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新气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新气象-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表达我的激动和衷心。”

    懿宗和淑妃的学问也不怎么好,一听是书中学来的,觉得这小子还会活学活用的,又想起今日李保敬献的菜品,好奇心大起就把这吉祥话的事情丢在一边,问道:“不曾想今日六郎敬献了几道菜品,朕一吃之下却发现是难得的美味,以前竟从没吃过,难道你平日就是在研究这些吃食吗?”

    李保正色答道:“正是,儿子自小就喜欢各色美食,但是我殿内的厨娘会做的美食我吃了个遍,多吃了几次就腻味了,后来想何不自己研究怎么做出美味的饮食,打定主意后就跟随宫中的厨娘学习厨艺,用了一年的功夫全部学成后,然后每天就是研究各种食材还有烹调方法,儿子慢慢就研制出了几道菜品,比如这道红烧肉就是采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丁块,加以八角冰糖花椒等调味品秘法熬煮而成,烧成后浓油赤酱,吃起来肥而不腻,口感润滑。懿宗和郭淑妃点头称是,觉得的这红烧肉确实如李保所说,李保接着介绍了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糖醋鲤鱼这四道荤菜,由于懿宗好佛,所以李保。精心准备了4道改良的素菜分别是佛跳墙、油焖紫瓜(茄子)、素木须肉、平桥豆腐羹。介绍完了这八道菜李保立刻把八道菜的菜谱敬献给了懿宗。懿宗喜不自胜,心想这个儿子有悟性,好钻研美食,还有孝心。

    懿宗很高兴,既然李保敬献的菜品深的朕心,觉得必须得赏赐他,鼓励继续钻研美食,就说道:“来人,六郎进献美食有功,赏钱千贯绢百匹,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诏进贡的象牙筷子一双金盘子金汤勺各一个”田献銛就在殿门口候着一听懿宗的封赏,就疾步过来,称诺。

    李保一听封赏这么丰厚,心中兴奋,自己本来还担心皇帝不一定会喜欢自己的菜品。看来是白担心了,懿宗也是一个吃货,但是自己准备的这些东西还是要献上的,所谓惊喜一定要多重的,那样才好达到**啊。立刻拱手说道:“阿耶且慢封赏,儿子还有东西献上。”懿宗一听,忙道:“哦,六郎还有什么精品进献啊?”李保说道:“听闻阿耶喜爱歌舞,儿子也甚是喜欢,儿子遍访名师,才知道我大唐的音律有很多都来自西域,因此儿子苦心钻研西域各国的歌舞风格,自己排练了一个歌舞,并且此舞取自佛教中一位著名的菩萨的典故,希望阿耶能够喜欢。这里是舞蹈的编练图,还请阿耶御览。”

    懿宗最好佛教,听到李保的舞蹈是取材于佛教菩萨,更是心痒难耐,马上伸手要看编练图。李保立刻送过去,懿宗接过一看,之见图卷上写着千手观音的名字,在翻开里面的图卷一看,登时被图卷上画的舞蹈服饰和舞蹈动作迷住了。李保根据后世的记忆像画连环画一样,把千手观音这个当年让他震撼不已精彩绝伦的节目,通过他的画笔呈现给了懿宗,李保这些年到了大唐为了避免无聊,就把精力放在了练毛笔字还有画画上面,这些都是后世的自己有心想学但又没时间精力学习的,穿越后总算如愿以偿了,今天总算是用到了。懿宗看着这个画卷,激动的难以言表,终于蹦出了几个字:“妙啊,真是妙啊!”

    郭淑妃一直在旁边看着懿宗,心想一个半大孩子能编练出什么样的舞蹈节目来,要知道编练一个新舞蹈。就算是李可及(懿宗朝的著名伶人)那样的大家也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排出一出尚可的舞蹈。他才多大?又想起李保进献的菜品,估计是这孩子暗地里搜罗了几个名厨,让他们潜心钻研,他再冒称是自己钻研出来的,如是一想,就觉得肯定是这么回事,想着想着突然惊觉,若是真如自己所想,这个孩子年岁不大,城府居然如此之深,难道这些年他低调谦逊都是装出来的?难道当年那个贱人给他透漏了什么?还是他自己看出了什么端倪,想到此,郭淑妃的脸色变了数遍。抬头看向李保,满面的贼兮兮的笑容,更觉得这个孩子深不可测。

