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新气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新气象-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手熟练的上下翻飞,襦裙和亵衣就在身边飞散,接着他顺着优美嫩滑的美人锁骨慢慢往下探索,用舌尖轻拢慢挑,弄得女子轻呼急喘之际,他的手以经不老实的深入了禁地。

    等到他的手指感觉到了些许的泥泞后,他不再等待,腾出一条手来褪下了他的亵裤,并在口中吐出一口唾沫后,在身下套/弄了几下,然后对着身下的女子

第三百六十七章 爱戴() 
。十月金秋,渭州城外的梯田正处于丰收之际,处处都是收割谷物的农夫还有晾晒已经收割好的小米粟米,农人们虽然忙碌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带着甜甜的笑意。

    李保带着张承业、李倚和敬翔等人一同来到城外观看金秋的收成。作为渭州的主官张承业对于渭州的农业生产十分看重。虽然如今西北大都督府辖下的丰州滩(河套平原)产粮充足,还有蜀中可以供给,但是渭州当地的产粮也很重要。

    毕竟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十分落后,运送粮食在路上的损耗相当大,基本上损耗的和运送的差不多。

    而渭州城内的常驻人口将近三十万口之多,为了供养渭州城内众多的人口张承业肩上的担子一直都很沉重。看到今年渭州丰收的景象,张承业等人都十分高兴。

    如今渭州城外的耕地经过李保传授的积肥施肥法,田亩产量提升巨大,每亩地普遍增产三到五成。

    随着城内丁口的增多,城外新开垦的田亩也越来越多。渭州州府为了刺激民众多多开垦田亩,他们颁布了新垦土地十年内免征田赋的条令,并且田亩的田赋降为一成,并且鼓励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内贩。

    并且对于到渭州来贩粮食的商贩给予减免商税的优惠,并且还可以享有在渭州城内各项便利条件。

    同时李保还强调渭州各项制度一定要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严禁官吏食古不化,迂腐贪渎,若是发现立即严惩不贷!

    正因为李保的严格要求,渭州州府从上到下都是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生怕被秦王责罚丢人现眼。

    李倚看着城外劳碌不止的农民,他开口道:“六郎你看那些农夫那么辛苦都还不休息,真是能干!”

    “嗯,是的。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们,咱们大唐实在亏欠他们太多了,八郎记住日后你若是能够为政一方,一定要善待治下的民众,他们才是咱们大唐的根基。”

    “妙!大王所言深合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韵,若是大唐的官家能够如大王这般睿智,那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敬翔的话,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心塞,是啊,大唐盛世,国威远播,天下万邦莫敢不从,可是如今大唐苟延残喘,藩镇割据,若不是李保横空出世,这大唐的天下真不知道会到何种地步。

    张承业看着众人有些落寞,他立即道:“大王,不若咱们再往前走走吧,今日秋凉舒爽,咱们正可好好欣赏下这秋日的景色。”

    “张参军所言大善,走!”

    说完李保率先上马,然后往城外的官道上驰去,李倚不甘落后,他也立刻上马疾驰而去,也不管落后的敬翔和张承业等人。

    李保和李倚兄弟俩奔驰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停下了,易无极等人追的十分辛苦,毕竟李保和李倚兄弟俩的马匹都是祁连山马场所产的好马,而他们的马则是相对差了一些。

    张承业和敬翔等人都是文官,骑马奔驰的确不是他们所长,是以落在了后面。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李保兄弟俩已经在一个小村落里歇息许久了。

    敬翔看着李保随意的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和村里的农夫聊得很是投机。他看了张承业一眼,然后慢慢下了马,往李保身边走去。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啊?”李保很和善的问道。

    那个答话的老汉,看样子差不多有八十多了,他的年纪在大唐以及算是十分稀少的了。

    老汉说话清楚,身子骨也很硬朗,着实让人惊奇,倒是他和李保说话一点都不胆怯,看得出这个老人是见过世面的,不想一般的乡村野老。

    “好叫贵人知道,某家收成不错,今年比去年还多收了五成之多,再加上咱们家中的儿郎干活也算力,今年又开了二十多亩新田,由于州府有律令,所以这些新田收的米粟都是俺们自家所有的。”

