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新气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唐新气象-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他结交田献銛和吴一品两大权阉,并深得先帝喜爱,居然不争帝位,甘心让与官家,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郑畋还不曾遇到过如此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而此人还只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皇子。这个问题在他心底已经数年了,每次见到李保他都想脱口问他,但是他一次次忍住了。

    今日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他决定不再忍耐,所以郑畋对着李保问出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吉王这样做到底是为何?”

    是的,你到底是为何呢?李保苦笑了一下,然后对着郑畋道:“我说了,也许郑使君不会相信,这个事情,也困扰了我很久,既然郑使君问起,我索性就说出来。既能平我心绪,又能解你之惑。”

    “哦,既如此,大王且请讲来,老朽今日就和大王打开心扉共话南山了。呵呵”

    听到郑畋的笑声,李保也笑了笑,淡然道:“我初生之时,在宫中久历艰险,母亲虽得大人宠爱,但最终还是丧命在郭淑妃之手。

    母亲逝去后,宫中的欺凌更甚,我以少年之心久置于污秽染缸之中,但我之心却没有浸染分毫,只因为我身边有些人护我爱我,让我免受更多的欺凌。

    从那时我就发誓,日后我若能自主,宁愿不要那滔天的权势,也要我爱之人及爱我之人都能吃得饱穿的暖不再受人欺凌,守护他们都能平安顺遂,我即可心安,这也是我之心愿,所以当年我视皇位如浮云,并和那田氏反目的根本原因。

    在场不光郑畋就连胡三宝都被李保的言语打动了,胡三宝更是想起和李保当年在金銮殿中相依孤苦的时候,他不禁眼泛泪光。倒是一旁的未央子丝毫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看着,仿似在观看一场戏剧。

    郑畋从李保的话语中,解了他的心结,并理解了李保的苦心,从而放开了对李保的敌意和防备。既然李保只想守护他热爱的大唐,那么老夫就帮他一帮,也算是为大唐尽一份心力。

    于是郑畋和李保就凤翔镇的经营和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凤翔节度使衙门下设的兵士就组成招募深入交换了意见。

    李保提出,凤翔镇的兵团组建以第一庄内的庄丁队为骨架,并且李保为凤翔镇提供人员技术支持,兴建屯田、练兵、武器工坊还有开办工场等作为技术顾问。

    另外李保提出在凤翔北部靠近吐蕃势力范围的地方作为第一庄的基地,那里划归第一庄自制,每年只向凤翔节度使衙门上缴赋税。

    对于这个自治区,郑畋和李保反复交锋,他同意划归李保一个州作为自制之用,另外李保每年必须提交赋税三十万贯。

    李保听到这个要求,心疼的直打颤,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具体那个县,李保需要派人查看之后再做确定。

    双方约定自治县上日后若有重大问题,当双方协商解决,不可独自处理。于是双方就达成的协议各自满意至极。从而李保带着郑畋到华清宫内歇息,并为他安排了宜春汤中泡个温泉。

    等到了晚上,李保主持了对郑畋一行人的接待宴会,并正式把他的核心班底和郑氏做了彻底的展示和交底,以此作为和郑氏合作的诚意。

    晚宴过后,李保心情大好,如今他身上的伤口基本已经结疤了。行动方面少了很多不便,既然此次兵乱已经解开,后续的事情,还是要进行。

    丁八道安排追捕的人已经回来了,乱军首领许虞候的尸体在山中被发现,那个李管事踪迹全无。

    既然抓不到这个李管事,那就没办法对田令孜发难了,得知这个结果后,李保感觉有点遗憾,不过胡三宝很是气氛。

    连连大骂田令孜忘恩负义,以德报怨丝毫不顾年当初郎君提携他的恩情。

    看到胡三宝如此气愤,李保心中却思虑甚多,一是他觉得胡三宝倒是很适合当一个军人,他生性耿直,不善于伪装自己,或许是太年轻的缘故了,他还不懂得控制他的言行;也有可能胡三宝在借此机会来表达忠心。

    李保为自己的多疑感到困惑,连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都要怀疑,自己这是真的具有了奸雄和霸主气质了吗?

第一百八十一章 收尾() 
感谢谜独白的打赏,阿庸拜谢!

