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新气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新气象-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晨练完毕,所有军士都被长官带领到食堂用饭,因为这段时间的运动量加大,李保吩咐张清平还有张承业他们加强对军士的营养供应。

    普通唐人都是实行两餐制,上午八点多钟吃一顿,然hou到了下午五点多再吃一顿。在李保来到军营后立刻改成三餐制,另外对于军士的蛋白质摄入,李保吩咐张承业在周围的渭水和洮水中加大捕鱼的力度,另外再发出告示,大量收购渔民的鲜鱼和河虾等水产。

    还吩咐张承业在渭州城中大力养殖鸡鸭鹅等家禽,然hou储存蛋类,给军士加餐。

    渭州新军的兵士在辛劳锻炼了一早shàng后,吩咐奔进食堂就餐。但是军中的食堂对于所有军士同时用餐是不够的,所以李保提出,锻炼完毕后,到了食堂门口在进行一次加试,就是拔河比赛。

    这样输的队伍就必须等着赢得队伍用完饭才能去就餐,当然由于渭州军内的有好几个军种,所以比试都是在军种内部举行。

    当比试完毕后,胜利的队伍得以洋洋的先进qu吃饭,失败的只好瞪着大眼看着别人先挑好的吃,而且还得帮助胜利的队伍洗刷碗具,这种明面上的比试比在暗地里互相不服气有效多了。

    至于军种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李保打算后面在进行一些团队比赛比如马球,蹴鞠还有拔河等。

    通过这种互动性和协调性极强的比赛,进而消除兵士和兵种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心理。另外比赛也能够培养军人的荣誉感,增进队友之间的友情和了解。

    军士们好不容易吃完了饭,稍事休息后,接下来的就是更苦的差事了,队列训liàn。

    这个队列训liàn是渭州新军自成立以来都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兵士大多是农家子弟出身,没有受过教育,对于这个强调前后左右的队列训liàn十分头疼。

    不过自从少年贵人来后,渭州新军的军士们心中感到轻松了许多,因为这个少年贵人很有妙法。

    军士最头疼的就是左右的概念,其他几位军主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更别说自己手下的人了,所以少年贵人来到后,他提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最简单方法。那就是脱鞋,既然分不清,那就用一只脚穿鞋一只脚不穿鞋来分辨。

    这个方法果然灵光,再痴傻的兵士面对一个光脚和一只有鞋的脚感受最直接。几日训liàn下来,兵士们的队列训liàn效率大幅上升。

    上午训liàn完毕,下午就是兵种训liàn了,骑兵练骑术,刀盾兵练攻防,陌刀兵练刀法,炮兵自然是练装炮和打/炮了。

    对于各兵种的训liàn,李保都很放心,但是炮兵那里他有点担心,毕竟这个时代火炮是新鲜事物,怎样操作火炮成了渭州新军的心病。

    李保一直在长安鞭长莫及,渭州新军的火炮营对于火炮的一些操作和装配等都是比较模糊的,一直都在慢慢摸索当中。

    午后的辰光十分短暂,所以各兵种都十分珍惜白日的训liàn,李保带着未央子和张清平等人一起往火炮营走去。

    火炮营如今是在周瑞在管带,毕竟他和李保认识的最早,且为人精明,所以这火炮营这个大火力部队就成了他的手下。

    不过日常的管理和训liàn都是他的副手在带,等到李保一行人到了火炮营的时候,营房内一个白面的军官立刻迎了过来,然hou恭敬的给李保行礼。

    这个军官李保看着面熟,仔细想了想方才想起此人是谁来。他呵呵笑着:“对着他道:“杨干好久不见了,想不到你如今已经是炮营的虞侯了。”

    那白面军官嘻嘻笑着:“郎君好记性啊,这么多年了,郎君还能记得奴婢,当真让奴婢欣喜。当年奴婢在十六王宅大败神策军后,奴婢就依大王的吩咐到了城外的第一庄那里跟着匠人钻研火炮。后来张团练使创立渭州新军,奴婢就跟着过来了。”

    周瑞也是知道李保善待宫人的,特别这个杨干还是李保府中的老人了,所以他就任火炮营指挥使后,立刻提拔了杨干等老人,并在他们的带领下,这火炮营总算是成立了起来。

    “郎君不知道,咱们火炮营很多的问题都是杨干他带着手下的儿郎日夜钻研才解决的,比如咱们的火药在长途运输后,效力会大减,后来杨干他们潜心研究才发现,咱们配置好的火药会因为运送过程中的晃荡,造成成分沉淀,所以效用降低。”