    郭淑妃正在观察李保的神情,突然感到肩头被拍了一下,忙回过神来,发现懿宗正在给她说话,“爱妃过来看下六郎进献的舞蹈图卷,真真是妙啊,”郭淑妃低下头接过懿宗递过来的画卷,一看之下,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个孩子竟然想出了如此美妙的舞蹈!那些菜品有可能作伪。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说道赚钱今人穿越到了古代,赚钱的门路太多了,那么多的穿越前辈都做了无数的榜样,自己有样学样就是了,问题是自己会做啥?肥皂是个门路,貌似自己不清楚怎么做的;弄高度酒也不错,原理自己懂得,关键没那些设备;黑/火/药自己知道是那些东西配置的,比例自己也知道,像这类的大杀器都是需要多多实验,才能实用的。自己现在也没人去搞。看来得自己搞个班底,吃苦受累的活都让他们去做,自己提供理论指导就行了,嘿嘿。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那个行业最适合自己去做,不过如今虽然是晚唐末世,但是自从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内经过将近两百年的积淀,集聚多少富家贵族,做这些人的生意才会不差钱。要想赚这些人的钱,娱乐业是个比较好的途径。也许自己真的要去想想怎么才能在这个时代做好娱乐业,以便能够让自己迅速赚够第一桶金。想好了主攻方向,但是还有个严峻的形势急需解决,娱乐业要到外面去做,自己呆在这十六王宅,可是什么也干不了的。除了娱乐业也可以做些文化方面的行当,这样比较简单,只要靠自己前世的见识就可以赚钱了,毕竟一千多年的文化差距不是盖的,稍微拿出一点就够忽悠这些古人了。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保在这yy了半天,但是现实的残酷真的让人无奈,李保想从十六王宅出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十六王宅的前身是当年玄宗登基后设立的十王宅,这是为了避免出现太宗朝时的诸王夺嫡的惨剧也能够确保皇子们全都在皇帝的控制之下,有效的防备皇子们头脑发热或者太子篡位心切的异动。后来坊内的亲王皇子越来越多,十王宅就被扩建成了十六王宅,宅内的皇子每天都在宦官们的看护之下,不得有半点异动。可怜的大唐王朝的天潢贵胄们和坐牢的囚犯也差不了多少。就连教育也是在十六王宅内集中进行的,到了晚唐后连教育也都流于形式了。十六王宅这一体制的效果是显著的,所以玄宗及以后的皇帝们都把这一体制保留了下来。十六王宅虽然保证了以后唐代皇权的有序传承,和皇子的平稳安和,但是却造成了以后皇帝素质的参差不齐,到了晚唐连续出现了穆宗、敬宗、懿宗和僖宗这样的昏庸皇帝,也把大唐的国祚彻底断送了。

    唐代的十六王宅内位于长安城宫城正东的永福坊内,长安城内的里坊的面积分为五类,永福坊属于面积第二大的里坊,东西长六百五十步南北长四百步,假如把面积换算成后世的单位那就是56万平米。坊内除了亲王皇子的王宅外还有安置亲王子嗣的百孙院,王宅和后世的联栋别墅很像,装饰奢华,面积超大。每栋入住一位亲王,每栋王宅安排宫人200名到400名不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坊内有供诸亲王提供饭食的尚食局;供亲王皇子学习的学堂;还有一些小型的花园,供皇子及妃嫔游玩;还有乐坊供皇子皇孙们娱乐;还有尚医馆等各种生活设施,这十六王宅设立当初就是一座大型的“监狱”,因此很多皇子皇孙的生老病死都是在十六王宅完成的。十六王宅设王宅使一名,由宦官担任,主管坊内一切事物。皇子皇孙不得仰仗王宅使,很多亲王的郡主嫁人都找不到适合的驸马,不得不尚附宦官而悲惨一生,这些天潢贵胄活着就要仰仗王宅使的鼻息生存,这让人情何以堪?怎一个悲催了得!