    翌日,李保起了大早,先去山道上慢跑一圈,然后回到飞霜殿和铃儿胡三宝三人共同吃了早饭。 然后李保去探望张清平。这家伙身上有几处受伤甚重,幸好他身子强健,才能有落下什么残疾

    等到李保来到安置他们的瑶光楼的时候,正碰上李颖前来探望张清平。看到李颖如此主动,李保很是高兴,这次的乱兵袭杀,让李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未来的夫婿。

    另外李颖也因为张清平战斗时指挥若定的气质和杀敌时奋勇向前的英姿所折服。

    是以自从山上解围后,李颖对于张清平的照顾十分尽心。这几日除去飞霜殿看过李保一次外,大部分时间李颖都是在这里照看张清平的。

    李保和李颖见过礼之后,姐弟俩携手到了屋内看望张清平。

    张清平如今恢复的很好,幸亏未央子在此,所用的伤药都是极珍贵的,所以张清平的伤势在暑夏中并没有什么发炎的症状。

    李保和张清平闲聊了两句,然后就打算告辞的,这时服侍张清平的侍从端了汤药过来,李颖一看,很自然的接过汤药,然后坐在张清平榻边。

    李保看到姐姐如此主动,而且温柔,当即对着张清平挤眉弄眼的,张清平在李颖面前本就放不开,再加上李保在此做鬼脸,他忍得更是辛苦。

    李颖刚要给张大郎喂药,却发现未婚夫的异常,回头一看,正看到作怪的李保,当即对他横了一眼,娇嗔道:“你还杵在这里作甚,还不去忙你的事情,这里有我照顾他就行了。”

    李保看到李颖如此大方,丝毫不扭捏,于是对着李颖打趣道:“当初我要给阿姊保媒,阿姊还心有不甘,如今阿姊和张大郎共厉风雨,这都上赶着来照顾未婚夫婿了啊。”

    李颖听了当即俏脸飞霞,把药碗往矮桌上一放,当即站起身来,对着李保啐了一口道:“好你个六郎,少说两句能让人把你当哑巴卖了?看我抓住你不撕烂你的嘴,让你在胡说八道!”

    李保当即撒开双腿一溜烟跑开了,临走还不忘和李颖及张清平做了个鬼脸,看到李保如此痞赖,李颖当即反怒为笑了。倒是李颖的侍婢,碧儿捂嘴偷笑,自己的主子。

    李颖听到碧儿的笑声,杏眼瞪了她一眼,然后坐下继续给张清平喂药。

    张清平看着俏丽的公主,亲手为自己喂药,心中欣喜难耐,面上不禁露出傻笑。

    李颖看到未来夫婿对着自己傻笑,她的娇颜更加红润了,低声啐了张清平一口,“傻样!”

    李保出了张清平的瑶光楼往东南角走去,梨园里还住着史康安兄妹呢,欣娘的脚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李保去看她主要是他想小娘子了。

    自从那日他早上偷听到了兄妹二人的谈话,并且知道了欣娘的心意后,李保对欣娘的感觉就更加爱怜了。所以这两日没见到她,心中有些挂念。

    等到了梨园内的厢房,两兄妹正在抚琴作曲,李保也没有惊动他们,先在一侧静静的听了一曲悠扬悦耳的龟兹乐,方才拍手大赞两人琴艺了得。

    欣娘一看李保来了,喜得俏脸上放光,史康安更是识趣的先出去了,留下两人叙话。

    李保来到欣娘身边坐在一旁,看着欣娘红润的脸庞,李保突然有了一种想要唱歌的冲动,于是李保把前世他喜欢的曲调哼唱了一遍,让欣娘试着弹奏伴奏。

    欣娘听了李保的调子和词曲后,自己先试着谈了几遍,方才跟着李保的曲子一起演奏了起来。

    李保让欣娘伴奏传唱的乃是柳永的雨霖铃,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此为词调。

    这首词是典型的伤悲离别之作,李保此时吟唱一点都不应景。不过是因为他脑中记忆的诗词有限,这篇千古名篇,他当作吟唱的小调,同欣娘一起哼唱了起来。

    两人正吟唱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巧被前来找欣娘的云芳听到,是以这个云书侍就躲在墙角听着李保和欣娘把这首千古名篇听了个遍。

    云芳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吟诵,越是吟诵越觉得这首词写的意境凄美,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云芳又多念了几遍,登时把自己感动的苦了,看到屋内同欣娘谈笑风生的李保,她心中对于李保的观感又多了一层,这个吉王究竟有多少面孔呢,到底那一个才是真的你呢?

