大笑:“黄口小儿,也知华某之名!”

    卫旋心道,原来这厮当真就是华雄。

    虽说西凉人尚武轻文不假,西凉军中也多桀骜不驯之辈,但华雄根本不认识卫旋,也和卫旋无怨无仇,现在却当着董卓的面公然跳出来挑衅,十之七八是受了别人的撺掇。

    卫旋不由暗自冷笑,给他下了个定论。这厮本事不大,口气倒不小,而且没长脑子,难怪会被关羽一刀就给斩了。

    奇怪的是,董卓却只是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对华雄的僭越并不喝止。

    倒是胡轸出来劝道:“华雄,卫大人乃主公心腹之人,汝还不速速向卫大人赔罪!”

    他不劝还好,这一劝,华雄越发暴跳如雷,大叫道:“要华某向这个黄口小儿赔罪,那得先问过华某的拳头答不答应!”

    泥人儿也有三分土脾气,这厮左一个黄口小儿,右一个黄口小儿,卫旋涵养再好也按捺不住了,当即拍案而起,沉声道:“华雄,汝欲战,卫某便与汝一战!不过拳脚无眼,你我当立下文约,生死各安天命!”

    刚到董卓营中的时候卫旋还只是一个文弱书生,空有一身源力却不会运用。现在不同了,如果不借助双铁戟,只怕典韦都不是卫旋的对手。尤其在杀了张虎、陈生之后,卫旋整个人在气势上都起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西凉人以武为先,他要在西凉军中立足,当然要以武立威。既然华雄主动跳出来,卫旋只好拿他做个垫脚石了。

    华雄微微一愣,旋即放声笑道:“好笑,好笑,真好笑。诸位,华某没有听错吧,这黄口小儿居然要与华某立下生死契约!哈哈,哈哈”

    卫旋对他的冷嘲热讽根本不予理会,直接朝帐外走去。

    董卓慌忙道:“仲道,休做意气之争。”

    华雄却道:“主公放心,属下必不伤他性命。”

    此时,卫旋已经走出了大帐,高声道:“华雄,还不快些出来受死!”

    华雄被他嘴里的黄口小儿轻视,自然大怒,甩袖来到帐外。

    董卓和诸将见了,也纷纷起身,出了大帐。

    典韦在帐外早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