    李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怎么出去,看来自己只能去会会那个十六王宅使了,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咸通年间的十六王宅使叫做刘季述,他出身微贱,但自从认了神策中尉刘行深做干爹后就坐上了这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这一职位重要在不管以后那位皇子做了皇帝,都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

    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李保对胡零零一招手,道:“你去备份礼单给王宅使刘季述送去,并奉上拜帖一张,约定明日我去拜见王宅使”。胡零零一听吩咐就要去置办礼物,刚出了大堂,又折回请示道:郎君这个礼单按照多少金额来准备,李保挠了挠头,心道:一个宣旨的宦官,自己给了五两金子,合铜钱差不多了三十贯钱,才让他动心,这王宅使肯定要多点。所以给胡零零指示道:“礼单就按照伍拾贯钱的标准去送吧”,胡零零咂了咂舌,心想郎君真舍得下血本啊。然后就按照吩咐去办了。李保本想这太监伍拾贯钱应该能动心了,谁知道过了半晌,胡零零垂头丧气的回来说王宅使不收礼,不愿见。李保一想,哪有不要钱的太监,肯定是嫌少。当即怒道:这死太监好黑的心肠啊,伍拾贯还嫌少。胡零零铃儿还有梁氏都算是李保的心腹,所以李保骂那死太监也没有避讳。这三人一看主子生气了,登时心惊肉跳的,一是觉得主子最近脾气变了很多,有点陌生;二是觉得“太监”一词很是陌生不知说的是什么。铃儿仗着主子平时日比较宠爱,性子又急,就大着胆子问道:“郎君说的太监是啥意思,奴婢们不懂得。”李保一听,其道:“太监不就是宦官吗,你们能不知道?”铃儿、胡零零和李氏面面相觑,一起回道:“真不知道。”李保想:难道又被那些清宫戏忽悠了?

    原来太监这一称谓出现在辽金时候,后来到了元明时期只有相当品级的宦官才能称太监,到了清代太监才真正成了宦官的代名词。李保虽然是后世穿越而来,对这个不了解很正常,后世的资讯太过发达,不可能面面俱到。

    生气归生气,但是事情还是得办。继续道:“既然这死太监嫌少,老子就多给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次加倍,一百贯,老子就不相信砸不死你这个死人妖。”胡零零等三人一听更是咂舌不止,对听到的新鲜词汇,也不敢有啥异议了。郎君这个口气说出来的肯定不是好词。李保刚才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财产,一百贯是自己的最大能力了。李保作为皇子从出生以后每月都有月例钱,每个月五贯钱,一年能拿到六十贯钱,再加上每年皇帝都会有二十贯钱(绢帛折算)额外的赏赐,这十年来自己一直不舍得花积攒下来有八百来贯钱。自己年纪太小所以这王府有宫人两百名,其中还有十分之一是首领,再加上梁氏胡零零和铃儿,他们这些奴婢的赏钱就出去了五百多贯,再加上送礼,十年的积蓄不到一天就快花光啦,如果这次再不能打动那死太监,自己只好慢慢再想办法了。又过了半晌,胡零零回来回禀刘大王宅使礼单收下了,一听到这话,李保松了口气。不过后面一句话,又让他怒火中烧,刘大王宅使说最近身子不舒服,不方便见客,等身子大好了再去拜见他。李保心想这死太监真是嚣张啊。老子堂堂亲王,低三下四的求你,还敢这样,真是气煞人也!

    因为这刘大王宅使的事情,李保自个生起了闷气,吓得几个奴婢也不敢招惹李保,整个王宅内静悄悄的。掉根针都能听得到,铃儿和梁氏虽然很得宠爱,这个时候也是偃旗息鼓,不管发出半点声音,俩女急忙忙跑到八王爷府上找王乳母避难去了。

    胡零零看到她贰人出去了,心想自己也找个由头出去吧,因为自己就是宦官,主子生的就是宦官的气。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省的惹主子不开心,成了出气筒。

    胡零零正在想借口的时间,李保突然开口了,把魂不守舍的胡零零吓了一大跳。只听李保问道:“官家最宠信那些人?”胡零零急忙一个激灵,才想起,主子问的是皇上最宠信谁,想了想才答道:“官家宠信的人很多,像驸马都尉韦保衡韦使君、乐工李可及李武威还有还有,奴婢不记得了。”李保看了一眼胡零零。道:“你能记住他俩估计是:韦保衡是同昌公主的驸马,李可及是个乐伎出身而得高位的吧”胡零零一看郎君不生气了,马上马屁不要钱的拍上来:“郎君真是明察秋毫,慧眼识珠,奴婢佩服!”李保被胡零零的乱用成语逗笑了,原有的一点郁闷也消散了大半。

    对于这两人,李保是知道的,懿宗这位皇帝真是昏庸到家,对这两人的宠信也是到了溺爱的地步,后世的史料上记载了很多,懿宗赏赐的东西不计其数。不过这两人在懿宗死后都没得善终。韦保衡是个十足的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