    云芳看到欣娘满面荣光焕发,李保也是言笑晏晏,是以她不愿再去凑那个热闹了,只好带着满腹的疑问,慢慢回转了玉贞殿。

    等到李保回到飞霜殿,铃儿忙迎了上来,告诉他郑畋上午遣人前来找他,李保不在,仆从就留了口信,意思是:“对于如今这个华清宫袭扰事件,要告一个段落了,是时候该回转长安了。”

    李保想着这里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不过这件事里面究竟有谁在参与,他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明面上的敌人不可怕,隐身在暗处的敌人才可怕。

    所以李保打算回去后,立刻发动金銮卫的力量把参与这件事的所有势力都查个一清二楚。

    等到了午后,李保又去拜见了郑畋,关于最后的调查奏章,二人又统一了下意见,对于昭应县令,坐视华清宫被乱兵袭扰,定性为意图参与谋害吉王,当斩立决,并罚没家产,妻子尽没为官婢。

    参与兵变的五百名凤翔镇乱兵家属通通贬为官奴,发配到渭州为奴,其中参与兵变的二百余士兵因被上司蒙蔽,故饶其名不死,也贬到渭州为奴,即刻启行。

    两人商量完毕后,郑畋心情大好,对着李保道:“马上要回京了,大王有什么事情是做的?”

    李保对着郑畋道:“保,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我二人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快说吧”,郑畋微笑道。

    “那我说了啊,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关于我和嫣儿的事了。您老也知道我们两人心心相悦,哎?郑使君别走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第一百八十二() 
八月初朝廷下了敕旨,敕令东都留守,太子太保郑畋为凤翔镇节度大使,总领凤翔镇各项事宜。 (    。 )

    郑畋当朝谢恩,并表奏以武德使张承业为凤翔镇监军,节度副大使;其子郑凝绩为凤翔镇押衙;飞龙军亲卫都将周瑞、钱德安、夏侯皓月等三人为凤翔镇马步诸军指挥。

    另威远军右军甲营都将张清平因平定华清宫乱军有功,特表为凤翔镇渭州团练使。专司渭州团练编练新军事宜。

    皇帝李儇当朝允准郑畋所奏,并下旨嘉奖诸军将。

    数日后,官家派遣中使到威远军右军使张直方家中宣旨,以昌宁公主赐婚其子渭州团练使张清平,并在广化里赐宅一座作为公主府。

    朝堂上的消息传开后,长安城中议论纷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消息,一是萦阳郑氏的郑畋一族已经完全倒向了吉王李保一派。

    因为郑氏这样五姓门楣居然因为权势而出卖五姓高门的骨气和操守,当真是丢了天下高门大户的脸面,因此朝堂中很多人都对郑畋的为人唾弃不已。

    唾弃郑家的人中就包括政事堂宰相崔沆,这崔相公的幼子因为和郑畋孙女定有姻亲,因此也被牵连唾骂,所以气急败坏的崔相公一纸断交书,中断了同郑家的婚约。

    听到消息后的郑嫣欢欣雀跃不止,愣是拉着乳母芸娘蹦跳了半宿方才睡去。同样得到消息的李保更是惋惜不止,他手里已经收集了不少这个崔家幼子的黑材料,还没用真是太可惜了。

    二是威远军右军使张直方父凭子而贵,此番得以同吉王结亲,这张氏一族的权势富贵可期,新任渭州团练使张清平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另外人们从朝堂内的新闻中突然注意到一个新的名字,张承业。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宫宦官,怎得突然得以出任凤翔镇节度副大使的高位?他同郑节度使有关系还是和吉王李保有关系?

    当然这些猜测丝毫没有意义,如今传闻中的大红人,张承业正跪在吉王李保的面前,这个年过三旬的内宫宦官,因为即将出镇外镇,并因被委以重任而激动不已。

    李保扶起张承业,让他坐在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