    周瑞的话,让李保很是吃惊,这个问题他是没用概念的,只知道配置比例,却不知道这些实际问题,杨干居然能够找到原因并想到解决方法,可见人的智力在古今来说,真的相差不大,只是自己占了后世知识大爆zhà的便宜。

    他饶有兴趣转向杨干,微xiào问道:“杨虞侯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杨干挠了挠头,随意的道:“这个最好解决了,既然他们配置后是粉末的,运送难免会沉淀,奴婢想只要他们能够牢牢抱成团,那自然不会被轻易分开,于是奴婢把配置后的火药用水打湿做成火药丸,这样既不能让药力失效,又能防止运送过程中突遇明火。”

    听完杨干的话,李保十分欣喜,他手下的人爱钻研,能钻研,这比什么都宝贵,他哈哈一笑对着杨干道:“你们火炮营有功,每人赏钱一百文,你的功劳甚大,我要单独赏你十贯钱。”

    杨干听了喜不自胜,但是他却没有任何骄矜之色,他悠悠道:“感谢郎君赏赐,只是此事不是奴婢一个人的功劳,所以奴婢恳请郎君能把这些钱再次赏给营内的其他军士。”

    李保对着众人道:“好,就准你所请,不过这件事一定要让全营的人都知道。”

    李保这样说自然是为杨干扬名,让所有的人都感激杨干,这样他的兵士只会更加拥护他,也更听他的话。

    周瑞闻言,立刻应命。

    “咱们叙旧就到此吧,接下来该去看看咱们的火炮营了。”李保说完,当先向营内走去。

    思%路%客siluke*info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练兵 下() 
往年都很平静的渭源县城内,吐蕃人三三两两的坐在自家的庭院内,汉人奴隶都在热日下辛苦的劳作着,对于汉人奴隶,吐蕃人是不用吝惜的,反正这些曷骨萨本(军户)都是贱种。/,

    卡隆达娃舒服的享用着冰镇绿豆汤,这种炎炎夏日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他是渭源县豪奴东岱护持(步兵千户团)团的判官,也是渭源县最高级别的吐蕃人。

    卡隆是吐蕃人的大姓,翻译成汉语就是“刘”,代表卡隆老爷是吐蕃人的高等贵族,往年卡隆达娃都很潇洒。尚廷心那个叛徒进献河州、渭州后,唐人虽然收回了这两州不过他们军力颓废,对于吐蕃人还是畏惧的很,这不渭州的渭源、鄣县两县还是落到了吐蕃人的手里。

    不过这渭州城自从去年来了个团练使后,渭州地面上开始变得很不平静了。面对着渭州城日益强大的实力,卡隆达娃也在一天天的担心着。

    不过担心归担心,毕竟这唐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卡隆达娃老爷喝完了绿豆汤,正准备午睡一下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个人。

    那是个阿柴骑兵(吐谷浑骑兵)他满头大汗,风风火火的闯进了卡隆达娃老爷的房间。

    听到门扇被粗鲁推开的声音,卡隆达娃很不高兴,他怒喝道:“你是吃了牦牛胆子了吗,慌慌张张的,这门乃是用樟木做的,弄坏了,把你卖了也不够!”

    来人不敢犟嘴,他只得跪在地上,急声道:“禀告达娃老爷,外面来了唐人,他们要”

    “要什么?快点说。真是欠收拾,你们这些贱奴才,回个话也是吞吞吐吐的。”卡隆达娃愤声道。

    那个吐谷浑骑兵吸了口气,稳定了心神,大声道:“他们要攻城!”

    卡隆达娃听到此处,霍的一下站起身来,他走近前来,一把抓住那个肮脏的吐谷浑骑兵的衣领,大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吐谷浑骑兵不敢看卡隆达娃,他低着头,唯唯道:“嗯,都是真的,唐人已经到了城门前了。”

    往年都很平静的渭源县城内,吐蕃人三三两两的坐在自家的庭院内,汉人奴隶都在热日下辛苦的劳作着,对于汉人奴隶,吐蕃人是不用吝惜的,反正这些曷骨萨本(军户)都是贱种。

    卡隆达娃舒服的享用着冰镇绿豆汤,这种炎炎夏日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他是渭源县豪奴东岱护持(步兵千户团)团的判官,也是渭源县最高级别的吐蕃人。

