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新气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新气象-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过了销售统计表,李保眉头紧蹙,前几日他给那些豪门大户的子弟们下完最后通牒后,似乎效果不大。

    杨严看了看李保,微笑道:“六郎,目前这个国债的事情,某看也差不多了。这二十万贯也够我们顶一阵的了。

    而且城中的豪门大户大多是朝中勋贵之后,若是太过强硬怕是不好收拾,另外这国债的利息十分之高,若是咱们三年后还不上,某等岂不是要担上‘卖国’的骂名。”

    李保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官吏,他知道杨严作为主管财政的度支宰相,如今也很是为难,毕竟他杨氏在京中不论是家世还是底蕴都不算是高门。

    杨氏远比不上韦、杜、萧等京兆望族,更不用说崔、卢、郑等五姓家族。虽然皇帝给了杨严全权之责,但他还是存了留后路的心思。

    但是李保作为未来人,他明白这个大唐的都城长安在不远的将来就将会被兵灾**所毁弃,届时不要说那些豪门大户,就是大唐帝国都将成为历史的尘埃。所以李保打定主意狠狠的捞一把,这些豪门大户的钱,他不宰,只会白白便宜黄巢那些反贼。

    李保微微笑道:“杨师莫要担心,既然这些政策是我提出的,我自然为你谋的周全,绝不会让你为难。杨师只要听我的,一准没错。

    杨严迟疑道:“六郎的智谋,为师自然是认同的,只是这些豪门大户,根基深厚,只怕你我难以动摇啊。”

    李保嘿嘿一笑,“既然你我动摇不了,那就换了刀枪来说话好了。”

    “六郎想要动粗?只怕不妥吧,这些豪族门人子弟众多。到时一起发难,届时奏章雪片一样飞来,只怕咱们师徒身败名裂为时不晚啊,”杨严担心的道。

    “杨师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个我早就有了准备了。官家那里我已经安排了人帮我们挡住奏章。另外官家那里我也已经给他说过了,此次若想借到钱,必须要沉得住气。而且咱们的步调一定要一致。”

    “官家答应了?”

    “自然是答应了,你想官家连严令富户捐献一半家产的事情都能答应,如今国库缺钱,官家忧心国事,怎会不支持咱们。况且咱们发售国债乃是苦心为国,另外咱们大唐危急之时,更需要臣子尽心国事,他们不愿购买国债,就是不爱国。那咱们就不要对他们客气了。”

    杨严听李保说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和支持,这下没了后顾之忧,心中大定。于是道:“六郎打算从那家开始?”

    李保嘿嘿一笑道:“这个自然是从家族最大的那家来动手了。”

    杨严想了想道:“六郎打算动的是崔家吗?这个只怕不好吧,崔相公上次在政事堂被你骂的中风之后,朝廷上下都对六郎颇有微辞了”

    “唉,杨师想哪里去了,崔相公那里咱们自然不能动,不过除了崔相公,还有个家族更大的宦官家族啊。”

    杨严捻了捻颔下的短髯,微笑道:“嗯,说的也是,某怎么忘了田中尉家和西门中尉家了呢。”

    胜业坊,田家老宅,如今田府的主人是田令孜,自从前任神策军左军中尉田献銛病死后,这个宅子就归属到了田令孜的名下,田令禹更是被田令孜排挤出去了。

    田献銛逝去后,本是田令孜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想这些全都被吉王李保给破坏了,因为从高空摔伤他还在不能下床行动,但是今日的事情,已经容不得他再忍耐了。

    政事堂户曹的官吏一大早带着人来到了田府中,要求田中尉购买国债券。

    田令孜心中清楚这个国债券乃是吉王李保搞出来的,他如今这样都是那吉王害的,他很想让人把这些官吏打出去,但是他不能。

    如今人人都知道,神策军中尉田令孜已经完了,他成了一个笑柄,一个废人。就连神策军左军中尉的职事也被田令禹那厮给顶替了。

    田令孜百般无奈,只得吩咐官家购买了五万贯的国债券,他知道这些国债券就是一堆废纸,但是这堆废纸他也得含恨买下。

    他在宫中的眼线已经告诉他了,如今吉王已经从官家那里得了圣旨。谁若是不购买国债券,谁就是对大唐不忠。他可不想这时候再让官家对他有别的看法,所以田令孜咬牙买了五万贯的国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醴泉坊西门家,西门匡范面对来势汹汹的政事堂户曹官吏,也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乖乖购买了五万贯的国债券。