    “那你家今天收了多少粟米?”李倚忍不住问道。

    老汉听到这里,忍不住炫耀道:“家中熟田十六亩,每亩一石半粮,新田少些,每亩地有半石多粮。今年除去十六亩熟田要上交一成外,家中还有将近三十多石粮呢,这都是咱们渭州的王爷提倡的施肥法,某等农夫才能收到这么多的粮食啊。”

    敬翔看到李保此时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并且他对那老汉十分客气。是以敬翔也不顾地上满是黄土,悄悄坐在树下,听着他们闲聊。

    “不知老丈今年高寿了?您老是哪里人,听着不像咱们渭州本地人啊。”张承业看到老汉挺健谈,是以他也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老汉看到眼前又多了几个贵人,而且这些新来的贵人都十分尊敬方才和自己交谈的年青贵人,他立刻明白这个年轻些的贵人肯定是个官职十分大的。

    是以他忙道:“某今年八十有三了,某老家是扶风的,黄巢乱匪来了,某就带着家人一起往西边逃难来了,后来在路上遇到咱们渭州的官人们,是以听从他们的指示来了渭州,到了渭州县里的官吏对某等都十分客气,不但安排某等的住处还给某等送来衣物和吃食,后来更是给某等分配了良田。

    如今家里的儿郎们年岁都不小了,也都该成家了,是以老汉还想着今年粟米丰收,就让儿郎们赶紧晾晒好了,就去州府发,然后攒了钱财给儿郎们娶个个婆姨。”

    听到这里,众人齐齐笑了起来,李保更是哈哈笑道:“老丈您年纪这么大,身子骨还如此好,当真让人羡慕。家中的事情只要能够顺遂平安那就成了!”

    “贵人说的是啊,老汉也不求能够多福多寿,只要家中子女孝顺,某等日子顺遂就是比任何时候都满足了。”

    李保点头称是,李倚则是一脸的好奇,他道:“老丈你多福多寿不好吗?为何只想着家宅子女平安顺遂?”

    “小郎君有所不知,老汉这年岁都是从阎王爷他老人家哪里偷来的,哪还敢再奢望多福多寿,老辈人常教导某,人心戒贪,知足方能长乐。”

    “老丈说的有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如此质朴的哲理,当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老丈请受某一拜!”李保说完就要对着老汉作揖。

    老汉忙起身拦住李保,大声道:“使不得啊,郎君一看就是识文断字的有为贵人,老汉不过是信口胡诌老辈人的教诲,哪里有什么哲理啊。郎君折煞老汉了!”

    敬翔看到李保如此谦逊,他当真有些意外了,于是他忙上前劝阻李保道:“大王,快别这样了,你这样只会让老丈更加为难。”

    “什么,你叫这个贵人大王?难道他就是咱们渭州的吉王爷吗?天哪,老汉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了天上神仙下凡的吉王爷啊,快来人呢,吉王爷到咱们村里来了。”

    老汉的呼喊,立刻召来了更多的村民,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一个村子全都轰动了,吉王来了!

    作为渭州治下的民众对于渭州吉王李保,那都是天天念叨在嘴边的神人,他们日思夜想的人竟然站在了眼前,他们都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气宇轩昂的少年,还有跟随的大批随从,他们立刻相信了老汉的话,于是村民们纷纷拜倒在李保面前。

    李倚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静,这六郎当真如神人一般了啊,自己啥时候才能有这么多的人来敬仰爱慕呢? 。

第三百六十八章 伏俟城攻防战(上)() 
伏俟城内,新任可汗辛力合正坐在堂中的高座上,看着堂下的众多属下,他的脸色十分难看。

    “可汗容禀,欧阳夫人她要求可汗率众投降,承认小世子的地位,并且尊小世子为主。不然她就会带着渭州虎翼军的铁骑踏平咱们伏俟城,届时某等俱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说话的乃是辛力合的亲信阿里木,他代表辛力合可汗去同欧阳清霜谈判,如今欧阳清霜的答复十分干脆,丝毫不给辛力合任何面子。

    “混账,那个贱女人以为傍上了渭州的那个唐人王爷就以为这伏俟城是她说了算吗?”