    卡隆是吐蕃人的大姓,翻译成汉语就是“刘”,代表卡隆老爷是吐蕃人的高等贵族,往年卡隆达娃都很潇洒。尚廷心那个叛徒进献河州、渭州后,唐人虽然收回了这两州不过他们军力颓废,对于吐蕃人还是畏惧的很,这不渭州的渭源、鄣县两县还是落到了吐蕃人的手里。

    不过这渭州城自从去年来了个团练使后,渭州地面上开始变得很不平静了。面对着渭州城日益强大的实力,卡隆达娃也在一天天的担心着。

    不过担心归担心,毕竟这唐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卡隆达娃老爷喝完了绿豆汤,正准备午睡一下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个人。

    那是个阿柴骑兵(吐谷浑骑兵)他满头大汗,风风火火的闯进了卡隆达娃老爷的房间。

    听到门扇被粗鲁推开的声音,卡隆达娃很不高兴,他怒喝道:“你是吃了牦牛胆子了吗,慌慌张张的,这门乃是用樟木做的,弄坏了,把你卖了也不够!”

    来人不敢犟嘴,他只得跪在地上,急声道:“禀告达娃老爷,外面来了唐人,他们要”

    “要什么?快点说。真是欠收拾,你们这些贱奴才,回个话也是吞吞吐吐的。”卡隆达娃愤声道。

    那个吐谷浑骑兵吸了口气,稳定了心神,大声道:“他们要攻城!”

    卡隆达娃听到此处,霍的一下站起身来,他走近前来,一把抓住那个肮脏的吐谷浑骑兵的衣领,大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吐谷浑骑兵不敢看卡隆达娃,他低着头,唯唯道:“嗯,都是真的,唐人已经到了城门前了。”往年都很平静的渭源县城内,吐蕃人三三两两的坐在自家的庭院内,汉人奴隶都在热日下辛苦的劳作着,对于汉人奴隶,吐蕃人是不用吝惜的,反正这些曷骨萨本(军户)都是贱种。

    卡隆达娃舒服的享用着冰镇绿豆汤,这种炎炎夏日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他是渭源县豪奴东岱护持(步兵千户团)团的判官,也是渭源县最高级别的吐蕃人。

    卡隆是吐蕃人的大姓,翻译成汉语就是“刘”,代表卡隆老爷是吐蕃人的高等贵族,往年卡隆达娃都很潇洒。尚廷心那个叛徒进献河州、渭州后,唐人虽然收回了这两州不过他们军力颓废,对于吐蕃人还是畏惧的很,这不渭州的渭源、鄣县两县还是落到了吐蕃人的手里。

    不过这渭州城自从去年来了个团练使后,渭州地面上开始变得很不平静了。面对着渭州城日益强大的实力,卡隆达娃也在一天天的担心着。

    不过担心归担心,毕竟这唐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卡隆达娃老爷喝完了绿豆汤,正准备午睡一下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个人。

    那是个阿柴骑兵(吐谷浑骑兵)他满头大汗,风风火火的闯进了卡隆达娃老爷的房间。

    听到门扇被粗鲁推开的声音,卡隆达娃很不高兴,他怒喝道:“你是吃了牦牛胆子了吗,慌慌张张的,这门乃是用樟木做的,弄坏了,把你卖了也不够!”

    来人不敢犟嘴,他只得跪在地上,急声道:“禀告达娃老爷,外面来了唐人,他们要”

    “要什么?快点说。真是欠收拾,你们这些贱奴才,回个话也是吞吞吐吐的。”卡隆达娃愤声道。

    那个吐谷浑骑兵吸了口气,稳定了心神,大声道:“他们要攻城!”

    卡隆达娃听到此处,霍的一下站起身来,他走近前来,一把抓住那个肮脏的吐谷浑骑兵的衣领,大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吐谷浑骑兵不敢看卡隆达娃,他低着头,唯唯道:“嗯,都是真的,唐人已经到了城门前了。”往年都很平静的渭源县城内,吐蕃人三三两两的坐在自家的庭院内,汉人奴隶都在热日下辛苦的劳作着,对于汉人奴隶,吐蕃人是不用吝惜的,反正这些曷骨萨本(军户)都是贱种。

    卡隆达娃舒服的享用着冰镇绿豆汤,这种炎炎夏日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他是渭源县豪奴东岱护持(步兵千户团)团的判官,也是渭源县最高级别的吐蕃人。

    卡隆是吐蕃人的大姓,翻译成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