    在啃下了神策军中尉两大宦官后,户曹的官吏们信心大增,呼啸冲入了长安城众多的高门大族的宅院之中,这一次,他们不在谦卑,他们更加志气高昂。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光,大唐国债券的销售额节节攀高。

    李保赶到兴隆钱庄皇城内的总部的时候,杨严已经到了两刻钟(30分钟)了。看到李保到了,杨严没有因为李保的迟到而介意。只是对他招招手道:“六郎且来看看如今国债和彩票的销售情况。”

    李保从杨严手中接过销售表,这上面记录了国债和彩票自从发售以来每日的销售额和汇总情况。

    国债发行的最早,也是瞄准长安城内的富商大户为潜在目标,一个多月下来,也才销售了不到二十万贯。离李保定的百万贯目标,还很远。

    彩票较国债发行又晚了些日子,但是彩票因为价格低廉,销售日渐火爆,大半月下来如今已经盈余了两万贯。照这个趋势下去,到明年彩票就能有个大的突破了。

    看过了销售统计表,李保眉头紧蹙,前几日他给那些豪门大户的子弟们下完最后通牒后,似乎效果不大。

    杨严看了看李保,微笑道:“六郎,目前这个国债的事情,某看也差不多了。这二十万贯也够我们顶一阵的了。

    而且城中的豪门大户大多是朝中勋贵之后,若是太过强硬怕是不好收拾,另外这国债的利息十分之高,若是咱们三年后还不上,某等岂不是要担上‘卖国’的骂名。”

    李保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官吏,他知道杨严作为主管财政的度支宰相,如今也很是为难,毕竟他杨氏在京中不论是家世还是底蕴都不算是高门。

    杨氏远比不上韦、杜、萧等京兆望族,更不用说崔、卢、郑等五姓家族。虽然皇帝给了杨严全权之责,但他还是存了留后路的心思。

    但是李保作为未来人,他明白这个大唐的都城长安在不远的将来就将会被兵灾**所毁弃,届时不要说那些豪门大户,就是大唐帝国都将成为历史的尘埃。所以李保打定主意狠狠的捞一把,这些豪门大户的钱,他不宰,只会白白便宜黄巢那些反贼。

    李保微微笑道:“杨师莫要担心,既然这些政策是我提出的,我自然为你谋的周全,绝不会让你为难。杨师只要听我的,一准没错。”

    杨严迟疑道:“六郎的智谋,为师自然是认同的,只是这些豪门大户,根基深厚,只怕你我难以动摇啊。”

    李保嘿嘿一笑,“既然你我动摇不了,那就换了刀枪来说话好了。”

    “六郎想要动粗?只怕不妥吧,这些豪族门人子弟众多。到时一起发难,届时奏章雪片一样飞来,只怕咱们师徒身败名裂为时不晚啊,”杨严担心的道。

    “杨师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个我早就有了准备了。官家那里我已经安排了人帮我们挡住奏章。另外官家那里我也已经给他说过了,此次若想借到钱,必须要沉得住气。而且咱们的步调一定要一致。”

    “官家答应了?”

    “自然是答应了,你想官家连严令富户捐献一半家产的事情都能答应,如今国库缺钱,官家忧心国事,怎会不支持咱们。况且咱们发售国债乃是苦心为国,另外咱们大唐危急之时,更需要臣子尽心国事,他们不愿购买国债,就是不爱国。那咱们就不要对他们客气了。”

    杨严听李保说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和支持,这下没了后顾之忧,心中大定。于是道:“六郎打算从那家开始?”

    李保嘿嘿一笑道:“这个自然是从家族最大的那家来动手了。”

第二百零五章 飞钱的规则() 
感谢1蓝橙1的打赏,阿庸拜谢!