    “可汗息怒啊,那个女人不管怎么说都是老可汗的妻子,并且老可汗在世时也是十分喜爱小世子的。并且咱们同渭州的合作对咱们吐谷浑人来说也算是十分有利的”

    说话的人乃是吐谷浑的大相得里安,他是阏利隆可汗的亲信,在吐谷浑人中拥有强大的威望,是以他的话,辛力合也不愿随意打断他。

    等到得里安说完之后,辛力合才涩声说道:“大相有所不知,那个女人为父亲妃子的时候,不忠于父亲,那个孩子他是孽种。”

    “什么?!”

    堂中的吐谷浑人都纷纷惊奇出声,他们对于这个秘密十分震惊,怎么会是这样?

    辛力合沉痛的说道:“当年那个渭州宗室前来咱们伏俟城的时候,他谎称自己是秦氏商团的少东主,而父亲和那个贱女人轻信了李保的谎言,亲自把他请来城主府中热情招待,可是父亲因为被那个唐人的巧言令色哄得高兴,是以大醉,而那个贱女人则是和那人趁着酒意成了苟且之事。再然后那个女人就怀了身孕,就是如今那个孽种!”

    听到这里,众人全都愤怒起来,这等屈辱的事情,谁能忍得了?他们纷纷骂道:“杀死那个贱人,踏平渭州!”

    而大相得里安却面色平静,等到众人的呼喊停歇之际,他开口问道:“这等密事,可汗是如何知道的?”

    辛力合再次面泛苦涩,他沉痛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那日城主府中的当值的仆从中有一个乃是跟随过某,他当时发现了这等密事后,立刻潜逃到了某那里,然后等某回到府中后发现那日当值的仆从基本不是死了就是被变了。但是这等丑事,某本想遮掩了事的,但是如今父亲病逝,那个女人立刻去了渭州搬来了救兵,面对强兵压境,咱们的勇士中却大多心怀鬼胎,是以某只好把这件丑事说出来,为得就是咱们大家都能团结一心,抗御外侮!”

    辛力合所说的这些话,大多是凉州来的使者所教的,而欧阳清霜同李保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阏利隆可汗病重之际,他亲口告诉了父亲真相,是以阏利隆因为太过气愤伤怀,进而病逝。

    阏利隆可汗临死时曾经告诫过他要防备渭州人,阏利隆可汗教导他须缓缓图之,可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等他一死就这般心急火燎的同渭州划清界限了,并且还大张旗鼓的要杀掉欧阳清霜。

    但是欧阳清霜奸猾如鬼,在得知阏利隆可汗咽气之际就立刻消失无踪,令辛力合十分郁闷。如今渭州虎翼军以阏利隆可汗小世子的名义指责辛力合弑父背族,如今已经兵临伏俟城势力范围。

    作为新任的吐谷浑人可汗,辛力合本还是志得意满的,可是他的手下在渭州虎翼军的强力攻击下,溃败如水,他的心情立刻低落至极。

    如今他聚集族中的贵族和头人,想要他们想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这个说咱们发挥族人游骑的特长,四处袭扰虎翼军的侧后粮道,让他们没有军粮自溃,可是争论到了最后,他们立刻发现这个策略不行,因为虎翼军在进入吐谷浑境内后,乃是以小世子的名义而来,而且吐谷浑境内的唐人十分团结,他们大多来自渭州,并且还占据着吐谷浑境内的众多要点。虎翼军一到,他们纷纷送衣送粮,并且免费粮草马匹还有人给虎翼军消息。

    而且很多吐谷浑人都十分不满辛力合的统治,他们大多指责辛力合连同他的两个弟弟都被骂的狗血淋头。

    又有人提议集结吐谷浑人全部兵马在伏俟城下同渭州人决一死战。

    这个建议遭受了大多数人的唾弃,渭州人以往的战绩,大多都是用吐谷浑人和吐蕃人书写出来的,吐谷浑人虽然勇猛,但是面对渭州的火炮,再大的阵势也会立时崩溃的。

    接下来众人又提议依城坚守,待援。可是他们悲哀的发现如今半数的吐谷浑人已经打定主意坐看双方争斗了,并且渭州的虎头军和虎牙军陈兵鄯州一线,挡住了河西过来的任何援兵。

    一番议论,无计可施的这下子众人都立刻心如死灰,该怎么办?

    辛力合看着堂下众人如此惶惶无计,他心中更加愤怒了,自己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