    乾符五年年末的时候,在喜迎接新年的人们突然发现官府接连发布了关于使用飞钱的三个律法。¥f,分别是大唐新颁飞钱律、大唐铜钱足贯律以及大唐禁止绢帛代钱律。

    这三个心律法规定了长安城中不再允许绢帛代替铜钱使用,另外严禁使用不足贯铜钱,剩下的就是春夏两税必须到兴隆钱庄兑换新颁的“飞钱”交纳。

    兴隆钱庄代替了原来的柜坊,外地来长安城需要用金银兑换铜钱的人发现,他们用金银兑换出来的全部都是花花绿绿的纸钱。

    外乡人听了钱庄伙计的劝说,半信半疑的拿着些纸片到了东西市购买物品,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东西市的商贩都很欢迎他们使用这种画纸。

    另外若是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穿着奇怪衣服的伙计,带着一张张的花色纸片,来到各个商贾或者摊贩跟前,向他们介绍到兴隆钱庄存钱的好处,不光有利息还能够保证安全。

    若是摊贩或者商贾没有存钱的打算,那些钱庄的伙计就会向自己潜在的主顾推荐贷款这项业务。

    “贵人,若是急用钱,可以选择兴隆钱庄,那里利息低,钱还足。想借贷多少都能满足,您若不相信小子的话,那您知道朝堂上的杨严杨相公吧,咱们兴隆钱庄就是杨相公奏请官家开办的。您若还不信的话,那您知道吉王爷吧,咱们这兴隆钱庄可是吉王爷开办的。这您该信了吧,哎,对了。要存钱、借钱都请要到兴隆钱庄。”

    不到一个月,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人们都知道了,新开办的兴隆钱庄不但能够借钱,存钱还能办理原来的大额钱币运送服务。

    兴隆钱庄随着吉王爷的千金楼在大唐几个重要的地方都开办了分店。分店目前只是用来开办大额钱币运送服务。

    兴隆钱庄的大掌柜们如今有了一项新的任务,每个人都必须能够结交一个各地藩镇在京中的进奏院的院使。结交了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们采用兴隆钱庄的飞钱。

    龙门镖局这个新生的物流企业承担着为兴隆钱庄转移大额货币的业务。并且开办有偿押镖服务。

    随着兴隆钱庄的声名鹊起,飞钱也渐渐被人们接受,兴隆钱庄的飞钱根据面值分为了,百文钱、一贯钱、五贯钱、十贯钱、百贯钱、五百贯钱、千贯钱。

    一贯钱以下只单独发售百文钱面值的,毕竟市面上还有铜钱在流通,所以李保不能心急,一次性把铜钱取消,需要慢慢的让人们接受纸/币,等到时间成熟后再取消铜钱不迟。

    为了加强飞钱的流通,李保命令彩票发售的时候,故意操纵四等彩的中奖人数,一下子刺激的长安城中人们的购买彩票的激情狂升。

    新版飞钱的发行,让杨严和户部的官员十分兴奋,这个飞钱就是用纸制作的,虽然印制过程复杂,但是飞钱是纸的材质,这可比铸造铜钱省事多了。

    所以户部的官员跃跃欲试的撺掇杨严,意欲多多印制飞钱,并以此代替铜钱,这样他们卖国债的利息就好解决了。再多的利息都没事,到时只要印制飞钱就行了。这些纸/币可以随便印。

    杨严听到属下的谏言后,颇为心动,于是在十二月初的时候,杨严下帖约见李保。地点就定在兴隆钱庄总部。

    杨严同李保见面的目的就是商讨增发纸质飞钱的事情,并以此探问下李保用纸/币取代铜钱的看法。

    李保接到拜帖后,就欣然应约。并邀请同样闲暇无事的敬翔和赵文质一起去见杨严。

    敬翔和赵文质想要通过李保的途径行卷的事情,李保已经知晓了,对于他们的所请,李保一口答应。

    大唐的科举相对宋代或者明清时候是远远不如的,首先从考试的难易程度来看,远不如后世的科举。

    大唐的科举以明经科为最容易,考察的内容无非就是背诵经典,同后世的缺词填空十分相似。所以明经科的状元容易被人轻视,以致许多读书人以考明经科为耻。

    最为难考的是进士科,这里面占主要分数的还是诗赋,已及考生在社会上的名气,剩下的就是考经义策论,难度大大增加了,因此许多人考了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考上。

    所以唐代的士子中流传这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经很老了,五十岁靠上进士科还算是年轻人。

    其二就考试的频率来看,大唐的科举几乎是年年考,后世的科举基本是三年一考。大唐每年取中的进士有几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